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当代中国农村政治的解释模式及其反思
被引量:
1
1
作者
蔡益群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7-12,共6页
目前,对于当代中国农村政治的理解存在三种解释模式,即对抗性政治模式、和谐政治模式和创造性政治模式。其中,对抗性政治模式是主流范式。但上述解释模式存在着明显的缺陷,即从自身研究的视界所限定的研究对象,提炼出研究框架和结论,而...
目前,对于当代中国农村政治的理解存在三种解释模式,即对抗性政治模式、和谐政治模式和创造性政治模式。其中,对抗性政治模式是主流范式。但上述解释模式存在着明显的缺陷,即从自身研究的视界所限定的研究对象,提炼出研究框架和结论,而忽视以宏观社会属性和社会机制为背景来思考理论解释模式。由此,提出"规划领域—规划性政治"作为替代性的新框架,以期深化对当代中国政治和农村政治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抗性政治
和谐
政治
创造性
政治
规划性
政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解析网络群体性事件的政治过程
被引量:
5
2
作者
朱婉菁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98-504,共7页
网络群体性事件作为社会结构变迁下的产物,是底层力量的一种自组织和反抗,从认识论的角度说,单从心理特征、传播途径等视角已经无法解释和分析其实践基础,唯有建立一种政治的视野才能真正把握其内在逻辑。以麦克亚当的政治过程理论为框...
网络群体性事件作为社会结构变迁下的产物,是底层力量的一种自组织和反抗,从认识论的角度说,单从心理特征、传播途径等视角已经无法解释和分析其实践基础,唯有建立一种政治的视野才能真正把握其内在逻辑。以麦克亚当的政治过程理论为框架进行解读可以发现,政治机会的扩张、内生组织的动员,以及网民的认知解放三者共同推进网络群体性事件的生成;而外在组织间的互动则进一步加速了它的纵深发展。另外,在政治过程理论的基础上还引入了话语、情感及文化三个因素,作为对分析框架中"认知解放"这一因素的补充和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
过程理论
网络群体性事件
对抗性政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外宣翻译的政治暴力性探究——从黄岩岛的译名篡改谈起
被引量:
3
3
作者
朱义华
《太平洋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7-23,共7页
菲律宾政府擅自将我国黄岩岛篡改为"帕纳塔格礁"之举无疑是对中国领土主权的肆意践踏,其背后折射出了对外宣传与翻译工作的政治性问题及其暴力维度。外宣翻译工作的政治暴力性主要涉政治宣传性、政治操控性、政治对抗性与政...
菲律宾政府擅自将我国黄岩岛篡改为"帕纳塔格礁"之举无疑是对中国领土主权的肆意践踏,其背后折射出了对外宣传与翻译工作的政治性问题及其暴力维度。外宣翻译工作的政治暴力性主要涉政治宣传性、政治操控性、政治对抗性与政治殖民性等维度,对这些政治性暴力维度的深入剖析既有利于深入了解国家传播主体外宣工作的真实意图与国际关系的动态维系,也有利于我们有针对性地开展对外宣传,增强我国的政治话语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宣翻译
政治
暴力
政治
宣传性
政治
操控性
政治
对抗性
政治
殖民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当代中国农村政治的解释模式及其反思
被引量:
1
1
作者
蔡益群
机构
江西理工大学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出处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7-12,共6页
文摘
目前,对于当代中国农村政治的理解存在三种解释模式,即对抗性政治模式、和谐政治模式和创造性政治模式。其中,对抗性政治模式是主流范式。但上述解释模式存在着明显的缺陷,即从自身研究的视界所限定的研究对象,提炼出研究框架和结论,而忽视以宏观社会属性和社会机制为背景来思考理论解释模式。由此,提出"规划领域—规划性政治"作为替代性的新框架,以期深化对当代中国政治和农村政治的理解。
关键词
对抗性政治
和谐
政治
创造性
政治
规划性
政治
分类号
D6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解析网络群体性事件的政治过程
被引量:
5
2
作者
朱婉菁
机构
中国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出处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98-504,共7页
文摘
网络群体性事件作为社会结构变迁下的产物,是底层力量的一种自组织和反抗,从认识论的角度说,单从心理特征、传播途径等视角已经无法解释和分析其实践基础,唯有建立一种政治的视野才能真正把握其内在逻辑。以麦克亚当的政治过程理论为框架进行解读可以发现,政治机会的扩张、内生组织的动员,以及网民的认知解放三者共同推进网络群体性事件的生成;而外在组织间的互动则进一步加速了它的纵深发展。另外,在政治过程理论的基础上还引入了话语、情感及文化三个因素,作为对分析框架中"认知解放"这一因素的补充和挑战。
关键词
政治
过程理论
网络群体性事件
对抗性政治
Keywords
political process theory
online group event
confrontational politics
分类号
D089 [政治法律—政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外宣翻译的政治暴力性探究——从黄岩岛的译名篡改谈起
被引量:
3
3
作者
朱义华
机构
江南大学
出处
《太平洋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7-23,共7页
基金
2014年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外宣翻译的政治性剖析及其翻译策略研究"(14YJC740127)
2015年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重点项目"语言符号认知阐释及其教学运用研究"(2015JDZD15)
2013年江南大学自主科研项目"语言与思维的可分性及其在翻译教学中的应用"(2013ZX45)
文摘
菲律宾政府擅自将我国黄岩岛篡改为"帕纳塔格礁"之举无疑是对中国领土主权的肆意践踏,其背后折射出了对外宣传与翻译工作的政治性问题及其暴力维度。外宣翻译工作的政治暴力性主要涉政治宣传性、政治操控性、政治对抗性与政治殖民性等维度,对这些政治性暴力维度的深入剖析既有利于深入了解国家传播主体外宣工作的真实意图与国际关系的动态维系,也有利于我们有针对性地开展对外宣传,增强我国的政治话语权。
关键词
外宣翻译
政治
暴力
政治
宣传性
政治
操控性
政治
对抗性
政治
殖民性
Keywords
translation for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political violence
political publicity
political manipulation
political confrontation
political colonization
分类号
D990 [政治法律—国际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当代中国农村政治的解释模式及其反思
蔡益群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解析网络群体性事件的政治过程
朱婉菁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外宣翻译的政治暴力性探究——从黄岩岛的译名篡改谈起
朱义华
《太平洋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