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非对称增强注意力与特征交叉融合的行人重识别方法 被引量:1
1
作者 金梅 李媛媛 +2 位作者 郝兴军 杨曼 张立国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573-1580,共8页
针对现有的行人重识别方法提取到的特征信息充分性与辨识性不足导致检索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非对称增强注意力与特征交叉融合的行人重识别方法。首先,构建非对称增强注意力模块,通过多重池化聚合的跨邻域通道交互注意力增强显著... 针对现有的行人重识别方法提取到的特征信息充分性与辨识性不足导致检索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非对称增强注意力与特征交叉融合的行人重识别方法。首先,构建非对称增强注意力模块,通过多重池化聚合的跨邻域通道交互注意力增强显著特征表示,使网络聚焦于图像中的行人区域;其次,考虑到网络各层特征间的差异性与关联性,构建特征交叉融合模块,利用交叉融合方式实现同层不同级特征的跨层级融合,进而实现多尺度融合;最后,水平切分输出特征以获取局部特征,从而实现在特定区域上描述行人。在Market1501、DukeMTMC-reID与CUHK03这3个公开数据集上对提出的方法进行了验证,首位命中率(Rank-1)分别达到了93.5%、85.1%和64.3%,证明了该方法在提升行人重识别性能上具有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量学 行人重识别 对称增强注意力 特征交叉融合 深度学习 首位命中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表情识别的重影非对称残差注意力网络模型 被引量:2
2
作者 闫河 李梦雪 +1 位作者 张宇宁 刘建骐 《智能系统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33-340,共8页
针对ResNet50中的Bottleneck经过1×1卷积降维后主干分支丢失部分特征信息而导致在表情识别中准确率不高的问题,本文通过引入Ghost模块和深度可分离卷积分别替换Bottleneck中的1×1卷积和3×3卷积,保留更多原始特征信息,提... 针对ResNet50中的Bottleneck经过1×1卷积降维后主干分支丢失部分特征信息而导致在表情识别中准确率不高的问题,本文通过引入Ghost模块和深度可分离卷积分别替换Bottleneck中的1×1卷积和3×3卷积,保留更多原始特征信息,提升主干分支的特征提取能力;利用Mish激活函数替换Bottleneck中的ReLU激活函数,提高了表情识别的准确率;在此基础上,通过在改进的Bottleneck之间添加非对称残差注意力模块(asymmetric residual attention block, ARABlock)来提升模型对重要信息的表示能力,从而提出一种面向表情识别的重影非对称残差注意力网络(ghost asymmetric residual attention network, GARAN)模型。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在FER2013和CK+表情数据集上具有较高的识别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情识别 特征提取 ResNet50 Ghost模块 Mish 对称残差注意力 深度可分离卷积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定位和非对称补偿的伪装目标分割方法
3
作者 徐义飞 李晓冬 李新德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2707-2715,共9页
伪装是欺骗观察者感知系统的一种手段,善于伪装的个体在纹理特征上与背景具有高度的相似性。为解决前景与背景因相似而导致的像素归属歧义,提出一种基于定位和补偿网络(locating and compensation network,LCNet)的伪装目标分割网络。... 伪装是欺骗观察者感知系统的一种手段,善于伪装的个体在纹理特征上与背景具有高度的相似性。为解决前景与背景因相似而导致的像素归属歧义,提出一种基于定位和补偿网络(locating and compensation network,LCNet)的伪装目标分割网络。该方法效仿了捕食者从搜索→确立→聚焦的寻猎过程,涵盖双主干网的强感知提取、定位模块的双注意力以及级联的非对称补偿模块的细化像素模糊。实验表明,在4种评价指标下,LCNet在3个具有挑战的伪装数据集上都显著优于现有的6种最新模型,具有较高分割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纹理伪装目标 对称注意力补偿 注意力定位 双主干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位置矫正的稀疏特征图像分类网络 被引量:1
4
作者 姜文涛 陈晨 张晟翀 《光电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6-82,共17页
为稀疏语义并加强对重点特征的关注,增强空间位置和局部特征的关联性,对特征空间位置进行约束,本文提出空间位置矫正的稀疏特征图像分类网络(SSCNet)。该网络以ResNet-34残差网络为基础,首先,提出稀疏语义强化特征模块(SSEF),SSEF模块... 为稀疏语义并加强对重点特征的关注,增强空间位置和局部特征的关联性,对特征空间位置进行约束,本文提出空间位置矫正的稀疏特征图像分类网络(SSCNet)。该网络以ResNet-34残差网络为基础,首先,提出稀疏语义强化特征模块(SSEF),SSEF模块将深度可分离卷积(DSC)和SE相融合,在稀疏语义的同时增强特征提取能力,并能够保持空间信息的完整性;然后,提出空间位置矫正对称注意力机制(SPCS),SPCS将对称全局坐标注意力机制加到网络特定位置中,能够加强特征之间的空间关系,对特征的空间位置进行约束和矫正,从而增强网路对全局细节特征的感知能力;最后,提出平均池化残差模块(APM),并将APM应用到网络的每个残差分支中,使网络能够更有效地捕捉全局特征信息,增强特征的平移不变性,延缓网络过拟合,提高网络的泛化能力。在多个数据集中,SSCNet相比于其它高性能网络在分类准确率上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证明了其在兼顾全局信息的同时,能够更好地提取局部细节信息,具有较高的分类准确率和较强的泛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分类 特征提取 空间位置矫正 稀疏语义 对称注意力 全局感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ViT的红外人体图像步态识别方法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杨彦辰 云利军 +1 位作者 梅建华 卢琳 《应用光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71-78,共8页
针对卷积神经网络在步态识别时准确率易饱和现象,以及Vision Transformer(ViT)对步态数据集拟合效率较低的问题,提出构建一个对称双重注意力机制模型,保留行走姿态的时间顺序,用若干独立特征子空间有针对性地拟合步态图像块;同时,采用... 针对卷积神经网络在步态识别时准确率易饱和现象,以及Vision Transformer(ViT)对步态数据集拟合效率较低的问题,提出构建一个对称双重注意力机制模型,保留行走姿态的时间顺序,用若干独立特征子空间有针对性地拟合步态图像块;同时,采用对称架构的方式,增强注意力模块在拟合步态特征时的作用,并利用异类迁移学习进一步提升特征拟合效率。将该模型运用在中科院CASIA C红外人体步态库中进行多次仿真实验,平均识别准确率达到96.8%。结果表明,本文模型在稳定性、数据拟合速度以及识别准确率3方面皆优于传统ViT模型和CNN对比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步态识别 对称双重注意力机制 迁移学习 红外人体图像 Vision Transformer 卷积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