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列宁关于社会主义国家对外贸易理论初探
- 1
-
-
作者
宋才发
-
出处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6期69-74,共6页
-
文摘
社会主义国家要不要开展对外贸易,以及如何开展对外贸易,在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里是找不到现成答案的。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缔造者列宁,在实行新经济政策期间,从苏维埃俄国的国情出发,创造性地提出了社会主义国家对外经济贸易的理论。实践证明,它不但促进了苏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恢复和发展,而且对经济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国家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发展对外经济关系,具有理论指导意义。
-
关键词
对外贸易国家垄断制
社会主义国家
苏维埃俄国
列宁
新经济政策
社会主义建设
资本主义国家
对外经济贸易
社会主义制度
对外贸易垄断制
-
分类号
G65
[文化科学—教育学]
C55
[社会学]
-
-
题名苏联外贸国家垄断制的发展与演变
- 2
-
-
作者
刘宝荣
-
出处
《国际贸易》
1987年第12期24-26,共3页
-
文摘
对外贸易国家垄断制是1918年根据列宁的倡议首先在苏联实行的。二次战后东欧和亚洲先后出现了一系列社会主义国家,这些国家都在成立后不久便宣布实行外贸国家垄断,建立了社会主义国家对外经济关系体制的基础。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国内外经济条件的变化,外贸国家垄断的职能及其方式不断发展与演变。所谓外贸国家垄断就是由国家主管外贸及一切对外经济活动。它的理论基础是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和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计划性。从经济观点看,外贸国家垄断是以一种特殊形式参与国际分工,即由国家根据本国经济发展需要主要以计划方式与别国发展经济往来和贸易关系;外汇收入主要集于国家手中,实行国家外汇垄断。外贸国家垄断制在苏联已有70年的历史。
-
关键词
对外贸易国家垄断制
外贸体制
苏联
社会主义国家
国际分工
对外经济活动
对外经济关系
发展需要
发展变化
职能
-
分类号
F74
[经济管理—国际贸易]
-
-
题名东欧国家关于外贸国家垄断制的探索
- 3
-
-
作者
刘宝荣
-
出处
《国际贸易》
1984年第7期57-59,共3页
-
文摘
对外贸易国家垄断制是1918年4月22日列宁签署的“关于对外贸易国有化”法令中明确规定的。列宁当时着重指出,实行对外贸易国家垄断,对保护本国经济起着重要作用。多少年来,对外贸实行国家垄断制的理论原则一直体现在苏联的外贸实践中。归纳起来,传统的外贸国家垄断制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实行外贸国家垄断是社会主义国家对外贸易的标志,主要体现为以国家名义统一对外,集中管理进出口贸易;(2)外贸国家垄断是通过隶属于外贸部的外贸专业公司专营外贸交易的方式实现的;(3)执行指令性的国家外贸计划,外贸专业公司的经营不以利润为出发点。
-
关键词
对外贸易国家垄断制
外贸体制改革
东欧国家
专业公司
外贸部
外贸企业
外贸公司
六十年代
进出口贸易
主要体现
-
分类号
F74
[经济管理—国际贸易]
-
-
题名论既要调动积极性又要实行对外统一
- 4
-
-
作者
邱德民
-
出处
《国际贸易》
1986年第9期22-25,共4页
-
文摘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指出:“要继续放宽政策,按照既要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又要实行统一对外的原则改革外贸体制”,这是对传统的对外贸易国家垄断制的一个突破。认真贯彻这个原则,对于建立中国式充满活力的新型外贸体制,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和实践意义。“既要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又要实行统一对外的原则”,是建国以来我国对外贸易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
-
关键词
对外贸易国家垄断制
外贸体制改革
积极性
外贸企业
相对独立
资本主义
大力发展
国际贸易发展
科学总结
竞争力
-
分类号
F74
[经济管理—国际贸易]
-
-
题名中国经济改革不能走“休克疗法”式的道路
- 5
-
-
作者
徐晓明
-
机构
华东理工大学文法学院
-
出处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5年第3期6-11,共6页
-
文摘
中国经济改革迅猛发展,引起了西方经济界人士的关注。中国怎样向市场经济过渡?美国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杰弗里·萨克斯断言:中国的经济改革必须采用“休克疗法”。 何谓“休克疗法”?从休克疗法在俄罗斯、东欧国家的实践以及萨克斯本人的描述中,休克疗法主要是“三化”,即稳定化、自由化、私有化,具体表现在:通过财政信贷双紧政策以达到经济稳定化;实行一次性放开价格和废除对外贸易国家垄断制,以价格和外贸自由化来启动市场配置资源的机制;对国有企业实行私有化改造,达到市场主体的多元化,以启动竞争机制。
-
关键词
“休克疗法”
中国经济改革
私有化
市场经济
通货膨胀
对外贸易国家垄断制
经济转轨
市场机制
国有企业
国有经济
-
分类号
F121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