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氢等离子体制备Pd/GO-P催化材料及其催化还原对硝基苯酚性能
1
作者 赵玲玉 赵可鑫 +2 位作者 张秀玲 滑跃 底兰波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059-1069,共11页
通过简单过量浸渍法制备氧化石墨(GO)载钯前驱体(Pd/GO-As),采用氢等离子体处理制备氧化石墨载钯催化材料(Pd/GO-P),并以对硝基苯酚(4-NP)还原为模型反应,考察放电电压和放电时间对制备Pd/GO-P催化材料构效关系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 通过简单过量浸渍法制备氧化石墨(GO)载钯前驱体(Pd/GO-As),采用氢等离子体处理制备氧化石墨载钯催化材料(Pd/GO-P),并以对硝基苯酚(4-NP)还原为模型反应,考察放电电压和放电时间对制备Pd/GO-P催化材料构效关系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放电电压为17 kV、放电时间为6 min时,制备的Pd/GO-P催化材料表现出最佳的催化还原4-NP活性,反应速率常数高达1.93 min^(-1),相应的浓度归一化速率常数为1038 L/(min·g),是氢气热还原制备样品活性的9.6倍。这是由于该条件下制备的Pd/GO-P催化材料具有缺陷密度高、含氧官能团丰富、金属活性组分粒径小、分散性好、金属-载体相互作用强等特点,有利于4-NP的吸附和催化活性的提高。氢等离子体是一种快速、绿色、高效、环保的调控制备Pd/GO-P催化材料的方法,对脱除废水中4-NP具有重要参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石墨载钯 氢等离子体 对硝基苯酚还原 介质阻挡放电 催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分散AuPd合金纳米粒子的制备及对4-硝基酚的催化降解性能研究
2
作者 刘军 赖申枝 +1 位作者 王建芬 赵一纯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770-1777,共8页
在室温条件下,以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作为稳定剂,以Mg粉作为还原剂,采用一步置换法制备AuPd和Au纳米粒子。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衍射(XRD)以及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对该AuPd纳米粒子的性质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AuPd纳米... 在室温条件下,以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作为稳定剂,以Mg粉作为还原剂,采用一步置换法制备AuPd和Au纳米粒子。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衍射(XRD)以及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对该AuPd纳米粒子的性质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AuPd纳米粒子呈单分散态且能长时间稳定存在。采用不同摩尔比(3∶1,1∶1或1∶3)的金属离子前驱体AuCl_(4)^(-)和Pd^(2+),均可制备出单分散的AuPd纳米粒子。PVP对AuPd纳米粒子的稳定存在起关键作用。为对比AuPd催化活性,采用上述方法制备了单金属Au纳米粒子,所制备的AuPd以及Au纳米粒子对4-硝基苯酚(4-NP)的还原降解表现出优异的催化活性,其催化效率顺序为:Au_(1)Pd_(1)>Au_(3)Pd_(1)>Au_(1)Pd_(3)>Au。Au_(1)Pd_(1)纳米粒子循环使用5次后,其催化活性没有显著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金属纳米催化剂 置换反应 AuPd纳米粒子 对硝基苯酚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型载体负载纳米银合成及催化性能 被引量:3
3
作者 赵甲 刘立峰 张颖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549-1558,共10页
通过两步聚合法合成具有温度敏感性能的核-壳型聚(苯乙烯-N-异丙基丙烯酰胺)/N-异丙基丙烯酰胺共聚3-(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P(St-NIPAM)/P(NIPAM-co-MPTMS))复合微凝胶材料.以经3-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MPS)表面修饰的复合微... 通过两步聚合法合成具有温度敏感性能的核-壳型聚(苯乙烯-N-异丙基丙烯酰胺)/N-异丙基丙烯酰胺共聚3-(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P(St-NIPAM)/P(NIPAM-co-MPTMS))复合微凝胶材料.以经3-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MPS)表面修饰的复合微凝胶为载体,乙醇为还原剂,在温和条件下控制性还原制备纳米银微粒.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仪、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X射线衍射(XRD)仪、热分析(TGA)和紫外-可见(UV-Vis)分光光度计等手段对P(St-NIPAM)/P(NIPAMco-MPTMS)-(SH)Ag复合微凝胶的结构、组成和性质进行表征.同时,以硼氢化钠还原对硝基苯酚为模型反应,对该复合材料催化还原性能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载体含有巯基的有机-无机杂化网络结构的限域作用使原位合成的纳米银微粒的分散性较好.载体微凝胶壳层链节中无机组分MPTMS的引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复合凝胶温敏性,但复合凝胶仍表现出催化还原反应的温敏性调控和良好的催化活性.以上实验结果与温敏性PNIPAM链节被无机网络分隔而有利于反应传质及壳层巯基对原位纳米银形成尺寸和空间分布的有效控制有关.本研究对功能性金属纳米催化复合材料的研究具有积极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无机复合微凝胶 温敏性 负载催化剂 纳米银 对硝基苯酚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液体辅助合成AuPd纳米海绵及催化性能 被引量:3
4
作者 王楠 姚开胜 +2 位作者 赵晨晨 李添锦 卢伟伟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62-69,共8页
在功能化离子液体氯化1⁃羟乙基⁃3⁃甲基咪唑([HEmim]Cl)辅助下,在室温水溶液中一步快速合成了具有多孔海绵状结构的AuPd纳米材料.通过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能谱(EDX)和X射线衍射分析(XRD)等对该材料... 在功能化离子液体氯化1⁃羟乙基⁃3⁃甲基咪唑([HEmim]Cl)辅助下,在室温水溶液中一步快速合成了具有多孔海绵状结构的AuPd纳米材料.通过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能谱(EDX)和X射线衍射分析(XRD)等对该材料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AuPd纳米海绵为合金结构,由表面粗糙的纳米颗粒聚集熔接而成.采用不同摩尔比(3∶1,1∶1或1∶3)的前驱物HAuCl4和Na2PdCl4均可制备出海绵状AuPd合金结构.离子液体对AuPd纳米海绵状结构的形成起关键作用.在对硝基苯酚还原反应中,不同组成的AuPd纳米海绵均表现出比商用Pd/C催化剂更优异的性能.其中,Au1Pd3纳米海绵具有最高的催化活性,反应在98 s内即可完成,反应速率常数为0􀆰0143 s^-1,是商用Pd/C的2􀆰3倍.该方法也可用于制备其它双金属(如PdCu,PtCu等)和多金属纳米海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液体 AuPd合金 纳米海绵 对硝基苯酚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卟啉基多孔有机聚合物COP-180负载钯催化剂的制备及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何建云 蒋云波 +2 位作者 张爱敏 唐振艳 李鸿鹏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68-78,共11页
以对硝基苯甲醛、乙酸酐和吡咯为原料,丙酸为溶剂,经缩合反应制得5,10,15,20-四(4-硝基苯基)-21H,23H卟啉(TNPPH_(2)),并以TNPPH2和对苯二胺为原料,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为溶剂,合成了卟啉基多孔有机聚合物COP-180;进一步以COP-18... 以对硝基苯甲醛、乙酸酐和吡咯为原料,丙酸为溶剂,经缩合反应制得5,10,15,20-四(4-硝基苯基)-21H,23H卟啉(TNPPH_(2)),并以TNPPH2和对苯二胺为原料,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为溶剂,合成了卟啉基多孔有机聚合物COP-180;进一步以COP-180为载体,氯钯酸为前驱体,不使用还原剂,采用浸渍法制备了催化剂Pd@COP-180.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示差扫描量热法-热重分析(DSC-TG)、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N2吸脱附实验对载体和催化剂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分别以Suzuki-Miyaura偶联反应和对硝基苯酚(4-NP)加氢还原反应为模型反应对催化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当催化剂用量为0.5%(摩尔分数),以碘苯与苯硼酸为底物,80℃下的Suzuki偶联反应中表现出高效性,且在催化剂使用10次后,仍有较高的收率;当催化剂用量为0.01%(摩尔分数)时,转化频率(TOF)接近10000 h^(-1);而在室温下,使用8.00μg催化剂可于10 min内将20.46μg 4-NP完全还原,标准化活性参数(kn)为894.60 s^(-1)·g^(-1)P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卟啉基有机多孔聚合物 钯基催化剂 Suzuki-Miyaura偶联 对硝基苯酚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钛杂化介孔球负载金纳米粒子及其催化性能调控 被引量:2
6
作者 马慧 陶疆辉 +3 位作者 王艳妮 韩玉 王亚斌 丁秀萍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04-412,共9页
以能源开发(如光解水制氢)及环境保护(如有机物降解)应用为目标,负载型贵金属催化剂在设计、制备及理论研究方面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本工作以具有特异形貌及结构的树枝状二氧化硅纳米球载体为基础,通过溶胶-凝胶法在其孔道引入二氧化... 以能源开发(如光解水制氢)及环境保护(如有机物降解)应用为目标,负载型贵金属催化剂在设计、制备及理论研究方面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本工作以具有特异形貌及结构的树枝状二氧化硅纳米球载体为基础,通过溶胶-凝胶法在其孔道引入二氧化钛纳米颗粒形成硅钛杂化结构。通过有机改性技术,在树枝状硅钛杂化纳米球表面接枝氨基官能团。然后,通过浸渍法和硼氢化钠还原手段,在杂化纳米球孔道负载超细金纳米粒子。不同手段表征结果显示实验成功制备了树枝状硅钛杂化纳米球负载金纳米颗粒复合材料。在模拟太阳光下,所得催化剂光解水产氢量及速率为69.08μmol·g^(-1)和13.82μmol·g^(-1)·h^(-1),约为对比样催化剂(树枝状二氧化硅纳米球负载金纳米粒子)的7倍。在无光条件下,其降解对硝基苯酚的表观动力学常数为6.54×10^(-3)s^(-1),约为对比样的17倍(0.372×10^(-3)s^(-1))。由此可见,设计合成的新型催化剂展现出优越的多功能催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枝状纳米球 硅钛杂化结构 金纳米粒子 光解水制氢 对硝基苯酚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催化剂Cu/PC-GO的制备及对4-NP的催化性能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孙晓丹 王月新 赵祯霞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707-1714,共8页
开发具有良好催化还原活性的非贵金属催化剂用于对硝基苯酚(4-NP)的高效快速还原是目前研究的重点。以HKUST-1为牺牲模板剂,通过原位掺杂氧化石墨烯的方法成功地制备出多孔高活性的金属纳米复合材料Cu/PC-GO,并将其用于对硝基苯酚的高... 开发具有良好催化还原活性的非贵金属催化剂用于对硝基苯酚(4-NP)的高效快速还原是目前研究的重点。以HKUST-1为牺牲模板剂,通过原位掺杂氧化石墨烯的方法成功地制备出多孔高活性的金属纳米复合材料Cu/PC-GO,并将其用于对硝基苯酚的高效快速还原。采用XRD、SEM、ASAP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表征分析。结果表明,Cu/PC-GO复合催化剂具有活性组分丰富(Cu/CuO/Cu2O),较大的比表面积(113.6 m^2/g)和孔体积(0.253 cm^3/g),以及较高的表面Cu含量(5.88%)等特征。研究发现,室温条件下,Cu/PC-GO可以实现对对硝基苯酚的快速完全还原,其反应速率是原始材料Cu/PC的17.5倍,而且其活化能也显著降低,由掺杂前的122.22 kJ/mol降至掺杂后的61.9 kJ/mol。可见,以HKUST-GO为前驱体,可以获得具有高催化活性的Cu/PC-GO复合催化剂,其在4-NP的还原过程中展示出良好的催化还原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石墨烯 Cu/PC-GO 对硝基苯酚还原 催化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步置换法制备AgPd纳米粒子及催化性能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刘军 周全 +3 位作者 吴新华 刘久逢 易容 李容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761-1769,共9页
在室温条件下,以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为稳定剂,以Mg粉为还原剂,采用一步置换法制备出AgPd和Pd纳米粒子。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衍射(XRD)以及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对该AgPd和Pd纳米粒子的属性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AgPd和P... 在室温条件下,以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为稳定剂,以Mg粉为还原剂,采用一步置换法制备出AgPd和Pd纳米粒子。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衍射(XRD)以及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对该AgPd和Pd纳米粒子的属性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AgPd和Pd纳米粒子为单分散状态且能长时间的稳定存在。采用不同摩尔比(3∶1,1∶1或1∶3)的金属离子前驱体Ag^+和Pd^(2+),均可制备出单分散的AgPd纳米粒子。PVP对AgPd和Pd纳米粒子的稳定存在起关键作用。所制备的AgPd纳米粒子对4-硝基苯酚的还原表现出优异的催化活性,其催化效率顺序为:Ag_(1)Pd_(1)>Pd>Ag_(3)Pd_(1)>Ag_(1)Pd_(3)。Ag_(1)Pd_(1)纳米粒子循环使用5次后,其催化活性没有显著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置换反应 双金属纳米催化剂 AgPd纳米粒子 对硝基苯酚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磁性双重敏感性复合纳米催化剂Fe3O4@Ag/P(NIPAM-co-MPTMS)的合成及性能
9
作者 姜春阁 范颖兰 张颖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76-83,共8页
以负载纳米银粒子的Fe3O4@Ag异质结构为核,N-异丙基丙烯酰胺(NIPAM)和3-(甲基丙烯酰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MPTMS)为单体,通过乳液聚合法得到Fe3O4@Ag/P(NIPAM-co-MPTMS)有机-无机复合材料。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 以负载纳米银粒子的Fe3O4@Ag异质结构为核,N-异丙基丙烯酰胺(NIPAM)和3-(甲基丙烯酰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MPTMS)为单体,通过乳液聚合法得到Fe3O4@Ag/P(NIPAM-co-MPTMS)有机-无机复合材料。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X射线衍射(XRD)仪、热分析(TGA)和紫外-可见(UV-Vis)分光光度计等手段对Fe3O4@Ag/P(NIPAM-co-MPTMS)有机-无机复合材料的结构、组成和性质进行表征。研究结果表明,通过调节银氨溶液初始浓度可控制纳米银的分散性,且有机-无机杂化网络壳层厚度可通过单体的加入量进行调节。该复合纳米催化剂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温度可调控性和重复使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性纳米粒子 纳米银 敏感性 复合纳米催化剂 对硝基苯酚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