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夏季北半球青藏高原对流层顶气压异常变动的物理机制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朱保林 管兆勇 +2 位作者 卢楚翰 彭妮 田永丽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59-567,共9页
利用NCEP/NCAR再分析月平均资料,通过构造青藏高原(下称高原)对流层顶气压指数以及选取1992年和1998年这两个高原对流层顶气压正、负异常最大值年份进行对比分析,研究了北半球夏季高原对流层顶气压异常变动的物理机制。结果表明:(1)高... 利用NCEP/NCAR再分析月平均资料,通过构造青藏高原(下称高原)对流层顶气压指数以及选取1992年和1998年这两个高原对流层顶气压正、负异常最大值年份进行对比分析,研究了北半球夏季高原对流层顶气压异常变动的物理机制。结果表明:(1)高原对流层顶气压异常变动与平流层和对流层气温及位势高度异常有密切联系,同时,与地表温度异常也有较好的关系。1992年的地表温度异常偏低,使得高原对流层顶气压异常偏高;而1998年的地表温度与1992年的有很好的反位相关系,地表温度异常偏高,引起高原对流层顶气压异常偏低。(2)高原对流层顶气压异常变动与同区域OLR变化呈较好的正相关关系,进一步诊断850hPa和200hPa的高、低空环流及整层水汽配置,发现1992年高原对流层顶气压偏高对应着低空风场的反气旋式辐散以及高空风场的气旋式辐合,并且伴随着整层水汽辐散和南亚高压的异常偏弱,而1998年的情况与之相反。说明高原地区对流异常是1992年和1998年高原对流层顶气压异常变动的主要原因之一。(3)显著的整层大气非绝热加热差异也是导致1992年与1998年高原区域对流层顶气压显著差异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对流层顶气压 物理机制 对流异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