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后路侧块和椎弓根螺钉技术治疗寰枢椎不稳 被引量:8
1
作者 王庆 徐荣明 马维虎 《中国骨伤》 CAS 2007年第4期253-255,共3页
目的:评价寰枢椎后路侧块和椎弓根螺钉徒手置入技术(无须术中影像技术引导)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方法:应用AXIS和VERTEX内固定系统(美国枢法模公司)对17例寰枢椎不稳患者进行后路侧块(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共置入螺钉68枚。其中男11例,女6例... 目的:评价寰枢椎后路侧块和椎弓根螺钉徒手置入技术(无须术中影像技术引导)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方法:应用AXIS和VERTEX内固定系统(美国枢法模公司)对17例寰枢椎不稳患者进行后路侧块(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共置入螺钉68枚。其中男11例,女6例,年龄17~71岁,平均43.5岁。AndersonⅡ型11例(陈旧性骨折4例,新鲜骨折7例),Ⅲ型5例(陈旧性骨折1例,新鲜骨折4例);上颈椎肿瘤1例。AXIS治疗15例,VERTEX治疗2例。结果:术后X线片及CT显示寰枢椎侧块和椎弓根螺钉位置良好,2枚螺钉螺纹轻微穿破寰枢椎侧块(椎弓根)外侧皮质,3枚螺钉螺纹轻微穿破寰椎后弓上侧皮质,但不影响固定强度,也未发现与螺钉相关的神经血管并发症。结论:对寰枢椎X线和CT解剖结构了解的情况下,徒手置入寰枢椎侧块(椎弓根)螺钉行内固定手术是安全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寰枢椎不稳 椎弓根 螺钉 内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后路手术治疗类风湿性寰枢椎不稳 被引量:2
2
作者 王人彦 倪斌 +2 位作者 宋哲明 刘祖德 沈强 《中国骨伤》 CAS 2004年第3期145-147,共3页
目的 :对类风湿性寰枢椎不稳患者颈后路植骨融合、内固定手术进行探讨。方法 :对 2 1例类风湿性寰枢椎不稳患者采用颈后路植骨融合、内固定手术 ,其中 7例可复性寰枢椎半脱位行寰枢椎间植骨钛缆或Apofix固定术 ;14例难以复位者行枕颈间... 目的 :对类风湿性寰枢椎不稳患者颈后路植骨融合、内固定手术进行探讨。方法 :对 2 1例类风湿性寰枢椎不稳患者采用颈后路植骨融合、内固定手术 ,其中 7例可复性寰枢椎半脱位行寰枢椎间植骨钛缆或Apofix固定术 ;14例难以复位者行枕颈间植骨Cervifix固定术。结果 :随访 6~ 2 8个月 (平均18个月 ) ,2 1例均无并发症发生 ,X线显示均获骨性融合 ,19例患者神经功能获不同程度改善 ,2例虽无改善但无神经损害发展。结论 :颈后路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可为类风湿性寰枢椎不稳的患者提供牢固的融合固定 ,且以早期手术为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后路手术 手术治疗 内固定 植骨融合术 类风湿性关节炎 类风湿性寰枢椎不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普勒超声观察创伤性寰枢椎不稳手术前后椎动脉血流的变化 被引量:2
3
作者 黄卫兵 蔡贤华 +1 位作者 向慧娟 李明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13年第2期124-127,共4页
目的探讨创伤性寰枢椎不稳患者内固定手术前后椎动脉血流的变化。方法 32例创伤性寰枢椎不稳患者,其中男性22例,女性10例;年龄22~57岁,平均年龄38岁。手术前及内固定术后,均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测量颈椎1、2间和颈椎5、6间椎动脉血流速... 目的探讨创伤性寰枢椎不稳患者内固定手术前后椎动脉血流的变化。方法 32例创伤性寰枢椎不稳患者,其中男性22例,女性10例;年龄22~57岁,平均年龄38岁。手术前及内固定术后,均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测量颈椎1、2间和颈椎5、6间椎动脉血流速度、阻力指数,并对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32例创伤性寰枢椎不稳患者术前椎动脉血流39侧异常,25侧正常。内固定术后39侧异常者中35侧恢复正常,4侧无变化,3侧术前正常变为术后异常。结论创伤性寰枢椎不稳可导致椎动脉血流变化,手术复位内固定后增加了寰枢椎稳定性,可改善椎动脉血液供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普勒 创伤性寰枢椎不稳 内固定 椎动脉血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POFIX内固定系统经颈后路治疗齿状突骨折合并寰枢椎不稳
4
作者 张凯宁 李树锋 +2 位作者 刘义发 李晓光 卢美源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3期34-34,共1页
关键词 APOFIX内固定系统 经颈后路 治疗 齿状突骨折 寰枢椎不稳 合并症 临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路经侧块关节螺钉内固定技术治疗寰枢椎不稳
5
作者 阮建伟 范顺武 +5 位作者 方向前 王海宝 乔黎桠 陈滔 赵小平 韩建华 《中国骨伤》 CAS 2008年第2期135-137,共3页
目的:评价Magerl法内固定治疗寰枢椎不稳或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寰枢椎不稳14例,男10例,女4例;年龄17~62岁,平均38.6岁。均实施后路复位,Magerl法经关节螺钉内固定和自体髂骨植骨。结果:14例患者共植入经关节螺钉28枚。所有患者获随访... 目的:评价Magerl法内固定治疗寰枢椎不稳或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寰枢椎不稳14例,男10例,女4例;年龄17~62岁,平均38.6岁。均实施后路复位,Magerl法经关节螺钉内固定和自体髂骨植骨。结果:14例患者共植入经关节螺钉28枚。所有患者获随访,时间9~35个月,平均16个月,术后JOA评分13.8~15.8分,平均(14.50±0.66)分。改善率平均(76.12±4.94)%。术后无椎动脉和脊髓损伤发生,植骨全部融合。结论:Magerl法固定是治疗寰枢椎不稳的良好方法之一,无须加用结构性植骨和辅助内固定,自体颗粒状松质骨植骨即可实现有效的骨性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寰枢椎融合 经关节螺钉 内固定器 寰枢椎不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后路寰枢椎侧块内固定治疗寰枢椎不稳疗效观察
6
作者 吴广良 侯秀伟 +2 位作者 徐永辉 裴勇 胡军华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8期72-73,共2页
目的观察经后路寰枢椎侧块内固定治疗寰枢椎不稳的疗效。方法采用经后路寰枢椎侧块内固定加自体松质骨颗粒植骨术治疗寰枢椎不稳定14例。结果寰枢椎获解剖复位13例,大部分矫正1例,内固定位置良好,未发生与螺钉相关的神经血管并发症、内... 目的观察经后路寰枢椎侧块内固定治疗寰枢椎不稳的疗效。方法采用经后路寰枢椎侧块内固定加自体松质骨颗粒植骨术治疗寰枢椎不稳定14例。结果寰枢椎获解剖复位13例,大部分矫正1例,内固定位置良好,未发生与螺钉相关的神经血管并发症、内固定松动或断钉现象。均获得骨性融合。随访9-36个月,临床症状均缓解。结论经后路寰枢椎侧块内固定治疗寰枢椎不稳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寰枢椎不稳 寰枢椎侧块内固定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寰枢椎不稳的临床治疗
7
作者 袁绍辉 高忠礼 李英普 《中国骨伤》 CAS 2004年第11期686-687,共2页
关键词 寰枢椎不稳 临床治疗 脊髓神经损伤 先天性异常 功能异常 正常 韧带 合并 关节 破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路寰枢椎椎弓根钉棒固定融合治疗寰枢椎不稳
8
作者 刘成招 王春 +2 位作者 刘清平 林永绥 林臻 《中国实用医药》 2010年第1期22-23,共2页
目的探讨寰枢椎椎弓根钉棒固定融合治疗上颈椎不稳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8例寰枢椎不稳患者施行了寰枢椎椎弓根钉棒固定术,并行自体髂骨植骨。结果术中未发生血管、神经等重要组织结构的损伤,全组病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5~24个月,平均13个... 目的探讨寰枢椎椎弓根钉棒固定融合治疗上颈椎不稳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8例寰枢椎不稳患者施行了寰枢椎椎弓根钉棒固定术,并行自体髂骨植骨。结果术中未发生血管、神经等重要组织结构的损伤,全组病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5~24个月,平均13个月,临床症状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X线、CT复查示螺钉位置良好,无螺钉、固定棒断裂,3~6个月后X线片示所有病例均获植骨融合。结论寰枢椎椎弓根钉棒固定融合治疗上颈椎不稳效果良好,是寰枢椎后路固定可供选择的术式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寰椎 枢椎 椎弓根螺钉 寰枢椎不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agerl法内固定治疗寰枢椎不稳疗效观察
9
作者 许英杰 刘迎春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8期64-65,共2页
目的观察Magerl法内固定治疗寰枢椎不稳的疗效。方法采用Magerl法内固定治疗寰枢椎不稳26例。结果共植入螺钉52枚。随访8-36个月,术后JOA评分14.0-16.4分,平均15.40分。改善率平均78.13%±4.24%。术后无椎动脉和脊髓损伤发生,植骨... 目的观察Magerl法内固定治疗寰枢椎不稳的疗效。方法采用Magerl法内固定治疗寰枢椎不稳26例。结果共植入螺钉52枚。随访8-36个月,术后JOA评分14.0-16.4分,平均15.40分。改善率平均78.13%±4.24%。术后无椎动脉和脊髓损伤发生,植骨全部融合。结论Magerl法内固定治疗寰枢椎不稳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寰枢椎不稳 关节螺钉内固定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寰枢椎不稳的颈后路关节间隙螺钉内固定治疗
10
作者 胡伟 《临床医药实践》 2003年第10期765-766,共2页
寰枢椎骨折脱位、横韧带断裂所致寰枢椎不稳,颈后路关节间隙螺钉内固定是治疗寰枢椎骨折脱位、横韧带断裂所致寰枢椎不稳的一种良好方法.寰枢椎不稳定使上部颈髓处于危险状态,可渐进出现颈髓压迫,也可出现外力作用下急性颈髓损伤,危及生命.
关键词 寰枢椎不稳 颈后路手术 关节间隙 螺钉内固定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POFIX椎板钩治疗伤性寰枢椎不稳4例报告
11
作者 赵明伟 杨素珉 +5 位作者 葛刚 刘朝阳 李牧 张力 桑锡光 潘新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8期59-60,共2页
关键词 外伤性寰枢椎不稳 APOFIX椎板钩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环冕治疗寰枢椎不稳(附21例报告)
12
作者 杜志伟 韩文启 +1 位作者 马双喜 韩志萍 《山西临床医药》 1998年第5期317-318,共2页
寰枢椎不稳主要是指寰枢椎先天异常、外伤、炎症、肿瘤、结核等引起寰枢椎脱位或半脱位合并或不合并神经受压症,临床较为常见,现将我院应用颅环冕治疗寰枢椎不稳方面取得的一些经验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自1986年... 寰枢椎不稳主要是指寰枢椎先天异常、外伤、炎症、肿瘤、结核等引起寰枢椎脱位或半脱位合并或不合并神经受压症,临床较为常见,现将我院应用颅环冕治疗寰枢椎不稳方面取得的一些经验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自1986年10月~1996年12月,我院用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寰枢椎不稳 颅环冕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寰枢椎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少儿上颈椎不稳 被引量:2
13
作者 马向阳 尹庆水 +7 位作者 吴增晖 夏虹 章凯 艾福志 王建华 杨进城 王智运 麦小红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8期37-39,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寰枢椎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技术治疗少儿上颈椎不稳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在气管插管全麻下对8例4~10岁的幼儿上颈椎不稳患者施行寰枢椎后路椎弓根钉棒固定。结果全组8例均获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术后随访6~22个月,临... 目的探讨应用寰枢椎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技术治疗少儿上颈椎不稳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在气管插管全麻下对8例4~10岁的幼儿上颈椎不稳患者施行寰枢椎后路椎弓根钉棒固定。结果全组8例均获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术后随访6~22个月,临床症状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X线、CT复查螺钉位置良好,无松动、断钉,植骨3~6个月后均达到满意融合。结论少儿具有进行寰椎和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的临床可行性,可作为治疗少儿寰枢椎不稳的方法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寰椎 枢椎 寰枢椎不稳 寰枢椎脱位 内固定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路寰枢椎内固定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4
作者 王宾宾 杨进城 +1 位作者 杨浩志 马向阳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115-1120,共6页
寰枢椎不稳或脱位是临床上常见的上颈椎疾患,可导致感觉、运动功能障碍甚至死亡等严重后果,临床上多采取积极的手术治疗。手术方式以后路复位植骨内固定为主。后路内固定技术主要包括线缆技术、椎板夹技术、经C1-C2关节螺钉技术(Magerl... 寰枢椎不稳或脱位是临床上常见的上颈椎疾患,可导致感觉、运动功能障碍甚至死亡等严重后果,临床上多采取积极的手术治疗。手术方式以后路复位植骨内固定为主。后路内固定技术主要包括线缆技术、椎板夹技术、经C1-C2关节螺钉技术(Magerl技术)、钉板系统以及钉棒系统,每一种技术都有其优势及不足。钉棒技术已成为目前临床上应用最广泛的后路寰枢椎内固定技术。文章就常见后路寰枢椎内固定技术的演进、特点以及新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寰枢椎不稳 后路内固定 螺钉固定 侧块螺钉 椎弓根螺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依据寰椎椎弓根三维CT重建图像确定进钉点及方向实施后路寰枢椎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建华 付金利 +3 位作者 裴铎 孙贺 李哲 刘正蓬 《山东医药》 CAS 2018年第15期82-84,共3页
目的观察依据寰椎椎弓根三维CT重建图像确定进钉点及方向实施后路寰枢椎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寰枢椎不稳的临床效果。方法 84例寰枢椎不稳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两组均采用后路寰枢椎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实验组术前... 目的观察依据寰椎椎弓根三维CT重建图像确定进钉点及方向实施后路寰枢椎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寰枢椎不稳的临床效果。方法 84例寰枢椎不稳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两组均采用后路寰枢椎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实验组术前均行三维CT,重建寰椎椎弓根形态,明确术中进针点和进针方向,术中根据术前确定的进针点、进针方向进行徒手椎弓根螺钉置入。对照组术中根据解剖方位置入螺钉。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以及置钉时间,比较两组置钉准确率,分别于术前、术后6个月、术后12个月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DI量表)评价治疗前后两组脊柱功能,采用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评分)评价治疗前、后两组颈椎功能。结果实验组、对照组置钉准确率分别为95.24%(40/42)、80.95%(34/42),二者比较,P<0.05。与术前比较,术后6个月、12个月两组ODI评分降低,JOA评分升高(P均<0.05);与对照组比较,术后6个月、12个月实验组ODI评分降低,JOA评分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手术时间短、术中失血量少、置钉时间短(P均<0.05)。结论依据寰椎椎弓根三维CT重建图像确定进钉点及方向实施后路寰枢椎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寰枢椎不稳效果较好,患者脊柱与颈椎功能恢复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寰枢椎不稳 寰椎椎弓根螺钉 后路寰枢椎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脊柱功能 颈椎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路寰枢椎固定融合术患者围术期的护理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文慧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2年第11期181-182,共2页
目的探讨上颈椎不稳患者经后路寰枢椎椎弓根钉棒固定融合术围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对12例上颈椎不稳患者术前做好心理护理,保持有效的颅骨牵引及头-胸环固定牵引,术后严密监测生命体征,预防脊髓水肿,观察切口及引流情况,保持正确体位和... 目的探讨上颈椎不稳患者经后路寰枢椎椎弓根钉棒固定融合术围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对12例上颈椎不稳患者术前做好心理护理,保持有效的颅骨牵引及头-胸环固定牵引,术后严密监测生命体征,预防脊髓水肿,观察切口及引流情况,保持正确体位和正确穿戴头颈胸支具,鼓励早期离床活动,重视并发症观察和出院指导。结果12例患者均顺利度过围术期,未出现术后并发症,患者临床症状缓解或消失,且均能较早下床活动。结论精心的围术期护理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障,可改善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寰枢椎不稳 内固定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路手术治疗齿状突骨折术后并发症的护理干预 被引量:8
17
作者 徐欢红 《中国骨伤》 CAS 2005年第11期701-701,共1页
关键词 枢椎齿状突骨折 后路手术治疗 术后并发症 护理干预 寰枢椎不稳 脊柱损伤 颈椎骨折 致残率高 早期预防 术后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