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5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结合ROAV技术分析不同乳饮料风味的物质基础及影响因素
1
作者 闵捷 刘玉茹 +6 位作者 宁淼 李云江 李慧 贺凯茹 乌日娜 赵三军 武俊瑞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25年第7期149-157,共9页
为探究不同乳饮料的特征风味物质基础及影响因素,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headspace 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HS-SPME-GC-MS)法结合相对气味活度值(relative odor activity val... 为探究不同乳饮料的特征风味物质基础及影响因素,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headspace 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HS-SPME-GC-MS)法结合相对气味活度值(relative odor activity value,ROAV)测定分析8种乳饮料的挥发性风味物质、特征风味及其物质基础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8种乳饮料样本共检出62种挥发性物质,包括酸类15种、醛类11种、酮类8种、醇类7种、酯类10种、其他物质11种;酸类、醛类、酯类是主要的风味物质。8种乳饮料样本中共检测出18种关键香气成分,丁酸乙酯、己酸、香兰素、2-呋喃甲醇对总体香气贡献最大,推测其是导致乳饮料风味差异的关键风味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饮料 挥发性风味物质 顶空固相微萃取 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 相对味活度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检测蔬菜中7种杀虫剂的农药残留量
2
作者 孙继福 丁高洁 +1 位作者 郑熠娇 左军正兵 《食品安全导刊》 2025年第15期69-71,共3页
本研究旨在构建一种运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测定蔬菜中7种杀虫剂农药残留的分析方法。通过优化样品前处理条件与仪器参数进行检测。结果表明,7种杀虫剂在0.01~1.00 mg·L^(-1)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均高于0.99。方法检出限... 本研究旨在构建一种运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测定蔬菜中7种杀虫剂农药残留的分析方法。通过优化样品前处理条件与仪器参数进行检测。结果表明,7种杀虫剂在0.01~1.00 mg·L^(-1)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均高于0.99。方法检出限在0.001~0.005 mg·kg^(-1),定量限为0.005~0.010 mg·kg^(-1)。在低、中、高3个不同的加标浓度水平下,7种杀虫剂的平均回收率在75.3%~95.8%,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8%。该方法可有效检测蔬菜中的7种杀虫剂残留,为保障蔬菜质量安全提供可靠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 蔬菜 杀虫剂 农药残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在食品农药残留检测中的应用
3
作者 李亚男 张尚耀 孔祥奚 《食品安全导刊》 2025年第6期150-152,共3页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具有高效分离、多组分同时检测等特点,在食品农药残留检测领域应用潜力巨大。本文重点介绍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在食品农药残留检测中的应用要点和实际应用案例,为食品农药残留检测工作的开展提供借鉴和技术支持。
关键词 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 农药残留检测 食品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在食品农药残留检测中的应用
4
作者 唐斗斗 《食品安全导刊》 2025年第15期159-161,共3页
本文梳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在果蔬、谷物、肉类及水产品中的具体应用,分析其在检测过程中存在的仪器操作复杂、前处理耗时及适用范围有限等局限性,并提出通过强化人员培训、优化前处理流程及推动技术研发等策略,以期为提升检测效能... 本文梳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在果蔬、谷物、肉类及水产品中的具体应用,分析其在检测过程中存在的仪器操作复杂、前处理耗时及适用范围有限等局限性,并提出通过强化人员培训、优化前处理流程及推动技术研发等策略,以期为提升检测效能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 农药残留检测 食品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重分析/红外光谱-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测定松针中6种常见微塑料 被引量:2
5
作者 韩卓 刘禹慧 +2 位作者 魏晓菲 李彭辉 宋善军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249-1256,共8页
该研究基于热重分析/红外光谱-气相色谱-质谱(TGA/FTIR-GC-MS)联用技术建立了可用于聚乙烯(PE)、聚丙烯(PP)、聚苯乙烯(PS)、聚氯乙烯(PVC)、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聚碳酸酯(PC)6种常见微塑料的定性定量检测方法。方法检出限为0.03~... 该研究基于热重分析/红外光谱-气相色谱-质谱(TGA/FTIR-GC-MS)联用技术建立了可用于聚乙烯(PE)、聚丙烯(PP)、聚苯乙烯(PS)、聚氯乙烯(PVC)、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聚碳酸酯(PC)6种常见微塑料的定性定量检测方法。方法检出限为0.03~1.11μg,相对标准偏差为4.0%~12%(n=3),加标回收率为80.4%~93.3%。应用所建立的方法对来自武夷山、青海湖、大兴安岭等12个采样点的松针样品进行分析,得到6种微塑料的浓度范围为0.01~3.15μg·mg^(-1)。此外,样品中6种塑料均有检出,检出率依次为PE、PP和PS(100%)、PET(92%)、PC(60%)、PVC(8%)。该方法可为我国微塑料环境污染评估及环境行为研究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重分析/红外光谱-相色谱-质谱(TGA/FTIR-GC-MS)联用技术 微塑料 松针 定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结合电子舌分析不同残糖含量蓝莓酒体风味 被引量:1
6
作者 王利萍 丁昱文 +3 位作者 吴颜欣 邱树毅 戴怡凤 周鸿翔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94-300,共7页
蓝莓酒的风味会影响其质量与感官评价,因此研究蓝莓酒中的风味物质十分必要。该文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结合电子舌研究2种半甜、2种半干蓝莓酒风味,发现4种蓝莓酒的苦味、涩味均表现出随残糖含量下降而逐渐升高的趋... 蓝莓酒的风味会影响其质量与感官评价,因此研究蓝莓酒中的风味物质十分必要。该文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结合电子舌研究2种半甜、2种半干蓝莓酒风味,发现4种蓝莓酒的苦味、涩味均表现出随残糖含量下降而逐渐升高的趋势,酸味、后苦味、后涩味无显著性差异。4种蓝莓酒中,半甜型蓝莓酒中酯类化合物含量高于半干型蓝莓酒,而半干型蓝莓酒中醇类化合物高于半甜型蓝莓酒。乙酸乙酯、萜品油烯、月桂酸乙酯等挥发性风味化合物在半甜型蓝莓酒中含量较高,肉桂酸乙酯、苯甲酸乙酯、苯乙酸乙酯等化合物在半干型蓝莓酒中含量较高,正辛醇、乙酸与发酵程度无显著性关联。此外,利用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分析发现4种蓝莓酒中13种潜在差异标志物,并结合香气活度值研究发现meso-2,3-丁二醇与芳樟醇分别仅为半甜型与半干型的整体风味做出贡献,而大马酮、苯乙醇、异戊醇、乙酸的香气活度值> 500,为不同残糖含量蓝莓酒的整体风味做出了重要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蓝莓酒 顶空固相微萃取-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 电子舌 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 活度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恰好标度法的消费者评价结合气相色谱-质谱分析植物乳的风味品质
7
作者 徐昕蓥 杨傲林 +7 位作者 郭洋帆 王颖 金泽源 张檬 王瑛瑶 王蓓 张秦 李玲楠 《食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240-248,共9页
本实验以5种不同市售植物乳为样品,首先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联用技术对植物乳样品的香气成分进行测定,分析不同植物乳样品挥发性成分的差异;随后通过专家感官评价小组定量描述... 本实验以5种不同市售植物乳为样品,首先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联用技术对植物乳样品的香气成分进行测定,分析不同植物乳样品挥发性成分的差异;随后通过专家感官评价小组定量描述分析(quantitative descriptive analysis,QDA)找出气味和QDA属性之间相关联特征;结合消费者测评进行惩罚分析,探究各产品优先改进的感官属性及改进方向。通过GC-MS技术在5种不同的植物乳样品中共鉴定出92种挥发性成分,其中香气化合物种类最多、含量最丰富的是醛类、醇类和吡嗪类,这几类挥发性化合物为植物乳提供花生味、苦杏仁味、核桃味等多种坚果味。最后惩罚分析结果表明混合植物乳无需改进,由单一植物来源制成的乳制品需要进一步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顶空固相微萃取-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 定量描述分析 惩罚分析 植物乳 感官属性改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在食品分析中的应用探讨 被引量:8
8
作者 冯雪娇 《中国食品工业》 2024年第4期89-91,共3页
本文介绍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的检测原理,其在检测灵敏度、选择性、快速分析等方面的优势使之在食品安全监测各个领域中得以广泛应用。这包括对食品中的挥发性有机物、农药残留、兽药和激素、塑化剂及环境污染物的检测,以及食品成... 本文介绍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的检测原理,其在检测灵敏度、选择性、快速分析等方面的优势使之在食品安全监测各个领域中得以广泛应用。这包括对食品中的挥发性有机物、农药残留、兽药和激素、塑化剂及环境污染物的检测,以及食品成分和营养成分的分析。研究详细阐述了检测流程、样品制备方法、色谱分离和质谱检测参数选择,最后以某品牌奶粉营养成分检测为例,验证了该技术在食品分析检测中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 食品分析 检测原理 应用实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在纺织品检测的应用
9
作者 岳欣琰 洪剑寒 胡玲玲 《天津纺织科技》 2024年第6期40-43,共4页
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作为纺织行业检测领域中重要的现代技术手段,具有高效分离能力、快速分析速度、低样品消耗等优势,实现了对样品高效分离与鉴定。文章详述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的基本原理,综述其在纺织行业中纺织品的禁... 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作为纺织行业检测领域中重要的现代技术手段,具有高效分离能力、快速分析速度、低样品消耗等优势,实现了对样品高效分离与鉴定。文章详述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的基本原理,综述其在纺织行业中纺织品的禁用偶氮染料、有机氯载体、含氯酚类物质、有机锡化合物、邻苯二甲酸酯、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检测应用进展,总结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在纺织品检测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其未来的研究发展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 纺织品 检测技术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的食品检测技术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阎安婷 《现代食品》 2024年第12期182-184,共3页
本研究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对食品中的农药残留、添加剂及营养物质进行了系统检测。实验过程涵盖了样品准备、仪器调试、进样分离、质谱检测及数据处理等关键步骤,确保了检测结果的可靠性。实验结果显示的不同食品中物质... 本研究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对食品中的农药残留、添加剂及营养物质进行了系统检测。实验过程涵盖了样品准备、仪器调试、进样分离、质谱检测及数据处理等关键步骤,确保了检测结果的可靠性。实验结果显示的不同食品中物质的检测浓度、检出限和回收率,为评估食品安全性提供了重要数据支持。尽管GC-MS技术在食品检测中表现出显著优势,但仍存在购置和维护成本较高、方法灵敏度与选择性受限等问题。因此,未来的研究应致力于技术创新和设备优化,降低成本并提高检测效率,以更好地满足食品安全和营养价值评估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色谱-质谱联用 食品检测 技术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在蔬菜农药残留检测中的应用研究
11
作者 黄玉兰 《现代食品》 2024年第24期207-209,共3页
随着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蔬菜农药残留问题日益受到关注。本文通过详细介绍GC-MS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其在农药残留分析中的具体应用案例,评估了该技术在检测灵敏度、准确性和实际应用中的优越性,详细介绍了GC-MS技术在蔬菜农药残留检测中... 随着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蔬菜农药残留问题日益受到关注。本文通过详细介绍GC-MS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其在农药残留分析中的具体应用案例,评估了该技术在检测灵敏度、准确性和实际应用中的优越性,详细介绍了GC-MS技术在蔬菜农药残留检测中的应用,为进一步优化和应用GC-MS技术于农药残留检测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 蔬菜 农药残留 检测 食品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在食品检验中的应用研究
12
作者 肖莺 《现代食品》 2024年第20期192-194,共3页
在食品安全工作不断推进的过程中,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作为目前较为常见的检测技术之一,在实际应用中优势显著。基于此,本文从苹果检测案例入手,深入分析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在食品检验中的检验流程及结果,以期为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在食品安全工作不断推进的过程中,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作为目前较为常见的检测技术之一,在实际应用中优势显著。基于此,本文从苹果检测案例入手,深入分析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在食品检验中的检验流程及结果,以期为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在食品检验中的应用提供参考,确保食品检测工作得到进一步优化和升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 食品检验 检验流程 检验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四特酒香气成分 被引量:12
13
作者 蒋玉洁 申明月 +3 位作者 谢明勇 刘倩 梅江 王玉婷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92-96,共5页
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与气质联用相结合的方法分析四特酒中香气物质组成,研究盐离子浓度、萃取温度、萃取时间和解析时间对四特酒香气物质萃取的影响,并阶段性优化分析条件。结果表明:当氯化钠浓度为0.2 g/m L、萃取温度为50℃、萃取时间... 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与气质联用相结合的方法分析四特酒中香气物质组成,研究盐离子浓度、萃取温度、萃取时间和解析时间对四特酒香气物质萃取的影响,并阶段性优化分析条件。结果表明:当氯化钠浓度为0.2 g/m L、萃取温度为50℃、萃取时间为30 min、解析时间为7 min时,萃取头吸附酒中香气成分的能力最好。在此实验条件下,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能够从四特酒中萃取到29种香气物质,其中酒中的香气物质主要是酯类和醇类,分别占总挥发性成分的60.012%和38.166%。乳酸乙酯作为四特酒特征性香气物质,对形成其特香型风味具有重要作用。本文测定了四特酒中各香气成分的组成及贡献模型,为全面了解特香型白酒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特酒 固相微萃取 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顶空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结合同位素峰形校正检索技术鉴别芝麻油风味成分 被引量:5
14
作者 马育松 王敬 +3 位作者 艾连峰 窦彩云 贾海涛 于猛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782-788,共7页
采用顶空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仪结合同位素峰形校正检索技术鉴别了市售芝麻油风味成分中的71种化合物,占总检出化合物的90.2%。检出化合物可分为吡嗪、吡咯、吡啶、噻唑、噻吩、吲哚、唑、呋喃、醛类和酚类等,其中醛、酚、吡嗪和... 采用顶空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仪结合同位素峰形校正检索技术鉴别了市售芝麻油风味成分中的71种化合物,占总检出化合物的90.2%。检出化合物可分为吡嗪、吡咯、吡啶、噻唑、噻吩、吲哚、唑、呋喃、醛类和酚类等,其中醛、酚、吡嗪和呋喃类化合物的含量较高,分别占风味成分含量的37.4%,20.1%,10.0%和6.7%。同位素峰形校正检索技术在低分辨率质谱上可对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实现精确测量,从而为低分辨率四极杆质谱确定化合物的元素组成和解析化合物结构提供了重要依据,同时也为芝麻油的成分分析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芝麻油 挥发性成分 相色谱-质谱联用 同位素峰形校正检索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酸浆豆腐加工过程中风味物质的变化 被引量:6
15
作者 杨杨 杨春华 +4 位作者 王冰 石彦国 张秀敏 刘颖 张娜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20年第17期5982-5991,共10页
目的以酸浆豆腐为研究对象,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优化酸浆豆腐不同加工阶段中挥发性风味物质的捕获方法,对酸浆豆腐的加工阶段进行分类。方法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head space-solid p... 目的以酸浆豆腐为研究对象,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优化酸浆豆腐不同加工阶段中挥发性风味物质的捕获方法,对酸浆豆腐的加工阶段进行分类。方法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head space-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HS-SPME)结合GC-MS对风味物质进行检测,优化风味物质捕获方法,内标法进行定量,结合聚类分析对加工阶段进行分类。结果不同批次酸浆豆腐中风味物质变化具有较高的稳定性,酸浆豆腐加工过程中共鉴定出90种挥发性风味物质,制浆、煮浆、点浆、蹲脑10 min、蹲脑20 min和压制工序分别鉴定出27、25、32、39、45和22种挥发性风味物质,主要为醛类、酮类、醇类等风味物质。对加工过程中风味物质进行聚类分析发现:适当延长煮浆与蹲脑时间,可促进更多良好风味物质的形成。结论该方法操作简单,适合酸浆豆腐中风味物质的测定且稳定性好,在后续实验中可进一步对加工工艺进行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浆豆腐 挥发性风味物质 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 顶空固相微萃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茉莉精油化学成分 被引量:16
16
作者 陆宁 宛晓春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2004年第1期111-114,共4页
采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 -质谱联用技术分析了茉莉精油的化学成分 ,共分离、鉴定了 4 1种化学物质 ,占其挥发性成分的 99.4 3%。结果表明 ,茉莉精油中的主要成分为 :芳樟醇、苯甲基乙酸酯、N ,N -二丙基苯甲酰氨及α -金合欢烯等。
关键词 固相微萃取 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 茉莉精油 化学成分 香料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鉴别法国白兰地酒的真伪优劣 被引量:12
17
作者 杨景贤 唐毅锋 《化学世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0-13,共4页
报道了用气相色谱 -质谱 ( GC- MS)联用技术对十六种不同品牌的法国白兰地酒的成分进行剖析。提出了有无辛酸乙酯。
关键词 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 选择离子扫描 风味组分 法国白兰地酒 成份分析 真伪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及微分流技术测定重芳烃中萘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红卫 王华 +2 位作者 张晓冬 王爱国 陆彩霞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7-29,共3页
将微分流技术与气相色谱-质谱相结合并应用于重芳烃中萘的定性与定量检测,用甲苯作溶剂稀释重芳烃样品制成试样溶液,测定中采用火焰离子化检测器,峰面积的测定值与相应的萘浓度在0.200 g/100 mL以内呈线性关系。对同一样品分析5次,算得... 将微分流技术与气相色谱-质谱相结合并应用于重芳烃中萘的定性与定量检测,用甲苯作溶剂稀释重芳烃样品制成试样溶液,测定中采用火焰离子化检测器,峰面积的测定值与相应的萘浓度在0.200 g/100 mL以内呈线性关系。对同一样品分析5次,算得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0.45%,用标准加入法进行了回收试验,测得回收率在92.8%~100.2%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色谱-质谱联用 微分流技术 重芳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白兰精油化学成分 被引量:3
19
作者 陆宁 宛晓春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2004年第2期125-127,共3页
采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了白兰精油的化学成分,共分离、鉴定了57种化学物质。结果表明,白兰精油中的主要成分为:芳樟醇,其含量达58.74%。
关键词 固相微萃取 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 白兰精油 化学成分 检测分析 香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测定溴系和氯系阻燃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20
作者 高欣 刘岩 +1 位作者 苏小东 戴传云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3年第4期101-105,共5页
阻燃剂所引起的环境问题日渐显现。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测定溴系阻燃剂的研究主要工作集中在针对不同的检测样品采用不同的样品前处理方法来实现溴系阻燃剂的提取和检测,现用的样品前处理方法主要包括索氏抽提-多层硅胶氧化铝柱分离... 阻燃剂所引起的环境问题日渐显现。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测定溴系阻燃剂的研究主要工作集中在针对不同的检测样品采用不同的样品前处理方法来实现溴系阻燃剂的提取和检测,现用的样品前处理方法主要包括索氏抽提-多层硅胶氧化铝柱分离净化、超声波辅助萃取、微波辅助萃取、顶空固相微萃取等技术。超声辅助萃取、微波萃取等技术也同样用于有机磷酸酯类阻燃剂的前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 阻燃剂 溴系阻燃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