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约束综合法及新型4、5自由度对称并联机构
被引量:
7
1
作者
HuangZhen LiQinchuan
《燕山大学学报》
CAS
2003年第1期1-7,共7页
少自由度并联机器人的研究和应用近年来吸引了各国研究者的广泛注意.本文简要介绍了我们提出的基于螺旋理论的少自由度并联机构的约束综合法,并列举了以约束综合法得到的新型4和5自由度对称并联机构.
关键词
约束综合法
对称并联机构
并联
机器人
型综合
螺旋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利用约束螺旋理论综合的空间对称2-DOF并联机构
被引量:
4
2
作者
刘平安
槐创锋
胡长锋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8期2506-2510,共5页
首先按运动功能对两自由度空间并联机构进行分类,得到了空间2Ryz型(绕y轴和z轴转动)和1Rz1Tz型(绕z轴转动和沿z轴移动)的两自由度机构;给出了两类并联机构的分支约束螺旋系和机构约束螺旋系,以及保证所有分支约束螺旋的合成是期望的机...
首先按运动功能对两自由度空间并联机构进行分类,得到了空间2Ryz型(绕y轴和z轴转动)和1Rz1Tz型(绕z轴转动和沿z轴移动)的两自由度机构;给出了两类并联机构的分支约束螺旋系和机构约束螺旋系,以及保证所有分支约束螺旋的合成是期望的机构约束螺旋系的几何条件。对这两种空间并联机构运用约束螺旋综合理论进行系统的型综合,得到了可实现连续运动的具有绕定平台平面内两轴转动的并联机构以及沿着定平台法线方向移动和绕其转动的两自由度并联机构;得到了两自由度并联机构各种类型的分支链结构,以及两类机构的结构约束特性。将少自由度对称并联机构类型由原来的9类扩充到11类,丰富了机构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约束螺旋理论
机构
型综合
对称并联机构
两自由度
并联
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一种新型低耦合度非全对称三平移一转动并联机械手及其运动学分析
被引量:
10
3
作者
沈惠平
邵国为
+2 位作者
邓嘉鸣
孟庆梅
杨廷力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9期2289-2299,共11页
根据基于方位特征(POC)方程的并联机构拓扑设计理论和方法,分析了一种可实现三平移一转动输出运动的新型低耦合度的非全对称四自由度并联机械手2-RPaRSS,并完成其运动学建模与分析。首先,分析计算出该机构的耦合度(κ=1),给出了基于序...
根据基于方位特征(POC)方程的并联机构拓扑设计理论和方法,分析了一种可实现三平移一转动输出运动的新型低耦合度的非全对称四自由度并联机械手2-RPaRSS,并完成其运动学建模与分析。首先,分析计算出该机构的耦合度(κ=1),给出了基于序单开链(SOC)的机构位置正解的建模方法及其数值解;其次,通过导出机构位置反解及算例,验证了正反解求解的正确性;再次,分析了该机构位置工作空间的形状大小及工作空间Z向各截面形状;然后,对机构的奇异位形进行了分析,得到其发生三类奇异的条件;最后,设计了该机械手样机的三维CAD模型。研究结果表明,2-RPaRSS机械手比H4、I4R、Cross-Ⅳ结构简单,且具有更大的工作空间和更好的动平台转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全
对称并联机构
方位特征方程
耦合度
三平移一转动
正向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对称并联运动机构的无模型交叉耦合控制
4
作者
周志伟
高健
张揽宇
《中国机械工程》
2025年第8期1691-1699,1712,共10页
并联机构驱动关节间的动力学耦合效应是影响其轨迹跟踪性能的关键难题,现有并联平台的多电机协同控制方法常常不考虑机构关节间的相互耦合关系及其关节协同关系,影响了机构末端的运动精度。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提高机构任务空间跟踪...
并联机构驱动关节间的动力学耦合效应是影响其轨迹跟踪性能的关键难题,现有并联平台的多电机协同控制方法常常不考虑机构关节间的相互耦合关系及其关节协同关系,影响了机构末端的运动精度。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提高机构任务空间跟踪精度的无模型交叉耦合控制方法。通过引入表示相邻电机运动关系的电机协同误差,采用时延估计(TDE)技术间接地进行机构动力学闭环控制,解决动力学模型不确性问题;同时采用Lyapunov定理分析证明所提方法的稳定性,并在对称并联运动机构上进行所提方法的实验验证。结果表明,相比现有的时延控制(TDC)方法,所提方法可以通过并联机构的高效位置跟踪和稳定操作有效减小其末端运动跟踪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称
并联
运动
机构
无模型控制器
协同控制
时延估计
轨迹跟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约束综合法及新型4、5自由度对称并联机构
被引量:
7
1
作者
HuangZhen LiQinchuan
出处
《燕山大学学报》
CAS
2003年第1期1-7,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文摘
少自由度并联机器人的研究和应用近年来吸引了各国研究者的广泛注意.本文简要介绍了我们提出的基于螺旋理论的少自由度并联机构的约束综合法,并列举了以约束综合法得到的新型4和5自由度对称并联机构.
关键词
约束综合法
对称并联机构
并联
机器人
型综合
螺旋理论
分类号
TP242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TH1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利用约束螺旋理论综合的空间对称2-DOF并联机构
被引量:
4
2
作者
刘平安
槐创锋
胡长锋
机构
华东交通大学
出处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8期2506-2510,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265011)
江西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22BBE500041)
+2 种基金
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114BAB216003)
江西省教育厅科研项目(GJJ14357)
江西省教育厅科研项目(Gjj13347)
文摘
首先按运动功能对两自由度空间并联机构进行分类,得到了空间2Ryz型(绕y轴和z轴转动)和1Rz1Tz型(绕z轴转动和沿z轴移动)的两自由度机构;给出了两类并联机构的分支约束螺旋系和机构约束螺旋系,以及保证所有分支约束螺旋的合成是期望的机构约束螺旋系的几何条件。对这两种空间并联机构运用约束螺旋综合理论进行系统的型综合,得到了可实现连续运动的具有绕定平台平面内两轴转动的并联机构以及沿着定平台法线方向移动和绕其转动的两自由度并联机构;得到了两自由度并联机构各种类型的分支链结构,以及两类机构的结构约束特性。将少自由度对称并联机构类型由原来的9类扩充到11类,丰富了机构类型。
关键词
约束螺旋理论
机构
型综合
对称并联机构
两自由度
并联
机构
Keywords
constraint screw theory
type synthesis of mechanism
parallel mechanism with sym-metrical structure
2-DOF parallel mechanism
分类号
TP242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一种新型低耦合度非全对称三平移一转动并联机械手及其运动学分析
被引量:
10
3
作者
沈惠平
邵国为
邓嘉鸣
孟庆梅
杨廷力
机构
常州大学现代机构学研究中心
出处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9期2289-2299,共11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375062
514755050)
江苏省重点研发计划资助项目(BE2015043)
文摘
根据基于方位特征(POC)方程的并联机构拓扑设计理论和方法,分析了一种可实现三平移一转动输出运动的新型低耦合度的非全对称四自由度并联机械手2-RPaRSS,并完成其运动学建模与分析。首先,分析计算出该机构的耦合度(κ=1),给出了基于序单开链(SOC)的机构位置正解的建模方法及其数值解;其次,通过导出机构位置反解及算例,验证了正反解求解的正确性;再次,分析了该机构位置工作空间的形状大小及工作空间Z向各截面形状;然后,对机构的奇异位形进行了分析,得到其发生三类奇异的条件;最后,设计了该机械手样机的三维CAD模型。研究结果表明,2-RPaRSS机械手比H4、I4R、Cross-Ⅳ结构简单,且具有更大的工作空间和更好的动平台转动能力。
关键词
非全
对称并联机构
方位特征方程
耦合度
三平移一转动
正向位置
Keywords
not fully symmetrical parallel manipulator(PM)
position and orientation characteristic(POC) equation
coupling degree
three translation and one rotation(3T1R)
forward position solution
分类号
TP273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对称并联运动机构的无模型交叉耦合控制
4
作者
周志伟
高健
张揽宇
机构
广东工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出处
《中国机械工程》
2025年第8期1691-1699,1712,共10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2075106,52375488)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招标项目(TC220A04A-206)
+1 种基金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2024A1515030003)
广东省科技项目(20220166003240)。
文摘
并联机构驱动关节间的动力学耦合效应是影响其轨迹跟踪性能的关键难题,现有并联平台的多电机协同控制方法常常不考虑机构关节间的相互耦合关系及其关节协同关系,影响了机构末端的运动精度。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提高机构任务空间跟踪精度的无模型交叉耦合控制方法。通过引入表示相邻电机运动关系的电机协同误差,采用时延估计(TDE)技术间接地进行机构动力学闭环控制,解决动力学模型不确性问题;同时采用Lyapunov定理分析证明所提方法的稳定性,并在对称并联运动机构上进行所提方法的实验验证。结果表明,相比现有的时延控制(TDC)方法,所提方法可以通过并联机构的高效位置跟踪和稳定操作有效减小其末端运动跟踪误差。
关键词
对称
并联
运动
机构
无模型控制器
协同控制
时延估计
轨迹跟踪
Keywords
symmetric parallel kinematic mechanism
model-free controller
cooperative control
time delay estimation(TDE)
trajectory tracking
分类号
TH112 [机械工程]
TP273 [机械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约束综合法及新型4、5自由度对称并联机构
HuangZhen LiQinchuan
《燕山大学学报》
CAS
2003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利用约束螺旋理论综合的空间对称2-DOF并联机构
刘平安
槐创锋
胡长锋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一种新型低耦合度非全对称三平移一转动并联机械手及其运动学分析
沈惠平
邵国为
邓嘉鸣
孟庆梅
杨廷力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对称并联运动机构的无模型交叉耦合控制
周志伟
高健
张揽宇
《中国机械工程》
202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