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对烷基苄基聚氧乙烯醚羧酸甜菜碱的合成与表面活性 被引量:1
1
作者 董林芳 徐志成 +3 位作者 靳志强 宫清涛 赵濉 俞稼镛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163-1166,共4页
以脂肪酸、苯、二缩三乙二醇为原料,经酰化反应、黄鸣龙还原反应、氯甲基化反应、威廉逊成醚反应、卤化反应、季铵化反应,合成出了3个对烷基苄基聚氧乙烯醚羧酸甜菜碱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用IR、1HNMR和ESI-MS对产物进行了结构鉴定。用W... 以脂肪酸、苯、二缩三乙二醇为原料,经酰化反应、黄鸣龙还原反应、氯甲基化反应、威廉逊成醚反应、卤化反应、季铵化反应,合成出了3个对烷基苄基聚氧乙烯醚羧酸甜菜碱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用IR、1HNMR和ESI-MS对产物进行了结构鉴定。用Wilhelmy-plate法测定了30℃时它们在水溶液中的临界胶束浓度(CMC)和临界胶束浓度下的表面张力(γCMC)。实验表明,纯水溶液中表面活性剂的临界胶束浓度(CMC)为10-4~10-6mol/L,临界胶束浓度下的表面张力(γCMC)为27~30 mN/m;随着苯环上长链烷基碳数(n=8、10、12)的增加,CMC分别为1.12×10-4、1.51×10-5、6.21×10-6 mol/L;γCMC分别为27.9、28.4、29.9 mN/m。结果表明,该类表面活性剂具有比较好的表面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烷基苄基聚氧乙烯醚羧酸甜菜碱 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 CMC ycm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月桂基)苄基聚氧乙烯醚羧酸甜菜碱的合成与表面活性 被引量:1
2
作者 董林芳 徐志成 +3 位作者 赵荣华 靳志强 宫清涛 赵濉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30-33,54,共5页
以月桂酸、苯、聚乙二醇为原料,合成了4种具有不同氧乙烯数(分别为1,2,3,4)的对-(月桂基)苄基聚氧乙烯醚羧酸甜菜碱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用FTIR,1HNMR和ESI-MS对产物进行了结构鉴定。用吊片法测定了30℃时它们在水溶液中的临界胶束浓度(... 以月桂酸、苯、聚乙二醇为原料,合成了4种具有不同氧乙烯数(分别为1,2,3,4)的对-(月桂基)苄基聚氧乙烯醚羧酸甜菜碱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用FTIR,1HNMR和ESI-MS对产物进行了结构鉴定。用吊片法测定了30℃时它们在水溶液中的临界胶束浓度(cmc)和表面张力(γcmc)。结果表明,水溶液中它们的cmc都达到了10-6mol·L-1,γcmc为29~35 mN·m-1;随着聚氧乙烯单元的增多,4种表面活性剂的cmc先变化不大后开始减小,而饱和吸附量则先增大后减小,分子在溶液表面的极限占有面积先减小后增大,相应的γcmc先减小后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 对-(月桂基)苄基聚氧乙烯醚羧酸甜菜 合成 表面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六烷基聚氧乙烯醚羟丙基羧酸甜菜碱的表面扩张流变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王其伟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46-49,53,共5页
利用悬挂滴方法研究居贝特醇十六烷基聚氧乙烯醚羟丙基羧酸甜菜碱(C16G(EO)3PB)的表面扩张流变性质,考察时间、表面压、工作频率及体相浓度对扩张模量和相角的影响.研究发现:与传统表面活性剂不同,C16G(EO)3PB分子在表面膜内的重排过程... 利用悬挂滴方法研究居贝特醇十六烷基聚氧乙烯醚羟丙基羧酸甜菜碱(C16G(EO)3PB)的表面扩张流变性质,考察时间、表面压、工作频率及体相浓度对扩张模量和相角的影响.研究发现:与传统表面活性剂不同,C16G(EO)3PB分子在表面膜内的重排过程是其最为重要的特征;其性质主要由膜内分子的行为决定,扩散交换的作用可以忽略;表面膜的粘性来自膜内过程,相角大于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烷基聚氧乙烯醚羟丙基羧酸甜菜 表面 动态性质 扩张模量 相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与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羧酸钠复配性能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曹宏伟 张炜婕 +4 位作者 郭洺伽 杜琳娟 王锋涛 张彩霞 石晓华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517-519,524,共4页
考察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CAB-35)与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羧酸钠(AEC-9)复配体系的稳定性、表面性能、泡沫性能和润湿性能。结果表明,复配体系稳定性良好,在28%质量浓度范围内为均匀透明的溶液;复配体系具有一定的协同作用,在m(CAB-35)∶m(AE... 考察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CAB-35)与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羧酸钠(AEC-9)复配体系的稳定性、表面性能、泡沫性能和润湿性能。结果表明,复配体系稳定性良好,在28%质量浓度范围内为均匀透明的溶液;复配体系具有一定的协同作用,在m(CAB-35)∶m(AEC-9)=8∶2时,临界胶束浓度为最小值52.95 mg/L,最小表面张力26.4 mN/m,表面的饱和吸附量达到最大(7.19×10^(-6)mol/m^2),极性头基所占的截面积最小(0.23×10^(-18)m^2)。在此比例下,复配体系的表面活性最高,同时发泡能力、稳泡性和润湿性也达到最优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椰油酰胺丙基甜菜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羧酸 复配体系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烷基聚氧乙烯醚磺基甜菜碱的构效关系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陈晖 侯丽雅 刘雪锋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21-125,共5页
为了研究非-两性离子混合型表面活性剂的构效关系,以乙氧基(EO)长度n分别为1,2,3和4的N,N-二甲基-N-十二烷基聚氧乙烯醚磺基甜菜碱(C_(12)EO_nSBe)为研究对象,利用滴体积法、时间分辨荧光法等获得C_(12)EO_nSBe的临界胶束浓度(cmc)、胶... 为了研究非-两性离子混合型表面活性剂的构效关系,以乙氧基(EO)长度n分别为1,2,3和4的N,N-二甲基-N-十二烷基聚氧乙烯醚磺基甜菜碱(C_(12)EO_nSBe)为研究对象,利用滴体积法、时间分辨荧光法等获得C_(12)EO_nSBe的临界胶束浓度(cmc)、胶束聚集数(Nm)等性质参数。实验结果表明:与分子结构相近的传统十二烷基磺基甜菜碱(C_(12)SBe)相比,C_(12)EO_nSBe的cmc更低;随着n增大,C_(12)EO_nSBe的cmc降低,饱和吸附量(Γ_m)增大,分子占据面积(A_(min))减小,临界胶束聚集数(N_(m,c))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型表面活性剂 烷基聚氧乙烯醚磺基甜菜 构效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胡状集油田胡5-15井区天然混合羧酸盐/黄胞胶驱油先导试验 被引量:7
6
作者 江建林 郭东方 +4 位作者 李雪峰 赵平文 王新君 吴秀丽 黎贵青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58-60,共3页
报道了在室内实验研究中得到的混合天然羧酸盐/烷基磺基甜菜碱/黄胞胶复合驱油段塞结构:预冲洗段塞,10g/LKCl溶液;前置聚合物段塞,1500mg/L黄胞胶溶液;主驱油段塞,1.5×104mg/L混合天然羧酸盐+800mg/L烷基磺基甜菜碱DSB+800mg/L黄胞... 报道了在室内实验研究中得到的混合天然羧酸盐/烷基磺基甜菜碱/黄胞胶复合驱油段塞结构:预冲洗段塞,10g/LKCl溶液;前置聚合物段塞,1500mg/L黄胞胶溶液;主驱油段塞,1.5×104mg/L混合天然羧酸盐+800mg/L烷基磺基甜菜碱DSB+800mg/L黄胞胶+5×103mg/L复碱(质量比1∶1的Na2CO3+NaHCO3)溶液;后置聚合物段塞,1000mg/L黄胞胶溶液。在岩心流动实验中0.3PV主段塞在水驱基础上提高采收率18.19%。胡状集油田胡5 15井区采出程度18.48%,油藏温度86℃,地层水矿化度1.7×105mg/L,Ca2+浓度4799mg/L,Mg2+浓度830mg/L,有油、水井各5口,综合含水已达96%(92%~99%)。从2000 01 24到2001 03 20,在5口注水井中依次注入预冲洗液2920m3,前置液2920m3,主驱油液49640m3(除一口井外均不加复碱),后置液2920m3,5口油井均见效,一些油井有效期超过20个月,油井产油量增加,含水下降,自然递减降低62.7%,采油速度升高0.46%。图3表2参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状集油田 胡5-15井区 表面活性剂/生物聚合物驱油剂 混合天然羧酸 烷基磺基甜菜 黄胞胶 段塞结构 先导驱油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阳离子和两性表面活性剂对石英表面润湿性的影响 被引量:23
7
作者 李振泉 王增林 +3 位作者 张磊 徐志成 张路 赵濉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2376-2381,共6页
利用座滴法研究了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醚羟丙基季铵盐(C16PC)和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醚羟丙基羧酸甜菜碱(C16PB)溶液在石英表面上的润湿性质,考察了表面活性剂类型及浓度对接触角的影响趋势,讨论了黏附张力和黏附功的变化规... 利用座滴法研究了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醚羟丙基季铵盐(C16PC)和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醚羟丙基羧酸甜菜碱(C16PB)溶液在石英表面上的润湿性质,考察了表面活性剂类型及浓度对接触角的影响趋势,讨论了黏附张力和黏附功的变化规律.研究发现,两种表面活性剂在高能的石英表面的吸附造成石英-水的界面自由能(γsl)增大.C16PB通过弱相互作用随机吸附到石英表面,其增大γsl的能力与降低表面张力(γ1g)的能力相当,接触角(θ)随浓度变化不大.C16PC随体相浓度增大能够在石英表面通过静电作用形成定向排列的单分子层,而后在临界胶束浓度(cmc)附近形成双层结构,接触角随浓度变化的趋势可分为4个区域,并通过一个极大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六烷基醚羟丙基季铵盐 十六烷基醚羟丙基羧酸甜菜 接触角 石英表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陵石化研究院热烈祝贺全国第十二次工业表面活性剂研究与开发会议的召开
8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560-560,共1页
经过多年努力,金陵石化研究院现已具备了较强的科研开发和化工生产能力。我们采用天然可再生性原料,开发了一系列新型的绿色化工产品。两套千吨级科研生产装置,烷基糖苷APG和无毒新型增塑剂柠檬酸酯装置已建成投产;新型两性表面活... 经过多年努力,金陵石化研究院现已具备了较强的科研开发和化工生产能力。我们采用天然可再生性原料,开发了一系列新型的绿色化工产品。两套千吨级科研生产装置,烷基糖苷APG和无毒新型增塑剂柠檬酸酯装置已建成投产;新型两性表面活性剂磺基甜菜碱稳步发展;烷基醇醚羧酸盐项目已通过鉴定,烷基葡萄糖酰胺和氨基酸类表面活性剂等产品正在开发之中。在表面活性剂应用推广开发方面。我们注重强调了如何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陵石化研究院 工业表面活性剂 研究与开发 两性表面活性剂 烷基葡萄糖酰胺 会议 绿色化工产品 磺基甜菜 醇醚羧酸 生产能力 科研开发 可再生性 生产装置 柠檬酸酯 烷基糖苷 通过鉴定 氨基酸类 推广开发 千吨级 增塑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