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双侧训练理论的对侧控制功能性电刺激对脑卒中上肢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郭宇斌 张振华 +1 位作者 张宇飞 顾冉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4年第4期759-761,共3页
目的:分析脑卒中上肢偏瘫患者应用基于双侧训练理论的对侧控制功能性电刺激对上肢运动功能、腕关节活动度及表面肌电的影响。方法:择取鹤壁市人民医院于2020年8月至2022年8月期间收治的114例脑卒中上肢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 目的:分析脑卒中上肢偏瘫患者应用基于双侧训练理论的对侧控制功能性电刺激对上肢运动功能、腕关节活动度及表面肌电的影响。方法:择取鹤壁市人民医院于2020年8月至2022年8月期间收治的114例脑卒中上肢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各5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实验组增加基于双侧训练理论的对侧控制功能性电刺激。4 w后,对比两组患者上肢运动功能、腕关节活动度、表面肌电图。结果:训练后,实验组患者上肢、腕部、手部分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训练后,实验组患者腕关节桡偏、尺偏、背伸、掌屈活动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训练后,实验组患者三角肌前束平均肌电值(Averaged electromyography,AEMG)、冈上肌AEMG、斜方肌上部AEMG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双侧训练理论的对侧控制功能性电刺激能够有效提高脑卒中上肢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改善腕关节活动度及上肢神经传导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训练理论 对侧控制功能性电刺激 脑卒中 上肢偏瘫 上肢运动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侧控制型功能性电刺激对脑卒中上肢功能影响的meta分析
2
作者 宋金萍 吉媛红 张茹 《中国医药科学》 2023年第14期137-140,161,共5页
目的系统评价对侧控制型功能性电刺激(CCFES)对脑卒中上肢功能的影响。方法检索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Science Direct、Embase、中国知网、维普、万方医学等数据库,搜集脑卒中患者运用CCFES训练的RCT研究,检... 目的系统评价对侧控制型功能性电刺激(CCFES)对脑卒中上肢功能的影响。方法检索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Science Direct、Embase、中国知网、维普、万方医学等数据库,搜集脑卒中患者运用CCFES训练的RCT研究,检索时限截至2022年9月。按照Cochrane系统评价手册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并提取数据,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9篇RCT,378例患者。meta分析显示,干预后CCFES组上肢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FMA-UE)(病程<3周[MD=6.24,95%CI(2.94,9.55),P=0.0002]、病程3周至3个月[MD=3.19,95%CI(0.59,5.78),P=0.02])、Barthel指数(BI)[MD=5.99,95%CI(2.19,9.79),P=0.002]评分高于神经肌肉电刺激(NME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在脑卒中3个月后,两组的FMA-UE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D=0.34,95%CI(-0.64,1.32),P=0.50]。结论与传统的NMES相比,在脑卒中后3个月内开始使用CCFES干预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且3周内开始干预的效果最佳。但在脑卒中3个月后两种干预方法疗效相似,推测与不同恢复时期的神经可塑性潜力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上肢 对侧控制型功能性电刺激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体表肌电信号通信原理的功能性电刺激系统设计 被引量:2
3
作者 王海鹏 阮伟华 +1 位作者 王兰英 曹聪 《电子科技》 2019年第10期65-69,共5页
基于传感与通信原理和肌电阈值不应期算法,文中设计了一种基于对侧体表肌电信号控制的上肢功能电刺激原型系统。该系统穿戴方便,具有基本的FES功能、对侧控制FES功能以及体表电极刺激和电针刺激两种输出接口。通过对探测端自主肌电脉冲... 基于传感与通信原理和肌电阈值不应期算法,文中设计了一种基于对侧体表肌电信号控制的上肢功能电刺激原型系统。该系统穿戴方便,具有基本的FES功能、对侧控制FES功能以及体表电极刺激和电针刺激两种输出接口。通过对探测端自主肌电脉冲序列利用阈值不应期算法进行解码并实时生成对应的FES刺激脉冲序列,使受刺激肢体跟随探测端肢体力量运动。文中对健康志愿者上肢腕伸动作进行了力量跟踪实验,测试结果显示,探测端腕关节力矩曲线与刺激端腕关节力矩曲线的相关系数为r=0.9254,均方根误差RMSE=0.1843。实验结果显示,该系统能够使志愿者刺激侧腕伸肌较好的跟踪探测端肌肉发力情况,完成腕伸运动功能重建。该原型系统对于偏瘫上肢康复训练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瘫 功能性电刺激 脑卒中 表面肌电信号 对侧控制 体表电极刺激 电针刺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