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提高对校速度的方法
1
作者 伍传平 《编辑之友》 1988年第6期29-30,共2页
校对是书刊出版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在整个出版周期中占有一定的比重。按北京印刷业统一规定,校对每超过一天,存版费将增加全部排版费的5‰,可见,校对速度的提高既有利于书刊的快速出版又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但是,校对是一... 校对是书刊出版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在整个出版周期中占有一定的比重。按北京印刷业统一规定,校对每超过一天,存版费将增加全部排版费的5‰,可见,校对速度的提高既有利于书刊的快速出版又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但是,校对是一项扎扎实实的工作,因此,任何投机取巧的方法都是不可取的。校对的最终评价指标是错误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质量 重要环节 原稿 速度 评价指标 出版周期 印刷业 对校法 出版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期刊的编校策略 被引量:1
2
作者 彭春芳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96-97,共2页
编校质量是评价期刊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之一,这从新闻出版总署、新闻出版局和民间团体定期举行的编校质量评奖或编校理论研讨会可见一斑。那么,如何提高期刊的编校质量呢?笔者认为,须讲究编校策略。所谓编校策略,是指编校时要讲究... 编校质量是评价期刊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之一,这从新闻出版总署、新闻出版局和民间团体定期举行的编校质量评奖或编校理论研讨会可见一斑。那么,如何提高期刊的编校质量呢?笔者认为,须讲究编校策略。所谓编校策略,是指编校时要讲究方式方法。为了提高期刊的编校质量,编辑学界前辈和同仁从不同的视角探讨和实践了许多有益的方法,如三校一读制、编校合一法、互校法、对校法、审校法、分项校对法等等,这些方法都对编校质量的提高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量 期刊 新闻出版总署 新闻出版局 民间团体 合一 编辑学 对校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校对猎异”谈起———也论“校异同”与“校是非”
3
作者 孙培镜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41-42,共2页
从“校对猎异”谈起———也论“校异同”与“校是非”□孙培镜长期从事校对工作的人,大都有一种职业“癖好”。比如,平时走在大街上,专注于挑匾牌、广告上的文字差错;坐在电视机前,专注于挑屏幕上的文字差错;甚至看亲朋的来信,... 从“校对猎异”谈起———也论“校异同”与“校是非”□孙培镜长期从事校对工作的人,大都有一种职业“癖好”。比如,平时走在大街上,专注于挑匾牌、广告上的文字差错;坐在电视机前,专注于挑屏幕上的文字差错;甚至看亲朋的来信,也爱挑文字、标点上的毛病。这种“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同 是非 对人 对校法 古籍 原稿 基本方 基本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据异同以校是非:校对挑错的一个基本套路
4
作者 孙培镜 《出版科学》 1998年第1期29-30,共2页
校对,离不了“对”,要对照,对比,对证,对红,核对。校对,要“对”字打头阵;不论是排版错还是原稿错,大都是先经过“对”而后才发现、才挑出的。好一个“对”字,不知饱含着校对人多少的辛劳和智慧!这样的“对”,我们管它叫“校异同”。“... 校对,离不了“对”,要对照,对比,对证,对红,核对。校对,要“对”字打头阵;不论是排版错还是原稿错,大都是先经过“对”而后才发现、才挑出的。好一个“对”字,不知饱含着校对人多少的辛劳和智慧!这样的“对”,我们管它叫“校异同”。“校异同”的基本内容和特点是,两相对照,辨其异同,重在“猎异”。不过,校出异同,并不是校对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同 是非 原稿 古籍 知识储存 对者 对校法 对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育文献校勘例说
5
作者 翁士勋 《体育文化导刊》 1994年第4期62-64,共3页
体育文献校勘例说翁士勋在现代文献或古代文献中,往往由于某个字或某个词抄错了或翻译错了,那就会出现意义上的差别。因此,在学术研究工作中,特别是我们在研究古代体育文献过程中,对所选用的文献进行校勘就必不可少。在古代,由于... 体育文献校勘例说翁士勋在现代文献或古代文献中,往往由于某个字或某个词抄错了或翻译错了,那就会出现意义上的差别。因此,在学术研究工作中,特别是我们在研究古代体育文献过程中,对所选用的文献进行校勘就必不可少。在古代,由于我国文字的特殊性,因此在文献中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文献 《艺文类聚》 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 古文献 对校法 事林广记 《说文解字》 古代文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00Hz/600V感应升压比例器
6
作者 袁亚飞 李亚琭 刘民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CSCD 2008年第S2期88-92,共5页
本文介绍了400Hz/600V感应升压比例器的制作和校准,在设计中采用了多股绞绕的方法,使制作工艺先进合理。同时采用了参考绕组法和对校法对其进行校准,比差和角差均能达到5×10-6的水平,具有较大的应用开发价值。
关键词 感应升压比例器 参考绕组 对校法 比差 角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