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寨卡病毒病 被引量:10
1
作者 林丹 严延生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09-218,共10页
寨卡病毒病是由寨卡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人体因受携带病毒的雌性伊蚊叮咬而得病,为自限性疾病,隐性感染率高,症状轻,但有可能引起胎儿/婴儿小头畸形和格林-巴利综合征等严重并发症。实验室检测方法包括PCR检测病毒RNA和检测血清中的... 寨卡病毒病是由寨卡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人体因受携带病毒的雌性伊蚊叮咬而得病,为自限性疾病,隐性感染率高,症状轻,但有可能引起胎儿/婴儿小头畸形和格林-巴利综合征等严重并发症。实验室检测方法包括PCR检测病毒RNA和检测血清中的病毒抗体(IgM)。该疾病目前无有效的抗病毒药物和疫苗,一般采用对症治疗的方法即可痊愈。寨卡病毒病的预防措施与其他虫媒病毒相同,即预防蚊虫叮咬和采取虫媒控制措施。该病上世纪中叶起源于非洲,2007年起传播范围不断扩大,速度不断加快。截止2015年3月,全球共有52个国家和地区有寨卡病毒本地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 寨卡病毒病 小头畸形 格林-巴利综合征 蚊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Web of Science的寨卡病毒病文献计量学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梁小洁 张智芳 +3 位作者 王晓欢 林丹 黄丰 严延生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103-1109,共7页
目的从1990—2016年全球科研文献产出的角度揭示寨卡病毒病的研究进展。方法利用Web of Science数据库提供的文献检索和分析功能,分别对不同年份、不同国家/地区、不同机构和不同作者的发文情况,以及文献来源出版物、文献研究方向、文... 目的从1990—2016年全球科研文献产出的角度揭示寨卡病毒病的研究进展。方法利用Web of Science数据库提供的文献检索和分析功能,分别对不同年份、不同国家/地区、不同机构和不同作者的发文情况,以及文献来源出版物、文献研究方向、文献被引频次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990—2016年Web of Science数据库共收录寨卡病毒病相关文献1 818篇,其中2016年发表论文1 685篇(92.68%),文献类型以论著为主(747篇,41.09%)。发文量居前3的国家是美国(661篇)、巴西(274篇)和法国(120篇);发文量居前3的机构是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86篇)、巴西圣保罗大学(50篇)和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加尔维斯顿医学分校(43篇);发文量居前3的作者是中国海南医学院的Wiwanitkit Viroj(45篇)、法属波利尼西亚Inst Louis Malarde的Musso Didier(32篇)和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Jamieson Denise J(23篇);总被引频次居前3位的作者分别为法属波利尼西亚Inst Louis Malarde的Musso Didier(1 999次)、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Fischer Marc(1 290次)和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Jamieson Denise J(1 018次)。中国累计发文111篇,位列世界第5,总被引频次727次,篇均被引频次6.5次。结论 1990—2016年美国、巴西、法国关于寨卡病毒病开展的研究较多,在推动科学发展和学术交流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中国在本病研究上虽然起步较晚,但在短时间内也做出了一定的成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寨卡病毒病 病毒 文献计量学分析 WEB of SCIENC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寨卡病毒NS3解旋酶为靶点的海洋天然产物库的虚拟筛选与成药性评价 被引量:2
3
作者 曾志平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802-810,929,930,共11页
寨卡病毒病自2015年在巴西等南美洲国家爆发后,已成为影响全球公共卫生的重大问题,但至今仍无可用于治疗该病的获批特效药.运用基于结构的药物虚拟筛选技术,以寨卡病毒NS3解旋酶的2个最新报道的结合位点为口袋,通过海洋天然产物库进行... 寨卡病毒病自2015年在巴西等南美洲国家爆发后,已成为影响全球公共卫生的重大问题,但至今仍无可用于治疗该病的获批特效药.运用基于结构的药物虚拟筛选技术,以寨卡病毒NS3解旋酶的2个最新报道的结合位点为口袋,通过海洋天然产物库进行分子对接,初步得到divanchrobactin、bromophenol、2-hydroxy-1′-methylzeatin、garveatin E、aromatic polyketides、dimeric terrestrols等10个化合物,它们能很好地靶向寨卡病毒NS3解旋酶,从而可能成为对寨卡病毒病具有潜在治疗作用的海洋天然产物.同时,利用薛定谔软件套装中的ADMET预测模块对结合较好的化合物展开初步的成药性评价,发现除Divanchrobactin有较严重的成药性问题外,其他化合物均满足药物开发的基本要求,这为后期的实验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寨卡病毒病 NS3解旋酶 海洋天然产物 虚拟筛选 ADMET预测模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