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8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拇指对掌功能重建术15例临床报告
1
作者
杨佩君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1996年第2期85-85,共1页
拇指对掌功能重建术15例临床报告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瑞金医院康复医学科杨佩君正中神经损伤不可能再恢复,或各种原因引起的对掌功能障碍,或对掌功能的肌肉本身损伤而导致拇对掌功能障碍,而拇腕掌关节被动活动好时,可用肌腱移位...
拇指对掌功能重建术15例临床报告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瑞金医院康复医学科杨佩君正中神经损伤不可能再恢复,或各种原因引起的对掌功能障碍,或对掌功能的肌肉本身损伤而导致拇对掌功能障碍,而拇腕掌关节被动活动好时,可用肌腱移位来重建拇指对掌功能。1资料与方法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拇指
对掌功能
重建术
肌腱移位
对掌功能
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尺侧腕伸肌及拇长伸肌移位重建拇指对掌功能
被引量:
6
2
作者
薄占东
洪光祥
王发斌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3年第12期711-712,共2页
目的评价尺侧腕伸肌及拇长伸肌移位重建拇指对掌功能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 1990年以来 ,我院接受尺侧腕伸肌及拇长伸肌移位术重建拇指对掌功能的 2 9例腕部正中神经不可逆损伤患者、2 0例正中神经合并尺神经损伤患者的随访结果 (...
目的评价尺侧腕伸肌及拇长伸肌移位重建拇指对掌功能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 1990年以来 ,我院接受尺侧腕伸肌及拇长伸肌移位术重建拇指对掌功能的 2 9例腕部正中神经不可逆损伤患者、2 0例正中神经合并尺神经损伤患者的随访结果 (随访 6— 12个月 )。结果 2 9例正中神经不可逆损伤患者中 ,优 2 1例、良 8例 ,优良率 10 0 % ;2 0例正中神经合并尺神经损伤患者中 ,优 9例、良 7例、可 4例 ,优良率 80 %。结论对腕部正中神经不可逆损伤 ,特别是合并尺神经损伤患者 ,尺侧腕伸肌及拇长伸肌移位术是一种理想的重建拇指对掌功能的手术方法 ,且操作简单 ,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尺侧腕伸肌
拇长伸肌
拇指
对掌功能
正中神经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小指固有伸肌移位拇对掌功能重建术及其术后并发症
被引量:
6
3
作者
李炳万
李锐
王华龙
《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9年第4期524-526,共3页
目的:探讨小指固有伸肌腱移位拇对掌功能重建术的优点、并发症及其处理方法。方法:采用以小指固有伸肌为力源,以尺骨下端尺侧缘为滑车,将移位腱分二束后,将其近侧束固定于拇掌指关节近侧拇长伸肌腱,而将另一束固定于拇掌指关节远...
目的:探讨小指固有伸肌腱移位拇对掌功能重建术的优点、并发症及其处理方法。方法:采用以小指固有伸肌为力源,以尺骨下端尺侧缘为滑车,将移位腱分二束后,将其近侧束固定于拇掌指关节近侧拇长伸肌腱,而将另一束固定于拇掌指关节远侧拇长伸肌腱(津下法23例)或将远侧束固定部位改为近节指骨桡背侧骨内(我们的改良法58例)。其中后期18例针对术后小指伸直不全,采用切断环、小指指总伸肌腱间腱联合的方法。结果:72例术后随访平均29个月,无明显并发症、效果满意者66例,总满意率为916% 。其中,早期54例中发生小指伸直不全者3例、“鹅颈畸形”3例;后18例采用切断环、小指指总伸肌腱间腱联合的方法后,无一例发生小指伸直不全现象。结论:在拇对掌功能重建术中,将小指固有伸肌腱可作为首选力源,但术后可能发生小指伸直不全,切断环、小指指总伸肌腱间腱联合的方法是预防该并发症的有效手段。术后发生的“鹅颈畸形”可以用改进移位固定部位的方法予以预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拇指
对掌功能
重建术
肌腱移位
并发症
术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尺侧腕伸肌-拇短伸肌腱移位重建拇对掌功能的应用解剖
被引量:
6
4
作者
李大为
刘志刚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57-59,共3页
目的:研究拇对掌肌、拇短展肌的解剖学特点,探讨符合人体生物力学的拇对掌功能重建的方法。方法:对20侧新鲜成人上肢标本,解剖拇对掌肌、拇短展肌,并建立尺侧腕伸肌-拇短伸肌移位重建拇对掌功能的手术模型。结果:拇短展肌肌纤维方向沿第...
目的:研究拇对掌肌、拇短展肌的解剖学特点,探讨符合人体生物力学的拇对掌功能重建的方法。方法:对20侧新鲜成人上肢标本,解剖拇对掌肌、拇短展肌,并建立尺侧腕伸肌-拇短伸肌移位重建拇对掌功能的手术模型。结果:拇短展肌肌纤维方向沿第1掌骨纵轴方向,拇对掌肌肌纤维方向与第1掌骨成一定角度。尺侧腕伸肌-拇短伸肌移位后,测量拇指远侧横纹中点到第3掌骨长轴与掌远侧横纹交点之间的最大距离可达(5.9±0.7)cm。结论(:1)尺侧腕伸肌长度、肌力足以重建拇对掌功能,拇短伸肌腱止点恒定,联合移位后其作用方向与拇短展肌方向一致,且旋前角度足够。(2)以尺侧腕伸肌-拇短伸肌移位重建拇对掌功能是一种符合拇对掌功能生物力学的简单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拇
对掌功能
重建
肌腱移位
尺侧腕伸肌
拇短伸肌
应用解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拇长伸肌腱移位重建拇对掌功能
被引量:
1
5
作者
王国君
王华龙
李锐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92-193,共2页
目的 :评价 Ulrich′s法拇长伸肌腱移位重建拇对掌功能的疗效。方法 :采用 Ulrich′s法行拇长伸肌腱移位重建拇对掌功能术。结果 :本组 6例优者 3例 ,良者 2例 ,差者 1例 (前臂缺血性肌挛缩患者 )。结论 :以 Ulrich′s法拇长伸肌腱移位...
目的 :评价 Ulrich′s法拇长伸肌腱移位重建拇对掌功能的疗效。方法 :采用 Ulrich′s法行拇长伸肌腱移位重建拇对掌功能术。结果 :本组 6例优者 3例 ,良者 2例 ,差者 1例 (前臂缺血性肌挛缩患者 )。结论 :以 Ulrich′s法拇长伸肌腱移位重建拇对掌功能 ,术式简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拇指
对掌功能
移位
拇长伸肌腱
Ulrich′s法
疗效
肌腱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携带皮瓣的胸小肌移植重建拇对掌功能的应用解剖研究
被引量:
6
6
作者
付强
庄永青
+4 位作者
傅小宽
熊洪涛
杜冬
童静
姜浩力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598-600,共3页
目的:为临床开展携带胸外侧皮瓣的胸小肌移植重建拇对掌功能手术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在10具20侧的成人胸部标本上,对以胸外侧动脉为共干血管蒂发出的胸外侧皮动脉和胸小肌支这种血管构造及其出现概率、左右两侧差异进行解剖学观测。结...
目的:为临床开展携带胸外侧皮瓣的胸小肌移植重建拇对掌功能手术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在10具20侧的成人胸部标本上,对以胸外侧动脉为共干血管蒂发出的胸外侧皮动脉和胸小肌支这种血管构造及其出现概率、左右两侧差异进行解剖学观测。结果:胸外侧动脉较恒定的发出皮支和肌支分别营养胸外侧皮肤和胸小肌,这种血管构造出现率为80%,左右两侧无明显差异(P>0.05)。胸外侧动脉主干外径(1.53±0.34)mm,蒂长(4.88±1.20)cm,皮支起始部外径(1.06±0.21)mm,长度(3.65±0.61)cm,肌支起始部外径(1.15±0.20)mm,长度(2.94±0.78)cm,静脉伴行于同名动脉。结论:利用携带胸外侧皮瓣的胸小肌作为移植供体重建拇对掌功能的术式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皮瓣
胸小肌
拇指
对掌功能
应用解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显微外科方法重建拇对掌功能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
4
7
作者
付强
庄永青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24-226,共3页
拇对掌是人类特有的功能,在手功能中占有及其重要的地位。手以拇对掌实现握持动作,以握持形式完成手80%以上的功能。一旦丧失拇对掌功能,对手功能影响巨大,因而必须积极设法重建拇对掌功能。拇对掌功能重建的方法很多,目前研究仍...
拇对掌是人类特有的功能,在手功能中占有及其重要的地位。手以拇对掌实现握持动作,以握持形式完成手80%以上的功能。一旦丧失拇对掌功能,对手功能影响巨大,因而必须积极设法重建拇对掌功能。拇对掌功能重建的方法很多,目前研究仍集中在肌腱移位重建拇对掌功能,显微外科方法重建拇对掌功能的研究较少,本文就显微外科方法重建拇对掌功能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拇
对掌功能
重建
外科方法
肌腱移位
手
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拇指对掌功能重建——外展小指肌转移32例疗效分析
8
作者
褚晓朝
史少敏
+2 位作者
陆裕朴
黄耀添
石凯军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213-215,共3页
正中神经损伤或其它原因造成的大鱼际肌瘴痪,可导致拇指对掌功能丧失,严重影响手的功能。重建拇指对掌功能的手术方法很多,评价不一。1921年Huber和Nicolaysen首创外展小指肌转移法,1963年Littler等报道5例并作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此后...
正中神经损伤或其它原因造成的大鱼际肌瘴痪,可导致拇指对掌功能丧失,严重影响手的功能。重建拇指对掌功能的手术方法很多,评价不一。1921年Huber和Nicolaysen首创外展小指肌转移法,1963年Littler等报道5例并作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此后临床报道例数很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拇指
对掌功能
外展小指肌
转移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拇指对掌功能重建术15例临床报告
1
作者
杨佩君
机构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瑞金医院康复医学科
出处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1996年第2期85-85,共1页
文摘
拇指对掌功能重建术15例临床报告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瑞金医院康复医学科杨佩君正中神经损伤不可能再恢复,或各种原因引起的对掌功能障碍,或对掌功能的肌肉本身损伤而导致拇对掌功能障碍,而拇腕掌关节被动活动好时,可用肌腱移位来重建拇指对掌功能。1资料与方法1...
关键词
拇指
对掌功能
重建术
肌腱移位
对掌功能
障碍
分类号
R658.205 [医药卫生—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尺侧腕伸肌及拇长伸肌移位重建拇指对掌功能
被引量:
6
2
作者
薄占东
洪光祥
王发斌
机构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手外科
出处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3年第12期711-712,共2页
文摘
目的评价尺侧腕伸肌及拇长伸肌移位重建拇指对掌功能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 1990年以来 ,我院接受尺侧腕伸肌及拇长伸肌移位术重建拇指对掌功能的 2 9例腕部正中神经不可逆损伤患者、2 0例正中神经合并尺神经损伤患者的随访结果 (随访 6— 12个月 )。结果 2 9例正中神经不可逆损伤患者中 ,优 2 1例、良 8例 ,优良率 10 0 % ;2 0例正中神经合并尺神经损伤患者中 ,优 9例、良 7例、可 4例 ,优良率 80 %。结论对腕部正中神经不可逆损伤 ,特别是合并尺神经损伤患者 ,尺侧腕伸肌及拇长伸肌移位术是一种理想的重建拇指对掌功能的手术方法 ,且操作简单 ,效果好。
关键词
尺侧腕伸肌
拇长伸肌
拇指
对掌功能
正中神经损伤
Keywords
musculus extensor carpi ulnaris
musculus extensor pollicis longus
thumb opposing function
median nerve injury
分类号
R651.3 [医药卫生—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小指固有伸肌移位拇对掌功能重建术及其术后并发症
被引量:
6
3
作者
李炳万
李锐
王华龙
机构
吉林医学院附属医院手外科
白求恩医大三院手外科
长春市儿童医院外二科
出处
《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9年第4期524-526,共3页
文摘
目的:探讨小指固有伸肌腱移位拇对掌功能重建术的优点、并发症及其处理方法。方法:采用以小指固有伸肌为力源,以尺骨下端尺侧缘为滑车,将移位腱分二束后,将其近侧束固定于拇掌指关节近侧拇长伸肌腱,而将另一束固定于拇掌指关节远侧拇长伸肌腱(津下法23例)或将远侧束固定部位改为近节指骨桡背侧骨内(我们的改良法58例)。其中后期18例针对术后小指伸直不全,采用切断环、小指指总伸肌腱间腱联合的方法。结果:72例术后随访平均29个月,无明显并发症、效果满意者66例,总满意率为916% 。其中,早期54例中发生小指伸直不全者3例、“鹅颈畸形”3例;后18例采用切断环、小指指总伸肌腱间腱联合的方法后,无一例发生小指伸直不全现象。结论:在拇对掌功能重建术中,将小指固有伸肌腱可作为首选力源,但术后可能发生小指伸直不全,切断环、小指指总伸肌腱间腱联合的方法是预防该并发症的有效手段。术后发生的“鹅颈畸形”可以用改进移位固定部位的方法予以预防。
关键词
拇指
对掌功能
重建术
肌腱移位
并发症
术后
Keywords
thumb opponens pollicis function
reconstruction procedure
tendon transfer
分类号
R658.305 [医药卫生—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尺侧腕伸肌-拇短伸肌腱移位重建拇对掌功能的应用解剖
被引量:
6
4
作者
李大为
刘志刚
机构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手足外科
出处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57-59,共3页
文摘
目的:研究拇对掌肌、拇短展肌的解剖学特点,探讨符合人体生物力学的拇对掌功能重建的方法。方法:对20侧新鲜成人上肢标本,解剖拇对掌肌、拇短展肌,并建立尺侧腕伸肌-拇短伸肌移位重建拇对掌功能的手术模型。结果:拇短展肌肌纤维方向沿第1掌骨纵轴方向,拇对掌肌肌纤维方向与第1掌骨成一定角度。尺侧腕伸肌-拇短伸肌移位后,测量拇指远侧横纹中点到第3掌骨长轴与掌远侧横纹交点之间的最大距离可达(5.9±0.7)cm。结论(:1)尺侧腕伸肌长度、肌力足以重建拇对掌功能,拇短伸肌腱止点恒定,联合移位后其作用方向与拇短展肌方向一致,且旋前角度足够。(2)以尺侧腕伸肌-拇短伸肌移位重建拇对掌功能是一种符合拇对掌功能生物力学的简单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
拇
对掌功能
重建
肌腱移位
尺侧腕伸肌
拇短伸肌
应用解剖
Keywords
reconstruction of thumb opposition
tendon transfer
extensor carpi ulnaris
extensor pollicis brevis
anatomical study
分类号
R602 [医药卫生—外科学]
R622.2 [医药卫生—整形外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拇长伸肌腱移位重建拇对掌功能
被引量:
1
5
作者
王国君
王华龙
李锐
机构
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手外科
长春市儿童医院外一科
出处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92-193,共2页
文摘
目的 :评价 Ulrich′s法拇长伸肌腱移位重建拇对掌功能的疗效。方法 :采用 Ulrich′s法行拇长伸肌腱移位重建拇对掌功能术。结果 :本组 6例优者 3例 ,良者 2例 ,差者 1例 (前臂缺血性肌挛缩患者 )。结论 :以 Ulrich′s法拇长伸肌腱移位重建拇对掌功能 ,术式简单 。
关键词
拇指
对掌功能
移位
拇长伸肌腱
Ulrich′s法
疗效
肌腱移植
分类号
R622.2 [医药卫生—整形外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携带皮瓣的胸小肌移植重建拇对掌功能的应用解剖研究
被引量:
6
6
作者
付强
庄永青
傅小宽
熊洪涛
杜冬
童静
姜浩力
机构
深圳市人民医院暨南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手显微外科
出处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598-600,共3页
基金
深圳市科技局科研资助项目(2005607491)
文摘
目的:为临床开展携带胸外侧皮瓣的胸小肌移植重建拇对掌功能手术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在10具20侧的成人胸部标本上,对以胸外侧动脉为共干血管蒂发出的胸外侧皮动脉和胸小肌支这种血管构造及其出现概率、左右两侧差异进行解剖学观测。结果:胸外侧动脉较恒定的发出皮支和肌支分别营养胸外侧皮肤和胸小肌,这种血管构造出现率为80%,左右两侧无明显差异(P>0.05)。胸外侧动脉主干外径(1.53±0.34)mm,蒂长(4.88±1.20)cm,皮支起始部外径(1.06±0.21)mm,长度(3.65±0.61)cm,肌支起始部外径(1.15±0.20)mm,长度(2.94±0.78)cm,静脉伴行于同名动脉。结论:利用携带胸外侧皮瓣的胸小肌作为移植供体重建拇对掌功能的术式是可行的。
关键词
外科皮瓣
胸小肌
拇指
对掌功能
应用解剖
Keywords
surgical flap
pectoralis minor
thumb
opposition
applied anatomy
分类号
R622.2 [医药卫生—整形外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显微外科方法重建拇对掌功能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
4
7
作者
付强
庄永青
机构
深圳市人民医院暨南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手显微外科
出处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24-226,共3页
文摘
拇对掌是人类特有的功能,在手功能中占有及其重要的地位。手以拇对掌实现握持动作,以握持形式完成手80%以上的功能。一旦丧失拇对掌功能,对手功能影响巨大,因而必须积极设法重建拇对掌功能。拇对掌功能重建的方法很多,目前研究仍集中在肌腱移位重建拇对掌功能,显微外科方法重建拇对掌功能的研究较少,本文就显微外科方法重建拇对掌功能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关键词
拇
对掌功能
重建
外科方法
肌腱移位
手
功能
分类号
R658.2 [医药卫生—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拇指对掌功能重建——外展小指肌转移32例疗效分析
8
作者
褚晓朝
史少敏
陆裕朴
黄耀添
石凯军
机构
第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创伤骨科研究所
出处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213-215,共3页
文摘
正中神经损伤或其它原因造成的大鱼际肌瘴痪,可导致拇指对掌功能丧失,严重影响手的功能。重建拇指对掌功能的手术方法很多,评价不一。1921年Huber和Nicolaysen首创外展小指肌转移法,1963年Littler等报道5例并作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此后临床报道例数很少。
关键词
拇指
对掌功能
外展小指肌
转移法
分类号
R687.2 [医药卫生—骨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拇指对掌功能重建术15例临床报告
杨佩君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1996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尺侧腕伸肌及拇长伸肌移位重建拇指对掌功能
薄占东
洪光祥
王发斌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3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小指固有伸肌移位拇对掌功能重建术及其术后并发症
李炳万
李锐
王华龙
《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9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尺侧腕伸肌-拇短伸肌腱移位重建拇对掌功能的应用解剖
李大为
刘志刚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拇长伸肌腱移位重建拇对掌功能
王国君
王华龙
李锐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携带皮瓣的胸小肌移植重建拇对掌功能的应用解剖研究
付强
庄永青
傅小宽
熊洪涛
杜冬
童静
姜浩力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显微外科方法重建拇对掌功能的研究进展
付强
庄永青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拇指对掌功能重建——外展小指肌转移32例疗效分析
褚晓朝
史少敏
陆裕朴
黄耀添
石凯军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