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9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对数平均迪氏指数法的天津市能源消费碳排放分解分析 被引量:15
1
作者 孙志威 廖红英 宋雨燕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83-86,91,共5页
根据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2006年版碳排放计算指南中的计算公式和碳排放系数缺省值计算了天津市2000—2008年能源消费的碳排放量,然后对人均GDP、人口和能源强度与碳排放量作相关性分析,运用对数平均迪氏指数(LMDI)法... 根据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2006年版碳排放计算指南中的计算公式和碳排放系数缺省值计算了天津市2000—2008年能源消费的碳排放量,然后对人均GDP、人口和能源强度与碳排放量作相关性分析,运用对数平均迪氏指数(LMDI)法对天津市能源消费碳排放量和碳排放强度进行分解分析,最后探讨了其主要影响因素的作用机制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数平均指数 碳排放 能源消费 天津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对数平均迪氏指数法分解的工业二氧化碳强度驱动因素分析——以新疆为例 被引量:9
2
作者 李磊 刘继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4-38,共5页
新疆在推进工业化的进程中面临着巨大的节能减排压力。对与能耗相关的二氧化碳排放强度进行分解,研究其背后的驱动因素,能够为有的放矢地制订减排政策,发展低碳经济提供重要的实证依据。文章运用对数平均迪氏指数法方法,对新疆工业二氧... 新疆在推进工业化的进程中面临着巨大的节能减排压力。对与能耗相关的二氧化碳排放强度进行分解,研究其背后的驱动因素,能够为有的放矢地制订减排政策,发展低碳经济提供重要的实证依据。文章运用对数平均迪氏指数法方法,对新疆工业二氧化碳强度变动的分解结果表明:1994~2001年工业二氧化碳强度略有上升,其正向驱动因素是部门结构和行业结构,负向驱动因素是能耗强度和能耗结构;2002~2007年二氧化碳强度大幅增加的主要原因是能耗强度的上升,能耗结构、部门结构和行业结构虽有负向贡献但相对较小。此外,各工业行业的二氧化碳强度普遍呈上升趋势,主要资源型工业行业的规模扩张和技术滞后是新疆工业二氧化碳减排的重要制约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 二氧化碳强度 对数平均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对数平均迪氏指数-布谷鸟搜索算法-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的区域中长期电力需求预测 被引量:7
3
作者 汲国强 李顺昕 +2 位作者 赵伟博 岳云力 史智萍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213-218,共6页
中长期用电需求预测对地区电网规划与运行具有重要意义。准确地对其进行预测有助于配电网利用效率的提高。中长期用电需求与地区宏观经济形势息息相关,选用(对数平均迪氏指数)LMDI分解模型对用电增长量进行了分解。根据影响因素分解为... 中长期用电需求预测对地区电网规划与运行具有重要意义。准确地对其进行预测有助于配电网利用效率的提高。中长期用电需求与地区宏观经济形势息息相关,选用(对数平均迪氏指数)LMDI分解模型对用电增长量进行了分解。根据影响因素分解为生产效应、结构效应及强度效应,然后选用布谷鸟搜索优化的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对各效应数据进行拟合及预测,再加总得到预测用电需求量。最后,以冀北地区为例对模型进行测算,通过与不同预测方法比较证明了基于LMDI电量分解的CS-LSSVM模型在中长期电力需求预测方面有较高的准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用电需求预测 (对数平均指数)LMDI分解 布谷鸟搜索 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对数均值迪氏指数法的中国粮食产量影响因素分解 被引量:26
4
作者 周志刚 郑明亮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6,共6页
为了明确不同因素对粮食产量变化影响的大小,分析粮食产量波动变化的机理,该文采用对数均值迪氏指数法建立了粮食产量无残差因素分解模型,将中国粮食产量的波动分解为播面单产、种植结构、复种指数和耕地面积变化的贡献。基于1996-2012... 为了明确不同因素对粮食产量变化影响的大小,分析粮食产量波动变化的机理,该文采用对数均值迪氏指数法建立了粮食产量无残差因素分解模型,将中国粮食产量的波动分解为播面单产、种植结构、复种指数和耕地面积变化的贡献。基于1996-2012年数据,对该期间影响中国粮食产量波动的因素进行了分解,结果表明:播面单产和复种指数的变化表现为增长效应,种植结构和耕地面积的变化表现为减量效应,其中播面单产变化促进粮食产量增长8 592.25万t,对粮食产量增长的贡献率为101.03%;复种指数变化促进粮食产量增长6 926.97万t,对粮食产量增长的贡献为率81.45%;种植结构变化导致粮食产量减少3 909.11万t,对粮食产量增长的贡献率为-45.97%;耕地面积变化导致粮食产量减少3 105.61万t,对粮食产量增长的贡献率为-36.52%。各影响因子的作用具有阶段性,1996-2003年种植结构效应对粮食产量波动的影响较大;2004-2007年,播面单产、种植结构、复种指数的贡献相互交替,2004年播面单产的贡献最大,2005年、2007年复种指数的贡献最大,2006年则是种植结构的贡献最大;2008年开始播面单产效应起着主导作用。该研究可为政府有关部门粮食生产发展规划和相关产业政策的制定提供数据参考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 作物 农业 对数均值指数 产量 影响因素 分解 无残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对数平均迪式指数法的中国工业电力需求增长率分析 被引量:8
5
作者 徐莉 唐亮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236-241,共6页
工业约占全社会电力消费比重的70%,深入研究工业电力需求的变化对电力规划和节能减排工作有重要的意义。使用对数平均迪式指数法(logarithmic mean divisiaindex,LMDI)对2003—2010年工业用电量增速进行分解,得到以下结果:工业产出效应... 工业约占全社会电力消费比重的70%,深入研究工业电力需求的变化对电力规划和节能减排工作有重要的意义。使用对数平均迪式指数法(logarithmic mean divisiaindex,LMDI)对2003—2010年工业用电量增速进行分解,得到以下结果:工业产出效应和能源结构变化是电力需求增长的主要因素,能源效率变化是用电量降低的主要来源,工业结构调整对电力消费的影响较小;39个工业次级部门中5大高耗能行业是用电量增长的主要来源。最后预测"十二五"时期中国工业用电量的年均增速为7.7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数平均指数 工业电力需求 节能减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电力行业碳排放驱动因素及脱钩效应研究——基于广义迪氏指数模型 被引量:2
6
作者 于波 余涛 +1 位作者 王晓瑜 王雅娴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608-1611,共4页
为研究宁夏电力行业碳排放驱动因素及其与电力产出量的脱钩效应,采用五因素广义迪氏指数模型及Tapio脱钩模型分析了2000—2020年宁夏电力行业的碳排放状况。结果表明:(1)2000—2020年宁夏电力行业的碳排放量、能源消耗量和电力产出量呈... 为研究宁夏电力行业碳排放驱动因素及其与电力产出量的脱钩效应,采用五因素广义迪氏指数模型及Tapio脱钩模型分析了2000—2020年宁夏电力行业的碳排放状况。结果表明:(1)2000—2020年宁夏电力行业的碳排放量、能源消耗量和电力产出量呈不断上升趋势,单位电力产出量的能源消耗量和单位电力产出量的碳排放量大致呈下降趋势,单位能源消耗量的碳排放量几乎没有变化;(2)单位能源消耗量的碳排放量和能源消耗量是导致宁夏电力行业碳排放量增长的最主要因素;(3)宁夏电力行业碳排放量与电力产出量整体仍未脱钩,但有向脱钩状态转化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排放 广义指数模型 Tapio脱钩模型 电力行业 宁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对数平均权重分解法的我国二氧化碳排放因素分解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徐军委 刘志华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24-28,共5页
二氧化碳是最主要的温室气体,控制二氧化碳排放对于实现我国碳强度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1997~2010年的相关统计数据为基础,基于对数平均权重分解法(LMDI)构建了二氧化碳排放的指数分解模型,并采用该模型将我国当前的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是最主要的温室气体,控制二氧化碳排放对于实现我国碳强度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1997~2010年的相关统计数据为基础,基于对数平均权重分解法(LMDI)构建了二氧化碳排放的指数分解模型,并采用该模型将我国当前的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分解为11种不同的影响因素。然后通过分析和计算得出了各省的经济产出、人均GDP和城镇化水平等正向影响因素对二氧化碳排放的增长起到促进作用,而各部门的能源消费强度、农村人口比重、各省部门结构比重等负向影响因素对二氧化碳排放的增长起到抑制作用。最后根据对模型的分析指出了我国二氧化碳减排的发展方向,以期为二氧化碳减排的实践提供有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排放 对数平均权重分解法(LMDI) 贡献率 指数分解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碳减排路径的动态演进及其驱动效应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李春梅 沈文科 +2 位作者 苏颖喆 李诗妍 豆姗姗 《环境科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57-966,共10页
明确不同发展阶段的差异化碳减排路径对我国分阶段分步骤实现“双碳”目标意义重大。本文运用动态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法(动态FsQCA)和对数平均迪氏指数法(LMDI)探究“十二五”时期(2011−2015年)和“十三五”时期(2016−2020年)我国30个... 明确不同发展阶段的差异化碳减排路径对我国分阶段分步骤实现“双碳”目标意义重大。本文运用动态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法(动态FsQCA)和对数平均迪氏指数法(LMDI)探究“十二五”时期(2011−2015年)和“十三五”时期(2016−2020年)我国30个省份碳减排路径的动态演进规律,以及各驱动因素在演变过程中驱动效应的变化特征(不包括西藏自治区和港澳台地区数据)。结果表明:①从“十二五”时期到“十三五”时期构成碳减排路径的各条件变量演变剧烈,不存在能够主导2个时期碳减排路径的条件组态,但构成碳减排路径的核心条件构型未发生根本性改变。②区域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加剧了碳减排进程中的马太效应,导致经济发达地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在碳减排路径上的差异愈发明显。③从“十二五”时期到“十三五”时期,各驱动因素碳减排效应的区域差异日益凸显,能源排放水平因素和工业能效水平因素的碳减排效应在各地区的作用差异不断扩大,经济结构水平因素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碳减排效应显著增强,而在经济发达地区的碳减排效应相对削弱,人口集聚规模因素在各地区的碳减排效应逐渐加强,经济发展水平因素仍是导致各地区碳排放增长的最直接来源。研究显示,我国的碳减排路径呈显著的阶段差异性和区域差异性,推动我国实现碳减排需要从系统观念出发,因地制宜、因时制宜,不断深化碳排放权交易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减排 驱动因素 动态演进 动态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动态FsQCA) 对数平均指数法(LMDI)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体育彩票地市层面销售增长的驱动因素
9
作者 李刚 单慧洁 付甲 《上海体育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4-74,共11页
使用对数平均迪氏指数法(Logarithmic Mean Divisia Index,LMDI)从地市层面计算环境、行业和机构等因素或因子对体育彩票销售增长的贡献度,比较各年份或时期相关结果的异同,分析体育彩票销售与经济发展及福利彩票销售的关系。发现:经济... 使用对数平均迪氏指数法(Logarithmic Mean Divisia Index,LMDI)从地市层面计算环境、行业和机构等因素或因子对体育彩票销售增长的贡献度,比较各年份或时期相关结果的异同,分析体育彩票销售与经济发展及福利彩票销售的关系。发现:经济发展是影响中国体育彩票销售增长最为稳定和持续的因素,彩票行业并不存在“口红效应”;我国体育彩票较好发挥了统一管理的体制机制优势,在彩票监管部门支持下实现了较高速度的增长;我国体育彩票尚未与福利彩票形成明显的替代关系,但需避免出现此种情况。建议:体育彩票各级机构切实践行正确的销售政绩观,提升体育彩票公信力,扭转公众对彩票的误解,加强体育彩票理论研究,引领行业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彩票 地市层面 销售增长 驱动因素 对数平均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下玉米需水量时空特征及未来趋势
10
作者 申晓晶 陈猷 +1 位作者 栾文杰 周博 《水土保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43-253,共11页
[目的]为探究气象因素和作物种植面积变化对宁夏引黄灌区玉米需水量的影响及未来玉米需水量变化趋势。[方法]采用Penman-Monteith公式和单作物系数法,计算宁夏引黄灌区玉米需水量并分析其时空变化特征;利用重标极差分析法预测未来作物... [目的]为探究气象因素和作物种植面积变化对宁夏引黄灌区玉米需水量的影响及未来玉米需水量变化趋势。[方法]采用Penman-Monteith公式和单作物系数法,计算宁夏引黄灌区玉米需水量并分析其时空变化特征;利用重标极差分析法预测未来作物需水量和灌溉需水量的时空演变趋势;利用基于偏导数的敏感性分析和对数平均迪氏指数分解方法,探究气象因子和种植面积变化对玉米需水量的影响并确定主要影响因素。[结果]玉米需水量具有较为明显的空间异动性,空间分布趋势呈现由引黄灌区中部向南北两端递增,西南整体低于东北趋势。在对未来需水量预测中,惠农、银川站点的作物未来需水量呈上升趋势。在考虑气象因素对玉米需水量的影响上,相对湿度的敏感系数最高;单位面积作物需水量和灌溉需水量随着最高气温、最低气温、风速、日照时间的上升而增加,随着相对湿度的增加而减少。整个研究期内,作物种植面积变化是导致玉米总需水量变化的主要因素。[结论]玉米种植规模扩大对总需水量的增加有着较大的影响,而气象因子对该时期的总需水量变化作用相对较小。研究结果可为气候变化背景下确定合理的作物种植结构和规模及灌区水资源适应性管理提供决策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因子 种植面积变化 需水量 引黄灌区 重标极差分析法(rescaled range analysis R/S) 对数平均指数分解法(logarithmic mean divisia index LMD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维水生态足迹的云南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旭 马巍 +3 位作者 杨燕 韩灵新 王军亮 金超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3-120,共8页
云南省为长江上游的绿色生态屏障,准确评估云南省水资源可持续发展水平对其水生态系统的科学管理和永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利用三维水生态足迹模型对2007~2022年云南省水生态足迹进行测算,通过脱钩模型评测水资源利用与经济的脱钩效应,... 云南省为长江上游的绿色生态屏障,准确评估云南省水资源可持续发展水平对其水生态系统的科学管理和永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利用三维水生态足迹模型对2007~2022年云南省水生态足迹进行测算,通过脱钩模型评测水资源利用与经济的脱钩效应,并结合对数均值迪氏指数法揭示近年来云南省水生态足迹变化的驱动因素。结果表明:①2007~2022年云南省水生态足迹呈现波动上升趋势,其中农业处于绝对主导地位,占比69%左右;②水生态足迹呈现东部高、西部低的空间分布格局;③水生态承载力与水生态盈亏密切相关,多地呈现水生态盈余状态;④水生态足迹广度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水资源消耗相对稳定,水资源利用处于可持续发展状态;⑤水资源利用与经济发展脱钩效果较好,呈现强脱钩和弱脱钩两种状态;⑥经济效应对水资源消耗起正向驱动作用,技术效应对水资源消耗起负向驱动作用。研究成果可为改善云南省的人水关系、促进区域水资源开发利用与经济社会协调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三维水生态足迹模型 脱钩模型 对数均值指数 时空分布 云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能源回弹效应测算的改进模型及其实证研究 被引量:64
12
作者 王群伟 周德群 《管理学报》 CSSCI 2008年第5期688-691,共4页
技术进步引致的能源回弹效应的存在使传统能源效率提高的政策措施受到严峻挑战,回弹效应的测算也随之成为关注的焦点。针对现有文献研究的缺憾,引入影响能源效率的产业结构调整因素,基于对数平均迪氏指数法量化技术进步对能源效率的影... 技术进步引致的能源回弹效应的存在使传统能源效率提高的政策措施受到严峻挑战,回弹效应的测算也随之成为关注的焦点。针对现有文献研究的缺憾,引入影响能源效率的产业结构调整因素,基于对数平均迪氏指数法量化技术进步对能源效率的影响作用,进而构建回弹效应测算的改进模型。对中国宏观经济层面能源回弹效应的实证研究表明,技术进步对能源效率的影响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回弹效应在不同的时间段有不同程度的波动,并显示出下降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弹效应 技术进步 能源效率 对数平均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驱动因素及脱钩效应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杨燕燕 王永瑜 徐绮阳 《干旱区地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0-30,共11页
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采用水足迹法测度2000—2020年黄河流域56个地级市的水资源实际消耗情况,通过对数均值迪氏指数法揭示用水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并结合DPSIR框架构建脱钩努力指数模型测... 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采用水足迹法测度2000—2020年黄河流域56个地级市的水资源实际消耗情况,通过对数均值迪氏指数法揭示用水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并结合DPSIR框架构建脱钩努力指数模型测度水资源利用脱钩效应。结果表明:(1)2000—2020年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呈现波动上升趋势,农业生产用水是其主要组成部分,所占比重均在90%以上。(2)经济发展效应与人口规模效应对水资源消耗起正向驱动作用,用水强度效应与产业结构效应起负向驱动作用。(3)水资源利用与经济发展脱钩效果整体较好,主要有弱脱钩和强脱钩2种状态。具体来看,中游和下游地区的脱钩状态优于上游地区;工业生产用水和服务业用水的脱钩状态优于农业生产用水。(4)水资源利用脱钩效应转变过程中,产业结构效应和水资源禀赋效应是实现区域脱钩的重要因素,而用水强度效应和水资源禀赋效应是实现行业脱钩的关键所在。研究结果可为黄河流域水资源与经济绿色协调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足迹 DPSIR框架 对数均值指数 脱钩模型 黄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制造业碳排放影响因素分析及碳达峰预测研究
14
作者 王雪同 鲁垠涛 +4 位作者 姚宏 胡倩 邱圣明 郭淑慧 费凡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34-40,53,共8页
制造业作为中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是碳排放的重要来源,其碳减排效果直接影响中国“双碳”目标的实现进程。论文核算了2000—2021年中国制造业碳排放总量,利用GDIM解析了2006—2021年中国制造业碳排放的驱动因素,并进一步运用STIRPAT... 制造业作为中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是碳排放的重要来源,其碳减排效果直接影响中国“双碳”目标的实现进程。论文核算了2000—2021年中国制造业碳排放总量,利用GDIM解析了2006—2021年中国制造业碳排放的驱动因素,并进一步运用STIRPAT扩展模型预测了中国制造业碳排放未来发展趋势。结果表明,制造业产出规模、产出碳强度是影响制造业碳排放的主要因素,其中制造业产出规模是碳排放最大的促增效应,而产出碳强度对碳减排贡献非常突出。技术创新发展虽然是制造业的重要发展方向,但其相关因素并未带来大规模碳减排效应。低速、中速、高速情景下制造业均在2026年前实现碳达峰,改进能源结构、产业结构转型、技术创新等方面碳减排措施可有效促进制造业整体的绿色低碳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造业 广义指数分解法(GDIM) STIRPAT模型 情景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Joinpoint回归模型及其在传染病流行趋势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156
15
作者 曾四清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787-791,共5页
时间序列数据趋势分析的经典方法包括移动平均模型、回归模型、差分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等,常用的回归模型包括线性模型、指数模型、对数模型等。传统回归分析主要反映全局数据总体趋势,可能无法揭示局部数据的特定趋势。因此,分段回归... 时间序列数据趋势分析的经典方法包括移动平均模型、回归模型、差分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等,常用的回归模型包括线性模型、指数模型、对数模型等。传统回归分析主要反映全局数据总体趋势,可能无法揭示局部数据的特定趋势。因此,分段回归模型应运而生[1],但如何分段又成为新的问题。Kim等提出的Joinpoint Regression(JPR)模型提供了解决方法[2]。近年来,JPR模型在癌症和慢性病流行病学趋势研究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数模型 局部数据 差分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 回归模型 线性模型 指数模型 全局数据 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学模型在社会医学研究中的应用探讨
16
作者 周达生 《医学与哲学(A)》 1983年第1期31-34,55,共5页
社会医学主要研究社会因素与人群疾病、健康的关系。尽管社会因素与人群疾病、健康关系错综复杂,但由于现代医学的发展和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社会医学研究资料(包括定性资料)都可数量化处理。数学在社会医学研究中的作用,概括起来有... 社会医学主要研究社会因素与人群疾病、健康的关系。尽管社会因素与人群疾病、健康关系错综复杂,但由于现代医学的发展和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社会医学研究资料(包括定性资料)都可数量化处理。数学在社会医学研究中的作用,概括起来有两方面:一是运用概率论,数理统计方法做好研究设计和处理研究数据;二是提供数学模型,从而阐明社会医学的一些理论问题。马克思说过:"一切科学只有在成功地运用数学时,才算真正达到完善的地步。"社会医学也不例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法 社会医学 数学模型 试验模型 集聚性 指数函数模型 人口净增数 对数函数 初等函数 概率密度函数模型 医学研究 平均智商 麻风病 麻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脱钩指数和LMDI的青海省绿色低碳发展策略研究 被引量:23
17
作者 王敏 冯相昭 +4 位作者 安祺 卓岳 赵梦雪 杜晓林 王鹏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98-607,共10页
推动青海省绿色低碳转型发展,既是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有助于缓解我国应对气候变化和碳减排工作压力。采用Tapio脱钩指数和对数平均迪氏指数(LMDI)分解法,在分析能源消费及碳排放变化与经济总量增长脱钩关系... 推动青海省绿色低碳转型发展,既是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有助于缓解我国应对气候变化和碳减排工作压力。采用Tapio脱钩指数和对数平均迪氏指数(LMDI)分解法,在分析能源消费及碳排放变化与经济总量增长脱钩关系的基础上,对影响能源消费及碳排放的因素进行了分解研究,提出了推动青海省绿色低碳发展转型的着力点。主要结论:能源消费及碳排放与经济总量增长实现脱钩,且"十三五"时期"喇叭口"现象日益明显;人口和经济增长是能源消费和碳排放增长的主要驱动力;能源强度下降总体上减缓了能源消费和碳排放的增长,与第二产业能源消费强度变化密切相关;能源结构调整有效抑制了碳排放增长,且抑制作用不断增强;产业结构调整缓解能源消费需求的作用全面显现,但还需进一步调整第二产业结构。建议:提高有色金属冶炼、化工以及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等传统工业用煤效率和燃煤发电效率;减少对有色金属冶炼、化工等传统工业的过度依赖;推动风、光、水、火、储多能集约高效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消费 碳排放 脱钩指数 因素分解 对数平均指数(LMDI) 青海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维水足迹模型的河南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水平评价 被引量:12
18
作者 甘容 李旖旎 +1 位作者 杨峰 翟勇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0-39,共10页
基于三维水足迹模型,以水生态赤字与盈余、水压力指数、水资源集约利用指数和水资源可持续指数4个指标构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水平指标评价体系,从时间上和空间上分析河南省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水平,并且利用对数平均迪氏指数分解法分析水... 基于三维水足迹模型,以水生态赤字与盈余、水压力指数、水资源集约利用指数和水资源可持续指数4个指标构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水平指标评价体系,从时间上和空间上分析河南省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水平,并且利用对数平均迪氏指数分解法分析水足迹变化的驱动因素。结果表明:河南省水足迹由大到小为生产用水足迹、生活用水足迹和生态用水足迹,其中豫北和豫中各市的水足迹深度较大;河南省整体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水平较差,其中豫北和豫中地区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水平最差;经济规模效应、人口规模效应对水足迹的变化具有正向驱动作用,而水足迹强度效率效应和水资源承载力效应具有负向驱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承载力 三维水足迹模型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水平 对数平均指数分解法 河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物流业碳排放脱钩状态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付昱铭 蒋惠园 唐勇平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62-70,共9页
物流业是我国化石能源消耗及碳排放的重点行业之一,准确识别物流业碳排放影响因素对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及节能减排战略具有重大意义。旨在研究21世纪以来我国物流业的能源消耗情况及碳排放变动趋势,找出影响物流业碳排放变动的关键因素。... 物流业是我国化石能源消耗及碳排放的重点行业之一,准确识别物流业碳排放影响因素对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及节能减排战略具有重大意义。旨在研究21世纪以来我国物流业的能源消耗情况及碳排放变动趋势,找出影响物流业碳排放变动的关键因素。通过构建Tapio脱钩模型,分析我国物流业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脱钩关系;基于此,构建扩展的对数平均迪氏指数模型,分解2000—2019年的碳排放变化。研究结果表明,2000—2019年间大部分时间均为扩张性耦合和扩张性脱钩,2018—2019年间首次出现强脱钩状态,表明物流业的发展与碳排放具有较强的关联性;城镇化效应是碳排放量增加的关键因素,总贡献为19948.69万t,其次是运输结构效应,总贡献为13901.80万t,而技术进步效应在抑制碳排放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总贡献为-4098.21万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流业 碳排放 影响因素 脱钩模型 对数平均迪氏指数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90—2020年新疆用水量时空演化格局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7
20
作者 刘慧 孙思奥 +2 位作者 方创琳 周迪 鲍超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451-1461,共11页
干旱缺水是新疆自然地理的基本特征,理解用水时空演化格局及其影响因素是水资源需求管理的前提。采用对数均值迪氏指数(LMDI)方法,解析1990—2020年新疆用水量时间变化趋势和空间差异格局的影响因素,并分析其人均用水量高于中国西北其... 干旱缺水是新疆自然地理的基本特征,理解用水时空演化格局及其影响因素是水资源需求管理的前提。采用对数均值迪氏指数(LMDI)方法,解析1990—2020年新疆用水量时间变化趋势和空间差异格局的影响因素,并分析其人均用水量高于中国西北其他地区和全国平均水平的主要原因。结果表明:(1)新疆用水总量先升后降,人均用水量整体呈现下降趋势。(2)用水强度和产业结构变化是促使新疆用水总量下降的主要原因。(3)较高的用水强度和以农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是新疆人均用水量远高于中国西北其他地区和全国平均水平的主要原因。(4)新疆人均用水量空间差异大,主要原因是用水强度、人均GDP和产业结构差异。基于研究结果,提出了相关用水管理政策建议,为新疆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管理 对数平均指数(LMDI)方法 水资源开发 空间分异 新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