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式现代化的对外叙事困境与文明叙事建构——基于中美战略叙事的分析视角
1
作者 杨娜 邓与同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福建行政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2-168,共7页
大国发展需要大国叙事。中国式现代化开创了与西方现代化截然不同的现代化范式,它代表了人类文明进步的发展方向,是一种全新的人类文明形态。在开展中国式现代化对外叙事的过程中,面对美国战略叙事的围攻,如何构建有效呈现中华民族文明... 大国发展需要大国叙事。中国式现代化开创了与西方现代化截然不同的现代化范式,它代表了人类文明进步的发展方向,是一种全新的人类文明形态。在开展中国式现代化对外叙事的过程中,面对美国战略叙事的围攻,如何构建有效呈现中华民族文明发展方式的叙事是突破中国式现代化对外叙事困境的关键。中国式现代化的文明叙事与“人类文明新形态”高度相关,包含了坚持和平发展的价值取向、提倡互利共赢的重要主张、达成国际共识的阶段性目标三大建构要素,蕴含了破解困境的可能。面向未来,应立足全球性问题,把握“民族-世界”话语层次,优化叙事博弈技巧,系统构建适应新时代变局的中国式现代化文明叙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对外叙事 文明叙事 叙事困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新时代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对外话语叙事的创造性转化
2
作者 卜路平 曾令辉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0-36,共7页
积极深化不同文明的沟通对话,使中国故事、中国声音转化为易于国际社会理解和接受的内容,是新时代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对外话语叙事创新发展的关键。新时代我国思想政治教育要在守正的基础上持续推动对外话语叙事的创造性转化,增强国际话... 积极深化不同文明的沟通对话,使中国故事、中国声音转化为易于国际社会理解和接受的内容,是新时代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对外话语叙事创新发展的关键。新时代我国思想政治教育要在守正的基础上持续推动对外话语叙事的创造性转化,增强国际话语体系中的话语权。实现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对外话语叙事的创造性转化,需要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对外话语叙事的视角、内容、方式和载体。聚焦国际受众共同关切,从文化共生、利益共识和包容互鉴的国际视角,建构起能被国际社会所接受、认同的话语叙事模式;聚焦人类文明对话需求,融合中国故事与历史故事、中国精神与价值理念、中国实践与创新理论的话语叙事内容,增强国际社会对中华文化的理解与认同;聚焦多元交互生态,创新双向互动、立体沉浸、分众化的话语叙事方式,提升对外话语叙事的针对性与实效性;聚焦多维模态创新图景,创新理论译介与阐释、大众媒体传播、人工智能交互、传统节庆与非遗外宣的话语叙事载体,构建起各国人民愿意听、听得懂、听得明白的话语叙事模式,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对外话语叙事的整体性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对外话语叙事 创造性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外学者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范式:内容、局限与破除
3
作者 张丽丝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0-26,共7页
中国式现代化为全球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社会发展模式,是人类社会发展历程中的一项创举。海外学者对中国现代化的发展道路给予了高度关注,开展了大量调查研究。从理论范式来看,海外学者对中国式现代化的解读大致可以归纳为“西方中心论”... 中国式现代化为全球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社会发展模式,是人类社会发展历程中的一项创举。海外学者对中国现代化的发展道路给予了高度关注,开展了大量调查研究。从理论范式来看,海外学者对中国式现代化的解读大致可以归纳为“西方中心论”“依附理论”“历史终结论”与“跨越‘卡夫丁峡谷’理论”。这些范式虽提供了多角度的理论借镜,但存在自身的限度。西方现代化的单一发展逻辑、西方现代化与现代性的固化叙事框架、东西方文明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以及个人与国家二元对立的价值立场预设,均阻碍海外学者客观地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内涵。要破除这种固化范式的裹挟,须从实践、规范、理论、制度与价值五个层面建构整体性的国际认同。遵循传播规律,主动设置相关议题,有力反驳负面解读,掌握中国式现代化的国际话语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西方现代化 现代性 对外叙事 国际认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