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一次对流不稳定条件下飞机积冰的天气动力诊断分析 |
陈静
吕环宇
|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
|
2
|
中昆仑山北坡极端暴雨对流—对称不稳定性及其触发机制分析 |
周雅蔓
刘兆旭
刘晶
杨霞
张萌
周玉淑
|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3
|
|
3
|
一次飑线过程对流稳定度演变的诊断分析 |
周围
包云轩
冉令坤
王勇
|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
2018 |
20
|
|
4
|
一次华北锋面带状降水过程中的对流-对称不稳定诊断分析 |
王晨曦
邓莲堂
范广洲
李泽椿
周定文
|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
2018 |
12
|
|
5
|
1992年Andrew飓风眼壁区倾斜上升运动发展的可能机制──非线性对流对称不稳定 |
陆汉城
钟科
张大林
|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
2002 |
25
|
|
6
|
一次四川暴雨过程的非线性对流-对称不稳定分析 |
杜楠
钟玮
陆汉城
葛晶晶
|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08 |
14
|
|
7
|
副高外围对流雨带中的对流-对称不稳定及锋生的诊断分析 |
王宗敏
丁一汇
张迎新
田利庆
李江波
|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32
|
|
8
|
对流对称不稳定的发展演变和环流特征 |
程艳红
陆汉城
|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19
|
|
9
|
中尺度对流系统演变中的非线性对流-对称不稳定 |
寇正
陆汉城
|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
2005 |
17
|
|
10
|
1998年南海季风爆发时期中尺度对流系统的研究:I中尺度对流系统发生发展的大尺度条件 |
柳艳菊
丁一汇
赵南
|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5 |
33
|
|
11
|
一次伴随高架雷暴的极端暴雪不稳定机制分析 |
万夫敬
李博
罗江珊
侯淑梅
庞华基
|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12
|
北京“7.21”暴雨的不稳定性及其触发机制分析 |
刘璐
冉令坤
周玉淑
高守亭
|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
2015 |
71
|
|
13
|
登陆台风内中尺度强对流系统演变机制的湿位涡分析 |
徐文慧
倪允琪
汪小康
顾春利
王欢
金文岩
|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18
|
|
14
|
一次冷锋南侧对流性暴雨诊断分析 |
尹洁
吴静
曹晓岗
陈云辉
|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20
|
|
15
|
超强不稳定和弱切变环境下一次飑线过程的雷达资料同化与分析 |
曹倩
张述文
曹帮军
叶丹
邱学兴
|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16 |
19
|
|
16
|
华南前汛期锋面对流系统与暖区对流系统的个例分析与对比研究 |
张晓惠
倪允琪
|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46
|
|
17
|
“96.1”高原暴雪过程湿对称不稳定的诊断分析 |
王文
程麟生
|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1 |
18
|
|
18
|
重力惯性波及其不稳定——急流附近飞机颠簸产生的可能机制 |
李子良
黄仪方
|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
2008 |
17
|
|
19
|
云南两次灾害性特大暴雨不稳定机制的对比分析 |
朱莉
张腾飞
丁治英
|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15 |
4
|
|
20
|
江淮气旋暖锋上多条对流带的组织结构及成因分析 |
丁治英
刘瑾
赵向军
王瑾婷
|
《大气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19 |
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