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第3代双源CT 70 kV管电压50ml对比剂用量模式在外周动脉CT血管成像扫描中的可行性 被引量:10
1
作者 张大明 谢彦婷 +2 位作者 薛华丹 王萱 金征宇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07-113,共7页
目的评估第3代双源CT 70 kV管电压50 ml碘普罗胺用量模式在外周动脉CT血管成像(CTA)扫描中的可行性。方法将82例拟行腹主动脉及下肢动脉CTA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41例:(1)70 kV组:采用70 kV管电压+50 ml碘普罗胺模式在第3代双源CT上进... 目的评估第3代双源CT 70 kV管电压50 ml碘普罗胺用量模式在外周动脉CT血管成像(CTA)扫描中的可行性。方法将82例拟行腹主动脉及下肢动脉CTA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41例:(1)70 kV组:采用70 kV管电压+50 ml碘普罗胺模式在第3代双源CT上进行扫描;(2)100 kV组:采用100 kV管电压+90 ml碘普罗胺的模式在第2代双源CT上进行扫描。测量腹主动脉、双侧髂总动脉、股总动脉、股浅动脉、腘动脉和胫腓干的CT值并计算对比噪声比(CNR)和信噪比(SNR),比较两组的图像质量。结果70 kV组的剂量长度乘积为(195.8±46.9)m Gy·cm,较100 kV组的(461.6±57.9)m Gy·cm下降了57%(t=-22.848,P=0.000)。70 kV组近端腹主动脉的CT值明显低于100 kV组(t=-2.502,P=0.014),股浅动脉(t=3.053,P=0.003)和腘动脉(t=4.013,P=0.000)的CT值明显高于100 kV组。70 kV组近端腹主动脉、远端腹主动脉、髂总动脉、股总动脉、股浅动脉的SNR和CNR及胫腓干的SNR均明显低于100 kV组(P均<0.05)。70 kV组主动脉(t=2.893,P=0.000)和足部动脉(t=3.776,P=0.000)的伪影明显高于100 kV组;主动脉(t=-1.000,P=0.002)和足部动脉(t=2.893,P=0.010)的强化程度明显低于100 kV组,股-腘动脉(t=-1.000,P=0.000)和小腿动脉(t=4.261,P=0.000)的强化程度明显高于100 kV组;主动脉(t=2.048,P=0.044)、股-腘动脉(t=8.370,P=0.000)、小腿动脉(t=8.315,P=0.000)和足部动脉(t=7.202,P=0.000)的图像噪声均明显高于100 kV组。结论在外周动脉CTA扫描中,与常规方案相比,70 kV管电压50 ml对比剂用量模式在保证图像质量的前提下可显著降低辐射剂量和对比剂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3代双源CT CT血管成像 低管电压 对比剂用量 腹主动脉 双下肢动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低剂量结合能谱技术在头颈部CTA应用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丁峰 杨霄 +2 位作者 窦萌 张芳 张家文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39-543,共5页
目的:探讨能谱CT低辐射剂量和低对比剂剂量在头颈部CT血管成像(CTA)的可行性。方法:前瞻性收集2023年6月至12月在濉溪县人民医院行头颈CTA检查的20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0例患者分为A组和B组,每组100例。A组为能谱模式的双低剂... 目的:探讨能谱CT低辐射剂量和低对比剂剂量在头颈部CT血管成像(CTA)的可行性。方法:前瞻性收集2023年6月至12月在濉溪县人民医院行头颈CTA检查的20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0例患者分为A组和B组,每组100例。A组为能谱模式的双低剂量扫描,电压80/140 kV瞬切,对比剂注射总量45 mL;B组为正常剂量下的常规CT扫描模式,电压为120 kV,对比剂注射总量为55 mL。图像质量客观评价包括最佳对比度噪声比(CNR)、平均碘摄入量、主要血管CT值;主观评价包括医师评分;并记录2组的有效辐射剂量(ED)。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客观数据,采用Kappa检验比较主观评分一致性。结果:A组和B组血管CT值均> 300 HU。A组主动脉弓、两侧大脑中动脉、两侧颈内动脉CT值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A组基底动脉CT值略低于B组。除主动脉弓外,B组其他血管最佳CNR、信噪比(SNR)均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医师主观评分显示2组图像质量无明显差异。A组的平均剂量和人均对比剂碘摄入量低于B组。结论:双低剂量下的头颈部能谱CTA减少了患者接受到的辐射剂量和碘对比剂用量,并且能保证图像质量,满足诊断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体层成像 CT血管成像 对比剂用量 CT能谱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肢CT血管成像对比剂注射方案的优化 被引量:5
3
作者 周燕 李小虎 程琦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212-1215,共4页
目的 比较两种不同CT血管成像对比剂注射方案在下肢血管成像的应用效果。方法 59例下肢闭塞性动脉硬化患者,随机分为传统组(采用单筒注射器对比剂注射方案,速度4.0~4.5ml/s,对比剂用量130~140ml,留置针为一次性使用留置针18G)和改... 目的 比较两种不同CT血管成像对比剂注射方案在下肢血管成像的应用效果。方法 59例下肢闭塞性动脉硬化患者,随机分为传统组(采用单筒注射器对比剂注射方案,速度4.0~4.5ml/s,对比剂用量130~140ml,留置针为一次性使用留置针18G)和改良组(注射为30例,采用双筒注射器对比剂注射,并追加生理盐水方案,速度为3.2~3.5ml/s,对比剂用量90ml,生理盐水用量40ml,连续无间断注射,留置针为一次性使用留置针20G),采用自定标准,盲式评估方法对两组扫描方案下的图像质量及安全可靠性进行评估比较。结果 通过CT三维重建后得出改良的扫描方法下肢远端血管的显影比传统的方法图像更为清楚、更安全可靠性。改进方案注射后的扫描图像质量能达到医学影像诊断要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下肢CT血管成像采用改良的注射方案进行扫描能提高图像质量,可作为下肢CT血管成像检查的常规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CT血管成像 对比剂用量 流速 留置针 体层摄影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EMI行急诊PCI术患者V/eGFR对对比剂肾病和近期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吴河 张丰富 叶飞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395-1399,共5页
目的:评估对比剂用量与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比值(V/eGFR)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对比剂肾病(CIN)发生率和近期(住院期间)预后的影响。方法:连续入选215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行急诊PCI... 目的:评估对比剂用量与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比值(V/eGFR)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对比剂肾病(CIN)发生率和近期(住院期间)预后的影响。方法:连续入选215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行急诊PCI患者,计算所有患者eGFR值,通过ROC曲线确立V/eGFR对CIN的预测价值,并应用多元回归分析评估CIN风险。结果:所有患者CIN发生率为11.6%(25例),V/eGFR是CIN显著的危险因素,应用ROC曲线分析显示,当V/eGFR〉2.45时与CIN及住院期间不良预后密切相关(OR=4.15,95%CI:1.19~13.56,P=0.025)。结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V/eGFR〉2.45是急诊PCI术后发生CIN和住院期间预后不良的最佳预测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比剂肾病 估算肾小球滤过率 对比剂用量 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勘漏说明
5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942-942,共1页
本刊2020年第6期790页“影像技术学”专栏发表第一作者黄涛论文《低电压与个体化对比剂用量结合迭代算法头颈部CTA应用》。
关键词 影像技术学 对比剂用量 迭代算法 个体化 低电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