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7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aYF_(4):Yb,Tm复合TiO_(2)/Bi_(2)WO_(6)光催化降解2,4-二氯苯氧乙酸机制及产物毒性评价
1
作者 曾金 高艳 +4 位作者 王赵鹏 谢雨芸 刘俊 梁旗 王春英 《化工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5416-5431,共16页
采用一步水热法合成了具有紫外光和蓝光发射的稀土上转换材料NaYF_(4):Yb,Tm。采用溶剂/水热法依次将TiO_(2)和Bi_(2)WO_(6)复合在NaYF_(4):Yb,Tm上,制备出复合材料NaYF_(4):Yb,Tm@TiO_(2)(P)@Bi_(2)WO_(6)。对材料进行一系列表征分析,... 采用一步水热法合成了具有紫外光和蓝光发射的稀土上转换材料NaYF_(4):Yb,Tm。采用溶剂/水热法依次将TiO_(2)和Bi_(2)WO_(6)复合在NaYF_(4):Yb,Tm上,制备出复合材料NaYF_(4):Yb,Tm@TiO_(2)(P)@Bi_(2)WO_(6)。对材料进行一系列表征分析,结果表明复合材料之间具有紧密的包覆结构,复合后的比表面积有所增大,但孔径变小,XRD(X射线衍射)、XPS(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等证实了材料中氧空位的存在,PL(光致发光光谱)和UV-Vis DRS(紫外可见漫反射)结果显示TiO_(2)/Bi_(2)WO_(6)对NaYF_(4):Yb,Tm上转换发射的蓝紫光有明显吸收。探究了不同催化剂投加量、2,4-D浓度和外界因素对降解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复合光催化剂对2,4-D有着优异的降解性能,在模拟太阳光照射下3h内最优降解率达96%以上;②最佳催化剂投加量在1.0g/L;③水中常见阴离子对降解影响较大,阳离子基本没有影响;强酸条件下会促进反应,碱性条件下会明显抑制反应;腐殖酸低浓度下对反应有部分促进作用,但高浓度下抑制作用明显。通过EPR(电子顺磁共振)测试和自由基捕获实验,表明h^(+)(光生空穴)是去除污染物2,4-D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活性物质。通过GC-MS(气质联谱)、HPLC(高效液相色谱)等手段测定降解中间产物,并推测出两条降解路径。此外,利用T.E.S.T毒性评估软件对降解中间产物进行了详细的毒性评价,结果显示降解后产物的综合毒性显著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 4-二氯苯氧乙酸 稀土上转换 机理 毒性评价 降解 催化剂 自由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食品接触塑料制品中氯苯和二氯苯特定迁移量 被引量:1
2
作者 刘艇飞 孙春燕 +2 位作者 魏魏 陈彤 吕先敏 《分析测试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89-695,共7页
按照GB 31604.1-2023和GB 5009.156-2016的规定,采用水基模拟物(4%乙酸溶液、10%乙醇溶液、20%乙醇溶液、50%乙醇溶液)、含油脂食品模拟物(橄榄油)和化学替代溶剂(95%乙醇溶液和异辛烷)进行食品接触塑料制品迁移试验。所得浸泡液分别采... 按照GB 31604.1-2023和GB 5009.156-2016的规定,采用水基模拟物(4%乙酸溶液、10%乙醇溶液、20%乙醇溶液、50%乙醇溶液)、含油脂食品模拟物(橄榄油)和化学替代溶剂(95%乙醇溶液和异辛烷)进行食品接触塑料制品迁移试验。所得浸泡液分别采用顶空或液体直接进样的方式进行气相色谱-质谱分析,同位素内标法定量。氯苯、1,2-二氯苯、1,3-二氯苯和1,4-二氯苯4种目标物在不同食品模拟物中均呈良好线性关系,线性范围为0.020~0.50 mg/L(或mg/kg),相关系数(r^(2))均不小于0.9975。4种目标物的方法检出限均为0.01 mg/kg,定量下限均为0.02 mg/kg。在0.02、0.05、0.1 mg/L(或mg/kg)加标水平下的平均加标回收率为83.0%~110%,相对标准偏差(RSD,n=6)为1.8%~11%。该方法操作简便、准确可靠,可满足食品接触塑料制品中氯苯和二氯苯特定迁移量的定性和定量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质谱 同位素内标 食品接触 塑料制品 氯苯 二氯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3-二氯苯胺及邻氯硝基苯的单体氯同位素分析方法研究
3
作者 武婉璐 张玲玲 +1 位作者 王强 金彪 《地球化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15-521,I0001-I0005,共12页
近年来,氨基取代和硝基取代的氯苯新污染物,在水体、土壤和大气中频繁被检出。2,3二氯苯胺和邻氯硝基苯作为这些新污染物中具有代表性的化合物,示踪它们在水环境中的迁移转化过程至关重要,亟需新方法支撑。为了分析水体中的2,3-二氯苯... 近年来,氨基取代和硝基取代的氯苯新污染物,在水体、土壤和大气中频繁被检出。2,3二氯苯胺和邻氯硝基苯作为这些新污染物中具有代表性的化合物,示踪它们在水环境中的迁移转化过程至关重要,亟需新方法支撑。为了分析水体中的2,3-二氯苯胺和邻氯硝基苯的单体同位素指纹,本文开发了一种基于气相色谱-四极杆质谱(GC-qMS)的氯单体同位素(CSIA)分析方法。通过优化样品加热温度、仪器分流比和驻留时间等参数,确定该方法的最优仪器条件,同时,建立2,3-二氯苯胺和邻氯硝基苯的浓度标准曲线,实现单体氯同位素和浓度的同步分析。此外,分别用分子离子法和碎片离子法计算2,3-二氯苯胺和邻氯硝基苯的氯同位素比值,并对这两种计算方法进行比较,为2,3-二氯苯胺和邻氯硝基苯的氯单体同位素分析提供一种快速、可靠的分析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污染物 单体同位素分析 氯同位素 2 3-二氯苯 邻氯硝基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污染物1,4-二氯苯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余灏 陈伟 +3 位作者 刘佳 聂天琛 夏冰 张萌 《农业科学研究(中英文)》 2025年第3期77-82,96,共7页
1,4-二氯苯(P-DCB)是一种典型的挥发性有机污染物,具有强挥发性和难降解性,可通过大气传输,在食物链中富集,对人体和生态环境会造成不可忽视的影响。P-DCB曾被广泛运用于一些工业企业,是氯碱化工行业和生产染料、香料、医药和农药上的... 1,4-二氯苯(P-DCB)是一种典型的挥发性有机污染物,具有强挥发性和难降解性,可通过大气传输,在食物链中富集,对人体和生态环境会造成不可忽视的影响。P-DCB曾被广泛运用于一些工业企业,是氯碱化工行业和生产染料、香料、医药和农药上的重要中间体,也有杀菌消毒除臭的作用,但因为其强挥发难降解的特性,导致PDCB容易在生物体内蓄积。农业生产活动中也会使用一定量的P-DCB,直接或者间接地进入到人体,从而影响到人的身体健康。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开始意识到其对生态环境造成的恶劣影响,这使P-DCB为代表的有机氯农药污染该如何处理并解决成为当下的一大课题。本文综述了P-DCB分析方法、合成、环境影响、农业活动、降解方面的研究的现状和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4-二氯苯(p-dcb) 有机污染物 生态环境 农业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猫二氯苯醚菊酯中毒的病例分析
5
作者 阮丽 李格宾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9-121,共3页
含有二氯苯醚菊酯(Pemethrin)的体外驱虫药已成为导致猫中毒的10种最常见的毒物之一[1],但国内鲜有相关报道。近日,本院接诊了1例猫二氯苯醚菊酯中毒的病例,本文对该病例的诊断和治疗进行了详尽论述,以期为相关病例的诊疗提供一些参考。... 含有二氯苯醚菊酯(Pemethrin)的体外驱虫药已成为导致猫中毒的10种最常见的毒物之一[1],但国内鲜有相关报道。近日,本院接诊了1例猫二氯苯醚菊酯中毒的病例,本文对该病例的诊断和治疗进行了详尽论述,以期为相关病例的诊疗提供一些参考。1病例情况异国短毛猫,雌性,1岁,体重2.7 kg,就诊前1日主人对其使用了约1.2 mL犬用体外驱虫药(规格为2.5 mL,内含1.25 g二氯苯醚菊酯和0.25 g吡虫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氯苯醚菊酯 驱虫药 病例情况 吡虫啉 病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氯乙烯和对二氯苯对草鱼的联合毒性 被引量:11
6
作者 王桂燕 周启星 +2 位作者 胡筱敏 王国清 李锋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87-390,共4页
采用水生污染暴露试验和水生毒理联合效应相加指数法,研究了四氯乙烯(PCE)和对二氯苯(P-DCB)对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的单一毒性与联合毒性.结果表明,PCE和P-DCB的单一毒性均为高毒,且P-DCB的毒性大于PCE.PCE和P-DCB对草鱼的... 采用水生污染暴露试验和水生毒理联合效应相加指数法,研究了四氯乙烯(PCE)和对二氯苯(P-DCB)对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的单一毒性与联合毒性.结果表明,PCE和P-DCB的单一毒性均为高毒,且P-DCB的毒性大于PCE.PCE和P-DCB对草鱼的联合染毒在浓度1:1时,暴露时间为24,48,72,96h的相加指数(AI)分别为0.26,0.37,0.78,0.98,联合毒性为相加作用.PCE与P-DCB对草鱼的联合染毒在毒性1:1时,暴露时间为24,48,72,96h的AI分别为-0.15,0.24,0.83,1.30,联合毒性主要是相加作用,但是随着染毒时间的延长,联合毒性由相加作用向协同作用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 四氯乙烯(PCE) 对二氯苯(p-dcb) 联合毒性 相加作用 协同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析结晶法分离提纯对二氯苯的研究 被引量:21
7
作者 乐清华 苏继新 涂晋林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1-16,共6页
提出了溶析结晶法从邻、对位二氯苯混合物中分离提纯对二氯苯的新工艺。选用乙醇作为主溶剂,水作为析出剂,测定了物系的溶解度关系,研究了溶剂配比,结晶温度,投料比等工艺操作条件对产品收率和纯度的影响。实验证明,在温度为5~10... 提出了溶析结晶法从邻、对位二氯苯混合物中分离提纯对二氯苯的新工艺。选用乙醇作为主溶剂,水作为析出剂,测定了物系的溶解度关系,研究了溶剂配比,结晶温度,投料比等工艺操作条件对产品收率和纯度的影响。实验证明,在温度为5~10℃,溶剂体积比(水∶乙醇)为0.25~0.35的条件下,采用溶析结晶法可从对二氯苯含量为77%~85%的原料中,分离出纯度为99.7%以上的对二氯苯产品,收率可达75%~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二氯苯 二氯苯 分离 提纯 溶析结晶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二氯苯和邻二氯苯在X、Y型分子筛上的选择吸附性能 被引量:6
8
作者 李春华 王金渠 +1 位作者 张永春 陈方震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155-159,共5页
用各种不同阳离子交换的X、Y型分子筛吸附剂,对p-DCB和o-DCB混合溶液进行了吸附平衡的试验,取得了选择性和吸附量等数据。同时测定了不同吸附空速、温度、压力和混合液浓度条件下的动态吸附参数和总传质系数。
关键词 对二氯苯 二氯苯 吸附 分子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4-二氯苯氧基乙酸在土壤中的吸附淋溶特性 被引量:12
9
作者 吴星卫 单正军 +1 位作者 孔德洋 薛韵涵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691-695,共5页
农药在土壤中的吸附和淋溶特性是评价其环境行为的重要指标,特别是决定了其在土壤中的迁移性。本文分别利用振荡平衡法和柱淋溶法研究了2,4-二氯苯氧基乙酸(2,4-D)在不同土壤中的吸附和淋溶特性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2,4-D在3种供试... 农药在土壤中的吸附和淋溶特性是评价其环境行为的重要指标,特别是决定了其在土壤中的迁移性。本文分别利用振荡平衡法和柱淋溶法研究了2,4-二氯苯氧基乙酸(2,4-D)在不同土壤中的吸附和淋溶特性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2,4-D在3种供试土壤上的吸附特性能较好地用线性吸附等温线拟合,吸附常数Kd在0.95~1.54L·kg-1之间,很难被土壤吸附。影响2,4-D在土壤中吸附的因素主要是土壤pH值,其次是有机质含量。土壤pH值增高,离子态的2,4-D量增加,吸附减弱;2,4-D在土壤中具有较强的淋溶性,影响其淋溶性能的主要因素是土壤pH值,pH值越高,淋溶性能越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 4-二氯苯氧基乙酸 吸附 淋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4-二氯苯乙酮ω-位选择性单溴化反应研究 被引量:13
10
作者 杨春龙 于俊杰 +1 位作者 刘炎炳 吴伟东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53-156,共4页
研究了2,4 二氯苯乙酮ω 位单溴化反应及其影响ω 溴 2,4 二氯苯乙酮(即单溴物)收率的各种因素。结果表明,以苯、二氯甲烷、四氯化碳与1,2 二氯乙烷等作为反应介质时,单溴物的收率为84%~86%,而以乙醚、三氯甲烷、甲醇、乙醇及冰醋酸等... 研究了2,4 二氯苯乙酮ω 位单溴化反应及其影响ω 溴 2,4 二氯苯乙酮(即单溴物)收率的各种因素。结果表明,以苯、二氯甲烷、四氯化碳与1,2 二氯乙烷等作为反应介质时,单溴物的收率为84%~86%,而以乙醚、三氯甲烷、甲醇、乙醇及冰醋酸等作为反应介质,单溴物的收率只有69%~77%,但在甲醇、乙醇或三氯甲烷等溶剂中,增加溴的用量收率增加,如在乙醇中收率可升至89 23%。脱去溶剂前是否用水或碱溶液洗涤,对单溴物的收率没有明显影响。以苯为反应介质时,温度在-10~10℃对单溴化的影响不大,但在加入水时,收率下降,且需要加热反应才能正常进行。在1,2 二氯乙烷、甲醇、乙醇等溶剂中,或以络合态溴作为溴化剂时,反应也需要加热。溴与二氧六环形成络合物后,不能减少ω,ω 二溴 2,4 二氯苯乙酮(即二溴物)的产生。反应过程中吹入N2排除HBr,或用H2O2吸收并利用HBr,可使单溴物收率分别上升到89 40%和89 7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 4-二氯苯乙酮 2-溴-2 4-二氯苯乙酮 w-单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蝇对二氯苯醚菊酯的抗性及增效磷的增效作用Ⅱ:氧化代谢 被引量:10
11
作者 李晶 冯国蕾 龚坤元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26-31,共6页
氧化代谢的增强是引起家蝇对二氯苯醚菊酯产生抗性的因素之一。抗性家蝇多功能氧化酶的萘羟化活性、对二氯苯醚菊酯的氧化代谢能力和微粒体细胞色素P_(450)含量分别是正常家蝇的2、1.48、1.33倍。正常家蝇和抗性家蝇细胞色素P_(450)在... 氧化代谢的增强是引起家蝇对二氯苯醚菊酯产生抗性的因素之一。抗性家蝇多功能氧化酶的萘羟化活性、对二氯苯醚菊酯的氧化代谢能力和微粒体细胞色素P_(450)含量分别是正常家蝇的2、1.48、1.33倍。正常家蝇和抗性家蝇细胞色素P_(450)在对增效磷(SV_1)和氧化胡椒基丁醚(Pb)的敏感性上也存在着差异。SV_1与多功能氧化酶专一性抑制剂Pb一样,对该酶系催化的萘羟化活性及二氯苯醚菊酯的氧化代谢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这种抑制作用是SV_1在家蝇体内对二氯苯醚菊酯增效的机理之一。SV_1对氧化代谢的抑制与它和微粒体细胞色素P_(450)相互作用形成非活性复合体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蝇 二氯苯醚菊酯 氧化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析结晶精制对二氯苯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陈玉胜 张祥福 +2 位作者 张勇 冯学武 李建勋 《化学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25-27,共3页
水析结晶精制对二氯苯的新方法 ,即加水使溶解于有机溶剂里的混二氯苯 (对二氯苯、邻二氯苯 )中的对二氯苯优先结晶析出 ,达到分离提纯的目的。文中选用水溶性有机溶剂 ,研究了溶剂量、溶剂配比、结晶温度等因素对晶体产品的收率及纯度... 水析结晶精制对二氯苯的新方法 ,即加水使溶解于有机溶剂里的混二氯苯 (对二氯苯、邻二氯苯 )中的对二氯苯优先结晶析出 ,达到分离提纯的目的。文中选用水溶性有机溶剂 ,研究了溶剂量、溶剂配比、结晶温度等因素对晶体产品的收率及纯度的影响 ,并提出在适宜的工艺条件下可将对二氯苯的纯度从 75%一次提高到 99.7%以上 ,收率可达到 67%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析结晶 分离 对二氯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d/Fe双金属对水中m-二氯苯的催化脱氯 被引量:20
13
作者 周红艺 徐新华 汪大翚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1912-1915,共4页
Pd/Fe bimetallic catalysts were synthesized via chemical deposition and used to treat m-DCB.Batch experiments demonstrated that the Pd/Fe bimetallic particles could effectively dechlorinate m-DCB.The dechlorination ef... Pd/Fe bimetallic catalysts were synthesized via chemical deposition and used to treat m-DCB.Batch experiments demonstrated that the Pd/Fe bimetallic particles could effectively dechlorinate m-DCB.The dechlorination efficiency reached 90% at a Pd/Fe loading ratio of 0.02% (mass) and metal to solution ratio 4g∶75ml in 90 min.Dechlorination was affected by several factors such as reaction temperature, pH, Pd/Fe ratio, and the induction of Pd/Fe catalysts.Chlorobenzene represents the partially stable dechlorinated intermediate in the generation of the final product (i.e., benzene), while part of m-DCB was dechlorinated to benzene directly.The dechlorination reaction was believed to take place mainly on the active surface sites of the Pd/Fe bimetallic particles via a pseudo-first order reaction, and the activation energy of this reaction was found to be 96.6 kJ·mol -1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氯苯 脱氯 钯/铁 催化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离提纯对二氯苯的新工艺——萃取结晶 被引量:3
14
作者 乐清华 苏继新 涂晋林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6期21-23,共3页
探讨了萃取结晶法从混二氯苯中分离提纯对二氯苯的新工艺。通过一次萃取结晶和熔融处理,在5~20℃的常温下,可获得纯度大于99.8%的对二氯苯产品,收率可达60%~87%。
关键词 对二氯苯 二氯苯 萃取 结晶 提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4-二氯苯对蛋白核小球藻的毒性效应 被引量:19
15
作者 石瑛 杜青平 谢树莲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33-136,共4页
研究不同质量浓度的1,4-二氯苯(1,4-DCB)对蛋白核小球藻(Chlorella pyrenoidosa)的生长状况、蛋白质含量、叶绿素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SOD酶活性)和脂质过氧化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检测1,4-DCB对海洋微藻的毒性效应及其毒性机理... 研究不同质量浓度的1,4-二氯苯(1,4-DCB)对蛋白核小球藻(Chlorella pyrenoidosa)的生长状况、蛋白质含量、叶绿素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SOD酶活性)和脂质过氧化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检测1,4-DCB对海洋微藻的毒性效应及其毒性机理.结果表明:1,4-DCB对蛋白核小球藻的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该效应表现出一定的浓度和时间依赖性;1,4-DCB处理4 d后,蛋白核小球藻细胞蛋白质含量和叶绿素含量下降,SOD酶活性降低,MDA含量升高,这表明1,4-DCB通过产生活性氧自由基引起脂质及其他生物大分子的氧化损伤可能是1,4-DCB对蛋白核小球藻产生毒害效应的主要机制,受有机物污染后藻类作为饵料的价值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4-二氯苯 蛋白核小球藻(Chlorella pyrenoidosa) 毒性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膜电极法降解氯苯、二氯苯的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许炉生 吴伟勇 +2 位作者 卢东 葛洪铭 张国亮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70-73,共4页
研究证实,氯苯和二氯苯在生物膜电极下降解速率显著快于常规方法。质谱分析可知,氯苯的中间产物存在苯酚、乙酸,二氯苯的3种同分异构体中间产物均存在氯酚、苯酚和乙酸。中间产物表明,氯苯、二氯苯的生物膜电极降解途径完全不同于常规... 研究证实,氯苯和二氯苯在生物膜电极下降解速率显著快于常规方法。质谱分析可知,氯苯的中间产物存在苯酚、乙酸,二氯苯的3种同分异构体中间产物均存在氯酚、苯酚和乙酸。中间产物表明,氯苯、二氯苯的生物膜电极降解途径完全不同于常规生物降解途径,而阴极的还原气氛对脱氯起到关键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膜电极 氯苯 二氯苯 降解途径 中间产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二氯苯在吸附剂N上的吸附热力学和动力学 被引量:11
17
作者 樊秀菊 朱建华 +1 位作者 武本成 赵向苗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3179-3185,共7页
通过静态吸附实验,研究了1,2-二氯苯在吸附剂N上的吸附热力学和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1,2-二氯苯在吸附剂N上的吸附等温线属于典型的S型吸附等温线,可用Freundlich吸附等温方程进行描述,吸附可自发进行,且为放热过程,属于物理吸附;1,2-... 通过静态吸附实验,研究了1,2-二氯苯在吸附剂N上的吸附热力学和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1,2-二氯苯在吸附剂N上的吸附等温线属于典型的S型吸附等温线,可用Freundlich吸附等温方程进行描述,吸附可自发进行,且为放热过程,属于物理吸附;1,2-二氯苯在吸附剂N上的吸附动力学可用拟二级动力学方程较好地描述,吸附温度越高,吸附速率常数和初始吸附速率越大。该研究可为石脑油中有机氯化物的吸附脱除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2-二氯苯 吸附 热力学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精馏-降膜结晶耦合技术提纯对二氯苯 被引量:5
18
作者 叶青 裘兆蓉 +1 位作者 钟秦 孙玉南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62-364,共3页
用精馏-降膜结晶耦合工艺分离对二氯苯。考察了降膜结晶操作中冷却剂温度、发汗升温速率对产品的影响,结果表明,冷却剂的温度为38℃,发汗速率为0. 5℃/min,可使w(对二氯苯)≥99 7%,单程收率>58%。与使用精馏工艺相比,总能耗下降71 7%。
关键词 精馏 降膜结晶 对二氯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4-二氯苯氧乙酸完全抗原和抗体的制备 被引量:6
19
作者 余若祯 施汉昌 +2 位作者 何苗 郭洁菡 钱易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88-292,共5页
以小分子环境污染物2,4-二氯苯氧乙酸(2,4-D)为半抗原,牛血清蛋白(BSA)为载体蛋白,通过与水溶性碳化二亚胺(EDC)的偶联反应,合成适当结合比、性能良好的2,4-D完全抗原,并制备了2,4-D的多克隆抗体.完全抗原合成方法为:在pH6、0.05mol/L... 以小分子环境污染物2,4-二氯苯氧乙酸(2,4-D)为半抗原,牛血清蛋白(BSA)为载体蛋白,通过与水溶性碳化二亚胺(EDC)的偶联反应,合成适当结合比、性能良好的2,4-D完全抗原,并制备了2,4-D的多克隆抗体.完全抗原合成方法为:在pH6、0.05mol/L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中进行偶联反应,2,4-D的最终浓度控制为12mg/mL,于4℃条件下反应18h,EDC的加入量控制在6~9mg之间.以结合比为16:1的完全抗原免疫新西兰白兔,获得了效价达到6.55×106兔抗血清.抗血清稀释2000倍,剂量-反应曲线在2,4-D浓度为0.5~2000mg/L的范围内线性度最好,相关系数R=0.9946.抗血清稀释8000和16000倍,2,4-D的检测范围为8μg/L^125mg/L,线性相关系数R分别为0.9352和0.9655.经过免疫检测条件的优化,制备的抗血清可以用于饮用水中2,4-D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 4-二氯苯氧乙酸 完全抗原 抗体 免疫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4-二氯苯基异氰酸酯生产工艺的优化改造 被引量:2
20
作者 毕荣山 杨霞 +2 位作者 谭心舜 岳金彩 郑世清 《现代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56-57,共2页
对3,4-二氯苯基异氰酸酯(DCPI)的生产工艺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克服原工艺反应时间长、收率低的优化改造方案:改变反应物3,4-二氯苯胺(DCPA)和光气的进料方式,并增加尾气回收系统。工艺改造后,反应周期缩短了一半,DCPA的收率由75%提高到80%... 对3,4-二氯苯基异氰酸酯(DCPI)的生产工艺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克服原工艺反应时间长、收率低的优化改造方案:改变反应物3,4-二氯苯胺(DCPA)和光气的进料方式,并增加尾气回收系统。工艺改造后,反应周期缩短了一半,DCPA的收率由75%提高到80%,光气收率由38%提高到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 4二氯苯基异氰酸酯 3 4-二氯苯 光气 优化 反应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