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混凝土表层氯离子含量峰值分布和对流区深度 被引量:36
1
作者 王传坤 高祥杰 +2 位作者 赵羽习 金伟良 徐巧玲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62-267,共6页
本文以浙江嘉兴乍浦港码头为依托,通过试验检测并结合分析讨论,研究比较了水下区和干湿交替区混凝土表层0~10mm范围内氯离子含量的分布规律,确定了干湿交替区的表层氯离子含量峰值分布和对流区深度。结果表明,干湿交替区对流区氯离子... 本文以浙江嘉兴乍浦港码头为依托,通过试验检测并结合分析讨论,研究比较了水下区和干湿交替区混凝土表层0~10mm范围内氯离子含量的分布规律,确定了干湿交替区的表层氯离子含量峰值分布和对流区深度。结果表明,干湿交替区对流区氯离子含量在一定深度处存在着一个局部的峰值,之后随着深度的增加逐渐降低,该峰值出现的位置即认为对流区深度;水下区表层氯离子含量随深度的增加而降低,不存在局部峰值和对流区。试验检测数据表明混凝土码头干湿交替区对流区深度随高程的变化而波动,但整体上都在7mm左右,从而为沿海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寿命预测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离子 水下 干湿交替 表层氯离子含量 对流区深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拟自然潮差环境混凝土氯离子侵蚀对流区深度的相似性与随机性 被引量:8
2
作者 高延红 赵静 +2 位作者 郑盈盈 张俊芝 章玉容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63-69,共7页
对流区深度是氯盐侵蚀环境下水泥基材料及其构件耐久性寿命评价的主要参数之一,由于受环境及材料等随机性因素的影响,对流区深度为随机变量。通过在人工气候模拟环境下的暴露试验,测得不同暴露时间后不同水灰比混凝土中的自由氯离子浓... 对流区深度是氯盐侵蚀环境下水泥基材料及其构件耐久性寿命评价的主要参数之一,由于受环境及材料等随机性因素的影响,对流区深度为随机变量。通过在人工气候模拟环境下的暴露试验,测得不同暴露时间后不同水灰比混凝土中的自由氯离子浓度及其对流区深度;对比自然潮差环境下的试验结果,研究了人工气候模拟环境条件下混凝土氯离子对流区深度的相似性与随机性。结果表明,在两种试验环境条件下,混凝土氯离子侵蚀具有一定的相似性,混凝土试件均在暴露一段时间后形成了明显的对流区,且对流区深度都在4 mm左右;人工气候模拟环境下,水灰比对混凝土氯离子对流区的深度及其分布类型无明显影响,而暴露时间和环境因素的影响较为明显;在人工气候模拟环境下,混凝土氯离子对流区深度总体上服从均值为3.76 mm标准差为0.92 mm的正态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 对流区深度 模拟潮差环境 相似性 随机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沿海混凝土结构氯离子对流区深度计算模型 被引量:4
3
作者 郝磊 陈峰 +1 位作者 彭文锋 查斌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627-1637,共11页
沿海干湿交替环境下的氯离子传输方式和影响机理等问题是混凝土耐久性研究的主要内容,描述混凝土内部氯离子传输行为的计算模型通常由偏微分方程组成,求解方法较为复杂。为了简单而相对精确地分析氯离子的传输过程,本文提出了计算修正F... 沿海干湿交替环境下的氯离子传输方式和影响机理等问题是混凝土耐久性研究的主要内容,描述混凝土内部氯离子传输行为的计算模型通常由偏微分方程组成,求解方法较为复杂。为了简单而相对精确地分析氯离子的传输过程,本文提出了计算修正Fick定律模型中对流区深度参数Δx的新途径,通过综合考虑混凝土细观尺度组成、环境温度场变化、水分迁移和氯离子传输等因素,建立起干湿交替区域氯离子传输的计算模型,依据该模型可以较为准确地得到Δx的数值,进而对不同服役环境中的氯离子传输展开分析,根据计算结果给出考虑服役时间、日平均气温和干燥湿润时间比等参数的对流区深度Δx时变公式。这些公式提高了预测干湿交替环境中氯离子传输的修正Fick定律模型的适用性与准确性,可为干湿交替环境中的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提供了简单有效的计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 干湿交替环境 氯离子传输 修正Fick定律 对流区深度 环境温度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饱和混凝土氯离子传输模型及参数分析 被引量:10
4
作者 於德美 关博文 +1 位作者 申爱琴 陈华鑫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130-1135,共6页
实体工程中大多数混凝土结构由于干湿交替作用处于非饱和状态,研究非饱和混凝土中的氯盐侵蚀对混凝土耐久性具有重要的意义。根据氯离子在混凝土中的传输机制,考虑干湿交替过程中水分传输的差异,推导得出氯离子在非饱和混凝土中传输的对... 实体工程中大多数混凝土结构由于干湿交替作用处于非饱和状态,研究非饱和混凝土中的氯盐侵蚀对混凝土耐久性具有重要的意义。根据氯离子在混凝土中的传输机制,考虑干湿交替过程中水分传输的差异,推导得出氯离子在非饱和混凝土中传输的对流-扩散控制方程。采用精度高的Crank-Nicolson格式对水分扩散方程、氯离子对流-扩散方程进行差分,并用MATLAB软件编程进行数值求解。试验结果与模型计算结果吻合良好,通过参数敏感性分析结果可知,氯离子浓度随着混凝土表层孔隙饱和度和干湿比的增加而减小,当混凝土初始饱和度为0.3时氯离子浓度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饱和混凝土 氯离子 扩散 对流 对流区深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饱和混凝土氯离子传输模型及特性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冯超 於德美 +2 位作者 关博文 陈华鑫 申爱琴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8-13,共6页
根据氯离子在混凝土中的传输机制,考虑干湿交替过程中水分传输的差异,推导得出氯离子在非饱和混凝土中传输的对流-扩散控制方程。试验结果与模型计算结果吻合良好。计算结果表明:自由氯离子浓度随着干湿循环次数的增加而增加,对流区深... 根据氯离子在混凝土中的传输机制,考虑干湿交替过程中水分传输的差异,推导得出氯离子在非饱和混凝土中传输的对流-扩散控制方程。试验结果与模型计算结果吻合良好。计算结果表明:自由氯离子浓度随着干湿循环次数的增加而增加,对流区深度、表面氯离子浓度和峰值氯离子浓度随着干湿循环次数的增加而增加并逐渐趋于稳定,根据计算结果回归得出各指标随干湿循环次数的变化方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饱和混凝土 氯离子 对流区深度 表面氯离子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湿循环下混凝土氯离子传输模型研究 被引量:21
6
作者 关鹏 《混凝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7-11,共5页
在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中,水位变动区通常被认为是最为关键的区域。首先从干湿循环下氯离子传输机理出发,考虑环境温度影响以及干燥过程和湿润过程水分传输差异,推导出了干湿循环状态下氯离子传输模型。其次设计出模型的有限体积算法,... 在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中,水位变动区通常被认为是最为关键的区域。首先从干湿循环下氯离子传输机理出发,考虑环境温度影响以及干燥过程和湿润过程水分传输差异,推导出了干湿循环状态下氯离子传输模型。其次设计出模型的有限体积算法,编制Matlab程序进行求解,利用该程序分别对暴露在海洋环境潮汐区3年混凝土结构中氯离子浓度分布进行了模拟计算,并与文献中的试验数据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干湿循环状态下的氯离子传输模型可以较好地模拟出潮汐区混凝土中的氯离子传输,由于考虑了全年环境温度周期变化以及干燥过程和湿润过程水分传输的差异,研究模型得到的计算结果较忽略这两方面影响得到的结果与文献中的试验数据更加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湿循环 氯离子传输 对流区深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