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左VP右VP”对举格式的语法化 被引量:7
1
作者 王峰 古川裕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36-44,共9页
"左VP右VP"对举格式可分为三个次类,且三个次类间存在一个语法化等级序列。语料分析发现,此格式的语法化过程贯穿两条线索:一是"左""右"词汇语义的分化与虚化;一是"表动作反复"格式语义功能的... "左VP右VP"对举格式可分为三个次类,且三个次类间存在一个语法化等级序列。语料分析发现,此格式的语法化过程贯穿两条线索:一是"左""右"词汇语义的分化与虚化;一是"表动作反复"格式语义功能的产生与发展。"左""右"词汇语义的分化使其在"S+VP"结构中由主语降格为状语,加之前后两个VP在形式和语义上的变化,古代汉语中两个并列的"S+VP"结构最终在重新分析的作用下形成"表动作反复"的新语言形式;而这一语义功能的稳固又促使该结构获得进一步的发展,最终促成"左一个N,右一个N"这一对举格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VP右VP” 方位词 对举格式 语义分化 语法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语言教学中贯穿对举格式教学的必要性
2
作者 苏磊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4年第08X期31-32,共2页
对举格式是汉语特有的一种语法现象,并且在汉语中大量存在着。这种格式可以使汉语中的许多语法规则在其面前让步,可以产生大量的新词、新句子,因而对其研究有着重大的理论意义。除此之外,在语言教学中,总是有些言语不符合语法规范,这些... 对举格式是汉语特有的一种语法现象,并且在汉语中大量存在着。这种格式可以使汉语中的许多语法规则在其面前让步,可以产生大量的新词、新句子,因而对其研究有着重大的理论意义。除此之外,在语言教学中,总是有些言语不符合语法规范,这些并不是语言中的例外,我们遇到了类似情况,首先应考虑是否和对举格式有关联。这也是我们这篇文章的应用价值所在。文章首先简单地介绍何谓对举格式,然后重点分析对举格式的主要类型、语法和语义功能,从而说明了对举格式在语法教学和中的必要性。最后对对举格式做出总结,从而达到对对举格式的全面理解与把握。这样才能在汉语教学过程中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举格式 教学改革 汉语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语中的极性义对举构式 被引量:17
3
作者 温锁林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6-24,共9页
汉语中有一些对举格式,但不同于一般性的列举或对比,而是以对举的格式表示某种极性意义,即表示所列举的事体在某个范围内最有代表性、达到了极大值。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格式虽未使用"最"、"顶"、"极"等词... 汉语中有一些对举格式,但不同于一般性的列举或对比,而是以对举的格式表示某种极性意义,即表示所列举的事体在某个范围内最有代表性、达到了极大值。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格式虽未使用"最"、"顶"、"极"等词语,但都表达了这样的极性意义。本文把这类专门表示极性意义的格式称为"极性义对举构式",在充分描写各种极性义对举构式及其多种变体的基础上,归纳这些构式在形式、表意和使用上的特点,并运用相关理论对其表意机理进行分析与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性意义 对举构式 对举格式 关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