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5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对数指数型蓄水容量曲线改进新安江模型 被引量:2
1
作者 贾云飞 闫志方 杜鑫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6-22,共7页
原新安江模型利用一个经验函数即抛物线来考虑下垫面张力水蓄水容量空间分布不均,其数学和物理基础不明确。基于地形指数和土地利用覆被类型与包气带厚度的相关关系可以推求出张力水蓄水容量曲线,与传统概化出的曲线不同,为更好地描述... 原新安江模型利用一个经验函数即抛物线来考虑下垫面张力水蓄水容量空间分布不均,其数学和物理基础不明确。基于地形指数和土地利用覆被类型与包气带厚度的相关关系可以推求出张力水蓄水容量曲线,与传统概化出的曲线不同,为更好地描述流域张力水蓄水容量空间分布,在此提出用一种新的函数--对数指数函数来代替新安江模型中的抛物线以改进新安江模型。通过利用改进前后的新安江模型对研究区内宁南流域进行水文模拟,结果表明改进后的新安江模型对枯季径流模拟效果优于原新安江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安江模型 蓄水容量曲线 对数指数 蓄满产流 包气带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代芳香化合物的K_(ow)与对数拓扑指数和路径指数的相关性 被引量:4
2
作者 李良超 尹业高 欧阳礼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532-537,共6页
本文用lgK_(ow)表征氯代芳香化合物的生物降解能力,并分别以对数拓扑指数(LTI)和路径指数(PI)为自变量,建立了新的预测模型,结果表明,回归方程的预测值与实验值十分吻合,相关系数接近于1,平均标准偏差小于0.1。
关键词 氯代芳香 生物降解 对数拓扑指数 路径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对数平均迪氏指数法的天津市能源消费碳排放分解分析 被引量:15
3
作者 孙志威 廖红英 宋雨燕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83-86,91,共5页
根据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2006年版碳排放计算指南中的计算公式和碳排放系数缺省值计算了天津市2000—2008年能源消费的碳排放量,然后对人均GDP、人口和能源强度与碳排放量作相关性分析,运用对数平均迪氏指数(LMDI)法... 根据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2006年版碳排放计算指南中的计算公式和碳排放系数缺省值计算了天津市2000—2008年能源消费的碳排放量,然后对人均GDP、人口和能源强度与碳排放量作相关性分析,运用对数平均迪氏指数(LMDI)法对天津市能源消费碳排放量和碳排放强度进行分解分析,最后探讨了其主要影响因素的作用机制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数平均迪氏指数 碳排放 能源消费 天津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对数均值迪氏指数法的中国粮食产量影响因素分解 被引量:26
4
作者 周志刚 郑明亮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6,共6页
为了明确不同因素对粮食产量变化影响的大小,分析粮食产量波动变化的机理,该文采用对数均值迪氏指数法建立了粮食产量无残差因素分解模型,将中国粮食产量的波动分解为播面单产、种植结构、复种指数和耕地面积变化的贡献。基于1996-2012... 为了明确不同因素对粮食产量变化影响的大小,分析粮食产量波动变化的机理,该文采用对数均值迪氏指数法建立了粮食产量无残差因素分解模型,将中国粮食产量的波动分解为播面单产、种植结构、复种指数和耕地面积变化的贡献。基于1996-2012年数据,对该期间影响中国粮食产量波动的因素进行了分解,结果表明:播面单产和复种指数的变化表现为增长效应,种植结构和耕地面积的变化表现为减量效应,其中播面单产变化促进粮食产量增长8 592.25万t,对粮食产量增长的贡献率为101.03%;复种指数变化促进粮食产量增长6 926.97万t,对粮食产量增长的贡献为率81.45%;种植结构变化导致粮食产量减少3 909.11万t,对粮食产量增长的贡献率为-45.97%;耕地面积变化导致粮食产量减少3 105.61万t,对粮食产量增长的贡献率为-36.52%。各影响因子的作用具有阶段性,1996-2003年种植结构效应对粮食产量波动的影响较大;2004-2007年,播面单产、种植结构、复种指数的贡献相互交替,2004年播面单产的贡献最大,2005年、2007年复种指数的贡献最大,2006年则是种植结构的贡献最大;2008年开始播面单产效应起着主导作用。该研究可为政府有关部门粮食生产发展规划和相关产业政策的制定提供数据参考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 作物 农业 对数均值迪氏指数 产量 影响因素 分解 无残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对数平均迪式指数法的中国工业电力需求增长率分析 被引量:8
5
作者 徐莉 唐亮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236-241,共6页
工业约占全社会电力消费比重的70%,深入研究工业电力需求的变化对电力规划和节能减排工作有重要的意义。使用对数平均迪式指数法(logarithmic mean divisiaindex,LMDI)对2003—2010年工业用电量增速进行分解,得到以下结果:工业产出效应... 工业约占全社会电力消费比重的70%,深入研究工业电力需求的变化对电力规划和节能减排工作有重要的意义。使用对数平均迪式指数法(logarithmic mean divisiaindex,LMDI)对2003—2010年工业用电量增速进行分解,得到以下结果:工业产出效应和能源结构变化是电力需求增长的主要因素,能源效率变化是用电量降低的主要来源,工业结构调整对电力消费的影响较小;39个工业次级部门中5大高耗能行业是用电量增长的主要来源。最后预测"十二五"时期中国工业用电量的年均增速为7.7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数平均迪式指数 工业电力需求 节能减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对数平均迪氏指数法分解的工业二氧化碳强度驱动因素分析——以新疆为例 被引量:9
6
作者 李磊 刘继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4-38,共5页
新疆在推进工业化的进程中面临着巨大的节能减排压力。对与能耗相关的二氧化碳排放强度进行分解,研究其背后的驱动因素,能够为有的放矢地制订减排政策,发展低碳经济提供重要的实证依据。文章运用对数平均迪氏指数法方法,对新疆工业二氧... 新疆在推进工业化的进程中面临着巨大的节能减排压力。对与能耗相关的二氧化碳排放强度进行分解,研究其背后的驱动因素,能够为有的放矢地制订减排政策,发展低碳经济提供重要的实证依据。文章运用对数平均迪氏指数法方法,对新疆工业二氧化碳强度变动的分解结果表明:1994~2001年工业二氧化碳强度略有上升,其正向驱动因素是部门结构和行业结构,负向驱动因素是能耗强度和能耗结构;2002~2007年二氧化碳强度大幅增加的主要原因是能耗强度的上升,能耗结构、部门结构和行业结构虽有负向贡献但相对较小。此外,各工业行业的二氧化碳强度普遍呈上升趋势,主要资源型工业行业的规模扩张和技术滞后是新疆工业二氧化碳减排的重要制约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 二氧化碳强度 对数平均迪氏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对数拓扑指数预测多环芳烃的致癌性
7
作者 李良超 赵元力 金春华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96-199,共4页
定义了对数拓扑指数 LTI( i) ,并在双区理论基础上提出了多环芳烃 ( PAHs)的致癌性与其 LTI( i)之间的定量关系方程 .80个 PAHs的致癌性的计算值与实验结果的相符率达 98% .
关键词 多环芳烃 双区理论 对数拓扑指数 致癌性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数/指数算法的改进及其VLSI实现 被引量:6
8
作者 赵海燕 周晓方 周电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104-107,共4页
提出了一种二进制数的指数/对数运算的线性近似的改进算法,并VLSI实现。该算法能较好地提高精度,相比于现有最新文献提出的算法,对数运算的相对误差减少了46.1%,指数运算的相对误差减少了32.2%。实现时,设计了前导1探测电路和减小误差... 提出了一种二进制数的指数/对数运算的线性近似的改进算法,并VLSI实现。该算法能较好地提高精度,相比于现有最新文献提出的算法,对数运算的相对误差减少了46.1%,指数运算的相对误差减少了32.2%。实现时,设计了前导1探测电路和减小误差的误差补偿电路。该算法VLSI实现简单,只需组合逻辑就能在一个时钟周期内得到计算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数/指数运算 线性近似 硬件实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对数平均迪氏指数-布谷鸟搜索算法-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的区域中长期电力需求预测 被引量:6
9
作者 汲国强 李顺昕 +2 位作者 赵伟博 岳云力 史智萍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213-218,共6页
中长期用电需求预测对地区电网规划与运行具有重要意义。准确地对其进行预测有助于配电网利用效率的提高。中长期用电需求与地区宏观经济形势息息相关,选用(对数平均迪氏指数)LMDI分解模型对用电增长量进行了分解。根据影响因素分解为... 中长期用电需求预测对地区电网规划与运行具有重要意义。准确地对其进行预测有助于配电网利用效率的提高。中长期用电需求与地区宏观经济形势息息相关,选用(对数平均迪氏指数)LMDI分解模型对用电增长量进行了分解。根据影响因素分解为生产效应、结构效应及强度效应,然后选用布谷鸟搜索优化的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对各效应数据进行拟合及预测,再加总得到预测用电需求量。最后,以冀北地区为例对模型进行测算,通过与不同预测方法比较证明了基于LMDI电量分解的CS-LSSVM模型在中长期电力需求预测方面有较高的准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用电需求预测 (对数平均迪氏指数)LMDI分解 布谷鸟搜索 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体育彩票地市层面销售增长的驱动因素
10
作者 李刚 单慧洁 付甲 《上海体育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4-74,共11页
使用对数平均迪氏指数法(Logarithmic Mean Divisia Index,LMDI)从地市层面计算环境、行业和机构等因素或因子对体育彩票销售增长的贡献度,比较各年份或时期相关结果的异同,分析体育彩票销售与经济发展及福利彩票销售的关系。发现:经济... 使用对数平均迪氏指数法(Logarithmic Mean Divisia Index,LMDI)从地市层面计算环境、行业和机构等因素或因子对体育彩票销售增长的贡献度,比较各年份或时期相关结果的异同,分析体育彩票销售与经济发展及福利彩票销售的关系。发现:经济发展是影响中国体育彩票销售增长最为稳定和持续的因素,彩票行业并不存在“口红效应”;我国体育彩票较好发挥了统一管理的体制机制优势,在彩票监管部门支持下实现了较高速度的增长;我国体育彩票尚未与福利彩票形成明显的替代关系,但需避免出现此种情况。建议:体育彩票各级机构切实践行正确的销售政绩观,提升体育彩票公信力,扭转公众对彩票的误解,加强体育彩票理论研究,引领行业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彩票 地市层面 销售增长 驱动因素 对数平均迪氏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碳减排路径的动态演进及其驱动效应研究
11
作者 李春梅 沈文科 +2 位作者 苏颖喆 李诗妍 豆姗姗 《环境科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57-966,共10页
明确不同发展阶段的差异化碳减排路径对我国分阶段分步骤实现“双碳”目标意义重大。本文运用动态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法(动态FsQCA)和对数平均迪氏指数法(LMDI)探究“十二五”时期(2011−2015年)和“十三五”时期(2016−2020年)我国30个... 明确不同发展阶段的差异化碳减排路径对我国分阶段分步骤实现“双碳”目标意义重大。本文运用动态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法(动态FsQCA)和对数平均迪氏指数法(LMDI)探究“十二五”时期(2011−2015年)和“十三五”时期(2016−2020年)我国30个省份碳减排路径的动态演进规律,以及各驱动因素在演变过程中驱动效应的变化特征(不包括西藏自治区和港澳台地区数据)。结果表明:①从“十二五”时期到“十三五”时期构成碳减排路径的各条件变量演变剧烈,不存在能够主导2个时期碳减排路径的条件组态,但构成碳减排路径的核心条件构型未发生根本性改变。②区域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加剧了碳减排进程中的马太效应,导致经济发达地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在碳减排路径上的差异愈发明显。③从“十二五”时期到“十三五”时期,各驱动因素碳减排效应的区域差异日益凸显,能源排放水平因素和工业能效水平因素的碳减排效应在各地区的作用差异不断扩大,经济结构水平因素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碳减排效应显著增强,而在经济发达地区的碳减排效应相对削弱,人口集聚规模因素在各地区的碳减排效应逐渐加强,经济发展水平因素仍是导致各地区碳排放增长的最直接来源。研究显示,我国的碳减排路径呈显著的阶段差异性和区域差异性,推动我国实现碳减排需要从系统观念出发,因地制宜、因时制宜,不断深化碳排放权交易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减排 驱动因素 动态演进 动态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动态FsQCA) 对数平均迪氏指数法(LMDI)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下玉米需水量时空特征及未来趋势
12
作者 申晓晶 陈猷 +1 位作者 栾文杰 周博 《水土保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43-253,共11页
[目的]为探究气象因素和作物种植面积变化对宁夏引黄灌区玉米需水量的影响及未来玉米需水量变化趋势。[方法]采用Penman-Monteith公式和单作物系数法,计算宁夏引黄灌区玉米需水量并分析其时空变化特征;利用重标极差分析法预测未来作物... [目的]为探究气象因素和作物种植面积变化对宁夏引黄灌区玉米需水量的影响及未来玉米需水量变化趋势。[方法]采用Penman-Monteith公式和单作物系数法,计算宁夏引黄灌区玉米需水量并分析其时空变化特征;利用重标极差分析法预测未来作物需水量和灌溉需水量的时空演变趋势;利用基于偏导数的敏感性分析和对数平均迪氏指数分解方法,探究气象因子和种植面积变化对玉米需水量的影响并确定主要影响因素。[结果]玉米需水量具有较为明显的空间异动性,空间分布趋势呈现由引黄灌区中部向南北两端递增,西南整体低于东北趋势。在对未来需水量预测中,惠农、银川站点的作物未来需水量呈上升趋势。在考虑气象因素对玉米需水量的影响上,相对湿度的敏感系数最高;单位面积作物需水量和灌溉需水量随着最高气温、最低气温、风速、日照时间的上升而增加,随着相对湿度的增加而减少。整个研究期内,作物种植面积变化是导致玉米总需水量变化的主要因素。[结论]玉米种植规模扩大对总需水量的增加有着较大的影响,而气象因子对该时期的总需水量变化作用相对较小。研究结果可为气候变化背景下确定合理的作物种植结构和规模及灌区水资源适应性管理提供决策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因子 种植面积变化 需水量 引黄灌区 重标极差分析法(rescaled range analysis R/S) 对数平均迪氏指数分解法(logarithmic mean divisia index LMD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驱动因素及脱钩效应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杨燕燕 王永瑜 徐绮阳 《干旱区地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0-30,共11页
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采用水足迹法测度2000—2020年黄河流域56个地级市的水资源实际消耗情况,通过对数均值迪氏指数法揭示用水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并结合DPSIR框架构建脱钩努力指数模型测... 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采用水足迹法测度2000—2020年黄河流域56个地级市的水资源实际消耗情况,通过对数均值迪氏指数法揭示用水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并结合DPSIR框架构建脱钩努力指数模型测度水资源利用脱钩效应。结果表明:(1)2000—2020年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呈现波动上升趋势,农业生产用水是其主要组成部分,所占比重均在90%以上。(2)经济发展效应与人口规模效应对水资源消耗起正向驱动作用,用水强度效应与产业结构效应起负向驱动作用。(3)水资源利用与经济发展脱钩效果整体较好,主要有弱脱钩和强脱钩2种状态。具体来看,中游和下游地区的脱钩状态优于上游地区;工业生产用水和服务业用水的脱钩状态优于农业生产用水。(4)水资源利用脱钩效应转变过程中,产业结构效应和水资源禀赋效应是实现区域脱钩的重要因素,而用水强度效应和水资源禀赋效应是实现行业脱钩的关键所在。研究结果可为黄河流域水资源与经济绿色协调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足迹 DPSIR框架 对数均值迪氏指数 脱钩模型 黄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维水生态足迹的云南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
14
作者 张旭 马巍 +3 位作者 杨燕 韩灵新 王军亮 金超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3-120,共8页
云南省为长江上游的绿色生态屏障,准确评估云南省水资源可持续发展水平对其水生态系统的科学管理和永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利用三维水生态足迹模型对2007~2022年云南省水生态足迹进行测算,通过脱钩模型评测水资源利用与经济的脱钩效应,... 云南省为长江上游的绿色生态屏障,准确评估云南省水资源可持续发展水平对其水生态系统的科学管理和永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利用三维水生态足迹模型对2007~2022年云南省水生态足迹进行测算,通过脱钩模型评测水资源利用与经济的脱钩效应,并结合对数均值迪氏指数法揭示近年来云南省水生态足迹变化的驱动因素。结果表明:①2007~2022年云南省水生态足迹呈现波动上升趋势,其中农业处于绝对主导地位,占比69%左右;②水生态足迹呈现东部高、西部低的空间分布格局;③水生态承载力与水生态盈亏密切相关,多地呈现水生态盈余状态;④水生态足迹广度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水资源消耗相对稳定,水资源利用处于可持续发展状态;⑤水资源利用与经济发展脱钩效果较好,呈现强脱钩和弱脱钩两种状态;⑥经济效应对水资源消耗起正向驱动作用,技术效应对水资源消耗起负向驱动作用。研究成果可为改善云南省的人水关系、促进区域水资源开发利用与经济社会协调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三维水生态足迹模型 脱钩模型 对数均值迪氏指数 时空分布 云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限对数级亚纯函数与整函数的复合
15
作者 涂金 彭淑凤 饶冬飞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587-591,共5页
利用值分布理论,对复合函数f(g(z))的增长性、零点收敛指数和极点收敛指数进行了研究,其中f(z)为有限对数级整函数或者亚纯函数,g(z)为有限级整函数,所得结果丰富和完善了已有的结果.
关键词 整函数 亚纯函数 有限对数 对数零点收敛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脱钩指数和LMDI的青海省绿色低碳发展策略研究 被引量:22
16
作者 王敏 冯相昭 +4 位作者 安祺 卓岳 赵梦雪 杜晓林 王鹏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98-607,共10页
推动青海省绿色低碳转型发展,既是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有助于缓解我国应对气候变化和碳减排工作压力。采用Tapio脱钩指数和对数平均迪氏指数(LMDI)分解法,在分析能源消费及碳排放变化与经济总量增长脱钩关系... 推动青海省绿色低碳转型发展,既是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有助于缓解我国应对气候变化和碳减排工作压力。采用Tapio脱钩指数和对数平均迪氏指数(LMDI)分解法,在分析能源消费及碳排放变化与经济总量增长脱钩关系的基础上,对影响能源消费及碳排放的因素进行了分解研究,提出了推动青海省绿色低碳发展转型的着力点。主要结论:能源消费及碳排放与经济总量增长实现脱钩,且"十三五"时期"喇叭口"现象日益明显;人口和经济增长是能源消费和碳排放增长的主要驱动力;能源强度下降总体上减缓了能源消费和碳排放的增长,与第二产业能源消费强度变化密切相关;能源结构调整有效抑制了碳排放增长,且抑制作用不断增强;产业结构调整缓解能源消费需求的作用全面显现,但还需进一步调整第二产业结构。建议:提高有色金属冶炼、化工以及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等传统工业用煤效率和燃煤发电效率;减少对有色金属冶炼、化工等传统工业的过度依赖;推动风、光、水、火、储多能集约高效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消费 碳排放 脱钩指数 因素分解 对数平均迪氏指数(LMDI) 青海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信受限下基于终端滑模和指对数滑模方法的编队航天器姿态协同控制
17
作者 易航 陈雪芹 刘明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9-40,共12页
针对星间通信时延和信号量化情形下编队航天器,研究对应的姿态协同控制器设计问题.首先,为节省编队航天器星间通信的带宽资源,提出基于信号量化的星间数据通信策略,并设计了一种终端滑模姿态协同控制器以保证航天器编队姿态同步系统的... 针对星间通信时延和信号量化情形下编队航天器,研究对应的姿态协同控制器设计问题.首先,为节省编队航天器星间通信的带宽资源,提出基于信号量化的星间数据通信策略,并设计了一种终端滑模姿态协同控制器以保证航天器编队姿态同步系统的渐近稳定;其次,考虑到航天器间可能存在通信时延,考虑基于信号量化的通信策略,提出一种基于指对数滑模面的编队航天器协同控制器设计方法,能保证编队航天器在有限时间内达到期望姿态;最后基于包含4个航天器的编队系统,通过仿真验证了所提出的协同控制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天器编队 姿态协同控制 终端滑模控制 指数对数滑模控制 网络化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90—2020年新疆用水量时空演化格局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7
18
作者 刘慧 孙思奥 +2 位作者 方创琳 周迪 鲍超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451-1461,共11页
干旱缺水是新疆自然地理的基本特征,理解用水时空演化格局及其影响因素是水资源需求管理的前提。采用对数均值迪氏指数(LMDI)方法,解析1990—2020年新疆用水量时间变化趋势和空间差异格局的影响因素,并分析其人均用水量高于中国西北其... 干旱缺水是新疆自然地理的基本特征,理解用水时空演化格局及其影响因素是水资源需求管理的前提。采用对数均值迪氏指数(LMDI)方法,解析1990—2020年新疆用水量时间变化趋势和空间差异格局的影响因素,并分析其人均用水量高于中国西北其他地区和全国平均水平的主要原因。结果表明:(1)新疆用水总量先升后降,人均用水量整体呈现下降趋势。(2)用水强度和产业结构变化是促使新疆用水总量下降的主要原因。(3)较高的用水强度和以农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是新疆人均用水量远高于中国西北其他地区和全国平均水平的主要原因。(4)新疆人均用水量空间差异大,主要原因是用水强度、人均GDP和产业结构差异。基于研究结果,提出了相关用水管理政策建议,为新疆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管理 对数平均迪氏指数(LMDI)方法 水资源开发 空间分异 新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化肥减量降碳效应评估 被引量:11
19
作者 邹金浪 刘陶红 +1 位作者 姚冠荣 徐龙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38-448,共11页
从2008~2014年、2014~2020年和2020~2025年3个时段,基于总量变化和强度贡献两个维度,对中国化肥使用减量降碳效应进行评估.结果表明:(1)中国化肥使用碳排放总量由2008年的7185.11万t波动增加到2014年的8462.78万t,然后持续减少到2020年... 从2008~2014年、2014~2020年和2020~2025年3个时段,基于总量变化和强度贡献两个维度,对中国化肥使用减量降碳效应进行评估.结果表明:(1)中国化肥使用碳排放总量由2008年的7185.11万t波动增加到2014年的8462.78万t,然后持续减少到2020年的7004.40万t.前者增幅17.78%,后者减幅17.23%.玉米和棉花化肥使用碳排放总量峰值出现在2014年,其余农作物则在2014年之前.(2)2014~2020年,化肥使用强度减少的降碳贡献程度为81.08%,其中,大豆和烤烟的贡献程度低于50%,棉花化肥使用强度增加.不同省份化肥减量降碳效应差异明显,其中,河北、黑龙江、海南和甘肃化肥使用强度减少的贡献程度低于50%.江苏、广东和新疆化肥使用强度增加.(3)相较2020年,在保障种植规模和优化种植结构的前提下,2025年化肥使用碳排放总量将下降.化肥使用强度减少1%情景下,稻谷、小麦、棉花、糖料和蔬菜在2025年的碳排放总量低于2020年,玉米、烤烟和大豆则分别需减少3%、5%和10%.稻谷、小麦和棉花化肥使用强度减少1%的降碳贡献程度超过50%,而玉米和糖料需减少3%,烤烟、蔬菜和大豆分别需减少5%、7%和10%.在所设情景下,2025年油料化肥减量降碳效应不明显.中国化肥使用碳排放已达峰,应该进一步提高化肥后“碳达峰”时期减量与降碳的协同性.当前需重点关注化肥使用强度增加和化肥使用强度减少降碳贡献程度不高的地区,区分农作物类型开展化肥减量降碳的总量和强度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肥减量 农业碳排放 对数平均迪氏指数法(LMDI) 情景预测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物流业碳排放脱钩状态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付昱铭 蒋惠园 唐勇平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62-70,共9页
物流业是我国化石能源消耗及碳排放的重点行业之一,准确识别物流业碳排放影响因素对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及节能减排战略具有重大意义。旨在研究21世纪以来我国物流业的能源消耗情况及碳排放变动趋势,找出影响物流业碳排放变动的关键因素。... 物流业是我国化石能源消耗及碳排放的重点行业之一,准确识别物流业碳排放影响因素对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及节能减排战略具有重大意义。旨在研究21世纪以来我国物流业的能源消耗情况及碳排放变动趋势,找出影响物流业碳排放变动的关键因素。通过构建Tapio脱钩模型,分析我国物流业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脱钩关系;基于此,构建扩展的对数平均迪氏指数模型,分解2000—2019年的碳排放变化。研究结果表明,2000—2019年间大部分时间均为扩张性耦合和扩张性脱钩,2018—2019年间首次出现强脱钩状态,表明物流业的发展与碳排放具有较强的关联性;城镇化效应是碳排放量增加的关键因素,总贡献为19948.69万t,其次是运输结构效应,总贡献为13901.80万t,而技术进步效应在抑制碳排放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总贡献为-4098.21万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流业 碳排放 影响因素 脱钩模型 对数平均迪氏指数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