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中通用技术“任务—对应法”融和“四问驱动”课例
1
作者 秦静 《江苏教育》 2024年第19期79-80,共2页
一、课堂模式及内涵阐述为了打造“问题解决”式课堂,笔者采用“任务—对应法”融和“四问驱动”教学,构建了如图所示的课堂教学模式(见图1)。
关键词 通用技术 “任务—对应 “四问驱动” 模式及课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部地区农副食品加工业对应法分析
2
作者 刘卫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815-1818,共4页
通过对西部农副食品加工业财务数据的收集整理,研究西部地区数据的共性和特殊规律。研究主要从3方面展开:西部农副食品加工业特征;西藏和青海的特殊性;西部剩余地区加工业的共同特征。运用对应分析法对数据进行分析,结合图形,发现西藏... 通过对西部农副食品加工业财务数据的收集整理,研究西部地区数据的共性和特殊规律。研究主要从3方面展开:西部农副食品加工业特征;西藏和青海的特殊性;西部剩余地区加工业的共同特征。运用对应分析法对数据进行分析,结合图形,发现西藏和青海农副食品加工业有其特殊性,其余地区有共性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地区 食品加工业 对应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透视仿射对应法解决画法几何中的图解问题
3
作者 李翠华 《沈阳大学学报》 CAS 2001年第4期90-92,共3页
以正投影法为基础的画法几何与以仿射变换、射影变换为基础而形成的仿射几何学、射影几何之间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 ,运用仿射几何的理论来阐明与解决画法几何中的一些问题 ,特别对画法几何中难于解决的问题 ,提供了方便与可能 ,从而形成... 以正投影法为基础的画法几何与以仿射变换、射影变换为基础而形成的仿射几何学、射影几何之间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 ,运用仿射几何的理论来阐明与解决画法几何中的一些问题 ,特别对画法几何中难于解决的问题 ,提供了方便与可能 ,从而形成了一种新的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视仿射对应法 几何 正投影 仿射几何 射影几何 仿射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方证对应法在中医《伤寒论》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4
作者 何文星 《中国卫生产业》 2023年第21期187-189,193,共4页
从中医学领域的发展情况来看,《伤寒论》具有极高的历史地位,其所开创的辨证论治完整体系在现代中医中依旧被广泛应用,这也是每个中医学者的必修科目。但应注意到的是,《伤寒论》的成书历史相对较久,关联的注解同样有所差异,需要采取方... 从中医学领域的发展情况来看,《伤寒论》具有极高的历史地位,其所开创的辨证论治完整体系在现代中医中依旧被广泛应用,这也是每个中医学者的必修科目。但应注意到的是,《伤寒论》的成书历史相对较久,关联的注解同样有所差异,需要采取方证对应法展开《伤寒论》教学工作。文章分析了学习《伤寒论》可能遇到的困难之处,阐述了基于方证对应法用于展开实际教学的应用要点,提出了教学的优势,希望能够为现代中医学的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证对应法 《伤寒论》 教学要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应法解题例谈
5
作者 付维忱 《中学生数理化(高二数学、高考数学)》 2006年第5期62-62,共1页
关键词 对应法 解题方 对应关系 集合 数学 高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节点数码对应法连接电路
6
作者 何昌来 《物理教学探讨(中教版)》 2004年第1期51-51,共1页
关键词 电路连接 节点数码对应法 物理 中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对应分析法对中国媒体网站评价的研究 被引量:16
7
作者 沈祥兴 李东旻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26-133,共8页
网站作为网络空间中信息的主要载体,在整个网络链路空间中处于信息节点的关键地位。本文引入一种全新的对应分析法,并在构建了对应分析评价模型后,应用此方法对中国媒体网站进行抽样评价。在对评价结果分析总结的基础上,对部分典型中国... 网站作为网络空间中信息的主要载体,在整个网络链路空间中处于信息节点的关键地位。本文引入一种全新的对应分析法,并在构建了对应分析评价模型后,应用此方法对中国媒体网站进行抽样评价。在对评价结果分析总结的基础上,对部分典型中国媒体网站建设提出建议,以提供更好的信息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应分析 网站评价 网络媒体 定位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对应分析法的编组站分类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王喆 彭其渊 殷勇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88-91,共4页
针对编组站分类问题,在有关研究基础上选择对应分析法对编组站进行比较分析。根据对应分析法的原理和处理过程,确定编组站样本选择和分类技术指标,通过对应分析的结果分析,将样本编组站分为路网性、区域性和地方性编组站,并与有关研究... 针对编组站分类问题,在有关研究基础上选择对应分析法对编组站进行比较分析。根据对应分析法的原理和处理过程,确定编组站样本选择和分类技术指标,通过对应分析的结果分析,将样本编组站分为路网性、区域性和地方性编组站,并与有关研究的编组站分类结果进行比较,说明该方法直观且符合编组站的实际分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编组站 对应分析 分类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应分析法在地浸铀矿山水质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2
9
作者 利广杰 张博 +3 位作者 王海峰 张斌 李建东 原渊 《铀矿冶》 CAS 2012年第1期46-50,共5页
根据新疆某地浸矿山12个不同时期的水质监测数据,运用对应分析法对地浸铀矿山水质污染状况进行综合评价。研究地下水水样中8种化学成分之间的相关关系,从中提取2个主因子进行分析计算,结果表明污染较严重的因子有Ca2+、SO42-和Eh等。分... 根据新疆某地浸矿山12个不同时期的水质监测数据,运用对应分析法对地浸铀矿山水质污染状况进行综合评价。研究地下水水样中8种化学成分之间的相关关系,从中提取2个主因子进行分析计算,结果表明污染较严重的因子有Ca2+、SO42-和Eh等。分析结果从整体上认识和评价该地浸矿山水质的污染现状,为保护该矿山地下水资源提供基础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应分析 水质评价 地浸铀矿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动注射梯度校正技术──对应溶液法测定配合物逐级稳定常数的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毛东森 陈同岳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1994年第2期39-45,共7页
本实验利用流动注射梯度校正技术,结合微机可提供准确的时间延时和快速而精确的数据采集和数据处理,并采用合适的流路系统,提出用配位体的一个高浓度标准溶液来制备"标准系列",在非平衡条件下测定配合物逐级稳定系数的对应溶液法... 本实验利用流动注射梯度校正技术,结合微机可提供准确的时间延时和快速而精确的数据采集和数据处理,并采用合适的流路系统,提出用配位体的一个高浓度标准溶液来制备"标准系列",在非平衡条件下测定配合物逐级稳定系数的对应溶液法原理,通过对UO_2^(2+)-SCN~-配合体系各级稳定系数的测定,说明该法具有简单、快速和准确度较高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应溶液 稳定常数 络合物 FI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锦棉交织物服用性能的对应分析法 被引量:2
11
作者 唐虹 黄晓梅 《丝绸》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38-39,共2页
对锦棉交织物进行了服用性能的对应分析 ,指出棉锦绸、锦棉绸以及纯棉织物的服用性能特点 。
关键词 锦棉交织物 服用性能 对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对应分析法的揭阳城市绿地植物配置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唐海溶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68-274,共7页
利用对应分析法,对广东揭阳城市绿地植物的统计数据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植物景观的多样性直接影响城市绿地植物配置模式的优劣,同时提出了对揭阳城市绿地植物配置的优化模式:应以乡土植物为主,采用多种植物来丰富景观配置,营造出具... 利用对应分析法,对广东揭阳城市绿地植物的统计数据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植物景观的多样性直接影响城市绿地植物配置模式的优劣,同时提出了对揭阳城市绿地植物配置的优化模式:应以乡土植物为主,采用多种植物来丰富景观配置,营造出具有地方特色的地域景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应分析 城市绿地 植物配置 揭阳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对应分析法的谷物微量元素分析
13
作者 高锦红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908-1909,共2页
[目的]讨论常见谷物中微量元素的分布及相关性。[方法]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了6种陕西常见谷物中微量元素Fe、Mn、Cu、Zn和Ca的含量。[结果]不同地区由于土壤、气候等因素不同,所产粮食中微量元素存在一定差别。[结论]采用对应... [目的]讨论常见谷物中微量元素的分布及相关性。[方法]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了6种陕西常见谷物中微量元素Fe、Mn、Cu、Zn和Ca的含量。[结果]不同地区由于土壤、气候等因素不同,所产粮食中微量元素存在一定差别。[结论]采用对应分析法对谷物微量元素相关性进行分析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物 微量元素 对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对应分析方法识别柯克亚凝析油气田的含烃剖面
14
作者 王新裕 丁国发 栾岩林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344-351,共8页
本文利用对应分析方法,对柯克亚凝析油气田的含烃剖面进行分析识别和划分,补充和完善了测井解释,使之有较高的符合率。
关键词 油气田 含烃 剖面 对应分析 测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应趋势法在水位预报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陈斯伦 《广东水电科技》 1993年第1期12-20,共9页
本文叙述了近二、三年内,通过编制北江一些河段洪峰水位预报方案的实践,摸索了一种与传统的相应水位法不同的对应趋势法。文中就这个方法的基本依据,构图的基本型式,洪峰出现时间的预报等进行了论述。文中还用一定的篇幅,就新、旧两种... 本文叙述了近二、三年内,通过编制北江一些河段洪峰水位预报方案的实践,摸索了一种与传统的相应水位法不同的对应趋势法。文中就这个方法的基本依据,构图的基本型式,洪峰出现时间的预报等进行了论述。文中还用一定的篇幅,就新、旧两种方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新法比旧法在精度上提高近一倍,预见期方面也延长数倍。在处理预报河段之间的支流入汇、区间来水方面,新法可以用中继站或预报站的水位变量代替旧法的流量合成、区间雨量等繁琐的方法。事实说明,新法比旧法有着明显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位 对应趋势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体交叉对应取穴法的研究进展——头、颈、胸、腰的交叉对应取穴在骨科疾病中的应用
16
作者 张鹏 王旒靖 +3 位作者 薛婷 赵珈宇 吴颖琦 马惠芳(指导) 《中国民间疗法》 2022年第23期31-33,125,共4页
交叉对应取穴法是将上下取穴、左右对应取穴法相结合的一种取穴方法,强调人体部位上下、左右的交叉对应关系,具有选穴精简、简单易学、疗效显著等优势。该文以中医整体观念为基础,以取象比类思想为指导,并结合临床实践经验,将传统的上... 交叉对应取穴法是将上下取穴、左右对应取穴法相结合的一种取穴方法,强调人体部位上下、左右的交叉对应关系,具有选穴精简、简单易学、疗效显著等优势。该文以中医整体观念为基础,以取象比类思想为指导,并结合临床实践经验,将传统的上下肢交叉对应取穴发展为躯干交叉对应取穴,即颈项部和腰腹部、头面部和胸背部的交叉对应取穴,进一步完善了人体交叉对应取穴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叉对应取穴 上下取穴 左右取穴 同名经相应取穴 整体观念 取象比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应趋势法在武江水位预报上的应用
17
作者 陈斯伦 《广东水电科技》 1995年第2期3-5,共3页
笔者曾在《广东水电科技》1993年第1期发表过《对应趋势法在水位预报的应用》一文(以下简称前文),文中就该法的基本依据构图的基本型式、洪峰出现时间的预报、与相应水位法的比较等作过论述。该文写成后,在编制武江河段的水位... 笔者曾在《广东水电科技》1993年第1期发表过《对应趋势法在水位预报的应用》一文(以下简称前文),文中就该法的基本依据构图的基本型式、洪峰出现时间的预报、与相应水位法的比较等作过论述。该文写成后,在编制武江河段的水位预报中又探索出两种新的型式,在扩大预报的跨度及提高预报精度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获得了新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江 水位预报 对应趋势 洪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新疆依干其渠首水位流量关系的推求方法
18
作者 苑军 《陕西水利》 2013年第E01期172-173,共2页
渠首设计中十分重的任务是闸址处河道水位流量关系的建立,在缺乏实测资料的时候,往住通过参证站推求闸址处的水位流量关系。本文通过分析依干其渠首水位流量关系的推求过程,探讨了峰谷过程对应法和稳定水位对应法在渠首设计中的应用... 渠首设计中十分重的任务是闸址处河道水位流量关系的建立,在缺乏实测资料的时候,往住通过参证站推求闸址处的水位流量关系。本文通过分析依干其渠首水位流量关系的推求过程,探讨了峰谷过程对应法和稳定水位对应法在渠首设计中的应用,并对比了两者的优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干其渠首 依干其渡口 水位流量关系 峰谷过程对应法 稳定水位对应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音块技术与数控思维在中国当代音乐创作中的初步实践——以何训田《梦四则》及其RD作曲法为例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鹏 《北方音乐》 2023年第4期39-50,共12页
《梦四则》是何训田的早期代表作之一。作曲家有意识地在“梦”的意象中沉思,于四种梦境及“非连续性”特征,作音乐性转化,利用半音化音高组织与自创RD作曲法中的对应原则加以整合,该作品借西方音响音乐的体式,寻求突破的个性创作轨迹... 《梦四则》是何训田的早期代表作之一。作曲家有意识地在“梦”的意象中沉思,于四种梦境及“非连续性”特征,作音乐性转化,利用半音化音高组织与自创RD作曲法中的对应原则加以整合,该作品借西方音响音乐的体式,寻求突破的个性创作轨迹。文章对作品的音高材料构成、音响形态变化、数控对应表现与曲式结构特征,作详细分析,以此阐述作曲家是如何吸纳西方音块音响化组织思维,结合自身创作手法与思想,作出新的音响,并追求体现“中国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何训田 《梦四则》 音响形态 对应法 数列控制 渐进式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理课堂读图方法探索
20
作者 孙苓 《地理教学》 1993年第2期9-10,共2页
读图是地理课的一大特色。中学地理的图象系统包括各类地图、示意图、模式图、景观图、统计图表等。怎样读图才能提高读图质量和速度呢?我在实践中总结出四种方法:描述法、对应法、组合法和分析法。
关键词 地理课 读图方 课堂 对应法 景观图 中学地理 示意图 描述 才能 探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