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风险投资: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对外融资的渠道
- 1
-
-
作者
郝晓彤
陈琦伟
-
机构
上海交通大学
-
出处
《经济与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73-76,共4页
-
-
关键词
风险投资
中国
高新技术产业
对外融资
融资渠道
-
分类号
F124.3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F832.48
[经济管理—金融学]
-
-
题名“一带一路”背景下茶企对外融资的可行性分析
- 2
-
-
作者
乔雅琳
-
机构
陕西工商职业学院
-
出处
《福建茶叶》
2018年第10期329-329,共1页
-
文摘
近年来,我国越来越重视亚洲共同发展,从频繁的外交、越来越多的国际合作,这多种方面都在表示中国日益强大的影响力,"一带一路"的模式推动了我国基础建设和经济贸易,加强了企业产生辐射作用。"一带一路"对我国就得茶企的对外融资也产生重要影响,本文就针对茶企的对外融资进行可行性分析。
-
关键词
“一带一路”
茶企
对外融资
-
分类号
F426.8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F125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
-
题名证券融资必将成为我国对外融资的主要方式
- 3
-
-
作者
阮钢
程崇祯
-
机构
湖北大学经济学院
-
出处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9年第4期28-30,共3页
-
文摘
本文根据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利用外资的基本情况,分析了不同引资方式的特征及引资潜力,指出对外融资方式逐步转向以证券融资为主是必然的选择。
-
关键词
证券融资
对外融资
主要方式
-
分类号
F832.6
[经济管理—金融学]
-
-
题名浅论对外融资方式的战略重组
- 4
-
-
作者
张世强
张金顺
-
机构
北京望京新兴产业区招商中心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经济系
-
出处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72-74,共3页
-
文摘
浅论对外融资方式的战略重组张世强张金顺一、我国对外融资方式急待实现战略重组:加大国际证券融资的力度之所以说我国对外融资方式急待实现战略重组,主要原因在于:进入90年代以来,国际资本市场呈现愈来愈明显的证券化趋势。这种愈加明显的证券化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
-
关键词
对外融资方式
战略重组
中国
外资利用
融资
-
分类号
F125.4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F831.5
[经济管理—金融学]
-
-
题名美国债务危机与中国对外金融资产安全战略
被引量:3
- 5
-
-
作者
王元龙
-
机构
天大研究院
-
出处
《金融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4-11,共8页
-
文摘
美国政治风险的提升、经济前景堪忧,以及对解决美债危机信心不足,是导致美国主权信用降级的重要原因。其实美国模式是导致美国债务危机爆发的深层次原因,美元泛滥与滥用国家信用是美国模式的两大重要特征。美国债务的不可持续性已经并将对中国经济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近期影响主要表现为中国巨额对外金融资产面临大幅缩水的风险、进一步推高中国通胀、迫使人民币加快升值。因此,维护对外金融资产安全就成为中国经济金融战略中一项极其重要的内容。
-
关键词
债务危机
对外金融资产
安全
战略
-
分类号
F831
[经济管理—金融学]
-
-
题名风险投资介入的最优创业融资探讨
被引量:2
- 6
-
-
作者
杨蒙莺
陈德棉
-
机构
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
出处
《科学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11-113,88,共4页
-
文摘
本文分析了企业家和外部拥有资金或管理经验的专业人士在提高投资项目价值方面的共同作用 ,从理论上阐述风险投资家等投资者为什么能够提高企业的价值 ,并得出了外部融资的最佳数量。最后 。
-
关键词
风险投资
对外融资
双重道德风险
可转换债券
-
Keywords
venture capital,outside finance,double moral hazard and convertible bonds
-
分类号
F830.42
[经济管理—金融学]
-
-
题名我国外汇储备适度规模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5
- 7
-
-
作者
刘莉亚
任若恩
任蓉
-
机构
上海财经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山西省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
出处
《财贸研究》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74-79,共6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研究项目资助 (项目号 :70 173 0 2 9)
教育部博士点基金研究项目资助 (项目号 :2 0 0 2 0 0 0 60 0 1)
上海财经大学现代金融研究中心课题经费资助 (3 5 #-5 )
-
文摘
本文针对外汇储备适度规模的研究现状 ,在人民币均衡汇率研究的启发下 ,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 ,运用经济计量学中的协整方法测算出我国自 2 0世纪 80年代以来的适度外汇储备规模 ,同时分析了近 2 0年来外汇储备规模的失调情况及其主要原因。
-
关键词
中国
外汇储备
适度规模
外债
外商直接投资
对外融资能力
人民币汇率
-
Keywords
desired foreign exchange reserve
cointegration
maladjustment
-
分类号
F832.5
[经济管理—金融学]
-
-
题名加入WTO后中国经济开放度变化分析
被引量:10
- 8
-
-
作者
李建军
-
机构
中央财经大学
-
出处
《国际商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6-10,共5页
-
文摘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经济开放度有了明显变化,无论从对外贸易、对外融资、对外投资占GDP的比重,还是从国际收支自主性交易项目的借方、贷方余额占GDP的比重衡量,开放度都是在升高的。这表明中国经济正在融入经济全球化的潮流之中,对世界经济的影响不断增强。
-
关键词
WT0
中国
开放度
对外贸易
对外融资
对外投资
国际收支
-
分类号
F752
[经济管理—国际贸易]
-
-
题名试论金融改革的长期性与复杂性
被引量:1
- 9
-
-
作者
刘钧
-
机构
山东财政学院
-
出处
《财经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28-29,共2页
-
文摘
由泰国金融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金融风险的频繁发生,使世界各国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影响。从短期看,我国受到危机影响的震荡虽然不大;但是,从长期发展来看,受到影响是不可避免的。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对外出口、吸引外资、对外融资等造成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同时,由于我国金融改革内部还有许多问题尚未理顺,如企业过度负债、商业银行尚未真正转轨、中央银行调控乏力等都使我国金融改革变得更为艰巨。
-
关键词
金融危机
金融风险
对外融资
金融改革
中国
-
分类号
F832.1
[经济管理—金融学]
-
-
题名浅谈赊购筹资在企业扩张过程中的应用
- 10
-
-
作者
柳东梅
-
机构
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
-
出处
《财会通讯(上)》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44-44,共1页
-
-
关键词
企业扩张
筹资规模
赊购
应用
资产扩张
对外融资
必然结果
企业规模
内外环境
-
分类号
F275
[经济管理—企业管理]
-
-
题名论小额再贷款公司的运作与发展
被引量:1
- 11
-
-
作者
战友
-
机构
天津津融投资服务集团有限公司
-
出处
《金融发展研究》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85-86,共2页
-
文摘
改革开放以来,中小微企业获得的金融资源与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相称的。融不到资、融不起资的问题已成为中小微企业发展进程中的“顽症”和“瓶颈”。面对上述问题,有着资金“毛细血管”之称的小贷公司应运而生。
据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12月,全国共有8791家小贷公司,贷款余额9420亿元。小贷公司在服务中小微企业及“三农”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传统金融机构的有益补充。因为不是银行业金融机构,小贷公司不能吸收存款,只能发放贷款,对外融资主要依靠银行。虽然近年来个别省市将小贷公司不超过资本净额50%的对外融资限制进行了上调,但是很多小贷公司对外融资仍较为艰难。全国多个省市都在酝酿设立小额再贷款公司,解决小贷公司融资难题。
-
关键词
贷款公司
银行业金融机构
中国人民银行
运作
企业发展
对外融资
改革开放
国民经济
-
分类号
F832.2
[经济管理—金融学]
-
-
题名论日本的“大型消费景气”
- 12
-
-
作者
胡天民
-
出处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8期9-14,共6页
-
文摘
日本经济学家长谷川庆太郎在《意志》月刊上撰文声称,日本经济在克服'元高不况'(日元升值造成的经济萧条)之后,从1987年7月又开始回升。这次日本经济的复苏是通过扩大内需来实现的,而支撑日本国内需求扩大的主要因素则是'不仅个人消费得到迅速恢复,而且出现了新的消费潮流'。对于这种'新的消费潮流',长谷川以下列若干特征来加以描述:(1)个人消费的迅速增长是消费者对小轿车、家用电器、住宅等耐久消费品的需求带动起来的。
-
关键词
消费潮流
长谷川
日元升值
元高
投机交易
投机活动
土地资产
商品价格
对外金融资产
家庭购物
-
分类号
F27
[经济管理—企业管理]
-
-
题名日本经济80年代回顾和90年代展望
- 13
-
-
作者
胡天民
-
出处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6-10,共5页
-
文摘
一、 '不确定年代'的经济回升美国经济学家加尔布雷恩把80年代称作'不确定的年代'。这对处于大动荡、大调整、大转变过程中的西方经济,似乎作出了相当贴切的概括。回顾80年代的历程,西方经济在1983年前普遍陷入低增长、高失业、高通货膨胀的三重困境,处于'滞胀'的危机局面。1983年以后,呈现短暂的经济复苏,但是很快又重新进入停滞状态,随之而来的是美元暴跌、债务危机、双赤字危机、日元升值萧条危机。
-
关键词
债务危机
双赤字
西方经济
日元升值
世界经济动荡
世界财富
不平衡发展
大衰退
对外金融资产
加尔
-
分类号
F27
[经济管理—企业管理]
-
-
题名日本经济1988年回顾和1989年展望
- 14
-
-
作者
胡天民
-
出处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9-12,21,共5页
-
文摘
仅仅在一年半以前,日本举国上下无不惊呼日元升值将引起经济萧条,许多经济学家纷纷预言企业将面临破产,经济危机即将到来。但是,尽管日元汇率从1985年秋的240日元比1美元升值到1987年底的121日元,在此期间也确实出现了严重经济衰退现象(例如在1986年出现了全国产业经营利润率为-5.7%,企业的设备投资意愿完全消失,
-
关键词
经济景气
经营利润率
日元升值
日元汇率
投资意愿
悲观派
税制改革
对外金融资产
盲目乐观
经济展望
-
分类号
F83
[经济管理—金融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