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世纪60年代美国青年对抗文化初探
1
作者 苏红莲 刘雪玲 《重庆工学院学报》 2005年第6期114-117,共4页
青年对抗文化是20世纪60年代美国社会的一大特色。繁荣的经济,如火如荼的黑人民权运动,“越战”和“新左”思想是对抗文化产生的重要因素。消极的嬉皮士文化和积极的青年学生运动是60年代对抗文化的主要形式。相同的目标,使这两股力量... 青年对抗文化是20世纪60年代美国社会的一大特色。繁荣的经济,如火如荼的黑人民权运动,“越战”和“新左”思想是对抗文化产生的重要因素。消极的嬉皮士文化和积极的青年学生运动是60年代对抗文化的主要形式。相同的目标,使这两股力量在必要的时候联合起来。他们的努力取得一定成果,成为牵制美国对越战争的主要力量,但是随着60年代末,70年代初美国经济的衰退和右倾势力的强大,学生运动和嬉皮士文化都走向衰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 对抗文化 嬉皮士 学生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视娱乐节目的对抗文化对受众抗逆力影响初探 被引量:1
2
作者 刘冠群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3期145-148,共4页
电视娱乐节目是近年来中国电视重要的节目类型之一,它的迅速发展致使其成为了中国媒介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对近年来电视娱乐节目意识形态的深入分析及探讨,以及从电视娱乐节目的对抗性和由对抗产生的过度保护作用、强者定律、... 电视娱乐节目是近年来中国电视重要的节目类型之一,它的迅速发展致使其成为了中国媒介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对近年来电视娱乐节目意识形态的深入分析及探讨,以及从电视娱乐节目的对抗性和由对抗产生的过度保护作用、强者定律、失败主义教育等方面如何产生和强化挫折感探析电视娱乐节目对收视目标人群抗逆力的影响,达到反思中国当代电视娱乐节目,探求健康娱乐文化传播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视娱乐节目 对抗文化 抗逆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对抗、文化输出与文化反哺
3
作者 韩琪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47-49,共3页
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对抗通常被视为本土文化的认同危机出现。教师不能通过预设文化立场来缓解文化对抗,应从过去借助母语"理解其他民族"的文化输出方式转向借助英语"被其他民族理解",以文化反哺理念推动英语施教的&qu... 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对抗通常被视为本土文化的认同危机出现。教师不能通过预设文化立场来缓解文化对抗,应从过去借助母语"理解其他民族"的文化输出方式转向借助英语"被其他民族理解",以文化反哺理念推动英语施教的"人文通识化"水平,体现英语教学的时代氛围,提升教学立意,促使英语学习成为优秀文化和文明积累的重要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语教学 文化反哺 文化对抗 文化输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作为现代主义另一面的包豪斯 被引量:11
4
作者 周宪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41-147,2+178,共7页
现代主义艺术的讨论往往局限于所谓"美的艺术",设计等兼有实用性的艺术类型通常被边缘化。本文从现代主义的二元结构出发,将设计艺术作为整个现代主义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聚焦于包豪斯学派的"普遍统一性"理念,进而揭... 现代主义艺术的讨论往往局限于所谓"美的艺术",设计等兼有实用性的艺术类型通常被边缘化。本文从现代主义的二元结构出发,将设计艺术作为整个现代主义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聚焦于包豪斯学派的"普遍统一性"理念,进而揭示出包豪斯设计美学与现代主义艺术主潮相异的"对抗文化"特性。格罗皮乌斯的"普遍统一性"理念,其核心是提倡一种整合的艺术观,反对绘画等"美的艺术"和工艺美术有高低贵贱的人为区分,鼓励艺术融入现代社会并与工业技术相融合,由此开创了设计塑形现代社会及其生活方式的新路径。"普遍统一性"的理念是重新认识包豪斯学派的一个独特视角,这一理念不但铸就了包豪斯的伟大艺术实践,而且影响了后来许多新的艺术思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豪斯 普遍统一性 现代主义 对抗文化 格罗皮乌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日两国全面对撞关系的深层机制探析 被引量:3
5
作者 黄迎虹 《太平洋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28-39,共12页
近年来中日关系的持续恶化表明,两国关系正步入一个新阶段——一种全面对撞1的阶段。对于这种状况的分析,不能仅仅停留在东亚权力格局变迁或某个国家领袖观念和执政方式的改变上。这个地区的主要国家在格局变迁压力下国际战略的重新定... 近年来中日关系的持续恶化表明,两国关系正步入一个新阶段——一种全面对撞1的阶段。对于这种状况的分析,不能仅仅停留在东亚权力格局变迁或某个国家领袖观念和执政方式的改变上。这个地区的主要国家在格局变迁压力下国际战略的重新定位和中日两国的对立性民族情绪,同样扮演着重要角色。这意味着,格局、战略与文化三个变量共同推动了一种中日全面对撞关系的出现,构成中日对撞关系的深层机制。为此,要想改变这种局面,避免两国陷入敌对状态,就必须深入理解这个深层机制,并对之采取针对性措施,以保障东亚地区的稳定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日关系 国际政治格局 战略 文化对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现实主义文学的新表达、新范式——评滕贞甫的长篇小说《战国红》 被引量:4
6
作者 周景雷 肖珍珍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15-119,共5页
辽宁作家滕贞甫是一位创作力和时代感都极强的作家,尤其是近些年来,他不断通过其创作与时代相呼应。比如,他2018年出版的长篇小说《刀兵过》不单单是一部描述文化对抗刀兵的历史叙事,更是一部强调文化自信和重建文化秩序的现实之作。而... 辽宁作家滕贞甫是一位创作力和时代感都极强的作家,尤其是近些年来,他不断通过其创作与时代相呼应。比如,他2018年出版的长篇小说《刀兵过》不单单是一部描述文化对抗刀兵的历史叙事,更是一部强调文化自信和重建文化秩序的现实之作。而最近创作的长篇小说《战国红》更是将视角转向了农村当下正在发生的故事。《战国红》以辽西贫困山村柳城为视点,在历史与现实、乡村与城市的相互转换中,深情地叙述了这个小山村在驻村干部的带领下,经过修建广场、治赌、种植杏林、整修抗战遗址、兴办乡村企业和改造饮水工程,最终克服“喇嘛咒”,走上了脱贫致富道路的故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篇小说 现实主义文学 战国 乡村企业 历史与现实 历史叙事 文化对抗 文化秩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民族研究所
7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96-96,共1页
红河州民族研究所,成立于1984年初,是一个具有民族特色的社科研究机构。1992年挂靠省社会科学院,同时挂“云南省社会科学院红河民族研究所”的牌子。现有12名少数民族专职研究人员,4名科研辅助人员。其中副高职2名,中职6名,初职5名。另... 红河州民族研究所,成立于1984年初,是一个具有民族特色的社科研究机构。1992年挂靠省社会科学院,同时挂“云南省社会科学院红河民族研究所”的牌子。现有12名少数民族专职研究人员,4名科研辅助人员。其中副高职2名,中职6名,初职5名。另外,聘请云南大学教授李子贤为顾问。所内设民族语文研究室、民族古籍研究室、民族学研究室和行政办公室。所长李期博(哈尼族),翻译;副所长师有福(彝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民族研究 社科研究机构 社会科 发展趋势 民族特色 民族古籍 少数民族 文化对抗 行政办公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