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8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洪仁蓖的“对外通商论”
1
作者
汤标中
《北京商学院学报》
CSSCI
1997年第3期50-51,共2页
洪仁的“对外通商论”汤标中洪仁(1822—1864年),广东花县(今花都市)人,洪秀全的族弟。早年多次考秀才未中,在家乡私塾教书。于1852年往香港作布道士。1859年春达天京(今南京市),成为太平天国后期重要领...
洪仁的“对外通商论”汤标中洪仁(1822—1864年),广东花县(今花都市)人,洪秀全的族弟。早年多次考秀才未中,在家乡私塾教书。于1852年往香港作布道士。1859年春达天京(今南京市),成为太平天国后期重要领导人之一。洪仁在香港期间见多识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平天国
洪仁GAN
对外
贸易史
对外通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清代广州独口对外通商及其影响
被引量:
2
2
作者
李真锦
《广东社会科学》
1986年第2期90-96,101,共8页
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清政府关闭了江、浙、闽三海口,限定广州为全国对外通商的唯一口岸.广州独口通商后,其外贸状况如何?对当时广东社会经济产生怎样的影响?这是研究广州乃至中国外贸史的重要课题.本文仅就1757年至1825年前后近七十年...
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清政府关闭了江、浙、闽三海口,限定广州为全国对外通商的唯一口岸.广州独口通商后,其外贸状况如何?对当时广东社会经济产生怎样的影响?这是研究广州乃至中国外贸史的重要课题.本文仅就1757年至1825年前后近七十年间(即乾隆二十二年至道光初年.此后鸦片走私泛滥,广东外贸发生质的变化,故本文暂不予讨论)这个历史时期的上述问题作一初步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州外贸
对外
通商
粤海关
乾隆二十二年
对外
贸易
广东社会
清政府
洋银
墟市
道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清末上海通商与社会心态变异
被引量:
5
3
作者
乐正
《文史哲》
1988年第6期15-22,共8页
对外通商是清末上海崛起的基点与动力,是上海发展的方向与轴线。它使商人成为上海的主角,近代商业意识与文化成为这个特定社会的精神主宰:赢利至上与金钱万能的思想支配着人们的行动,竞争意识与冒险精神得到社会的鼓励,生活方式与消费...
对外通商是清末上海崛起的基点与动力,是上海发展的方向与轴线。它使商人成为上海的主角,近代商业意识与文化成为这个特定社会的精神主宰:赢利至上与金钱万能的思想支配着人们的行动,竞争意识与冒险精神得到社会的鼓励,生活方式与消费心理日益远离传统农业社会的崇俭观念模式,为商人与市民所偏爱的通俗文化逐步兴起而成为一种新潮。对外通商还造成了一个全国范围向上海移民的动向,使上海成为一个移民的社会,这种五方杂居、客籍多于土著的移民社会特征带来了深刻的社会影响:上海既是本国多元文化的汇聚地,又是中西文化交流的中心,各种文化之间既相互渗透又相安并存,人们的心态不断游移变异,思维空间日益扩大,商业竞争氖围日趋强化,会馆文化与帮会文化逐渐发达,移民对本体文化开始了重新认同。对外通商带来的社会心态变异过程实质上就是人的近代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人
中西文化交流
对外
通商
通商
贸易
近代化
公共租界
社会影响
上海租界
近代上海
资本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五口通商时期丝茶出口贸易
被引量:
5
4
作者
杨源兴
《学术研究》
1984年第3期78-84,共7页
第一次鸦片战争后,中国被迫开辟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个口岸对外通商。从这时起,到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再次被迫增辟口岸时止,通称“五口通商时期”。这个时期,中国的对外贸易与以往相比,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在出口贸易中,中国传...
第一次鸦片战争后,中国被迫开辟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个口岸对外通商。从这时起,到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再次被迫增辟口岸时止,通称“五口通商时期”。这个时期,中国的对外贸易与以往相比,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在出口贸易中,中国传统的丝茶出口,增长迅速,长期成为我国出口贸易的主要部分。丝茶出口的扩大,对当时和尔后的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起了很大的影响,很值得加以研究。本文试图就此作一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口
通商
时期
出口贸易
生丝贸易
出口值
茶叶贸易
对外
贸易
广州
上海开埠
对外
通商
茶叶出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浅论康熙时期的对外贸易
5
作者
郭蕴静
《求是学刊》
1984年第4期71-77,共7页
关键词
康熙时期
对外
贸易
清政府
对日贸易
对外
通商
粤海关
厦门
海关监督
海外贸易
洋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晚清开埠通商思想简论
6
作者
刘天路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5年第1期25-29,共5页
晚清开埠通商思想简论刘天路鸦片战争以来,中国陆续开放了许多可以与外国进行通商的城市,其中有的是根据不平等条约设立的约开口岸,有的是中国政府自行开放的自开商埠。一般来说,通商口岸和商埠的设立,是一个国家对外贸易发展到一...
晚清开埠通商思想简论刘天路鸦片战争以来,中国陆续开放了许多可以与外国进行通商的城市,其中有的是根据不平等条约设立的约开口岸,有的是中国政府自行开放的自开商埠。一般来说,通商口岸和商埠的设立,是一个国家对外贸易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它们对于促进国家经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埠
通商
自开商埠
通商
口岸
清政府
发展
对外
贸易
对外
通商
中外贸易
社会思潮
康有为
通商
贸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晚清汉口城市的发展和演变
被引量:
9
7
作者
王永年
《江汉论坛》
1988年第4期76-81,共6页
本文试图通过对晚清汉口城市发展、演变的研究,从一个侧面看特殊历史条件下中国传统城市走向近代的艰难曲折的历史进程.1 汉口,在明初还是一片与汉阳相连的无人居住的荒洲,明成化年间汉水改道,汉口始与汉阳分开,成为民船停泊之所.到明末...
本文试图通过对晚清汉口城市发展、演变的研究,从一个侧面看特殊历史条件下中国传统城市走向近代的艰难曲折的历史进程.1 汉口,在明初还是一片与汉阳相连的无人居住的荒洲,明成化年间汉水改道,汉口始与汉阳分开,成为民船停泊之所.到明末,汉口已成为一个拥有二万余居民,"商船四集,货物纷华,风景颇称繁庶"的初具规模的商业城市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运输业
汉口
工商业
交通工具
开埠
城市发展
对外
通商
车站
铁路
世纪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如何发挥武汉市作为中心城市的作用——关于武汉市发展战略的一个设想
8
作者
李崇淮
《武汉财会》
1983年第S1期9-11,共3页
如何发挥武汉市作为中心城市的作用?应该采用什么样的发展战略?我和一部分同志的设想是:根据武汉市的特点,发挥优势,从加强交通运输条件入手,大力发展商业,把武汉建成为一个内地贸易中心、对外经济贸易中心,旅游中心,科技中心,以及信息...
如何发挥武汉市作为中心城市的作用?应该采用什么样的发展战略?我和一部分同志的设想是:根据武汉市的特点,发挥优势,从加强交通运输条件入手,大力发展商业,把武汉建成为一个内地贸易中心、对外经济贸易中心,旅游中心,科技中心,以及信息、咨询和管理服务中心,以此带动武汉地区、湖北地区和内地各省经济的全面发展,从而把武汉市建成为一个华中地区的经济中心。武汉市的特点是地理位置适中,交通方便。水路有长江汉水之利,上溯重庆宜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展战略
中心城市
交通运输条件
旅游中心
对外
通商
口岸
东方芝加哥
对外
经济联系
山区经济
北通
运输成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洪仁蓖的“对外通商论”
1
作者
汤标中
机构
广东省贸易学校
出处
《北京商学院学报》
CSSCI
1997年第3期50-51,共2页
文摘
洪仁的“对外通商论”汤标中洪仁(1822—1864年),广东花县(今花都市)人,洪秀全的族弟。早年多次考秀才未中,在家乡私塾教书。于1852年往香港作布道士。1859年春达天京(今南京市),成为太平天国后期重要领导人之一。洪仁在香港期间见多识广...
关键词
太平天国
洪仁GAN
对外
贸易史
对外通商论
分类号
F752.952 [经济管理—国际贸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清代广州独口对外通商及其影响
被引量:
2
2
作者
李真锦
出处
《广东社会科学》
1986年第2期90-96,101,共8页
文摘
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清政府关闭了江、浙、闽三海口,限定广州为全国对外通商的唯一口岸.广州独口通商后,其外贸状况如何?对当时广东社会经济产生怎样的影响?这是研究广州乃至中国外贸史的重要课题.本文仅就1757年至1825年前后近七十年间(即乾隆二十二年至道光初年.此后鸦片走私泛滥,广东外贸发生质的变化,故本文暂不予讨论)这个历史时期的上述问题作一初步的探讨.
关键词
广州外贸
对外
通商
粤海关
乾隆二十二年
对外
贸易
广东社会
清政府
洋银
墟市
道光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清末上海通商与社会心态变异
被引量:
5
3
作者
乐正
出处
《文史哲》
1988年第6期15-22,共8页
文摘
对外通商是清末上海崛起的基点与动力,是上海发展的方向与轴线。它使商人成为上海的主角,近代商业意识与文化成为这个特定社会的精神主宰:赢利至上与金钱万能的思想支配着人们的行动,竞争意识与冒险精神得到社会的鼓励,生活方式与消费心理日益远离传统农业社会的崇俭观念模式,为商人与市民所偏爱的通俗文化逐步兴起而成为一种新潮。对外通商还造成了一个全国范围向上海移民的动向,使上海成为一个移民的社会,这种五方杂居、客籍多于土著的移民社会特征带来了深刻的社会影响:上海既是本国多元文化的汇聚地,又是中西文化交流的中心,各种文化之间既相互渗透又相安并存,人们的心态不断游移变异,思维空间日益扩大,商业竞争氖围日趋强化,会馆文化与帮会文化逐渐发达,移民对本体文化开始了重新认同。对外通商带来的社会心态变异过程实质上就是人的近代化过程。
关键词
上海人
中西文化交流
对外
通商
通商
贸易
近代化
公共租界
社会影响
上海租界
近代上海
资本主义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五口通商时期丝茶出口贸易
被引量:
5
4
作者
杨源兴
出处
《学术研究》
1984年第3期78-84,共7页
文摘
第一次鸦片战争后,中国被迫开辟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个口岸对外通商。从这时起,到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再次被迫增辟口岸时止,通称“五口通商时期”。这个时期,中国的对外贸易与以往相比,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在出口贸易中,中国传统的丝茶出口,增长迅速,长期成为我国出口贸易的主要部分。丝茶出口的扩大,对当时和尔后的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起了很大的影响,很值得加以研究。本文试图就此作一初步探讨。
关键词
五口
通商
时期
出口贸易
生丝贸易
出口值
茶叶贸易
对外
贸易
广州
上海开埠
对外
通商
茶叶出口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浅论康熙时期的对外贸易
5
作者
郭蕴静
出处
《求是学刊》
1984年第4期71-77,共7页
关键词
康熙时期
对外
贸易
清政府
对日贸易
对外
通商
粤海关
厦门
海关监督
海外贸易
洋货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晚清开埠通商思想简论
6
作者
刘天路
出处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5年第1期25-29,共5页
文摘
晚清开埠通商思想简论刘天路鸦片战争以来,中国陆续开放了许多可以与外国进行通商的城市,其中有的是根据不平等条约设立的约开口岸,有的是中国政府自行开放的自开商埠。一般来说,通商口岸和商埠的设立,是一个国家对外贸易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它们对于促进国家经济...
关键词
开埠
通商
自开商埠
通商
口岸
清政府
发展
对外
贸易
对外
通商
中外贸易
社会思潮
康有为
通商
贸易
分类号
F092.2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晚清汉口城市的发展和演变
被引量:
9
7
作者
王永年
机构
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所
出处
《江汉论坛》
1988年第4期76-81,共6页
文摘
本文试图通过对晚清汉口城市发展、演变的研究,从一个侧面看特殊历史条件下中国传统城市走向近代的艰难曲折的历史进程.1 汉口,在明初还是一片与汉阳相连的无人居住的荒洲,明成化年间汉水改道,汉口始与汉阳分开,成为民船停泊之所.到明末,汉口已成为一个拥有二万余居民,"商船四集,货物纷华,风景颇称繁庶"的初具规模的商业城市了.
关键词
交通运输业
汉口
工商业
交通工具
开埠
城市发展
对外
通商
车站
铁路
世纪初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如何发挥武汉市作为中心城市的作用——关于武汉市发展战略的一个设想
8
作者
李崇淮
机构
武汉大学经济管理系
出处
《武汉财会》
1983年第S1期9-11,共3页
文摘
如何发挥武汉市作为中心城市的作用?应该采用什么样的发展战略?我和一部分同志的设想是:根据武汉市的特点,发挥优势,从加强交通运输条件入手,大力发展商业,把武汉建成为一个内地贸易中心、对外经济贸易中心,旅游中心,科技中心,以及信息、咨询和管理服务中心,以此带动武汉地区、湖北地区和内地各省经济的全面发展,从而把武汉市建成为一个华中地区的经济中心。武汉市的特点是地理位置适中,交通方便。水路有长江汉水之利,上溯重庆宜宾。
关键词
发展战略
中心城市
交通运输条件
旅游中心
对外
通商
口岸
东方芝加哥
对外
经济联系
山区经济
北通
运输成本
分类号
F2 [经济管理—国民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洪仁蓖的“对外通商论”
汤标中
《北京商学院学报》
CSSCI
199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清代广州独口对外通商及其影响
李真锦
《广东社会科学》
1986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清末上海通商与社会心态变异
乐正
《文史哲》
1988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中国五口通商时期丝茶出口贸易
杨源兴
《学术研究》
1984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浅论康熙时期的对外贸易
郭蕴静
《求是学刊》
198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晚清开埠通商思想简论
刘天路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论晚清汉口城市的发展和演变
王永年
《江汉论坛》
1988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如何发挥武汉市作为中心城市的作用——关于武汉市发展战略的一个设想
李崇淮
《武汉财会》
198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