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定量方法对比研究一致性评价Bland-Altman法LoA的可信区间估计 被引量:28
1
作者 缪华章 陈林 刘玉秀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64-67,共4页
目的阐明定量方法对比研究中一致性评价Bland-Altman法进行LoA可信区间估计的必要性,探讨LoA可信区间估计的方法学性能。方法针对采用两种定量测量方法同时测量一份样本、每方法测量一次的情形,假定两种方法测量结果的差值服从标准正态... 目的阐明定量方法对比研究中一致性评价Bland-Altman法进行LoA可信区间估计的必要性,探讨LoA可信区间估计的方法学性能。方法针对采用两种定量测量方法同时测量一份样本、每方法测量一次的情形,假定两种方法测量结果的差值服从标准正态分布,借助Monte-Carlo模拟,在不同的样本量下分别采用Bland-Altman法(简称B-A法)和MOVER法模拟1万次,获得95%LoA范围95%可信区间覆盖-1.96到1.96范围的比例(覆盖率),用以评价不同方法的性能,同时在临床可接受误差限值为-2.5到2.5范围的设定下判定用不同的可信区间方法达到一致的比例(达标率)加以佐证。结果直接采用LoA法评价一致性因没有考虑抽样误差影响,理论上不严谨、实用时太宽松。用B-A法估计LoA可信区间覆盖率具有样本量依赖性,而MOVER法覆盖率独立于样本量、始终紧紧围绕事先设定的可信度95%微小波动。结论直接用LoA判定定量方法对比研究中的一致性并不合适,采用MOVER法进行LoA可信区间估计用于评价一致性具有很好的可靠性,是一种值得推荐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法对比研究 Bland—Altman法 一致限 可信区间 MOVER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定量方法对比研究重复测量设计Bland-Altman一致限LoA的可信区间估计 被引量:8
2
作者 刘玉秀 缪华章 +1 位作者 陆梦洁 陈林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24-229,共6页
目的本文将介绍两种不同重复测量设计情形一致性评价的Bland-Altman一致限LoA及其可信区间估计方法,并探讨两种不同设计情形中分别涉及的两种不同可信区间估计方法的统计学性能,为方法学的选择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根据所测量样本真... 目的本文将介绍两种不同重复测量设计情形一致性评价的Bland-Altman一致限LoA及其可信区间估计方法,并探讨两种不同设计情形中分别涉及的两种不同可信区间估计方法的统计学性能,为方法学的选择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根据所测量样本真值是否变化,将重复测量设计分为两种类型,分别给出其Bland-Altman一致限LoA及其可信区间估计的两种方法(一种是Bland-Altman法,简称B-A法;另一种是方差估计反推法,简称MOVER法),借助Monte-Carlo模拟技术,在正态分布假定下,设定不同的样本量、不同的个体内变异性,分别采用B-A法和MOVER法,模拟获得95%LoA范围的95%可信区间对总体设定的覆盖率,用覆盖率与95%的接近程度评价不同方法的统计学性能,理论上该覆盖率与95%越接近,反映方法的统计学性能越好。结果用B-A法估计LoA可信区间的覆盖率随样本量的增大而增大,样本量为20以下时覆盖率不足90%,即使在样本量达到250时,其覆盖率仍在94%以下,而MOVER法覆盖率始终紧紧围绕事先设定的可信度95%微小波动,甚至在样本量为10时覆盖率也能接近95%。结论 MOVER法用于方法对比研究重复测量设计的LoA可信区间估计具有很好的统计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法对比研究 重复测量 Bland-Altman法 一致限 可信区间 MOVER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礼貌言语行为的文化内涵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郭铁妹 刘风光 王胜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1期83-86,共4页
礼貌是一种社会现象,也是一种文化现象。它像一面镜子反映出社会文化的方方面面。近十几年来,中西方学者对礼貌言语行为之对比分析已取得了一些成就。文章从礼貌研究的观点入手,回顾了与礼貌概念上中西方的差异和冲突有关的研究,并探讨... 礼貌是一种社会现象,也是一种文化现象。它像一面镜子反映出社会文化的方方面面。近十几年来,中西方学者对礼貌言语行为之对比分析已取得了一些成就。文章从礼貌研究的观点入手,回顾了与礼貌概念上中西方的差异和冲突有关的研究,并探讨了对于礼貌言语行为对比研究的恰当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礼貌 言语行为 文化 对比研究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英汉对比研究的发展趋势透析
4
作者 常雁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80-181,共2页
随着世界文化交流的不断深入,我国的英汉对比研究在对比目的、理论方向和研究方法方面均得到了全面的发展。对比视角从单纯地为教学、翻译的应用服务转变为普通语言学理论的建设服务。众多学者通过历时和共时、微观和宏观、个性与共性... 随着世界文化交流的不断深入,我国的英汉对比研究在对比目的、理论方向和研究方法方面均得到了全面的发展。对比视角从单纯地为教学、翻译的应用服务转变为普通语言学理论的建设服务。众多学者通过历时和共时、微观和宏观、个性与共性、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更新方法,分析英汉语言的异同,探究产生的内在机制和文化根源,揭示语言的本质,实现对比研究的终极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比研究的目的拓展 对比研究的理论转向 对比研究方法更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