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基于LMDI方法的中国国际贸易隐含碳分解
被引量:36
- 1
-
-
作者
王媛
魏本勇
方修琦
和夏冰
杨会民
-
机构
天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
出处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41-146,共6页
-
基金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专题(2007BAC03A11-09)
-
文摘
对国际贸易产生环境影响的定量研究正日益受到关注,特别是对隐含碳的研究。以中国2005年为例,对中国国际贸易隐含碳进行估算,应用对数平均D氏指数法(LMDI)对影响隐含碳净转移的因素进行分解分析。结果显示中国因生产排放碳量远大于其消费需要排放的碳量,从国外净转移到中国的隐含碳为395.66MtC;净转移隐含碳影响因素中强度效应(进出口商品完全碳排放系数差异)贡献率为60%,规模效应(进出额差异)贡献率为55%,结构效应(进出口结构差异)贡献率为-14%,此结果表明中国相比国外的高碳排放强度是造成目前碳转移额外增加的主要因素,分析结构效应发现中国主要净出口行业大部分不是高碳排放强度行业,而净进口行业却主要由高碳排放强度行业构成,特别是与碳排放密切相关的能源行业居净进口行业首位。
-
关键词
国际贸易
贸易隐含碳
投入产出模型
对数平均d氏指数法
-
Keywords
international trade
carbon emissions embodied in trade
input-output model
LMdI
-
分类号
F206
[经济管理—国民经济]
-
-
题名我国生产用能源消费变动的分解分析
被引量:82
- 2
-
-
作者
高振宇
王益
-
机构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
国家开发银行
-
出处
《统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52-57,共6页
-
文摘
能源消费分解是探讨能源消费变动影响因素的一种常用方法。在本文中介绍了目前研究中较为合理的一种分解方法——对数平均D氏指数法,并借助这一方法来对我国“六五”时期以来的生产用能源消费情况进行分解分析,探讨产业结构变动和产业内效率提高对能源消费和总体单位能耗的影响。根据测算结果,笔者认为产业内能源效率的提高是我国能源节约的主要因素;进一步建议政府构建“能源分解指数体系”作为制定能源政策的依据。
-
关键词
对数平均d氏指数法
结构效应
效率效应
-
Keywords
LMdI
structure effect
efficiency effect
-
分类号
C812
[社会学—统计学]
-
-
题名云南工业能源消费的效应分解分析
被引量:5
- 3
-
-
作者
向其凤
马晓兰
-
机构
云南财经大学统计与数学学院
-
出处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11-117,共7页
-
文摘
能源消费分解是研究能源消费变动影响因素的一种常用方法。利用LMDI方法对云南省1997—2006年间的工业能源消费变动情况进行分解,将能源消耗增长的总效应分解为产出效应、结构效应和效率效应。计算的结果显示,云南工业能源消费的结构效应与效率效应,两者正负相抵消,使得总效应和产出效应相当,结构效应几乎消耗了效率效应节约的全部能源。建议政府构建“能源分解指数体系”作为制定能源政策的依据。
-
关键词
对数平均d氏指数法
结构效应
效率效应
-
Keywords
Logarithmic Mean disivia Index
Structural Effect
Efficiency Effect
-
分类号
F407.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