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甲烷/空气中对撞射流火焰的实验和数值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归明月 范宝春 +1 位作者 叶经方 董刚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651-654,661,共5页
以甲烷/空气为研究对象,利用YA-16多闪光高速照相机对碰撞射流火焰进行了实验研究。基于带化学反应的二维轴对称Navier-Stokes方程,采用带有Superbee限制函数的波传播算法,对该现象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对撞前,由于Helmhotz不稳定... 以甲烷/空气为研究对象,利用YA-16多闪光高速照相机对碰撞射流火焰进行了实验研究。基于带化学反应的二维轴对称Navier-Stokes方程,采用带有Superbee限制函数的波传播算法,对该现象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对撞前,由于Helmhotz不稳定的作用,射流火焰演变成带有涡环的蘑菇云。碰撞后,在其诱导的流场和涡的作用下,形成的火焰杆的直径基本没有变化,火焰盘则沿着碰撞平面往四周发展,而其厚度逐渐变薄。计算结果和实验照片进行了比较,两者符合得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撞射流火焰 阴影照片 数值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置射流封闭人居空间内流场的涡识别研究
2
作者 卢浩阳 王聪聪 +4 位作者 陈红兵 张岩 李春阳 刘宇航 赵立国 《制冷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0-149,共10页
在由多个对置射流风口所构成的封闭人居环境内,对涡旋结构的认识对遏制病毒和污染物传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搭建了对置射流封闭人居空间的缩比模型,使用PIV(particle image velocimetry)系统对等温条件和冷却条件下的流场进行测量。... 在由多个对置射流风口所构成的封闭人居环境内,对涡旋结构的认识对遏制病毒和污染物传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搭建了对置射流封闭人居空间的缩比模型,使用PIV(particle image velocimetry)系统对等温条件和冷却条件下的流场进行测量。在涡的视角下对流场的湍流特性进行研究,对比了不同的涡识别算法的识别效果。筛选出Liutex涡识别方法对一个摆动周期内的涡旋运动进行分析,发现逆时针和顺时针方向涡旋强度不同,最大强度分别为50 s^(-1)和110 s^(-1),得出涡旋的运动、合并、湮灭会对流场结构产生影响,射流摆动的周期约为3.67 s。由于涡对污染物具有锁定作用,通过涡心相对频率分布图表示污染物聚集的区域,分析得出虽然流场是非定常的,但涡的分布却相对稳定,其中CS4截面左侧涡心在同一点出现的次数高达21次。在冷却条件下污染物被锁定在更小的区域,这有助于遏制污染物的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封闭空间 通风流场 对撞射流 涡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程射流共点交汇对撞阀设计与破碎能力检测 被引量:2
3
作者 张绍英 吴雪 +1 位作者 刘斌 郭华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393-399,共7页
现有的射流阀均未对水力空化进行合理规划、有效控制和高效利用,存在破碎能量级低、能量构成欠合理、能量分散、能效低、废能占比高、对硬韧性物料破碎能力差等问题。为了提升高压射流破碎中的破碎能量级和密度,减少无效能产出,提出了... 现有的射流阀均未对水力空化进行合理规划、有效控制和高效利用,存在破碎能量级低、能量构成欠合理、能量分散、能效低、废能占比高、对硬韧性物料破碎能力差等问题。为了提升高压射流破碎中的破碎能量级和密度,减少无效能产出,提出了一种短程射流共点交汇对撞阀结构方案及其水力空化效应机制。利用CFD进行了流场模拟,依据模拟结果配置了短程射流共点交汇对撞阀的几何和运行参数,通过捕集羟自由基和电镜成像检测了水力空化强化效果和对微晶纤维素的破碎效果,检测结果表明:与直孔阀相比,短程射流共点交汇对撞阀的羟自由基捕获量提高41%,无效动能减少60%~80%,可使微晶纤维壳层破碎并能剥离出直径约15 nm的微原纤。短程射流共点交汇对撞破碎明显提升了溃灭冲击能,可作为硬韧性生物材料超微细化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流破碎 超微细化 短程射流共点交汇对撞 水力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