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用土柱试验快速测试重金属对流-弥散-吸附参数的方法 被引量:4
1
作者 杨孔立 詹良通 +1 位作者 陈成 谢海建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20-126,共7页
重金属离子对流-弥散-吸附参数对于评价防污屏障的服役性能十分重要,目前还缺乏高效且可靠的方法系统地测试这些参数。为了能在较短试验时间内采用较少试验数量获得重金属离子对流-弥散-吸附参数,以Pb 2+作为代表性重金属离子,开展了Pb... 重金属离子对流-弥散-吸附参数对于评价防污屏障的服役性能十分重要,目前还缺乏高效且可靠的方法系统地测试这些参数。为了能在较短试验时间内采用较少试验数量获得重金属离子对流-弥散-吸附参数,以Pb 2+作为代表性重金属离子,开展了Pb 2+在土-膨润土中的土柱试验。结果表明:模型渗流流速从0增大到1.59×10-7 m/s时,Pb 2+的阻滞因子R d从13减小为11,符合流速越大阻滞因子越小的规律;该土柱试验方法得到的Pb 2+对流-弥散-吸附参数与文献报道的参数典型取值高度一致,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该方法减少了试验数量,提高了参数获取效率,且以单参数解耦方式拟合试验结果,拟合结果更可靠。研究结果为防污屏障材料的服役性能评价提供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对流-弥散-吸附参数 土柱试验 -膨润土 防污屏障 参数解耦拟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吸附和降解时溶质在土壤中运移的对流-弥散模型及其准解析解 被引量:3
2
作者 张德生 张建丰 沈冰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87-192,共6页
【目的】了解吸附性溶质在土壤中的运移规律,为土壤溶质运移机理研究和应用提供理论支持。【方法】利用溶质运移的对流-弥散理论、Laplace变换、超几何方程和特征有限元法,对溶质在土壤中的运移规律进行理论研究和数值模拟。【结果】给... 【目的】了解吸附性溶质在土壤中的运移规律,为土壤溶质运移机理研究和应用提供理论支持。【方法】利用溶质运移的对流-弥散理论、Laplace变换、超几何方程和特征有限元法,对溶质在土壤中的运移规律进行理论研究和数值模拟。【结果】给出了稳定流条件下,考虑随深度变化的一阶降解和随深度变化的线性平衡吸附时,一维溶质运移的对流-弥散方程;在初始浓度为0,半无限一维空间内第一类边界条件下,推导出了溶质相对浓度的准解析表达式;用特征有限元法建立了相应的数值模型。【结论】对比数值解和准解析解的计算数据可以看出,本研究所得准解析解是正确的;同时,数值计算所产生的误差很小,所得数值模型能满足实际工作对计算精度的要求,可用于实际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质运移 对流-弥散方程 准解析解 特征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分析翅片参数对含内热源封闭腔内对流-辐射耦合传热特性的影响
3
作者 第五嘉玮 王烨 胡润鑫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7-127,共11页
为研究内置翅片参数对含内热源封闭腔内自然对流-辐射耦合传热的影响,在是否考虑内壁面辐射效应的基础上,对不同翅片单参数下腔内传热能力进行了数值分析对比,并就翅片多参数交互作用对腔内对流-辐射耦合传热效果的影响进行了响应面分... 为研究内置翅片参数对含内热源封闭腔内自然对流-辐射耦合传热的影响,在是否考虑内壁面辐射效应的基础上,对不同翅片单参数下腔内传热能力进行了数值分析对比,并就翅片多参数交互作用对腔内对流-辐射耦合传热效果的影响进行了响应面分析。结果表明:一定强度的壁面辐射有利于改善热源表面和冷壁面的对流换热效果。壁面辐射使得翅片附近的冷壁面局部Nu数波动程度有所增强,冷壁面平均Nu数相比无翅片工况最高提升了16.74%;无论是否考虑辐射,翅片单参数变化,翅片长度l对热源表面平均Nu数的影响最为显著,最优翅片单参数均依次为:θ=120°、l=0.02H、a=0.75H,考虑辐射对应的热源表面平均Nu数提升率η更高,分别为10.15%、11.03%、10.48%;引入响应面优化法,分析得出翅片长度与安装高度的交互作用对热源表面平均Nu数影响最显著,腔内对流-辐射耦合传热效率最高的翅片参数组合为:θ=117.94°,l=0.023H,a=0.734H,此时,热源表面平均Nu数为26.50,相比无翅片工况提升了13.15%。所得翅片参数影响规律及多目标优化结果反映各因素交互作用显著度的同时,也为改善工业装置封闭空间内发热元件对流冷却效果提供了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封闭腔 对流-辐射耦合传热 参数优化 响应面法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孔介质中三氯乙烯的非线性吸附-对流-弥散模型 被引量:5
4
作者 陆建生 仵彦卿 +1 位作者 马长文 孙承兴 《生态环境》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8-34,共7页
研究三氯乙烯(TCE)在含水层中的迁移转化规律,对评价其在环境中的影响、预测其在环境中的行为规律及确定相应的修复技术有着重要的意义。TCE在细砂中的等温吸附规律研究采用批试验和模拟柱试验方法。批试验结果采用四种不同的非线性等... 研究三氯乙烯(TCE)在含水层中的迁移转化规律,对评价其在环境中的影响、预测其在环境中的行为规律及确定相应的修复技术有着重要的意义。TCE在细砂中的等温吸附规律研究采用批试验和模拟柱试验方法。批试验结果采用四种不同的非线性等温吸附模型进行拟合。结果显示,Linear-Langmuir-Freundlich(LLF)模型的拟合效果最佳,且该模型能较好地描述表面吸附和分配作用。利用经典对流扩散模型,将以KCl为示踪剂的柱试验结果采用非线性最小二乘法反演模拟柱中的纵向弥散度;利用非线性吸附对流扩散模型,将TCE的模拟柱试验结果采用遗传算法反演吸附参数;结果显示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描述柱试验中的吸附模式最好。即批试验与柱实验中的吸附模式是不同的。该结论表明必须重新审视非平衡吸附理论在运移模型中的适用性,以及该理论适用的前提条件。在试验结果和模型反演获得的参数基础上确定的TCE在多孔介质中运移的一维非线性吸附-对流-扩散模型,能够很好地揭示TCE在多孔介质中的运移规律,且模型中的阻滞系数是质量浓度的非线性函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氯乙烯 等温非线性吸附 表面吸附 分配作用 遗传算法 非线性吸附-对流-扩散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维均质与非均质土柱中溶质迁移的分数微分对流-弥散模拟 被引量:14
5
作者 陈静 黄冠华 黄权中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99-304,共6页
分数微分对流-弥散方程(FADE)是模拟溶质迁移问题的新理论,但应用FADE来模拟溶质迁移时能否克服弥散的尺度效应尚待验证。利用长土柱实验资料结合FADE的解析解拟合推求FADE的弥散系数,并分析其与尺度之间的相关关系。研究结果表明,FADE... 分数微分对流-弥散方程(FADE)是模拟溶质迁移问题的新理论,但应用FADE来模拟溶质迁移时能否克服弥散的尺度效应尚待验证。利用长土柱实验资料结合FADE的解析解拟合推求FADE的弥散系数,并分析其与尺度之间的相关关系。研究结果表明,FADE的弥散系数具有随尺度增大而增大的现象,且均质土柱中FADE的弥散系数尺度效应小于非均质土柱中弥散系数尺度效应。在均质土柱中,弥散系数与尺度之间成指数相关关系,在非均质土柱中,弥散系数与尺度之间成幂相关关系。考虑了弥散系数分别与迁移时间和迁移距离呈线性递增两种相关关系,进而分别构建了3种考虑弥散尺度效应的FADE模型,并提出了求解的差分方法。利用上述3种考虑弥散尺度效应的FADE来模拟和预测不同空间位置处的溶质迁移过程。结果表明,对均质土柱中的溶质迁移可得到较好的模拟结果;对于非均质土柱,其模拟结果与实测结果仍然存在一定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数微分对流-弥散方程 尺度效应 溶质迁移 均质土柱 非均质土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分数阶对流-弥散方程的数值解 被引量:9
6
作者 周璐莹 吴吉春 夏源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69-575,共7页
对二维时间分数阶对流-弥散方程和二维空间分数阶对流-弥散方程分别建立了差分格式,实现了对其的数值求解。针对理想算例进行计算求解,分析了时间和空间分数阶阶数取不同值时的扩散变化规律,验证了各自所描述的时间相关性与空间相关性... 对二维时间分数阶对流-弥散方程和二维空间分数阶对流-弥散方程分别建立了差分格式,实现了对其的数值求解。针对理想算例进行计算求解,分析了时间和空间分数阶阶数取不同值时的扩散变化规律,验证了各自所描述的时间相关性与空间相关性。同时与传统的二维整数阶对流-弥散方程的求解结果作了对比。当时间和空间分数阶阶数α与γ分别取整数时,二维时间分数阶对流-弥散方程和二维空间分数阶对流-弥散方程都与传统二维整数阶对流-弥散方程的计算结果相同,说明提出的对二维分数阶对流-弥散方程的数值求解方法是可行的。其结果对地下水溶质运移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有效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分数阶对流-弥散方程 反常扩散 时空相关性 数值解 溶质运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垂直-倾斜对流一体化参数化方案的实现及数值试验 被引量:3
7
作者 费建芳 伍荣生 +2 位作者 黄小刚 王元 程小平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62-172,共11页
在Kuo-Anthes垂直对流参数化方案和Nordeng倾斜对流参数化方案基础上,提出了垂直-倾斜对流一体化参数化方案,并引入MM5模式中。利用该方案对2008年1月28-29日发生在中国南方的一次暴雪过程和2005年"海棠"台风过程进行了数值模... 在Kuo-Anthes垂直对流参数化方案和Nordeng倾斜对流参数化方案基础上,提出了垂直-倾斜对流一体化参数化方案,并引入MM5模式中。利用该方案对2008年1月28-29日发生在中国南方的一次暴雪过程和2005年"海棠"台风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模拟结果表明,此次暴雪过程在垂直方向主要表现对流稳定状态,但在对流层低层始终存在条件性对称不稳定层,并且当条件性对称不稳定区向高层发展时,伴随着强上升运动作为触发机制,引发条件性对称不稳定能量的释放,产生更多的对流降水,使模拟的总降水量与实况更加一致。条件性对称不稳定的发展加强与降雪强度、辐合辐散和上升运动变化一致,条件性对称不稳定是造成暴雪发展加强的主要机制之一。通过对"海棠"台风72h的模拟表明,条件性对称不稳定主要发生在台风的低层,且其水平分布呈螺旋状结构。条件性对称不稳定效应对台风路径影响较小,但对台风强度影响较大,在模式中考虑垂直-倾斜对流一体化参数化方案后,与仅考虑垂直积云对流参数化方案相比,72 h模拟的平均台风中心最低气压降低了3 hPa,最大达8 hPa。在模式中考虑条件性对称不稳定的影响,可使模式台风中上层的暖心结构更加明显,上升运动和对流性降水增强,对流释放的更多凝结潜热使台风得到进一步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雪 台风 条件性对称不稳定 垂直-倾斜对流一体化参数化方案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中反应溶质运移的对流-弥散模型及其解析解 被引量:3
8
作者 张德生 沈冰 《西安理工大学学报》 CAS 2001年第2期122-126,共5页
给出了同时考虑随深度变化的一阶降解和随深度变化的线性平衡吸附时 ,一维反应溶质运移的对流 -弥散方程。在初始浓度为零 ,半无限一维空间内第三类边界条件下 ,利用L aplace变换等数学方法推导出了该方程在 L
关键词 对流-弥散模型 吸附 降解 解析解 土壤 溶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流-弥散方程显式差分法稳定性分析方法的初探 被引量:2
9
作者 马荣 石建省 张翼龙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10年第1期132-134,共3页
在对流-弥散方程显式差分法中,对流项的差分格式对方程的稳定性有着重要的影响,传统的稳定性分析方法是对每种差分格式进行单独分析,其过程与结果均过于繁琐。本文在对其对流项全面分析的基础上,在误差分析中引入权重系数α,从而使得其... 在对流-弥散方程显式差分法中,对流项的差分格式对方程的稳定性有着重要的影响,传统的稳定性分析方法是对每种差分格式进行单独分析,其过程与结果均过于繁琐。本文在对其对流项全面分析的基础上,在误差分析中引入权重系数α,从而使得其稳定性讨论公式统一化,有利于其稳定性的进一步分析与应用。分析结果表明:在对流-弥散方程中,对流项取后项差分格式其稳定性最好,方程最易达到收敛,这与传统的分析结果也是相一致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差分法 对流-弥散方程 稳定性 权重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根系统养分运移对流-弥散方程数值解的MATLAB实现
10
作者 章明清 陈防 +4 位作者 吴启堂 林琼 李娟 陈子聪 颜明娟 《福建农业学报》 CAS 2009年第2期143-148,共6页
对土—根系统养分运移对流-弥散方程用MATLAB语言编写土壤氮磷钾养分运移基本方程求数值解程序,结果表明,与专业软件Uptake相比,供试植物的氮磷钾总吸收量的相对误差分别只有+2.94%、-1.35%和+2.83%。程序能绘制生动美观的二维图形;数... 对土—根系统养分运移对流-弥散方程用MATLAB语言编写土壤氮磷钾养分运移基本方程求数值解程序,结果表明,与专业软件Uptake相比,供试植物的氮磷钾总吸收量的相对误差分别只有+2.94%、-1.35%和+2.83%。程序能绘制生动美观的二维图形;数值解采用有限元法,较好地克服了Uptake软件有限差分法收敛较慢、积分区间内各节点解值相对精度不均匀的缺陷;程序简短高效,易于使用和维护。该程序只要稍加修改,就可用于求解目前各种CDE改进方程和土壤水分运动方程,从而使该领域复杂数学问题的求解变成简单易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系统 养分运移 对流-弥散方程 数值解 MATLA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量纲混相驱对流-弥散方程的数值求解
11
作者 李培超 孔祥言 +1 位作者 卢德唐 宋振云 《计算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61-363,共3页
给出了混相驱对流-弥散方程的无量纲形式;采用高阶精度差分格式对其进行数值求解并应用于几个具体算例中。本文数值结果和算例给出的结果对比,充分验证了本文数值模型的可靠性和准确性。该数值模型可以用来研究诸如土壤或地下水污染物... 给出了混相驱对流-弥散方程的无量纲形式;采用高阶精度差分格式对其进行数值求解并应用于几个具体算例中。本文数值结果和算例给出的结果对比,充分验证了本文数值模型的可靠性和准确性。该数值模型可以用来研究诸如土壤或地下水污染物输运以及空气污染等领域里的传质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流-弥散方程无量纲化 高阶差分格式 模型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流-弥散方程的小噪声方法与应用
12
作者 王新民 王利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57-162,共6页
通过小噪声摄动理论,建立了小噪声随机微分方程.并借助于摄动矩的理论,求出了随机微分方程质点位移的均值与方差,之后将对流-弥散方程进行正态近似,得到了方程的近似解.最后将小噪声摄动理论应用到求解实际的高对流-弥散方程中,并与广... 通过小噪声摄动理论,建立了小噪声随机微分方程.并借助于摄动矩的理论,求出了随机微分方程质点位移的均值与方差,之后将对流-弥散方程进行正态近似,得到了方程的近似解.最后将小噪声摄动理论应用到求解实际的高对流-弥散方程中,并与广义差分迎风格式的方法作比较,得到了满意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流-弥散方程 随机微分方程 小噪声 摄动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ller算子下的分数阶对流-弥散过程与Levy分布
13
作者 朱波 韩宝燕 《江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1年第3期337-340,共4页
建立了Levy-Feller分数阶扩散方程,利用Fourier变换及其逆变换,给出其Cauchy问题的带有分数阶导数阶数α(1<α≤2)和扭曲参数θ(|θ|≤α-2)的Levy平稳概率密度函数表示的Green函数解。结果表明,在非均匀(θ≠0)扩散过程中,主要由扭... 建立了Levy-Feller分数阶扩散方程,利用Fourier变换及其逆变换,给出其Cauchy问题的带有分数阶导数阶数α(1<α≤2)和扭曲参数θ(|θ|≤α-2)的Levy平稳概率密度函数表示的Green函数解。结果表明,在非均匀(θ≠0)扩散过程中,主要由扭曲参数导致了最大浓度位置的偏移和拖尾现象;当α→2,即θ→0时,问题的解与相应整数阶对流-弥散方程的解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ller分数阶导数 对流-弥散方程 FOURIER变换 Levy平稳概率密度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对流-扩散-吸附-降解时成层介质中有机污染物一维运移的解析模型 被引量:1
14
作者 江文豪 李江山 +1 位作者 黄啸 韩丽君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62-272,共11页
针对成层介质中有机污染物一维运移问题,建立了考虑对流-扩散-吸附-降解时成层介质中有机污染物的一维运移模型,并采用分离变量法获得了该模型解析解。通过将一维运移解析模型的计算结果分别与现有解析解的计算结果和数值方法的计算结... 针对成层介质中有机污染物一维运移问题,建立了考虑对流-扩散-吸附-降解时成层介质中有机污染物的一维运移模型,并采用分离变量法获得了该模型解析解。通过将一维运移解析模型的计算结果分别与现有解析解的计算结果和数值方法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对所建模型正确性进行了验证。基于所建解析模型,以4层土体为例,对有机污染物一维运移过程展开了参数分析。结果表明,渗滤液水头hw引起的对流作用会加快运移过程,增大底部通量。与hw为0.0 m时相比,hw为2.0m下的底部通量可增大一个数量级以上;降解作用会降低质量浓度和底部通量。当运移过程达到稳态时,与降解半衰期t1/2趋近于无穷大时相比,t1/2为100a下的底部通量可降低约45%;Robin边界常数α的增大会使得底部范围内的质量浓度降低,同时也会使得底部通量增大,但不同α下的底部通量在同一数量级内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污染物 成层介质 对流-扩散-吸附-降解 一维运移 解析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萘酚吸附树脂热解和燃烧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周宏仓 金保升 +2 位作者 仲兆平 肖睿 黄亚继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35-439,共5页
利用热重—差热分析仪对染料化工企业产生的2-萘酚吸附树脂在4种不同气氛下的热重(TG)和微分热重(DTG)曲线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2-萘酚吸附树脂在高温、氧化条件下不稳定,易于分解,其热分解失重率受气氛变化的影响较大。提出了2-萘... 利用热重—差热分析仪对染料化工企业产生的2-萘酚吸附树脂在4种不同气氛下的热重(TG)和微分热重(DTG)曲线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2-萘酚吸附树脂在高温、氧化条件下不稳定,易于分解,其热分解失重率受气氛变化的影响较大。提出了2-萘酚吸附树脂热解和燃烧机理,给出了热解反应动力学参数和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萘酚吸附树脂 热解特性 燃烧特性 动力学参数 热重分析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特殊官能团有机物分配系数预测的多参数线性自由能关系(PP-LFERs)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良静 顾慧燕 毕二平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045-1053,共9页
利用多参数线性自由能关系(PP-LFERs)模型预测有机物的有机碳-水分配系数(Koc)是一种高效经济的估算方法.基于广泛收集的文献中165种(18类)化合物的lg Koc和分子结构参数(E、S、A、B、V)值,通过多元线性回归方法,用建模组132种化合物构... 利用多参数线性自由能关系(PP-LFERs)模型预测有机物的有机碳-水分配系数(Koc)是一种高效经济的估算方法.基于广泛收集的文献中165种(18类)化合物的lg Koc和分子结构参数(E、S、A、B、V)值,通过多元线性回归方法,用建模组132种化合物构建了两种预测多种类有机物lg Koc的PP-LFERs模型:EV模型和简化的V模型.它们的复相关系数分别为0.92和0.87,标准误差分别为0.37和0.49.用验证组33种化合物对模型进行了验证的结果表明,两种模型均具有较好的预测性和稳健性.在数据集中包括有8种典型的高氟和硅氧烷类化合物,对于硅氧烷类化合物,EV模型和V模型的实测值和预测值的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38和0.16;对于高氟类化合物,两模型的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66和0.75,说明了模型对这两类化合物预测的准确性.最后,从分子间作用力角度分析了有机物的吸附机理,得出空穴作用和色散作用是非极性化合物吸附的主要动力,而在极性化合物中,空穴作用和氢键作用最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性自由能关系(LFERs) 分子结构参数 有机碳-水分配系数 高氟和硅氧烷类化合物 吸附 分子作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玉米芯对水中2,4,6-三氯酚的吸附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谭彩荷 熊晓莉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533-536,共4页
通过化学改性的玉米芯(MC),用于去除水中的2,4,6-三氯酚(TCP)。研究了吸附的影响因素,确定了最优的实验条件。研究表明,298 K下,MC对初始浓度为225 mg/L的TCP溶液中TCP的平衡吸附量达到215.4 mg/g。吸附动力学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吸... 通过化学改性的玉米芯(MC),用于去除水中的2,4,6-三氯酚(TCP)。研究了吸附的影响因素,确定了最优的实验条件。研究表明,298 K下,MC对初始浓度为225 mg/L的TCP溶液中TCP的平衡吸附量达到215.4 mg/g。吸附动力学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吸附等温式符合Temkin模型。改性玉米芯可有效去除水中的TCP,是一种有应用潜力的吸附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 4 6-三氯酚 玉米芯 吸附 动力学 热力学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填埋场污染物在有限厚度土层中一维对流–扩散–吸附解析解 被引量:18
18
作者 张文杰 黄依艺 张改革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197-1201,共5页
为避免垃圾填埋场对地下水的污染,衬垫系统的截污性能至关重要。针对卫生垃圾填埋场衬垫底部设有地下水导排层的工程要求,建立了污染物在有限厚度土层中一维对流–扩散–吸附解析模型并求解,其中模型底部采用Cauchy边界模拟渗滤液污染... 为避免垃圾填埋场对地下水的污染,衬垫系统的截污性能至关重要。针对卫生垃圾填埋场衬垫底部设有地下水导排层的工程要求,建立了污染物在有限厚度土层中一维对流–扩散–吸附解析模型并求解,其中模型底部采用Cauchy边界模拟渗滤液污染物透过衬垫向零浓度环境传质。算例结果表明,解析解与商用软件数值解所得浓度场分布完全吻合;参数分析表明,吸附、扩散和对流参数对击穿曲线均有较大影响,为延长击穿时间,应尽可能采用吸附性能好的土层并严格控制衬垫上的水头高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染物 压实黏土衬垫 对流-扩散-吸附 向零浓度传质 击穿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流弥散方程不同有限元处理方法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陈家军 尉斌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236-241,共6页
Galerkin有限元在处理含第二类边界条件的对流弥散方程时,针对对流项和弥散项有两种不同的格林积分变换,所得数值结果的精度也不同。一种方法是把对流和弥散项整体考虑实施格林积分转换(降低微分阶数,由二阶降成一阶),应用边界条件,得... Galerkin有限元在处理含第二类边界条件的对流弥散方程时,针对对流项和弥散项有两种不同的格林积分变换,所得数值结果的精度也不同。一种方法是把对流和弥散项整体考虑实施格林积分转换(降低微分阶数,由二阶降成一阶),应用边界条件,得出变分方程;另一种处理方法是只对弥散项实施积分变换,应用边界条件,得出变分方程。以一维问题为参考,对两种方法的数值结果与解析解进行比较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流-弥散方程 第二类边界条件 GALERKIN有限元 数值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湖滨湿地磷素汇-源功能转换及理论解释 被引量:8
20
作者 张奇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46-51,共6页
采用水动力弥散和吸附理论建立了表流湿地水-土界面磷通量模型,定义了湿地汇-源转换的临界水体磷浓度值.模型揭示,湿地对磷的截留是水动力弥散和吸附共同作用的结果.在湿地建成运行初期,吸附作用明显,临界浓度值较低,湿地较好地发挥... 采用水动力弥散和吸附理论建立了表流湿地水-土界面磷通量模型,定义了湿地汇-源转换的临界水体磷浓度值.模型揭示,湿地对磷的截留是水动力弥散和吸附共同作用的结果.在湿地建成运行初期,吸附作用明显,临界浓度值较低,湿地较好地发挥截磷功能.随着湿地的运行,土壤吸附趋于饱和,吸附作用减弱,水动力弥散变为主导因素,临界浓度值增大,使湿地除磷功能减弱,在一定条件下,反而可能释放磷.本文建立的磷通量模型具有明确的物理基础,能解释湿地对磷去除功能退化的机理和汇-源转换条件.应用模型对抚仙湖马料河湿地的观测数据作了初步解释,该湿地运行两年后,临界磷浓度值为0.58 mg/L,湿地除磷功能明显衰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湿地 -源功能 水动力弥散 吸附 磷通量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