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亡人逸事》细节描写对比赏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孙文辉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96-99,共4页
在人们的印象里,孙犁的小说总是有点“散”,有点“淡”,往往呈现出散文化的倾向。可换个角度看,孙犁的散文则时时闪现出类似小说的笔法。《亡人逸事》中的细节描写就是这样。
关键词 细节描写 对比赏析 逸事 散文化 小说 孙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层次理论视阈下《清明》英译本的对比赏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刘巧玲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7年第1期158-160,共3页
英伽登的文学结构层次理论体系严谨,将文艺作品的存在方式界定为意向性客体。选取许渊冲和杨宪益夫妇的《清明》英译本,以层次理论为指导,从语音层次、意义单元层次、再现客体层次和图式化观相层次,对比分析各译本,分析译者在细节处理... 英伽登的文学结构层次理论体系严谨,将文艺作品的存在方式界定为意向性客体。选取许渊冲和杨宪益夫妇的《清明》英译本,以层次理论为指导,从语音层次、意义单元层次、再现客体层次和图式化观相层次,对比分析各译本,分析译者在细节处理上的不同侧重导致译文在再现原诗各层次上的差异,为探讨汉诗英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伽登 层次理论 清明 对比赏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悄无言”与“秋月白”——《琵琶行》教学片段
3
作者 曹振国 《中学语文教学》 2007年第9期58-58,共1页
清人方扶南在《李长吉诗集批注》中把自居易的《琵琶行》、韩愈的《听颖师弹琴》、李贺的《李凭箜篌引》相提并论,推许为“摹写声音至文”,因而鉴赏《琵琶行》,第二段中描写音乐的诗句是绕不开的教学重点,而末句“东船西舫悄无言,... 清人方扶南在《李长吉诗集批注》中把自居易的《琵琶行》、韩愈的《听颖师弹琴》、李贺的《李凭箜篌引》相提并论,推许为“摹写声音至文”,因而鉴赏《琵琶行》,第二段中描写音乐的诗句是绕不开的教学重点,而末句“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的赏析则是重点之中的难点。对这一难点。我主要采取对比赏析、涵泳品味等方法加以突破,引导学生鉴赏“悄无言”与“秋月白”之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琵琶行》 教学片段 无言 《听颖师弹琴》 《李凭箜篌引》 对比赏析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