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两种城市化模式的对接与融合 被引量:24
1
作者 冯云廷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86-95,共10页
本文旨在研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化模式的演进过程,观察伴随着中国经济增长的城市化发展的历史轨迹,并对我国城市化未来发展方向做出合乎规律的判断。我们认为,中国城市化模式正面临着重大的整体性变革,变革的方向就是"离土不离... 本文旨在研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化模式的演进过程,观察伴随着中国经济增长的城市化发展的历史轨迹,并对我国城市化未来发展方向做出合乎规律的判断。我们认为,中国城市化模式正面临着重大的整体性变革,变革的方向就是"离土不离乡"的城镇化模式与"离乡不离土"的城市化模式的对接与融合。这种变革是社会经济转型的必然产物,它对于正处在体制创新的中国来说具有特殊的意义。基于这样的认识,文中对两种城市化模式对接与融合所面临的困境、矛盾和背景进行了初步分析,在此基础上,系统地探讨了两种模式对接与融合的条件、过程、机制、形态和路径选择,最后给出了政策性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化模式 对接与融合 结构形态 路径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古典论辩修辞模式构建的多元生态与交汇融通
2
作者 夏莉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75-82,共8页
论辩修辞作为西方修辞学的重要分支,一直以来备受海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本文拟从西方修辞学视角,运用西方论辩理论的核心内容来参证先秦名家学派论辩理论建构的可能性、论辩命题的合理性、论辩策略的有效性以及论辩过程中辩者与听众在... 论辩修辞作为西方修辞学的重要分支,一直以来备受海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本文拟从西方修辞学视角,运用西方论辩理论的核心内容来参证先秦名家学派论辩理论建构的可能性、论辩命题的合理性、论辩策略的有效性以及论辩过程中辩者与听众在社会、政治、文化、伦理及心理等诸多方面的因素,深入挖掘中国古代论辩的精粹,探讨名家论辩智慧的现实意义,对接西方论辩研究之精华,启迪当代汉语论辩研究之趋向,推动国人思辨发展,培养大众创新能力,为先秦名家"正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秦论辩 古希腊论辩 多元生态语境 对接与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