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湿滑低附路面多轴商用车制动稳定控制技术 被引量:1
1
作者 石轩宇 蔡英凤 +3 位作者 王海 孙晓强 陈龙 杨超 《汽车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59-268,共10页
雨雪天气常会导致湿滑低附路面,由此引发的车辆制动技术瓶颈亟待突破。其中,复杂的对开路面工况由于其路面附着存在差异,对多轴商用车的紧急制动控制提出了更高的稳定性要求。为提升制动效能,基于无模型自适应控制(MFAC)算法将各轮胎滑... 雨雪天气常会导致湿滑低附路面,由此引发的车辆制动技术瓶颈亟待突破。其中,复杂的对开路面工况由于其路面附着存在差异,对多轴商用车的紧急制动控制提出了更高的稳定性要求。为提升制动效能,基于无模型自适应控制(MFAC)算法将各轮胎滑移率控制在理想值附近,并提出了面向分布式驱动技术的电、液耦合制动力矩分配策略。为降低制动过程产生的横向误差,基于PID-滑模观测器(PID-SMO)对各轮制动的纵向力进行准确观测,并通过中后轴辅助转向对纵向力差异产生的附加横摆力矩进行补偿。经联合仿真分析,基于MFAC的紧急制动控制策略降低了制动距离并避免了制动末期的滑移率波动,确保了各轮轮速的一致性控制。中后轴转向的引入,显著提升了制动过程中车辆的横向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驱动 多轴转向 无模型自适应控制 制动防抱死 对开路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ABS在对开路面上的弯道制动性能 被引量:15
2
作者 王国业 刘昭度 +1 位作者 王仁广 马岳峰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18-321,共4页
研究汽车ABS在对开路面上的弯道制动性能,建立汽车ABS弯道制动的四轮车辆动力学模型.在该动力学模型基础上,针对内侧低附着外侧高附着、外侧低附着内侧高附着两种对开路面,分别对汽车ABS弯道制动中使用的几种典型滑移率控制方法的制动... 研究汽车ABS在对开路面上的弯道制动性能,建立汽车ABS弯道制动的四轮车辆动力学模型.在该动力学模型基础上,针对内侧低附着外侧高附着、外侧低附着内侧高附着两种对开路面,分别对汽车ABS弯道制动中使用的几种典型滑移率控制方法的制动性能进行了分析比较,提出了在两种附着条件对开路面上提高汽车ABS弯道制动性能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BS 转弯制动 控制方法 对开路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产对开蕨配子体发育的研究 被引量:48
3
作者 刘保东 包文美 敖志文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93-100,共8页
本文对中国产铁角蕨科的对开蕨(Phyllitis japonica)配子体发育,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作了详细研究。孢子单裂缝,周壁具褶皱。萌发方式向心型。丝状体2—8细胞,单列。原叶体发育三叉蕨型,具毛状体。雌雄同株为主。精子器较大,颈卵器... 本文对中国产铁角蕨科的对开蕨(Phyllitis japonica)配子体发育,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作了详细研究。孢子单裂缝,周壁具褶皱。萌发方式向心型。丝状体2—8细胞,单列。原叶体发育三叉蕨型,具毛状体。雌雄同株为主。精子器较大,颈卵器细长。比较配子体的特征,本文认为中国产的对开蕨与欧洲所产的应为同一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开 配子体 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气湿度对对开蕨组培苗光合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5
4
作者 赵超 刘晓嘉 +4 位作者 才燕 黄祥童 顾德峰 董然 严海燕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11-115,共5页
对开蕨是国家二级珍稀濒危保护植物,为提高育苗质量,研究了不同空气湿度对其3年生组培苗光合特性的影响,设置4种空气湿度处理,即T1(CK,RH35%~45%);T2,RH65%±2%;T3,RH75%±2%;T4,RH85%±2%。结果表明:各处理净光合速率... 对开蕨是国家二级珍稀濒危保护植物,为提高育苗质量,研究了不同空气湿度对其3年生组培苗光合特性的影响,设置4种空气湿度处理,即T1(CK,RH35%~45%);T2,RH65%±2%;T3,RH75%±2%;T4,RH85%±2%。结果表明:各处理净光合速率(Pn)均在09:00达到最大,之后持续下降,高温可能是主要制约因素;增湿可以有效降低叶片温度(TL),使经加湿处理的各组Pn日均值均显著高于对照,光补偿点(LC,P)显著降低;其中T2的Pn日均值、水分利用率(WU,E)显著高于其他处理,LC,P显著低于其他处理。认为4组处理中T2对环境的适应性最好,增加空气湿度至65%时有利于增强对开蕨组培苗的光合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开 组培苗 空气湿度 光合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频无级调速升降对开大幕机械装置的设计与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魏发孔 孙涛 +2 位作者 刘榛 宋耀军 田海弘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57-60,共4页
为满足舞台艺术对设备的要求,对舞台大幕机械装置开闭运行的合理最高速度进行了论证.从机构惯性力角度说明制约速度提高的主要因素及其影响,导出了对开机构效率的基本公式,对曳引式升降机构进行了分析论证并给出了经验公式.在分析研究... 为满足舞台艺术对设备的要求,对舞台大幕机械装置开闭运行的合理最高速度进行了论证.从机构惯性力角度说明制约速度提高的主要因素及其影响,导出了对开机构效率的基本公式,对曳引式升降机构进行了分析论证并给出了经验公式.在分析研究的基础上设计了新型结构的变频无级调速升降对开大幕机械装置,并对设备进行了试验,证明结果与论证相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开机构 刚度 曳引机 功率损耗 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开蕨组培苗适宜栽培基质的筛选 被引量:5
6
作者 赵超 董然 +4 位作者 顾德峰 黄祥童 严海燕 包文慧 潘兰慧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85-190,196,共7页
【目的】筛选对开蕨组培苗的适宜栽培基质,为其推广栽培提供技术指导。【方法】以3年生对开蕨组培苗为试材,在以草炭、山皮土、园土、菌渣和珍珠岩为材料按照不同比例配制的7种栽培基质[T1(CK1):草炭;T2(CK2):山皮土;T3:V(园土)∶V(草炭... 【目的】筛选对开蕨组培苗的适宜栽培基质,为其推广栽培提供技术指导。【方法】以3年生对开蕨组培苗为试材,在以草炭、山皮土、园土、菌渣和珍珠岩为材料按照不同比例配制的7种栽培基质[T1(CK1):草炭;T2(CK2):山皮土;T3:V(园土)∶V(草炭)=2∶1;T4:V(园土)∶V(山皮土)=2∶1;T5:V(园土)∶V(山皮土)∶V(菌渣)=2∶1∶1;T6:V(草炭)∶V(山皮土)∶V(菌渣)=2∶1∶1;T7:V(草炭)∶V(珍珠岩)∶V(菌渣)=2∶1∶1]中进行试验,从植株的形态、生理和光合特性3个方面选取9项指标(株高、冠幅、单叶面积、新增叶片数、新增带孢子囊叶片数、比叶质量、叶绿素、净光合速率、水分利用率)综合考察评价,在此基础上对各生长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再用隶属函数求出各处理的综合评价值,按该值对各基质排序,最后结合各基质配方的理化性质确定最佳基质。【结果】各基质配方的理化性质基本均在适合对开蕨组培苗生长的理想范围之内,只有T4的体积质量略高,通气孔隙略小;T1的pH值略低。除株高、冠幅和比叶质量外,单叶面积、新增叶片数、新增带孢子囊叶片数、叶绿素、净光合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6项指标在不同基质处理间差异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综合分析结果表明,T3处理的综合评价值最高,达到0.924,表明该基质配方较其他处理更适宜对开蕨组培苗生长,其余依次为T7、T2、T5、T6、T4和T1。【结论】对开蕨组培苗的适宜栽培基质为V(园土)∶V(草炭)=2∶1,该基质配方简便易行,适合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开 组培苗 栽培基质 主成分分析 隶属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开蕨属次生维管组织的发现 被引量:14
7
作者 谷安根 汪矛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87-89,共3页
本文对对开蕨(Phyllitis japonica kom.)根的次生维管组织,进行了解剖学研究,发现其次生维管组织系由比较进化的,含单穿孔、具螺纹加厚的孔纹导管的次生木质部与比较原始的、含延伸细胞的次生韧皮部构成。
关键词 对开蕨属 次生维管组织 解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轮毂电机电动车对开路面制动能量回收策略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杨坤 肖锦钊 +3 位作者 王杰 马超 秦志昌 杨富春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8-64,共7页
以对开路面下四轮毂电机电动汽车制动能量回收控制策略为研究对象,以提高对开路面下的制动能量回收效率和制动能量回收时的制动稳定性为目标,考虑制动强度对制动能量回收效率的影响及对开路面对制动稳定性的影响,提出了当两前轮轮毂电... 以对开路面下四轮毂电机电动汽车制动能量回收控制策略为研究对象,以提高对开路面下的制动能量回收效率和制动能量回收时的制动稳定性为目标,考虑制动强度对制动能量回收效率的影响及对开路面对制动稳定性的影响,提出了当两前轮轮毂电机制动力大于制动需求时,仅由两前轮轮毂电机提供制动力,反之,由4个轮毂电机共同提供制动力,对开路面下制动时,依据两侧路面附着系数分配左、右轮制动力的控制策略;基于Matlab/Simulink搭建了制动能量回收控制模型,基于FTP-75工况及对开路面工况,分别对制动能量回收有效性及制动稳定性进行验证,仿真结果表明:一次FTP-75工况下,采用所提的控制策略能够回收0.132 kW·h的能量,相对于2个轮毂电机、4个轮毂电机按固定比例提供制动力的控制策略分别提高23.3%、7.3%;在对开路面制动时能够缩小两侧车轮地面制动力的差值,减小车辆横摆力矩,有效提高汽车制动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毂电机电动汽车 制动能量回收 对开路面 制动稳定性 控制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胁迫下水杨酸对东北对开蕨幼苗耐热性的影响 被引量:4
9
作者 张月雅 顾德峰 郭太君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38-41,共4页
为探讨高温胁迫下不同浓度水杨酸对东北对开蕨耐热性的影响.以2年生的东北对开蕨幼苗为试验材料,用浓度分别为0(CK)、0.5(T1)、1.0mmol·L^-1(T2)的水杨酸溶液进行叶面喷施。3d后置于40℃高温下培养4d。研究不同浓度水杨... 为探讨高温胁迫下不同浓度水杨酸对东北对开蕨耐热性的影响.以2年生的东北对开蕨幼苗为试验材料,用浓度分别为0(CK)、0.5(T1)、1.0mmol·L^-1(T2)的水杨酸溶液进行叶面喷施。3d后置于40℃高温下培养4d。研究不同浓度水杨酸对高温胁迫下东北对开蕨幼苗的可溶性糖质量分数、叶片的相对电导率、游离脯氨酸(Pro)质量分数、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丙二醛(MDA)质量摩尔浓度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温胁迫下水杨酸可以降低东北对开蕨幼苗叶片相对电导率及丙二醛质量摩尔浓度。显著提高SOD活性及可溶性糖质量分数,提高游离脯氨酸质量分数,从而增强该植物耐热性;当处理浓度为0~1.0mmol·L^-1时。水杨酸浓度越高.上述效果越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对开 水杨酸 高温胁迫 耐热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开路面弯道制动的控制方法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志忠 陈龙 +1 位作者 江浩斌 黄晨 《振动.测试与诊断》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1期32-36,216-217,共7页
运用多体动力学软件SIMPACK建立汽车模型,着重研究了汽车在外侧附着系数低、内侧附着系数高路面上弯道制动的情况。通过仿真,在分析轮胎受力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转角预测前馈的动态调节内侧车轮最佳滑移率的控制方法,并在Matlab中... 运用多体动力学软件SIMPACK建立汽车模型,着重研究了汽车在外侧附着系数低、内侧附着系数高路面上弯道制动的情况。通过仿真,在分析轮胎受力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转角预测前馈的动态调节内侧车轮最佳滑移率的控制方法,并在Matlab中搭建了模糊控制系统进行联合仿真。结果显示,所提出的控制策略可以改善车辆在这种极限工况下的侧偏位移和横摆角速度,减轻了驾驶员的操纵心理负担,并且车辆的制动距离基本保持不变,保证了制动效能,提高了车辆侧向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工程 转弯制动 对开路面 SIMPACK 模糊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开路面弯道制动ABS控制策略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志忠 陈龙 +2 位作者 江浩斌 黄晨 汪若尘 《汽车技术》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1-14,44,共5页
在对开路面弯道制动工况下分析了轮胎受力情况,提出一种基于转角预测前馈、路径偏移量反馈的车辆最佳滑移率动态调节方法,在SIMPACK中建立汽车多体模型,在MATLAB/Simulink中搭建控制系统,并进行了虚拟在环试验。试验结果显示,与传统ABS... 在对开路面弯道制动工况下分析了轮胎受力情况,提出一种基于转角预测前馈、路径偏移量反馈的车辆最佳滑移率动态调节方法,在SIMPACK中建立汽车多体模型,在MATLAB/Simulink中搭建控制系统,并进行了虚拟在环试验。试验结果显示,与传统ABS相比,所提出的控制方法可以显著改善车辆的侧偏位移、横摆角速度以及制动时方向的稳定性,保证了制动效能,使车辆侧向稳定性得到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 对开路面 弯道制动 ABS 模糊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侧对开缝竖直通道内热驱动流的运动特性 被引量:2
12
作者 霍岩 郜冶 《燃烧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54-59,共6页
为掌握有双侧对开缝的竖直通道内热流场的特性,在一32,cm(长)×32,cm(宽)×200,cm(高)的竖直通道内进行了热流体运动实验,研究了在0~7,cm对开缝宽度条件下,通道内3种不同大小火源所产生的热流场.实验结果表明,由开缝引射空气... 为掌握有双侧对开缝的竖直通道内热流场的特性,在一32,cm(长)×32,cm(宽)×200,cm(高)的竖直通道内进行了热流体运动实验,研究了在0~7,cm对开缝宽度条件下,通道内3种不同大小火源所产生的热流场.实验结果表明,由开缝引射空气进入通道主要发生在开缝下部;通道双侧对开缝宽度为1,cm和3,cm时通道内可形成旋转火焰,火源的热释放率较大时,更容易形成强烈的旋转火焰,此时火焰的高度增加,通道中心轴线上的温度较高并呈分层状态;通道双侧对开缝宽度达到7,cm时,通道内火焰会在空气来流的作用下发生不规则摇摆,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燃烧速度,但此时通道内的流场相对较混乱,温度也较低;在竖直通道外自由燃烧和通道两侧开缝宽度小于或等于1,cm时,关于火焰高度的无量纲关系式的修正系数近似为0.9,而通道两侧开缝宽度在3~7,cm之间时,修正系数近似为0.57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竖直通道 双侧对开 旋转火焰 热流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HJ新型对开式禽蛋开壳分离机设计 被引量:1
13
作者 杜洪香 马海洋 +1 位作者 李淑君 于翠玉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5期6598-6599,共2页
禽蛋开壳是含禽蛋类食品加工过程中的首要工序。经调研,现在大多数生产企业仍采用人工开壳的方法,劳动力密集、效率低。在此设计了CHJ新型对开式禽蛋开壳分离机,通过对多组禽蛋同时进行冲击、开缝、对开、分离、气压清理,实现了对禽蛋... 禽蛋开壳是含禽蛋类食品加工过程中的首要工序。经调研,现在大多数生产企业仍采用人工开壳的方法,劳动力密集、效率低。在此设计了CHJ新型对开式禽蛋开壳分离机,通过对多组禽蛋同时进行冲击、开缝、对开、分离、气压清理,实现了对禽蛋进行快速开壳的动作,具有结构简单、性能优良、效率高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壳 对开 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动汽车对开坡道双模耦合驱动控制 被引量:3
14
作者 张利鹏 董闯闯 +3 位作者 张伟 庞诏文 张思龙 贾启康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5期1788-1795,共8页
基于所发明的双模耦合驱动系统开展了电动汽车对开坡道通过性能提升研究。分析了该驱动系统在对开路面上的转矩输出特性以及通过性控制方案;根据驱动轮滑转率门限制定了变模控制触发判定规则;针对驱动电机在变模过程中的主动调速要求,... 基于所发明的双模耦合驱动系统开展了电动汽车对开坡道通过性能提升研究。分析了该驱动系统在对开路面上的转矩输出特性以及通过性控制方案;根据驱动轮滑转率门限制定了变模控制触发判定规则;针对驱动电机在变模过程中的主动调速要求,设计了其模糊-PID控制器;根据变模执行机构电机的参考角位移曲线,设计了其预测函数控制器;通过与其他驱动模式的台架和实车试验对比,验证了系统转矩输出特性以及变模控制的实际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双模耦合驱动系统的转矩输出特性符合电动汽车的技术需求,其灵活的变模控制功能大幅提升了车辆在对开坡道上的通过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 对开坡道 双模耦合 通过性能 分布式驱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栽培基质对对开蕨的影响 被引量:10
15
作者 岳桦 吴妍 姜丽颖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1年第2期66-68,共3页
以从长白山引种到哈尔滨的对开蕨为供试材料,研究草炭土、珍珠岩、蛭石、河沙4种栽培基质对对开蕨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对开蕨最适宜在基质4中生长(草炭土∶珍珠岩∶蛭石∶河沙=7∶1∶1∶1),最不适宜在基质1中生长(草炭土∶珍珠岩... 以从长白山引种到哈尔滨的对开蕨为供试材料,研究草炭土、珍珠岩、蛭石、河沙4种栽培基质对对开蕨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对开蕨最适宜在基质4中生长(草炭土∶珍珠岩∶蛭石∶河沙=7∶1∶1∶1),最不适宜在基质1中生长(草炭土∶珍珠岩∶蛭石∶河沙=5∶2∶2∶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开 栽培基质 发育节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开蕨在哈尔滨地区的繁殖技术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岳晓晶 岳桦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0年第7期81-83,共3页
研究了引种到哈尔滨地区对开蕨的繁育特性。结果表明:对开蕨既可以进行有性繁殖(孢子繁殖),也可以进行无性繁殖。孢子繁殖可以采用土培法和孢子无菌培养的方法,土培法以基质(4草炭土∶1蛭石∶1河沙)和室温25℃为最佳,孢子无菌培养以改良... 研究了引种到哈尔滨地区对开蕨的繁育特性。结果表明:对开蕨既可以进行有性繁殖(孢子繁殖),也可以进行无性繁殖。孢子繁殖可以采用土培法和孢子无菌培养的方法,土培法以基质(4草炭土∶1蛭石∶1河沙)和室温25℃为最佳,孢子无菌培养以改良Knop s液体培养基为最佳;无性繁殖可以采用分株繁殖的方法,最佳分株季节是在春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开 繁育特性 哈尔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濒危珍稀植物对开蕨组培苗的光适应性研究
17
作者 赵超 才燕 +3 位作者 黄祥童 董然 顾德峰 严海燕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221-227,共7页
【目的】研究适宜国家二级濒危珍稀植物对开蕨(Phyllitis scolopendrium)组培苗生长的光照条件,为其推广栽培提供技术指导。【方法】通过盆栽试验,在温度25~36℃,相对湿度55%~65%条件下,于温室内设置4种光照处理T1(CK)无遮光,T2遮光... 【目的】研究适宜国家二级濒危珍稀植物对开蕨(Phyllitis scolopendrium)组培苗生长的光照条件,为其推广栽培提供技术指导。【方法】通过盆栽试验,在温度25~36℃,相对湿度55%~65%条件下,于温室内设置4种光照处理T1(CK)无遮光,T2遮光56%,T3遮光78%,T4遮光97%,对应光照强度分别为17 863~18 322,7 520~8 253,3 788~4 020,342~435lx。通过测定不同光照强度下3年生对开蕨组培苗的形态指标及光合色素含量、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光合-光照强度响应曲线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等指标,筛选适宜对开蕨组培苗生长发育的光照条件。【结果】经遮阴处理(除T4处理外)的对开蕨组培苗较对照组叶片变薄,比叶重降低,单叶面积增大,叶绿素含量增多。随光照强度减小,Pn日均值、L_(UE)、P_(max)、A_(QY)和ΦPSⅡ均表现出先增后降的变化趋势,并在T2处理下达到最大,T4处理最小;Chl a/b、L_(CP)、L_(SP)、R_d、Fv/Fm、Fv/Fo、Fv′/Fm′、qP及NPQ均呈下降趋势。T1处理的Pn日变化呈"双峰"曲线,T2、T3、T4处理呈"单峰"曲线。【结论】4组处理中以T2处理的植株生长状态最好,故认为对开蕨组培苗生长的最适光照强度是7 520~8 253lx。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开 组培苗 光照强度 形态特征 光合作用 叶绿素荧光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珍稀植物对开蕨与其伴生物种的联结性及群落稳定性 被引量:65
18
作者 黄祥童 王绍先 +5 位作者 黄炳军 尹航 崔凯峰 赵伟 范宇光 顾德峰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80-90,共11页
基于2×2联列表,采用X2和W检验,联结系数(AC)、点相关系数(PPC)、Ochiai指数(OI)、共同出现百分率(PC)的种间联结性分析和M.Godron群落稳定性测定方法,以长白山极其狭小地区分布的国家Ⅱ级保护植物——对开蕨(Phyllitis scolopendri... 基于2×2联列表,采用X2和W检验,联结系数(AC)、点相关系数(PPC)、Ochiai指数(OI)、共同出现百分率(PC)的种间联结性分析和M.Godron群落稳定性测定方法,以长白山极其狭小地区分布的国家Ⅱ级保护植物——对开蕨(Phyllitis scolopendrium)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其在海拔729、1008m群落内,对开蕨与其伴生种联结性及群落稳定性。调查显示:吉林省临江区域自然分布的对开蕨种群为小片状聚集分布,数量较少,局部大尺度上分布频度极低,为偶见种。与对开蕨伴生的植物共有70种,其中乔木16种,灌木16种,草本植物38种。联结性分析表明:群落总体联结性VR(方差比率)>1,检验统计量W<X20.05(N),显示群落种群间均表现出正关联,但没有达到显著水平。联结性测度指标显示对开蕨种群与乔木、灌木联结性低于与草本的联结性;其中对开蕨与乔木联结种对均不显著(X2<3.841);与灌木正联结种对以凤城卫矛(Euonymus maximowiczianus)达到显著正联结(X2>3.841),其它联结均不显著;对开蕨与草本植物三叉耳蕨(Polystichum tripteron)达到极显著正联结(X2>6.635),与粗茎鳞毛蕨(Dryopteris crassirhizoma)为显著正联结,与野芝麻(Lamium barbatum)为显著负联结(3.841<X2<6.635),反映出对开蕨与大多数植物种群关联不显著或显著关联的种群极少,种间联结关系较为松散趋向于相互独立,有很大的随机性。群落稳定性测定得出:海拔1008m的01群落和海拔729m的02群落,其总体的累计种类倒数百分数与累积相对频度比值分别为35/65、34/66,均远离20/80;各群落内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的比值也远离稳定点坐标,显示出群落总体均不稳定;两个群落内部各层次的稳定性排序均为草本层>灌木层>乔木层。结论提示:现存对开蕨群落极不稳定,亟待加强保护。在物种保护和回归实践中可通过保护和选择与之正联结较强的物种来保护和建立对开蕨生存环境以求对开蕨分布群落的稳定,最终达到实效保护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开 伴生物种 种群联结性 群落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2+)、Pb^(2+)胁迫下对开蕨配子体发育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梓丞 杨硕 +1 位作者 关旸 刘保东 《河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28-134,共7页
为明确重金属污染对对开蕨配子体生长发育的影响,探究对开蕨濒危的内在原因,以对开蕨配子体为材料,分别设置土壤中不同含量Cd^(2+)(0.2、0.4、0.8 mg/kg)和Pb^(2+)(20、40、80 mg/kg)对其配子体进行单因素胁迫培养,应用光学显微镜对配... 为明确重金属污染对对开蕨配子体生长发育的影响,探究对开蕨濒危的内在原因,以对开蕨配子体为材料,分别设置土壤中不同含量Cd^(2+)(0.2、0.4、0.8 mg/kg)和Pb^(2+)(20、40、80 mg/kg)对其配子体进行单因素胁迫培养,应用光学显微镜对配子体形态结构进行比较观察,并统计了心形原叶体、精子器、颈卵器的形成时间以及精子器、颈卵器等数量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Cd^(2+)、Pb^(2+)对对开蕨配子体精子器形成时间无显著影响,但对心形原叶体、颈卵器形成时间以及精子器、颈卵器、假根、毛状体数量影响显著。在0.4 mg/kg Cd^(2+)、40 mg/kg Pb^(2+)胁迫下,对开蕨配子体叶绿体变黄,并伴有叶绿体溶解的现象;在0.4 mg/kg Cd^(2+)、40 mg/kg Pb^(2+)胁迫下,精子器细胞壁出现发黄现象,排出的精细胞也呈现黄色;在0.2 mg/kg Cd^(2+)胁迫下,颈卵器顶端到底部颜色逐渐发黄,而在20 mg/kg Pb^(2+)胁迫下,颈卵器从底部向顶端逐渐变黄;在0.8 mg/kg Cd^(2+)、80 mg/kg Pb^(2+)胁迫下,假根出现褐变、弯曲的现象,且在80 mg/kg Pb^(2+)胁迫下,假根出现渗漏现象。0.2 mg/kg Cd^(2+)、20 mg/kg Pb^(2+)对对开蕨配子体的影响较小,但随着Cd^(2+)、Pb^(2+)含量的增加,对开蕨配子体生长所受影响增大,其形态结构发生严重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开 配子体 精子器 颈卵器 假根 Cd^(2+)胁迫 Pb^(2+)胁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开路面汽车紧急制动的稳定性控制 被引量:5
20
作者 李卫兵 吴琼 +1 位作者 王翔宇 李亮 《汽车安全与节能学报》 CAS CSCD 2018年第3期272-280,共9页
为了保持汽车在对开路面上进行紧急制动时的稳定性,提出了一种基于模型预测控制(MPC)的主动前轮转向(AFS)辅助控制技术。搭建了七自由度整车动力学模型,利用魔术公式建立轮胎模型。给出了控制模型,利用MPC方法,设计了AFS控制器。进行了S... 为了保持汽车在对开路面上进行紧急制动时的稳定性,提出了一种基于模型预测控制(MPC)的主动前轮转向(AFS)辅助控制技术。搭建了七自由度整车动力学模型,利用魔术公式建立轮胎模型。给出了控制模型,利用MPC方法,设计了AFS控制器。进行了Simulink-Carsim联合仿真。对于车辆在对开路面上紧急制动的工况,将本方法与其他方法的仿真测试对比。结果表明:在不改变原有的制动防抱死控制(ABS)控制逻辑的前提下,有AFS调控车辆横向跑偏0.49 m,而无AFS调控车辆横向跑偏1.64 m。因而,本方法能够抑制对开路面上紧急制动时汽车的跑偏,保证汽车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安全 稳定性控制 主动前轮转向(AFS) 模型预测控制(MPC) 制动防抱死控制(ABS) 对开路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