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断层对接型和断层岩型侧向封闭的差异性 被引量:14
1
作者 付广 夏云清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1-17,共7页
在碎屑岩地层中,断裂侧向封闭分为断层岩型侧向封闭和对接型侧向封闭2种类型,过去对这2种类型封闭油气的机理、封闭能力强弱等未进行过对比研究。为正确认识断裂在油气成藏与分布中的作用,分析了断层岩型侧向封闭和对接型侧向封闭的... 在碎屑岩地层中,断裂侧向封闭分为断层岩型侧向封闭和对接型侧向封闭2种类型,过去对这2种类型封闭油气的机理、封闭能力强弱等未进行过对比研究。为正确认识断裂在油气成藏与分布中的作用,分析了断层岩型侧向封闭和对接型侧向封闭的封闭机理和封闭条件;在此基础上,对比研究了这2种断裂侧向封闭的差异性。结果发现,由于起封闭作用的遮挡物和封闭条件不同,造成了对接型与断层岩型侧向封闭的差异性主要表现在以下2个方面:①受其影响形成的圈闭,其油(气)—水界面分布的控制因素不同,受对接型侧向封闭影响形成的圈闭,油(气)—水界面分布受对接岩性控制,而受断层岩型侧向封闭影响形成的圈闭,油(气)—水界面分布受断层岩排替压力大小控制;②侧向封闭能力明显不同,断层对接型的侧向封闭能力明显强于断层岩型的侧向封闭能力。以歧口凹陷板桥断裂为例,相同条件下,板桥断裂对接型侧向封闭油气的能力为断层岩型侧向封闭油气能力的25~43倍。这一显著的差异,造成板桥断裂古近系沙河街组一段,其上部对接型侧向封闭段富集的是天然气,而在其之下的断层岩型封闭段却聚集的是原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层 断层岩 对接型 侧向封闭 形成条件 差异 油(气)-水界面 板桥断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接型XBRL网络财务报告审计模型的构建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陈留平 赵顺娣 +1 位作者 魏雯 刘艳梅 《南京审计学院学报》 2013年第3期89-95,共7页
建立完善的XBRL网络财务报告持续审计模型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XBRL网络财务报告的进一步发展,但现有的两种XBRL网络财务报告持续审计模型各有利弊。新建的对接型XBRL网络财务报告审计模型,基于数据流挖掘这一基础,将XBRL网络财务报告... 建立完善的XBRL网络财务报告持续审计模型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XBRL网络财务报告的进一步发展,但现有的两种XBRL网络财务报告持续审计模型各有利弊。新建的对接型XBRL网络财务报告审计模型,基于数据流挖掘这一基础,将XBRL网络财务报告的审计分为对信息系统的审计和对XBRL文档的审计,可以有效降低审计成本,简化审计取证过程,扩大审计范围,提高审计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BRL 网络财务报告 持续审计模 对接型审计模 计算机辅助审计 数据流挖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接型销双向斜抽芯注塑模设计 被引量:1
3
作者 田福祥 贺斌 《现代塑料加工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0-42,共3页
给出了灯罩注塑模实用结构。该模具型芯由主型芯和副型芯组成,采用将副型芯推出方法实现塑件内侧壁凹槽抽芯,在塑件倾斜通孔处采用对接型销双向分型斜抽芯。既满足制品的成型和抽芯要求,又省去了斜抽芯和水平抽芯机构,模具结构紧凑,脱... 给出了灯罩注塑模实用结构。该模具型芯由主型芯和副型芯组成,采用将副型芯推出方法实现塑件内侧壁凹槽抽芯,在塑件倾斜通孔处采用对接型销双向分型斜抽芯。既满足制品的成型和抽芯要求,又省去了斜抽芯和水平抽芯机构,模具结构紧凑,脱型可靠,成型塑件质量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接型 双向分 镶件 组合 注塑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安中深层U型对接换热井取热能力及热影响半径
4
作者 韩元红 张育平 +2 位作者 张廷会 刘俊 薛宇泽 《可再生能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20-626,共7页
中深层地热能井下换热技术是一种环保的地热能开发利用技术,U型对接换热井为重要类型之一,取热能力和热影响半径是这一技术应用推广的关键问题。文章以西安某2500 m深、水平段长200 m的U型对接换热井为研究对象,基于实测地层温度和围岩... 中深层地热能井下换热技术是一种环保的地热能开发利用技术,U型对接换热井为重要类型之一,取热能力和热影响半径是这一技术应用推广的关键问题。文章以西安某2500 m深、水平段长200 m的U型对接换热井为研究对象,基于实测地层温度和围岩热物性参数,通过原位测试及数值模拟技术,分析换热井的取热能力,探讨换热过程中围岩地层温度变化特征及范围。结果表明:目标换热井30 a可持续取热功率达750 kW,平均换热功率为144 W/m;围岩地温衰减程度和范围随着取热功率增大而增大;换热井不同深度热影响半径不同,深部地层整体大于浅部,750 kW取热功率下取热30 a最大热影响半径超过100 m,换热井进、出水井间存在一定程度的热干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热能 U对接换热井 取热能力 热影响半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土分层对中深层U型对接井换热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高小荣 李红岩 +9 位作者 任小庆 孙彩霞 卢星辰 刘林 吕强强 许勇 董文斌 王泽沐 王荣康 苗瑞灿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CSCD 2023年第6期703-712,F0002,共11页
中深层U型对接式换热井出水温度高、取热能力大、井内流动阻力小,是理想的中深层地热能换热形式。基于热阻串联理论,建立了中深层U型对接式换热井地下换热的分层解析计算模型,并采用实测结果进行了验证。在建立解析模型的基础上,选取关... 中深层U型对接式换热井出水温度高、取热能力大、井内流动阻力小,是理想的中深层地热能换热形式。基于热阻串联理论,建立了中深层U型对接式换热井地下换热的分层解析计算模型,并采用实测结果进行了验证。在建立解析模型的基础上,选取关中盆地作为研究区域,分析了地下3000 m以浅深度范围内的岩土导热系数和体积比热分层变化对中深层U型对接式换热井整个采暖期内出水温度和取热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岩土导热系数分层对地下换热特性有较大影响,根据平均导热系数计算会高估井口出水温度和取热量,偏差值介于6%~15%;岩土体积比热分层对地下换热特性影响较小。在中深层U型对接式换热井的设计和传热性能分析中,应考虑地下分层的影响,建议分层数量不低于8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深层地热 U对接式换热井 传热性能 岩土分层 解析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深层U型对接井取热能力影响因素显著性分析 被引量:10
6
作者 张育平 刘俊 +2 位作者 王沣浩 蔡皖龙 韩元红 《可再生能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473-1480,共8页
文章根据中深层U型对接井换热原理,建立了数值换热模型。基于正交分析方法,对U型对接井取热能力影响因素开展显著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众多因素中,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地温梯度、埋管深度、入口温度、岩土导热系数、水平长度、岩... 文章根据中深层U型对接井换热原理,建立了数值换热模型。基于正交分析方法,对U型对接井取热能力影响因素开展显著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众多因素中,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地温梯度、埋管深度、入口温度、岩土导热系数、水平长度、岩土密度、循环流量、岩土比热容,且地温梯度、埋管深度的影响程度远高于其他参数。前4个因素具有高度显著的影响,在U型对接井供暖项目中,对地热地质条件尤其是地温梯度和岩土导热系数进行准确地测定与计算是十分必要的。U型对接井换热长度一定的条件下,增加埋管深度更有利于热提取。在满足热泵机组的运行要求下,应尽可能降低U型对接井入口水温,从而提高其取热能力,循环流量调节可作为控制U型对接井出口水温的辅助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取热能力 显著性分析 中深层 U对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天器爪型对接机构对接过程动力学仿真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邓润然 马炜 姜水清 《航天器工程》 2014年第6期30-35,共6页
航天器对接机构是完成空间在轨对接任务的核心机构,要保证成功完成对接任务,必须清楚掌握其对接过程动力学作用机理与表现。文章针对爪型对接机构的对接过程开展动力学研究,建立了考虑对接过程中的接触、摩擦及碰撞等非线性因素的对接... 航天器对接机构是完成空间在轨对接任务的核心机构,要保证成功完成对接任务,必须清楚掌握其对接过程动力学作用机理与表现。文章针对爪型对接机构的对接过程开展动力学研究,建立了考虑对接过程中的接触、摩擦及碰撞等非线性因素的对接机构动力学模型,进行对接过程的全程动力学仿真模拟,详细分析了对接过程的影响因素与作用机理,并从能量角度分析了缓冲器的工作性能,可为爪型对接机构的设计、对接初始条件确定和控制策略的制定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天器 对接机构 对接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身对接修理构型疲劳与裂纹扩展寿命研究
8
作者 邹君 柴崇博 +2 位作者 董登科 常文魁 冯振宇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257-1262,共6页
基于三维有限元分析结果,提出了机身对接修理构型的疲劳与裂纹扩展寿命快速评估方法。考虑摩擦及铆钉预紧力,建立了不同修理构型三维有限元模型。基于计算结果得到了铆钉钉载随孔边裂纹长度变化的函数表达式。基于权函数法提出了对接构... 基于三维有限元分析结果,提出了机身对接修理构型的疲劳与裂纹扩展寿命快速评估方法。考虑摩擦及铆钉预紧力,建立了不同修理构型三维有限元模型。基于计算结果得到了铆钉钉载随孔边裂纹长度变化的函数表达式。基于权函数法提出了对接构型孔边裂纹应力强度因子快速分析方法,并建立了相应的裂纹扩展寿命分析方法。对4种不同对接修理构型进行疲劳和裂纹扩展寿命分析,结果表明:危险位置均位于蒙皮头排铆钉,不同修理构型的头排铆钉钉载差异较大;增加铆钉排数和阶梯状布置加强板可降低头排铆钉钉载;减小头排铆钉钉载可显著提高疲劳寿命,但对裂纹扩展寿命改善效果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接 疲劳寿命 裂纹扩展寿命 铆接修理 快速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渤海湾盆地济阳坳陷隐蔽潜山油藏新发现及其意义 被引量:26
9
作者 马立驰 王永诗 景安语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3-18,共6页
针对渤海湾盆地济阳坳陷下古生界碳酸盐岩潜山勘探陷入低谷,勘探方向不明的实际情况,通过深入分析其成藏条件,特别是圈闭有效性问题,打破了传统成藏模式束缚,取得了勘探的成功。新发现了埕北313负向构造型、埕北古斜14斜坡型和陈家庄侧... 针对渤海湾盆地济阳坳陷下古生界碳酸盐岩潜山勘探陷入低谷,勘探方向不明的实际情况,通过深入分析其成藏条件,特别是圈闭有效性问题,打破了传统成藏模式束缚,取得了勘探的成功。新发现了埕北313负向构造型、埕北古斜14斜坡型和陈家庄侧向对接高渗透储层型等3种新的潜山油气成藏模式。这3种新的模式使早期认为没有勘探潜力的潜山负向构造带、圈闭有效性差的斜坡带和圈闭侧向不封堵的潜山断块成为有利的勘探目标区。从断层活动特征角度对圈闭有效性进行了分析,同时提出了"类砂泥岩"潜山储层发育模式,为潜山圈闭有效性分析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藏模式 负向构造 斜坡 侧向对接高渗透储层 断层封堵 类砂泥岩模式 济阳坳陷 渤海湾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ultiple templates-based homology modeling and docking analysis of angiotensin Ⅱ type 1 receptor
10
作者 谢云丰 蒋玉仁 +2 位作者 潘亚飞 陈丹 李传俊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2年第11期3033-3039,共7页
Using the latest reported homologous Chemokine receptors (PDB ID: 3ODU, 3OE0 and 3OE6) as templates, twenty models of angiotensin II (Ang II) type 1 (AT1) receptor (known as p30556) were generated by multiple... Using the latest reported homologous Chemokine receptors (PDB ID: 3ODU, 3OE0 and 3OE6) as templates, twenty models of angiotensin II (Ang II) type 1 (AT1) receptor (known as p30556) were generated by multiple templates homology modeling.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of the initial validation of these twenty models, the model 0020 was finally chosen as the best one for further studies. Then, a 2 ns molecular dynamic (MD) simulation for model 0020 was conducted in normal saline (0.9%, w/F) under periodical boundary conditions, which was followed by docking studies of model 0020 with several existing AT1 receptor blockers (ARBs). The docking results reveal that model 0020 possesses good affinities with these docked ARBs which are in accordance with both the IC50 inhibitor values and their curative effects. The results also show more potent interactions between the model 0020 and its ARBs than those of ever reported results, such as hydrogen bonds, hydrophobic interactions, and especially cation-n interactions and π-π interactions which have never been reported before. This may reveal that the structure of the model 0020 is quite close to its real crystal structure and the model 0020 may have the potential to be used for structure based drug desig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giotensin II type 1 receptor DOCKING homology modeling molecular dynamic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