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对流凝结加热的垂直分布与低纬大气的30~60天低频振荡
被引量:
7
1
作者
薛洪斌
钟中
薛峰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97-404,共8页
运用一个包含Wave-CISK机制的斜压半地转8层模式和本征函数展开方法,研究了三种不同的对流凝结加热廓线对低纬大气的30~60天低频振荡的影响。研究表明,不同的加热廓线分布时30~60天低频振荡具有不同的相速和周期,并且低频振荡特征相速...
运用一个包含Wave-CISK机制的斜压半地转8层模式和本征函数展开方法,研究了三种不同的对流凝结加热廓线对低纬大气的30~60天低频振荡的影响。研究表明,不同的加热廓线分布时30~60天低频振荡具有不同的相速和周期,并且低频振荡特征相速的量级都是o(10 m/s),由Wave^CISK机制激发的低频CISK-Kelvin波和CISK-Rossby波都是稳定的。同时,还进一步揭示了不同加热廓线对低纬大气30~60天低频振荡垂直结构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ave—CISK机制
对流凝结加热
CISK—Kelvin波
CISK—Rossby波
30~60天低频振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空间非均匀加热对副热带高压形成和变异的影响──Ⅲ:凝结潜热加热与南亚高压及西太平洋副高
被引量:
171
2
作者
刘屹岷
吴国雄
+1 位作者
刘辉
刘平
《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525-538,共14页
通过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研究了降水所致凝结潜热影响副热带高压带断裂的物理机制。基于全型垂直涡度方程的尺度分析指出,强的对流凝结加热的垂直梯度的变化,导致副热带地区对流层高层和中低层的高低压分布呈现出反位相。数值试验证...
通过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研究了降水所致凝结潜热影响副热带高压带断裂的物理机制。基于全型垂直涡度方程的尺度分析指出,强的对流凝结加热的垂直梯度的变化,导致副热带地区对流层高层和中低层的高低压分布呈现出反位相。数值试验证实凝结潜热是决定东半球夏季副热带高压位置和强度的关键因素:东亚季风降雨所致凝结潜热加热使高层南亚高压位于加热中心西侧,中层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位于加热中心东侧。通过定常波的传播,副热带地区的凝结潜热加热对中高纬天气的形成和维持有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非均匀
加热
对流凝结加热
西太平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对流凝结加热的垂直分布与低纬大气的30~60天低频振荡
被引量:
7
1
作者
薛洪斌
钟中
薛峰
机构
解放军理工大学气象学院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出处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97-404,共8页
基金
中国科学院资源与环境领域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ZCX2-20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275021
49805004)资助
文摘
运用一个包含Wave-CISK机制的斜压半地转8层模式和本征函数展开方法,研究了三种不同的对流凝结加热廓线对低纬大气的30~60天低频振荡的影响。研究表明,不同的加热廓线分布时30~60天低频振荡具有不同的相速和周期,并且低频振荡特征相速的量级都是o(10 m/s),由Wave^CISK机制激发的低频CISK-Kelvin波和CISK-Rossby波都是稳定的。同时,还进一步揭示了不同加热廓线对低纬大气30~60天低频振荡垂直结构的影响。
关键词
Wave—CISK机制
对流凝结加热
CISK—Kelvin波
CISK—Rossby波
30~60天低频振荡
Keywords
Wave-CISK
CISK-Kelvin wave
CISK-Rossby wave
Condensation heating Rate
30~60 day low-frequency oscillation
分类号
P425.81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空间非均匀加热对副热带高压形成和变异的影响──Ⅲ:凝结潜热加热与南亚高压及西太平洋副高
被引量:
171
2
作者
刘屹岷
吴国雄
刘辉
刘平
机构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525-538,共1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9635170委员会重点项目"副热带高压带的变异机理"
优秀国家重点实验室项目!49823002
项目49905002的联合资助
文摘
通过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研究了降水所致凝结潜热影响副热带高压带断裂的物理机制。基于全型垂直涡度方程的尺度分析指出,强的对流凝结加热的垂直梯度的变化,导致副热带地区对流层高层和中低层的高低压分布呈现出反位相。数值试验证实凝结潜热是决定东半球夏季副热带高压位置和强度的关键因素:东亚季风降雨所致凝结潜热加热使高层南亚高压位于加热中心西侧,中层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位于加热中心东侧。通过定常波的传播,副热带地区的凝结潜热加热对中高纬天气的形成和维持有一定影响。
关键词
空间非均匀
加热
对流凝结加热
西太平洋
Keywords
Spatially nonuniform heating
Convective condensation heating
South Asia high
Western Pacific subtropical high
分类号
P732.3 [天文地球—海洋科学]
P434.5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对流凝结加热的垂直分布与低纬大气的30~60天低频振荡
薛洪斌
钟中
薛峰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空间非均匀加热对副热带高压形成和变异的影响──Ⅲ:凝结潜热加热与南亚高压及西太平洋副高
刘屹岷
吴国雄
刘辉
刘平
《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9
17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