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对旋轴流风机非定常流场数值模拟 被引量:12
1
作者 李秋实 陆亚钧 李玲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605-608,共4页
利用全隐格式的非稳态压力修正求解方法 ,分析和研究了对旋叶轮级间流场非定常流动情况 ,上游尾迹与下游叶片位势作用对流场的影响 ,并与动态实验结果进行了有益的对比 .结果表明 :非定常流场的计算更能反映叶轮机实际运行性能 ,如果能... 利用全隐格式的非稳态压力修正求解方法 ,分析和研究了对旋叶轮级间流场非定常流动情况 ,上游尾迹与下游叶片位势作用对流场的影响 ,并与动态实验结果进行了有益的对比 .结果表明 :非定常流场的计算更能反映叶轮机实际运行性能 ,如果能很好地组织对旋叶轮的非定常流动 ,还可以进一步提高其压比和效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旋轴流风机 非定常流场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旋轴流风机旋转失速实验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谷勇霞 凌少东 李意民 《煤矿机械》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56-58,共3页
分析了对旋轴流风机旋转失速的产生机理,通过对风机不同工况下进行实验,测试采集振动信号,分析振动信号特征,研究了旋转失速的产生过程,为对旋轴流风机设计提供了参考依据。
关键词 对旋轴流风机 转失速 机理分析 信号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旋轴流风机气动因素引起的振动机理及特征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凌少东 谷勇霞 +1 位作者 李意民 朱宏磊 《煤矿机械》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60-62,共3页
气动因素引起的振动是对旋轴流风机的主要故障之一,从旋转失速、喘振、涡流振动、气流激振、耦合振动5个方面阐述了其振动的产生机理及特征,为风机振动故障诊断提供了参考,对提高风机运行经济性和安全性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对旋轴流风机 气动因素 振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旋轴流风机二级风机轴承易损的探讨 被引量:2
4
作者 黎少辉 李意民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77-78,共2页
文章利用叶栅进口及出口速度三角形探讨了对旋轴流风机二级风机轴承较一级风机轴承易损的原因:运行时一级风机产生的负预旋容易使二级风机入口出现大冲角,导致出口出现二次流,使二级风机工作条件变坏。这些通过实验和流场数值模拟都得... 文章利用叶栅进口及出口速度三角形探讨了对旋轴流风机二级风机轴承较一级风机轴承易损的原因:运行时一级风机产生的负预旋容易使二级风机入口出现大冲角,导致出口出现二次流,使二级风机工作条件变坏。这些通过实验和流场数值模拟都得到了证实,并且提出了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旋轴流风机 轴承 叶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旋轴流风机不同叶轮的模态对比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杨冰冰 史永忠 张启顺 《煤炭技术》 CAS 2018年第9期271-273,共3页
以叶片角度可调和叶片角度固定的对旋轴流风机叶轮为研究对象,建立2种叶轮的三维模型,并导入ANSYS中进行计算模态分析,得到两叶轮前6阶的振型,在叶片尤其是叶顶处变形最大,角度调节机构使得叶片处变形小幅增大。利用LMS模态测试软件进... 以叶片角度可调和叶片角度固定的对旋轴流风机叶轮为研究对象,建立2种叶轮的三维模型,并导入ANSYS中进行计算模态分析,得到两叶轮前6阶的振型,在叶片尤其是叶顶处变形最大,角度调节机构使得叶片处变形小幅增大。利用LMS模态测试软件进行试验模态分析,得到两叶轮前6阶的固有频率。通过对比发现叶片角度调节机构使得叶轮整体固有频率小幅增大,且叶轮固有频率避开了电机的频率,在正常工作时不会产生共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旋轴流风机 叶轮 叶片可调 模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LC监控系统在对旋轴流风机上的应用研究
6
作者 韵凯 《山西焦煤科技》 2017年第1期17-19,45,共4页
为了提高矿井主通风机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对西山煤电西铭矿冀家沟风机房使用的2台对旋主通风机进行性能测试,并结合日常人工手动操作风机所发现的问题,利用电机内部自带的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高开柜内选取电压、电流等信号,将风机蝶... 为了提高矿井主通风机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对西山煤电西铭矿冀家沟风机房使用的2台对旋主通风机进行性能测试,并结合日常人工手动操作风机所发现的问题,利用电机内部自带的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高开柜内选取电压、电流等信号,将风机蝶形风门远控点、高开柜遥控信号的接入,运用"PLC+工业以太网+IPC"的监控模式,对主通风系统监控和远程操作进行了改造,达到了煤矿主通风机的高效运行、在线监测、远程监控及操作,为矿井安全生产提供了重要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旋轴流风机 性能测试 PLC 监控系统 远程操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0.66m直径对旋式轴流风机的设计和性能估算 被引量:4
7
作者 王振羽 《流体力学实验与测量》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82-85,共4页
对旋式轴流风机具有压力增益大、效率高、结构简单和轴向尺寸小等优点 ,但目前还缺乏现成的设计方法可供借鉴 ,为此笔者提出了一个可行的设计思路及方法 ,即按照常规单级后扭型和预扭型风机 ,分别设计对旋式风机的前后两级桨叶 ,然后修... 对旋式轴流风机具有压力增益大、效率高、结构简单和轴向尺寸小等优点 ,但目前还缺乏现成的设计方法可供借鉴 ,为此笔者提出了一个可行的设计思路及方法 ,即按照常规单级后扭型和预扭型风机 ,分别设计对旋式风机的前后两级桨叶 ,然后修正它们之间的相互干扰。给出了这种设计方法的要点。讨论了两级桨叶的负载分配和前后桨叶各参数之间的关系。根据前后两级桨叶绕流过程的不同 ,重点考虑了它们之间的相互干扰 ,提出修正干扰的方法。进行风机性能估算 ,对缩短研制周期、及时修改设计参数、提高设计水平都是很有益的。样机试验表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桨叶干扰 对旋轴流风机 设计 风机负载 性能估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喷雾降尘对旋式轴流风机气动性能研究
8
作者 张立祥 秦语嫣 郑娃 《煤矿机械》 2023年第12期42-45,共4页
为进一步优化喷雾降尘风机的降尘效果,以改变风机结构参数为研究对象,气动性能为评估指标,在单因素变量分析的基础上进行正交试验从而得到对旋式轴流风机优化方案。通过Fluent软件的DPM双向耦合分析对风机的叶轮叶片数、叶轮转速、导流... 为进一步优化喷雾降尘风机的降尘效果,以改变风机结构参数为研究对象,气动性能为评估指标,在单因素变量分析的基础上进行正交试验从而得到对旋式轴流风机优化方案。通过Fluent软件的DPM双向耦合分析对风机的叶轮叶片数、叶轮转速、导流叶数和出口直径进行单因素试验,得到正交试验所需的参数组,再通过极差分析风机综合性能得到结构参数的最优组合。结果表明,以单因素试验为基础的正交试验获得的对旋式轴流风机优化方案较原模型显著增强降尘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雾降尘对旋轴流风机 气动性能 DPM双向耦合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用对旋式轴流风机降噪改造 被引量:1
9
作者 张磊 《煤》 2021年第3期33-34,共2页
根据原有对旋式轴流风机机身机构的分析,测量判断噪声产生的主要原因。通过对机身结构的改造以实现降噪目的,并取得了良好的降噪效果。
关键词 对旋轴流风机 降噪 结构改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轴流对旋风机的设计和实验研究 被引量:21
10
作者 梁锡智 吴海 赵真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94-97,共4页
给出了对旋轴流风机的一些参数,如速度比、两转子之间的轴向间隙等对其性能影响的实验研究结果.实验证明,当第2级与第1级转子的转速比为15,轴向间隙距离为030~025倍第1级转子叶片弦长时,第1级转子的失速特性得... 给出了对旋轴流风机的一些参数,如速度比、两转子之间的轴向间隙等对其性能影响的实验研究结果.实验证明,当第2级与第1级转子的转速比为15,轴向间隙距离为030~025倍第1级转子叶片弦长时,第1级转子的失速特性得到改善,风机的失速余度得到改进,风机的失速流量及压力增加.使用对旋风机级的型式可得到更经济更有效的轴流风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旋风机 转速比 失速余度 对旋轴流风机 风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旋式轴流局部扇风机电机损坏机理及治理对策
11
作者 徐海 刘启录 《煤矿现代化》 2006年第z1期186-187,共2页
本文通过对对旋轴流风机电机损坏现象及机理的分析,提出有效解决预防办法,大大提高了局部通风机的使用寿命,并取得显著地经济社会效益。
关键词 对旋轴流风机 损坏机理 解决办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旋式轴流通风机新设计方法的提出 被引量:1
12
作者 袁莉 柴光远 《煤矿机械》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6-8,共3页
介绍了对旋式轴流风机设计的发展概况及仿真技术在风机中的应用 ,然后将仿真技术运用到风机的设计中 。
关键词 对旋轴流风机 仿真 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叶片形状对对旋风机正反风性能影响 被引量:7
13
作者 姜华 邵珅菲 +1 位作者 宫武旗 姬长发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30-237,共8页
为保证对旋风机正风运行性能的同时提高反风运行能力,采用平面叶栅法设计了一台功率55 k W的对旋轴流风机。以C-4翼型为基础,采用CFD方法研究了叶片前缘和尾缘形状变化对对旋风机正反风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正风整机性能,双头尖叶形风... 为保证对旋风机正风运行性能的同时提高反风运行能力,采用平面叶栅法设计了一台功率55 k W的对旋轴流风机。以C-4翼型为基础,采用CFD方法研究了叶片前缘和尾缘形状变化对对旋风机正反风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正风整机性能,双头尖叶形风机压升和功率明显高于原始翼型,大流量时其内效率高于原始翼型和双头钝叶形,小流量时其内效率低于这2种叶形。双头钝叶形压升和功率略低于原始翼型,内效率略高于原始翼型。反风整机性能,双头尖叶形和双头钝叶形反风全压和功率相差不多,均优于原始翼型,双头钝叶形反风内效率略高于双头尖叶形和原始翼型,原始翼型和双头尖叶形反风内效率接近。正风级性能,两级叶轮级性能变化趋势均与整机类似。反风级性能,双头尖叶形两级反风性能均优于原始翼型。双头钝叶形第一级叶轮性能低于双头尖叶形和原始翼型,第二级叶轮性能优于这2种叶形。可见,大流量时双头尖叶形对旋风机可更好地满足正反风高效运行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科学与工程 对旋轴流风机 数据模拟 正反风 性能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旋风机叶轮内部流场的压力脉动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陈庆光 房菲 +1 位作者 张振东 贾祥省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1年第2期80-85,共6页
采用大涡模拟(LES)方法对一台对旋式轴流风机进行了三维全流场内非定常流动的数值模拟,在前后级叶轮流场的关键位置布置了若干监测点,在几个旋转周期内采集了各监测点处的压力数据,通过快速傅里叶变换方法将采集到的压力数据进行处理,... 采用大涡模拟(LES)方法对一台对旋式轴流风机进行了三维全流场内非定常流动的数值模拟,在前后级叶轮流场的关键位置布置了若干监测点,在几个旋转周期内采集了各监测点处的压力数据,通过快速傅里叶变换方法将采集到的压力数据进行处理,得到各监测点的压力脉动频域图,通过频域图分析了监测点处压力脉动的频率、强度及形成原因。研究结果可为对旋风机气动噪声分析和风机的优化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傅里叶变换 大涡模拟 压力脉动 三维流场 对旋轴流风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频调速节能技术在矿井主通风机上的应用
15
作者 萧宇 《矿业装备》 2019年第4期34-35,共2页
矿井主通风机作为井下通风系统的重要设备之一,担负着向井下输送新鲜风流、降低瓦斯浓度的任务。由于井下生产通风需求,通风机一般都是24 h全天工作,因此其能耗很大,据统计,矿井主通风机的用电量占整体矿山耗电量的1/3左右,其经济成本... 矿井主通风机作为井下通风系统的重要设备之一,担负着向井下输送新鲜风流、降低瓦斯浓度的任务。由于井下生产通风需求,通风机一般都是24 h全天工作,因此其能耗很大,据统计,矿井主通风机的用电量占整体矿山耗电量的1/3左右,其经济成本占全矿的1/4左右。目前我国多数矿井主通风机的运行工况与矿井管网通风特性曲线图匹配度不高,使得通风机大多情况下处于空载或负载过大的状态下,使得通风机工作效率低,造成能耗较大,经济成本较高。所以,急需找寻出一种高精度、便于操作的方法来调节通风机转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井主通风机 平均风压 矿井通风机 工况点 电机转速 变频调速技术 对旋轴流风机 变频调速节能技术 变频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HARACTERISTICS OF FAN STALLING BASED ON CORRELATED DIMENSIONS 被引量:2
16
作者 谷勇霞 周忠宁 李意民 《Transactions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EI 2011年第4期362-366,共5页
Different from the previous qualitative analysis of linear systems in time and frequency domains, the method for describing nonlinear systems quantitatively is proposed based on correlated dimensions. Nonlinear dynami... Different from the previous qualitative analysis of linear systems in time and frequency domains, the method for describing nonlinear systems quantitatively is proposed based on correlated dimensions. Nonlinear dynamics theory is used to analyze the pressure data of a contrarotating axial flow fan. The delay time is 18 and the embedded dimension varies from 1 to 25 through phase-space reconstruction. In addition, the correlated dimensions are calculated before and after stalling.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orrelated dimensions drop from 1. 428 before stalling to 1. 198 after stalling, so they are sensitive to the stalling signal of the fan and can be used as a characteristic quantity for the judging of the fan stall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an with contra-rotating axis fan stalling correlated dimensions phase-space reconstruc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