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缝背核注射对氯苯丙氨酸观察睡眠的变化及5-羟色胺神经元形态学的改变 被引量:11
1
作者 章功良 赵乐章 +3 位作者 高隽 张景行 刘巧琼 范一菲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2年第3期175-177,共3页
目的 观察大鼠中缝背核 (DRN)微量注射对氯苯丙氨酸 (PCPA)后睡眠的变化及 5 羟色胺 (5 HT)能神经元的形态学改变。方法 采用核团微量注射、多导睡眠描记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结果 DRN内微量注射PCPA(10 μg)引起睡眠时间增加 ,尤... 目的 观察大鼠中缝背核 (DRN)微量注射对氯苯丙氨酸 (PCPA)后睡眠的变化及 5 羟色胺 (5 HT)能神经元的形态学改变。方法 采用核团微量注射、多导睡眠描记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结果 DRN内微量注射PCPA(10 μg)引起睡眠时间增加 ,尤以深慢波睡眠增加明显 ;免疫组织化学显示DRN内 5 HT阳性神经元明显减少。结论 大鼠DRN微量注射PCPA后睡眠增加且 5 HT阳性神经元明显减少 ,提示 5 HT神经元参与睡眠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缝背核 注射 对氯苯丙氨酸 睡眠 5-羟色胺 神经元形态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氯苯丙氨酸在动物失眠模型中的应用概述 被引量:32
2
作者 郭海波 王慧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35-140,共6页
对氯苯丙氨酸作为色氨酸羟化酶抑制剂,可以阻断和耗竭脑内5-羟色胺的合成,导致失眠。近年来,使用对氯苯丙氨酸建立失眠动物模型,因其简单实用、造模效果确切等因素在动物实验中越来越受到学者的认可并被广泛使用。但对氯苯丙氨酸在水中... 对氯苯丙氨酸作为色氨酸羟化酶抑制剂,可以阻断和耗竭脑内5-羟色胺的合成,导致失眠。近年来,使用对氯苯丙氨酸建立失眠动物模型,因其简单实用、造模效果确切等因素在动物实验中越来越受到学者的认可并被广泛使用。但对氯苯丙氨酸在水中的溶解度较低、悬浮液不易注射,以及在不同动物中使用的剂量和方法不统一等因素阻碍了实验的进展。本文查阅了对氯苯丙氨酸相关研究和使用对氯苯丙氨酸造模的文献,概述了对氯苯丙氨酸在实验中的使用,试图找出使用对氯苯丙氨酸建立失眠动物模型的最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氯苯丙氨酸 实验 制备 用法 概述 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隔药灸脐法对失眠大鼠的治疗作用及机制 被引量:1
3
作者 叶小娜 郑雅峰 +8 位作者 孙超 宋洪玉 赵荧荧 王文秀 刘露露 林秀群 赵立杰 马玉侠 韩兴军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52-258,共7页
目的:研究隔药灸脐法对失眠大鼠下丘脑组织形态及外周血中皮质酮(CORT)、前列腺素D2(PGD2)、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影响,探讨其改善失眠的作用机制。方法:将27只雄性斯泼累格·多雷(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和观察... 目的:研究隔药灸脐法对失眠大鼠下丘脑组织形态及外周血中皮质酮(CORT)、前列腺素D2(PGD2)、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影响,探讨其改善失眠的作用机制。方法:将27只雄性斯泼累格·多雷(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和观察组,每组9只。模型组和观察组均采用氯苯丙氨酸(PCPA)腹腔注射改良法制造大鼠模型。模型制备方法:配置制PCPA弱碱性生理盐水溶液,按0.5 g/kg进行腹腔注射,连续注射2 d。模型制备完成后,空白组仅腹腔注射同等体积生理盐水,不给予其他任何干预。模型组仅固定大鼠四肢,观察组给予隔药灸脐法进行干预,每隔2天治疗1次,共治疗10次。干预结束后,将大鼠腹腔注射戊巴比妥钠麻醉后取腹主动脉血;心脏灌注后取脑分离下丘脑。观察各组大鼠一般情况,戊巴比妥钠翻正实验评价睡眠情况,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下丘脑组织形态变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大鼠血清中血激素(CORT、PGD2)及炎症介质(IL-1β)。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观察组大鼠一般情况均有不同程度改善。干预前,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观察组大鼠体质量低(P<0.05)。干预后,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体质量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观察组大鼠体质量高(P<0.05)。与本组干预前比较,模型组大鼠体质量降低(P<0.05),空白组、观察组大鼠体质量升高(P<0.05)。造模后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与观察组大鼠睡眠潜伏期长(P<0.05),睡眠时间短(P<0.05);干预后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睡眠潜伏期长(P<0.05),睡眠时间短(P<0.05),与模型组比较,观察组大鼠睡眠潜伏期短(P<0.05),睡眠时间长(P<0.05);模型组中与造模前比较,造模后与干预后睡眠潜伏期长(P<0.05),睡眠时间短(P<0.05);观察组中与造模前比较,造模后睡眠潜伏期长(P<0.05),睡眠时间短(P<0.05),与造模后比较,大鼠睡眠潜伏期短(P<0.05),睡眠时间长(P<0.05)。HE染色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观察组大鼠下丘脑组织细胞核着色较深,致密性提高,排列较为有序,恢复至与空白组大鼠相似。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CORT水平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观察组大鼠CORT水平低(P<0.01)。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PGD2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观察组PGD2水平高(P<0.01)。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IL-1β水平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观察组大鼠IL-1β水平低(P<0.01)。结论:隔药灸脐法可显著改善失眠大鼠一般情况、睡眠及下丘脑组织形态,调节血清中CORT、IL-1β、PGD2水平,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激素水平与炎症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眠 隔药灸脐 对氯苯丙氨酸 下丘脑 组织形态 炎症介质 神经递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CPA致皮质NG2细胞活动变化及NG2与睡眠-觉醒相关神经元的共存关系和酸枣仁汤的干预作用 被引量:4
4
作者 郭海波 石鹏 +2 位作者 滕柳 杨婷婷 王慧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51-54,I0021-I0024,共8页
目的 观察NG2细胞在大鼠皮质五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下降后的活动变化和NG2与5-Ht、谷氨酸(glutamate,GLU)、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能神经元的共存关系,以及酸枣仁汤的干预作用。方法 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 目的 观察NG2细胞在大鼠皮质五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下降后的活动变化和NG2与5-Ht、谷氨酸(glutamate,GLU)、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能神经元的共存关系,以及酸枣仁汤的干预作用。方法 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对照组、对氯苯丙氨酸(Para-Chlorophenylalanine,PCPA)组、PCPA+酸枣仁汤组、酸枣仁汤组,正常组不给任何处理;对照组腹腔注射氯化钠溶液;PCPA组和PCPA+酸枣仁汤组按350 mg/kg体质量以10 mL/kg体积腹腔注射PCPA,酸枣仁汤组腹腔注射等体积的氯化钠溶液。均为每天1次,连续注射6 d。第7天开始,正常组不做处理,对照组和PCPA组灌胃氯化钠溶液,酸枣仁汤组和PCPA+酸枣仁汤组按照7.5 g/kg体质量以10 mL/kg体积灌胃酸枣仁汤,每天1次,连续8 d。取材后采用免疫荧光双标法,观察皮质NG2细胞活动变化,分析NG2细胞与5-Ht、Glu、Gaba能神经元的共存关系,以及酸枣仁汤干预前后NG2和5-Ht、Glu、Gaba能神经元标志物的表达变化。结果 PCPA使皮质NG2和囊泡谷氨酸转运蛋白2(vesicular glutamate transporter 2,Vglut2)表达明显升高(P<0.01),色氨酸羟化酶(tryptophan hydroxylase,TPH)和桥尾蛋白(gephyrin)表达下降(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NG2与5-Ht、Glu、Gaba能神经元之间存在着良好的,但程度不同的区域共表达。酸枣仁汤治疗后皮质NG2、Vglut2表达明显下降(P<0.01),Tph、Gephyrin表达明显升高(P<0.01),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 PCPA可激活皮质NG2细胞,NG2与5-Ht、Glu、Gaba能神经元在大脑皮层存在不同程度共定位;酸枣仁汤能调节NG2和5-Ht、Glu、Gaba能神经元的兴奋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氯苯丙氨酸 失眠 NG2细胞 羟化酶 囊泡谷转运蛋白2 桥尾蛋白 枣仁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家苗药夜关门对小鼠实验性失眠的疗效观察与机制初探 被引量:9
5
作者 郜红利 涂星 +1 位作者 卢映 张方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83-385,共3页
目的探讨土家苗药夜关门对小鼠实验性失眠的药效作用,并进行初步的机理研究。方法以对氯苯丙氨酸诱导实验型完全失眠小鼠模型,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高、中、低剂量给药组、安定组,分别给予相应药物,观察小鼠一般行为学特征;取脑组织,测... 目的探讨土家苗药夜关门对小鼠实验性失眠的药效作用,并进行初步的机理研究。方法以对氯苯丙氨酸诱导实验型完全失眠小鼠模型,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高、中、低剂量给药组、安定组,分别给予相应药物,观察小鼠一般行为学特征;取脑组织,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NO水平。结果不同剂量的夜关门均能显著性减少模型小鼠3 min内活动次数、改善体表特征、降低其脑组织中NO的水平(P<0.05);中、高剂量夜关门提取液能显著性降低失眠小鼠脑组织中过高的SOD水平(P<0.05),与安定无显著性差异,高剂量组可使过高的SOD水平恢复至正常水平。结论夜关门对对氯苯丙氨酸诱导的失眠小鼠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该作用可能是通过降低其脑组织中NO和SOD的水平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夜关门 对氯苯丙氨酸 睡眠剥夺 一氧化氮 超氧化物歧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