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钨对称倾斜晶界的分子动力学计算模拟 被引量:6
1
作者 梁超平 王文琦 +2 位作者 唐赛 刘文胜 马运柱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757-1766,共10页
本文通过分析对称倾斜晶界的结构特点,建立了一套基于倒易空间阵点的对称倾斜晶界构建方法,并通过基于嵌入原子势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了体心立方钨不同旋转轴和倾斜角的对称倾斜晶界结构、界面能和分离功。结果表明:在倾斜角或其对应的... 本文通过分析对称倾斜晶界的结构特点,建立了一套基于倒易空间阵点的对称倾斜晶界构建方法,并通过基于嵌入原子势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了体心立方钨不同旋转轴和倾斜角的对称倾斜晶界结构、界面能和分离功。结果表明:在倾斜角或其对应的余角较小的情况下(<20°),随着倾斜角的增大,晶界能增加,说明小角度晶界具有较低的晶界能;而倾斜角较大时,晶界能出现了局域极小值,对应着特殊的大角度对称倾斜晶界,通过界面原子结构确定了其重位点阵参数;不同旋转轴下的对称倾斜晶界的晶界能都不相同,如以[110]和[111]为旋转轴时,体心立方Σ3(112)孪晶界具有最低的晶界能。分离功的结果表明,以[100]为旋转轴的特殊大角度对称倾斜晶界易于断裂,而以[110]和[111]旋转轴的孪晶界Σ3(112)及偏离其一定角度的大角度晶界具有高的分离功,在钨及钨合金的界面结合和断裂强度上起主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动力学模拟 对称倾斜晶界 晶界 表面能 分离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心立方金属对称倾斜晶界的改进分析型嵌入原子法模拟 被引量:1
2
作者 刘静 张建民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5-30,共6页
采用改进分析型嵌入原子法(modified analytical embedded atom method,MAEAM),从原子尺度对体心立方(body-centered cubic,BCC)金属Li在以[001]为旋转轴的对称倾斜晶界(symmetrical tilt grain boundary,STGB)中的结构和能量进行了计... 采用改进分析型嵌入原子法(modified analytical embedded atom method,MAEAM),从原子尺度对体心立方(body-centered cubic,BCC)金属Li在以[001]为旋转轴的对称倾斜晶界(symmetrical tilt grain boundary,STGB)中的结构和能量进行了计算机模拟.结果表明,刚性结合的对称倾斜晶界面附近的原子距离非常近,从而导致能量异常高.所研究的27个晶界面两晶粒间的相对平移均可降低晶界能,最小晶界能出现在特定的平移距离处,且随重合密度倒数Σ增加而振荡增加,随相对面间距ad增加而减小,3个最低能量的晶界面依次对应于(310)、(530)和(510).由能量最小化原理知这些晶界面将依次择优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称倾斜晶界 改进分析型嵌入原子法 晶界能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Σ15晶界结构低能化转变的微观机制研究
3
作者 薛红涛 张志军 +4 位作者 张其虎 汤富领 任军强 卢学峰 李俊琛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64-170,共7页
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对CuΣ15晶界的结构转变过程进行了系统研究,发现在单轴拉伸作用下CuΣ15[112](512)晶界会向Σ11[112](131)晶界发生低能化结构转变。位错演化和原子运动轨迹分析表明,该结构转变过程主要在两种肖克莱不全位错b_(... 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对CuΣ15晶界的结构转变过程进行了系统研究,发现在单轴拉伸作用下CuΣ15[112](512)晶界会向Σ11[112](131)晶界发生低能化结构转变。位错演化和原子运动轨迹分析表明,该结构转变过程主要在两种肖克莱不全位错b_(1)=1/6[211]和b_(3)=1/6[121]的共同作用下完成。首先b_(1)位错从与Σ15晶界六边形结构单元的5和6号原子处形核并发射,此后其在{111}面上滑移导致内禀型堆垛层错的形成;b_(3)位错随后在与b_(1)同样位置形核并发射,引起{111}面上原子二次重排,从而导致堆垛层错消失。在上述位错作用下,CuΣ15晶界中原本组成六边形结构单元的5和6号原子脱离晶界区域,沿{111}面进入晶粒内而变为体相原子,剩余4个原子则重新排列形成四边形结构单元;CuΣ15晶界由此逐步完成向Σ11晶界的结构低能化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5对称倾斜晶界 晶界结构转变 晶界弛豫 单轴拉伸 分子动力学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