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对数图像处理和二阶微分的图像增强新模型 被引量:4
1
作者 蒋伟 胡学刚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42-146,共5页
以对数图像处理数学模型为基础,结合Laplacian图像增强方法,将增强处理后得到的图像和原图像进行适当的加权平均,提出了一种基于对数图像处理和二阶微分的图像增强新模型.该模型具有与人眼视觉特征相吻合的特点,在增强图像高频分量的同... 以对数图像处理数学模型为基础,结合Laplacian图像增强方法,将增强处理后得到的图像和原图像进行适当的加权平均,提出了一种基于对数图像处理和二阶微分的图像增强新模型.该模型具有与人眼视觉特征相吻合的特点,在增强图像高频分量的同时,平滑图像低频分量,控制增强和平滑的比例,达到了图像增强的目的.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减小了图像在增强处理迭代过程中产生的误差,是一种比较有效的图像增强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增强 微分算子 对数图像处理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V模型和数学形态学的红外图像处理方法 被引量:11
2
作者 张翔宇 杨玉孝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30-34,共5页
为了从红外热图像中分割和识别出碳/碳构件的缺陷,提出了一种C-V模型分割和数学形态学处理相结合的红外图像处理新方法。该方法首先用小波阈值降噪法对采集的红外热图像进行去噪声处理,提高图像的信噪比。然后采用基于C-V模型分割法对... 为了从红外热图像中分割和识别出碳/碳构件的缺陷,提出了一种C-V模型分割和数学形态学处理相结合的红外图像处理新方法。该方法首先用小波阈值降噪法对采集的红外热图像进行去噪声处理,提高图像的信噪比。然后采用基于C-V模型分割法对红外图像进行分割,再用Canny算子提取出缺陷轮廓;最后运用数学形态学方法平滑缺陷轮廓,去除轮廓外的孤立像素点;最终求得缺陷的实际面积。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很好地分割出构件中的缺陷,计算误差在6%以内;能处理十分模糊的红外图像,缺陷轮廓的提取较为准确,定位精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V模型分割 数学形态学 红外图像处理 小波阈值降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图像处理的建筑群室外热环境数学模型及实例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罗庆 李百战 +1 位作者 姚润明 丁勇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30-636,共7页
针对早期规划阶段的建筑群室外热环境问题,为建筑群空气流动建立了区域网络流动模型(即用建筑、地面等围成不同的流动区域),并通过各个流动区域的开口将这些流动区域连接起来构成网络模型;同时对建筑群中的建筑和地面建立了辐射、导热... 针对早期规划阶段的建筑群室外热环境问题,为建筑群空气流动建立了区域网络流动模型(即用建筑、地面等围成不同的流动区域),并通过各个流动区域的开口将这些流动区域连接起来构成网络模型;同时对建筑群中的建筑和地面建立了辐射、导热数学模型。在整体的数学模型中考虑了太阳直射、太阳散射、反射辐射、长波辐射、空气流动换热、建筑的外围护结构传热、地面传热等因素,分别以建筑、地面、空气为对象,建立热平衡方程进行耦合求解。同时,应用数字图像技术,实现了数字图像与建筑群室外热环境数学模型的结合。并通过实体建筑群的模拟分析和实测比较,验证了该模型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建筑群 室外热环境 图像处理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对数图像处理模型的低照度图像增强算法 被引量:11
4
作者 林宝栋 唐贵进 +2 位作者 干宗良 崔子冠 刘峰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98-106,共9页
为了解决图像采集或视频监控应用中遇到夜视或背光等低照度的情况,文中从对数图像处理模型出发,结合色彩恒常性理论,提出一种基于人眼视觉特性的低照度图像增强算法。该算法首先将RGB彩色图像转换到HSV色彩空间,利用对数图像处理模型(L... 为了解决图像采集或视频监控应用中遇到夜视或背光等低照度的情况,文中从对数图像处理模型出发,结合色彩恒常性理论,提出一种基于人眼视觉特性的低照度图像增强算法。该算法首先将RGB彩色图像转换到HSV色彩空间,利用对数图像处理模型(LIP)算子改进普通空域滤波器对亮度通道进行反射分量的提取,以更好地保持图像高频信息,然后根据局部的背景亮度信息计算放大系数,在LIP模型下对每个像素的光照分量进行增强,以提高图像的亮度和对比度。实验结果表明,新算法基于人眼视觉特性,有效地提高了图像的整体对比度,保留图像的细节信息,有较好的主观视觉感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增强 对数图像处理模型 RETINEX理论 低照度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参数化对数模型增强图像细节及对比度 被引量:8
5
作者 朱瑞飞 贾宏光 +3 位作者 王超 魏群 张天翼 虞林瑶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064-1070,共7页
传统红外图像增强方法由于未考虑人眼视觉特性而存在"超区间值",故极易丢失图像细节。本文结合对数图像处理(LIP)理论,提出了基于参数化对数模型(PLIP)的平台直方图均衡图像增强方法。该方法首先将图像变换为灰度色调函数;然... 传统红外图像增强方法由于未考虑人眼视觉特性而存在"超区间值",故极易丢失图像细节。本文结合对数图像处理(LIP)理论,提出了基于参数化对数模型(PLIP)的平台直方图均衡图像增强方法。该方法首先将图像变换为灰度色调函数;然后应用PLIP模型对变换后的图像进行重建,结合平台直方图均衡化来增强图像的对比度和细节信息,并利用图像评价函数(EMEE)与信息熵(En)确定模型的参数值。最后,研制了算法硬件平台,分别用中波和长波红外成像系统对算法进行了实验验证。实验结果显示:该方法对不同场景的图像均可取得很好的增强效果,图像的EMEE值比传统的平台直方图均衡算法提高至少5倍以上,对改善图像质量和视觉效果具有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像系统 红外图像 图像增强 图像评价 对数图像处理模型 直方图均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离散小波变换的图像感知对比度增强数学模型构建 被引量:1
6
作者 王慧 冯金顺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9期19-22,共4页
针对传统图像感知对比度增强数学模型的图像感知对比度增强效果较差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离散小波变换的图像感知对比度增强数学模型。利用局部均衡直方图、离散小波变换对图像进行灰度处理,利用Ostu算法对图像目标进行分割,并计算灰度... 针对传统图像感知对比度增强数学模型的图像感知对比度增强效果较差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离散小波变换的图像感知对比度增强数学模型。利用局部均衡直方图、离散小波变换对图像进行灰度处理,利用Ostu算法对图像目标进行分割,并计算灰度分布均衡图像的感知对比度最佳阈值,实现图像感知对比度增强数学模型的构建。为了验证该数学模型的图像感知对比度增强效果,将所提模型与传统模型进行对比实验,实验结果证明该模型的图像感知对比度增强效果优于传统数学模型,说明该模型更适用于图像感知对比度的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模型 图像感知 离散小波变换 图像灰度处理 图像分割 对比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数域的光学相干层析图像噪声模型分析
7
作者 纪文 孙水发 +1 位作者 王帅 董方敏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848-853,共6页
为了分析光学相干层析成像技术(OCT)的图像对数变换前后的斑点噪声分布模型,为图像去噪及其它图像处理过程提供参考,采用了先推导斑点噪声理论分布模型,再通过实验数据验证的方法。首先分析了对数变换前斑点噪声的统计特性,利用数学理... 为了分析光学相干层析成像技术(OCT)的图像对数变换前后的斑点噪声分布模型,为图像去噪及其它图像处理过程提供参考,采用了先推导斑点噪声理论分布模型,再通过实验数据验证的方法。首先分析了对数变换前斑点噪声的统计特性,利用数学理论推导得到斑点噪声对数变换后的理论分布模型,然后用OCT心血管图像的平滑区域作为噪声的试验数据,得到变换前后斑点噪声的直方图分布数据,最后用理论分布模型对试验数据进行曲线拟合,取得了确定系数、均方根差和卡方检测的评价数据。结果表明,对数变换后斑点噪声分布符合FisherTippett分布。这一结果对OCT图像去噪等处理过程是有帮助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处理 噪声模型 对数变换 光学相干层析图像 斑点噪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Lip的PDE图像复原新模型 被引量:3
8
作者 蒋伟 胡学刚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520-1522,1526,共4页
以对数图像处理(Lip)数学模型为基础,结合全变分(TV)图像复原方法,提出了一种新的图像复原模型,称之为L ip_TV模型。该模型弥补了经典图像复原方法的不足,并具有与人眼视觉特征相吻合的特点。实验表明,与经典图像复原方法相比,该模型不... 以对数图像处理(Lip)数学模型为基础,结合全变分(TV)图像复原方法,提出了一种新的图像复原模型,称之为L ip_TV模型。该模型弥补了经典图像复原方法的不足,并具有与人眼视觉特征相吻合的特点。实验表明,与经典图像复原方法相比,该模型不仅复原效果更好,而且能很好地保持图像的边缘纹理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复原 对数图像处理数学模型 全变分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锻件尺寸CCD测量的数学模型研究 被引量:20
9
作者 聂绍珉 张庆 +1 位作者 李树奎 薛永栋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10-113,共4页
文献[1]曾提出了一种大锻件尺寸的热态测量方法。该方法可实现大锻件尺寸的远程、在线、非接触测量,从而不仅可改善测量工作条件,而且可大幅度提高测量精度。该系统采用CCD摄像头作为主要传感元件,并需多次测量。文章给出了一种新的处理... 文献[1]曾提出了一种大锻件尺寸的热态测量方法。该方法可实现大锻件尺寸的远程、在线、非接触测量,从而不仅可改善测量工作条件,而且可大幅度提高测量精度。该系统采用CCD摄像头作为主要传感元件,并需多次测量。文章给出了一种新的处理CCD图像的数学模型,可通过两次测量求解锻件椭圆断面的尺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锻件 CCD 图像处理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通用自回归模型实现图像的自适应滤波 被引量:2
10
作者 郝飞 史金飞 +1 位作者 张志胜 陈茹雯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86-192,共7页
考虑数字图像滤波处理对融线性和非线性于一体的数学模型的需求,根据Weierstrass逼近理论推导建立了通用的自回归数学模型。该模型将线性自回归模型和非线性自回归模型融合于一个统一的数学表达式中,仿真实验表明其能够较好地拟合现有... 考虑数字图像滤波处理对融线性和非线性于一体的数学模型的需求,根据Weierstrass逼近理论推导建立了通用的自回归数学模型。该模型将线性自回归模型和非线性自回归模型融合于一个统一的数学表达式中,仿真实验表明其能够较好地拟合现有的线性和非线性自回归模型。用二维向量取代标量参数,推导了通用自回归模型的二维数学表达式。通过对比分析,确定采用GM(Generalized M estimator)参数估计法进行参数估计。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收敛较快,平均迭代次数不超过6次,线性模型平均计算耗时为150s,二次模型平均耗时为418s。提出的二维通用自回归模型滤波方法能较好地保留图像的细节信息,图像滤波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处理 自适应滤波 自回归数学模型 GM参数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空间约束高斯混合模型的EPLL自然图像复原 被引量:4
11
作者 廖斌 刘鸳鸳 《量子电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91-398,共8页
为了提高基于块先验的自然图像复原效果,有效去除图像中的噪声和模糊,提出了一种基于空间约束高斯混合模型的块似然对数期望(Expected patch log likelihood,EPLL)复原框架。基于图像块的空间分布信息,将图像块的空间约束高斯混合统计... 为了提高基于块先验的自然图像复原效果,有效去除图像中的噪声和模糊,提出了一种基于空间约束高斯混合模型的块似然对数期望(Expected patch log likelihood,EPLL)复原框架。基于图像块的空间分布信息,将图像块的空间约束高斯混合统计特性作为先验,在图像块复原的基础上实现整幅图像的全局优化复原。对比相关的图像复原方法,提出的方法去噪和去模糊效果更好,并且保留图像细节。利用客观性能指标对复原结果进行评价。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有效易行,而且复原图像表现出良好的可视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处理 图像复原 空间约束高斯混合模型 先验 块似然对数期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谱图像分析方法中数据处理及实现 被引量:1
12
作者 龚志远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91-93,共3页
论述了磨粒在铁谱仪磁场下的分布状态及规律,构建了图像分析的数学模型,求解了磨粒分布函数,利用VB编程实现数据的处理,作图直观描述出磨粒的分布,提出了铁谱分析的一种新方法。
关键词 图像分析方法 数据处理 分布状态 数学模型 分布函数 VB编程 铁谱分析 铁谱仪 磨粒 作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射线前散射图像物体真实灰度级的图像处理
13
作者 孙丽娜 巴德纯 +1 位作者 杨斌 原培新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29-332,共4页
为了准确提取物体的有效特征值,得到目标物体的真实灰度级,以前散射图像为例,建立了目标物体、背景物体及重叠区域灰度级之间的数学模型来描述物体间的重叠关系,把多个物体重叠问题简化为两个物体重叠问题.根据x-射线与物质相互作用关系... 为了准确提取物体的有效特征值,得到目标物体的真实灰度级,以前散射图像为例,建立了目标物体、背景物体及重叠区域灰度级之间的数学模型来描述物体间的重叠关系,把多个物体重叠问题简化为两个物体重叠问题.根据x-射线与物质相互作用关系、x-射线源类型、探测器通道数等对重叠关系模型进行转换、简化、推导,得到目标物体真实灰度级模型.将测得的80组灰度级代入目标物体真实灰度级模型中进行求解,结果表明,模型误差在10%以内,该模型算法有效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实灰度级 图像处理 安全检查 x-射线探测 前散射图像 重叠效应 数学模型 物质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彩色图像处理的生丝截面特征参数提取
14
作者 郭恒勇 陈庆官 +1 位作者 徐帅 盛井龙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17-121,共5页
通过将生丝包埋切片图像由RGB空间转化到HSI颜色空间,基于HSI颜色模型将具有某种色彩信息的生丝截面从背景图片中分离出来,并转化为灰度图像。利用边缘检测的方法,将生丝截面部分转化为二值图像,然后再根据所提取生丝部分的形状、大小... 通过将生丝包埋切片图像由RGB空间转化到HSI颜色空间,基于HSI颜色模型将具有某种色彩信息的生丝截面从背景图片中分离出来,并转化为灰度图像。利用边缘检测的方法,将生丝截面部分转化为二值图像,然后再根据所提取生丝部分的形状、大小等特征,利用图像膨胀和腐蚀的方法对二值生丝截面图像进行处理,从而得到完整的生丝截面图像,最后通过图像矩阵处理的方法得到评价生丝截面的特征参数。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较准确地得到生丝截面的特征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处理 HSI颜色模型 生丝截面 目标提取 数学形态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面模型与数学形态相结合的边缘提取算法
15
作者 冯文钊 彭立芹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118-119,125,共3页
边缘提取是遥感数字图像处理的基本工作之一。为此,给出了一种通过图像灰度值来逼近和重构图像的、连续函数的小面模型边缘提取算法,并使用数学形态学的方法对提取的边缘进行了细化,从而得到图像的精确边缘。
关键词 小面模型 数学形态学 边缘提取算法 图像灰度值 遥感数字图像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PLIP新模型及其图像增强新算法 被引量:2
16
作者 冯玉颖 王俊平 +2 位作者 马塾亮 李超 伍尧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66-71,共6页
针对现有对数模型在彩色图像领域的瓶颈问题,把带参数的对数模型扩展到彩色图像,提出一种带参数的彩色对数图像处理新模型,定义了新模型的彩色色调函数,加、数乘、取反运算和基本同态函数.为了验证其有效性,设计了基于新模型的图像增强... 针对现有对数模型在彩色图像领域的瓶颈问题,把带参数的对数模型扩展到彩色图像,提出一种带参数的彩色对数图像处理新模型,定义了新模型的彩色色调函数,加、数乘、取反运算和基本同态函数.为了验证其有效性,设计了基于新模型的图像增强新算法,色调函数的评价结果表明,新模型在图像增强上具有更好的效果,与人类的视觉模型更加匹配,能选取更多的参数来调整图像中感兴趣的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数模型 带参数的彩色对数图像处理 彩色图像 图像增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IS中数字图像处理的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欧阳小兵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B12期354-355,401,共3页
地理信息系统(GIS)用图像的形式显示和处理地理数据,从而,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在GIS中的重要性日趋显现出来,文章介绍了 GIS和数字图像处理的基本概念;给出了GIS坐标转换的数学堪型,并结合实际着重分析了GIS数字图像压缩、GIS数字图像分割... 地理信息系统(GIS)用图像的形式显示和处理地理数据,从而,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在GIS中的重要性日趋显现出来,文章介绍了 GIS和数字图像处理的基本概念;给出了GIS坐标转换的数学堪型,并结合实际着重分析了GIS数字图像压缩、GIS数字图像分割等技术;最 后指出了GIS中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发展趋势及面临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 数字图像处理 数学模型 GIS数字图像压缩 GIS数字图像分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学模型设计在三维振镜激光扫描仪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翟丽娜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75-178,共4页
针对原有三维振镜激光扫描仪数学模型动态模拟结果不精准的问题,设计新型三维振镜激光扫描仪数学模型。根据扫描仪结构特点设定数学模型设计原则并简化原始模型,将设计原则与简化后模型结合能量守恒定律,设定硬性约束条件并模拟扫描仪... 针对原有三维振镜激光扫描仪数学模型动态模拟结果不精准的问题,设计新型三维振镜激光扫描仪数学模型。根据扫描仪结构特点设定数学模型设计原则并简化原始模型,将设计原则与简化后模型结合能量守恒定律,设定硬性约束条件并模拟扫描仪内部动态过程,以动态过程模拟结果为依据,将扫描仪内部分割为若干单元块,通过单元块动态过程计算结果与对应关系完成数学模型计算,至完成此三维振镜激光扫描仪数学模型设计。构建对比实验,将原有模型与此模型模拟结果同测量结果相比较,此模型结果为数值区间且包含测量结果,原有模型结果为固定数值,与测试结果误差较大,证明所提模型动态模拟结果更为精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振镜激光扫描仪 动态模拟 数学模型 图像处理 动态运动 三维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自适应的仿生图像增强方法:LDRF算法 被引量:8
19
作者 谌琛 李卫军 +2 位作者 陈亮 覃鸿 来疆亮 《智能系统学报》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04-408,共5页
为了研究基于人类视觉系统特性(亮度自适应特性和视网膜神经元感受野非经典侧抑制特性)的仿生图像处理方法,增强仿生图像增强算法的自适应性,提出了一种新的自适应仿生图像增强算法——LDRF算法.LDRF算法首先建立参数对数模型对图像全... 为了研究基于人类视觉系统特性(亮度自适应特性和视网膜神经元感受野非经典侧抑制特性)的仿生图像处理方法,增强仿生图像增强算法的自适应性,提出了一种新的自适应仿生图像增强算法——LDRF算法.LDRF算法首先建立参数对数模型对图像全局亮度进行自适应调整,然后采用三高斯动态滤波进行局部细节增强,引入Wal-lis算子建立增益因子模型,使局部细节增强具有自适应性,最后通过线性变换恢复图像彩色信息.在大量图像上进行对比实验和分析.实验结果证明,LDRF算法能够避免过增强现象,并且针对不同大小、不同内容的图像能够自适应地进行图像增强,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提高了仿生图像增强算法的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生图像处理 人类视觉 图像增强 三高斯模型 参数对数模型 增益因子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觉自适应多尺度对数色调映射算法 被引量:6
20
作者 芦碧波 李玉静 +1 位作者 郑艳梅 王玉琨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625-629,共5页
色调映射算法的目的是为了解决高动态范围图像和显示设备的不匹配问题,针对传统的对数映射未考虑到不同亮度刺激值对色调映射的影响,提出一种基于分区的局部色调映射算法,以解决高动态范围图像的显示问题.考虑到人眼对亮度变化的非线性... 色调映射算法的目的是为了解决高动态范围图像和显示设备的不匹配问题,针对传统的对数映射未考虑到不同亮度刺激值对色调映射的影响,提出一种基于分区的局部色调映射算法,以解决高动态范围图像的显示问题.考虑到人眼对亮度变化的非线性感知特征,用对数图像处理模型对亮度图像进行增强,并利用心理学中韦伯-费希纳定律将图像分为四个区域,根据分区结果用不同尺度的参数的对数映射,以适应不同范围内的图像亮度,最后利用各区域比例因子对图像进行融合,从而实现对高动态范围的处理.实验结果表明,此算法能有效实现动态范围的压缩,保留图像整体对比度,同时又能清楚地再现图像细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动态范围图像 色调映射 韦伯-费希纳定律 对数图像处理模型 对数映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