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察哈素煤矿巷道底鼓测试及治理技术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刘耀明 秦江艳 +1 位作者 王剑峰 张智山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4-36,共3页
通过在察哈素煤矿东翼胶运大巷实施的底鼓测试试验,全程监测了底鼓的累计变化规律和底鼓波及岩层深度,并结合实际情况分析查明了引起察哈素煤矿巷道底鼓的原因,确定了该底鼓属于挤压流动性底鼓,制定了"混凝土反拱永久支护+底脚锚... 通过在察哈素煤矿东翼胶运大巷实施的底鼓测试试验,全程监测了底鼓的累计变化规律和底鼓波及岩层深度,并结合实际情况分析查明了引起察哈素煤矿巷道底鼓的原因,确定了该底鼓属于挤压流动性底鼓,制定了"混凝土反拱永久支护+底脚锚杆加固"的底鼓治理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察哈素煤矿 巷道底鼓测试 底鼓 底角锚杆 底鼓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察哈素煤矿采空区覆岩“两带”高度研究 被引量:23
2
作者 田灵涛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22-27,共6页
在煤层开采中,上覆岩层“两带”高度的确定对于矿井瓦斯抽采、水防治和顶板管理都具有重要的技术指导意义.本文采用现场冲洗液漏失量法和彩色钻孔电视孔内观测法,并与理论分析相结合研究了察哈素煤矿上覆岩层“两带”高度,结果表明:(1)... 在煤层开采中,上覆岩层“两带”高度的确定对于矿井瓦斯抽采、水防治和顶板管理都具有重要的技术指导意义.本文采用现场冲洗液漏失量法和彩色钻孔电视孔内观测法,并与理论分析相结合研究了察哈素煤矿上覆岩层“两带”高度,结果表明:(1)垮落带高度为22.42~29.20 m,垮高比4.40~6.15.导水裂隙带高度为63.82~106.50 m,裂高比12.51~23.67,为了保证安全,取106.50 m为最大导水裂隙带高度,29.20 m为最大垮落带高度,察哈素煤矿属于超高导水裂隙带.(2)由同一个工作面的钻孔实测得到的“两带”高度比较吻合,由不同工作面地面钻孔实测得到的“两带”高度中,垮落带高度比较接近,而导水裂隙带高度差异较大.(3)钻孔实测结果与经验公式计算结果部分存在较大差异,提出在计算“两带”高度时应尽量考虑与其关系密切且重要的影响因素,使计算结果更接近于实际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采空区 上覆岩层 “两带”高度 察哈素煤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察哈素煤矿快速高效建设施工工艺的创新 被引量:2
3
作者 冯旭东 施云峰 魏金山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2期117-119,共3页
我国煤矿施工技术,经过煤矿掘进设备的不断更新换代,施工工艺的不断改进,特别是立井井筒采用了短掘短砌混合作业施工方法,有效地加快煤矿矿井的建设速度。文章介绍了察哈素煤矿针对其在西北地区的地质情况,在施工中对煤矿掘进设备、临... 我国煤矿施工技术,经过煤矿掘进设备的不断更新换代,施工工艺的不断改进,特别是立井井筒采用了短掘短砌混合作业施工方法,有效地加快煤矿矿井的建设速度。文章介绍了察哈素煤矿针对其在西北地区的地质情况,在施工中对煤矿掘进设备、临时提升改绞方式、施工工艺等加以创新,使施工速度和社会经济效益均得到较大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察哈素煤矿 施工工艺 掘进设备 临时提升改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连采施工工艺巷道掘进空顶距研究 被引量:11
4
作者 惠兴田 刘伟 +2 位作者 郭风景 胡宝岭 刘平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69-71,共3页
以锚索技术为依托提出了一种巷道掘进空顶距研究方法———锚索防护空顶监测技术,其原理是利用深部锚索的大面积空顶作用,在锚索托盘与锁具间安设一个低荷载阻力原件,这样能保证巷道顶板在短时间、小范围内基本处于自由状态,在此期间观... 以锚索技术为依托提出了一种巷道掘进空顶距研究方法———锚索防护空顶监测技术,其原理是利用深部锚索的大面积空顶作用,在锚索托盘与锁具间安设一个低荷载阻力原件,这样能保证巷道顶板在短时间、小范围内基本处于自由状态,在此期间观察顶板表面变形及内部破坏的情况,判断顶板稳定性,从而初步确定合理的掘进空顶距。根据自行设计的防护装置在察哈素煤矿3101工作面胶带运输巷进行了实践,得出巷道掘进空顶距合理数据,并已成功运用于察哈素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察哈素煤矿 连采施工 巷道掘进 空顶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SM-BBD法胶结充填材料配比优化及工程应用 被引量:9
5
作者 王树帅 徐斌 +1 位作者 李杨 杨震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73-84,共12页
针对煤层回采顶板垮落法产生的采煤固废堆放量大、长壁胶结充填开采中采充失衡等问题,内蒙古察哈素煤矿31采区采用连采连充巷式胶结充填采煤工艺,采用“隔三采一”的回采方式及“三强一弱”的充填模式。充填材料配比对充填成本与效果具... 针对煤层回采顶板垮落法产生的采煤固废堆放量大、长壁胶结充填开采中采充失衡等问题,内蒙古察哈素煤矿31采区采用连采连充巷式胶结充填采煤工艺,采用“隔三采一”的回采方式及“三强一弱”的充填模式。充填材料配比对充填成本与效果具有重要影响,针对原胶结充填材料中水泥消耗大、粉煤灰消纳少的问题,基于泰波理论确定矸石最佳粒径级配系数n为0.5,在此基础上,利用响应面法(RSM)优化材料配比。基于RSM-BBD (Box–Behnken Design)设计13组试验,建立充填体3、7及28 d单轴抗压强度与水泥质量分数X_(1)、粉煤灰质量分数X_(2)、固料质量分数X_(3)及3因素交互作用(水泥与粉煤灰交互作用X_(1)X_(2)、水泥与固料质量分数交互作用X_(1)X_(3)、粉煤灰与固料质量分数交互作用X_(2)X_(3))的回归模型,模型P值均小于10-4,模型可靠性强。试验结果表明:不仅单一因素对强度影响显著,且各因素的交互作用也对强度有一定的影响。强度随X_(1)与X_(3)的增加而增大,随X_(2)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X_(1)对前期影响最显著,X_(3)对后期影响最显著,X_(2)对强度影响随龄期增长逐渐显著。X_(2)X_(3)对7 d强度影响显著,X_(1)X_(2)对28 d强度影响显著,X_(1)X_(3)对3、7和28 d强度均有显著影响。在X_(1)X_(3)对7、28 d强度的交互影响中,水泥与固料质量分数会相互促进两者对强度的增强作用,而在其他交互影响中,一因素的增加会对另一因素的影响效果起抑制作用。基于RSM确定合理配比为X_(3)取78%~79%, X_(2)取19%~20%;高强度充填时X_(1)取9%~10%,低强度充填时X_(1)取8%。察哈素煤矿303工作面共采出煤炭16.8万t,消纳矸石16.22万t,粉煤灰消纳增加量与水泥消耗减少量均达到1万t以上,大大节省了粉煤灰处理费用与水泥成本,具有良好的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采连充 巷式胶结充填 响应面RSM 优化材料配比 交互作用 工程应用 内蒙古察哈素煤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