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天下无贼》的伦理寓言结构剖析 被引量:1
1
作者 郝春燕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3-15,19,共4页
《天下无贼》是部好商业片,几位人气正旺的明星就是一个卖点,扣人心弦的火车上的故事,美丽的西藏风光,漂亮的几近炫耀的打斗动作,钱失而复得,一波三折的悬念,王丽为腹中小生命吞食烤鸭的最后煽情……都是影片的亮点。但我以为真正唤起... 《天下无贼》是部好商业片,几位人气正旺的明星就是一个卖点,扣人心弦的火车上的故事,美丽的西藏风光,漂亮的几近炫耀的打斗动作,钱失而复得,一波三折的悬念,王丽为腹中小生命吞食烤鸭的最后煽情……都是影片的亮点。但我以为真正唤起大众情感共识,从而实现商业效应的,是影片中隐含的传统道德伦理主题模式。《天下无贼》从制作到创意从某种意义上说是迎合了民间对正义、道德、爱情的审美需求。因为社会有不公,有黑暗,英雄式微,情感枯竭,所以人们才在影片的虚拟世界寻求一种心理的满足。冯小刚导演了一场人性回归之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伦理 母题模式 正义 影片 社会伦理 传统伦理 情感 大众文化 寓言结构 英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托邦想象的解构:索拉里斯星寓言及其他 被引量:2
2
作者 陈丹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12-119,共8页
乌托邦是科幻小说的一个社会经济的子类型,"如何想象乌托邦"实际上就是关于"乌托邦的想象如何被书写出来"的问题。《索拉里斯星》采取了一种"双重书写"的形式策略,其结果是将乌托邦体裁本身的局限性转化... 乌托邦是科幻小说的一个社会经济的子类型,"如何想象乌托邦"实际上就是关于"乌托邦的想象如何被书写出来"的问题。《索拉里斯星》采取了一种"双重书写"的形式策略,其结果是将乌托邦体裁本身的局限性转化为讽喻性和批判性,使得我们能够在人类中心主义这一总体性系统的内部对其进行驳斥,阐释由此转入政治伦理学领域。同时文本表面的那种主体性与他性的对立建构也完全失效,莱姆的怀疑主义实现了对乌托邦想象力的解构,证明了即便是对一种最低限度需求的"零度乌托邦"的想象,也无法逃离意识形态的现实力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来考古学 乌托邦 《索拉里斯星》 寓言结构 解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访唐何求,计程何谋,原位何由?──观世音东行长安与取经故事立象结构(《〈西游记〉美学问议录》之三) 被引量:1
3
作者 杨扬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00-107,共8页
《西游记》取经故事结构与题旨有个相生相发的演变过程。随着各种相关作品寓言特征的逐步强化,立象结构也产生着变化。百回本突显"心性修持大道"与《心经》"五蕴"课题解决的关系,形成以观世音访求取经人才为主的纲... 《西游记》取经故事结构与题旨有个相生相发的演变过程。随着各种相关作品寓言特征的逐步强化,立象结构也产生着变化。百回本突显"心性修持大道"与《心经》"五蕴"课题解决的关系,形成以观世音访求取经人才为主的纲领性结构,以取经"五众"作为体现结构功能的重心形象。小说结构纲领中对取经历程的目标与角色关系的细致安排与全书丰富情节相呼应,既显示"心性修持"需要发挥象罔的思路,又显示各种创造包括艺术创造都需要谋略的哲理。取经团队构成紧扣结构与小说题旨的需要。"五众"是以心行为最活跃因素的个体与整体统一的象征形象。"仁者"与"行者"的统一体现明代心学新进流派的积极思想光源。观世音形象与结构及情节的密切关联,是借佛教菩萨寓言立象的出色创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游记》 寓言立象结构 立象谋略 结构重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本雅明对当代马克思主义文论建设的启示
4
作者 王涌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37-40,共4页
本雅明的成功是由于他揭示了当时先锋派文学和机械复制艺术的一些固有特点,使人看清了当下艺术的一些美学特质。这其实很大程度上来自他的马克思主义态度,虽然本雅明本人对此未作什么正面阐述,而且这些结论本身也似乎与马克思主义文论... 本雅明的成功是由于他揭示了当时先锋派文学和机械复制艺术的一些固有特点,使人看清了当下艺术的一些美学特质。这其实很大程度上来自他的马克思主义态度,虽然本雅明本人对此未作什么正面阐述,而且这些结论本身也似乎与马克思主义文论没有什么直接关联。但是,细察其间的脉络不难看出,这些理论恰是本雅明在新时代尝试构建新马克思主义文论的结果。因此,他的成功足以给当代马克思主义文论建设提供启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雅明 寓言结构 机械复制艺术 马克思主义文论 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启蒙文化语境中的当代小说语言
5
作者 孙德喜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67-70,共4页
经历了十年动乱的浩劫 ,人们从历史的教训中发现思想文化启蒙的必要与急迫 ,于是继承了五四这一传统 ,这就为当代小说提供了启蒙文化语境 ,于是小说语言打上了启蒙的烙印。具体来说 ,小说语言被注入了人文理性 ,语态庄重 ,常采用寓言式... 经历了十年动乱的浩劫 ,人们从历史的教训中发现思想文化启蒙的必要与急迫 ,于是继承了五四这一传统 ,这就为当代小说提供了启蒙文化语境 ,于是小说语言打上了启蒙的烙印。具体来说 ,小说语言被注入了人文理性 ,语态庄重 ,常采用寓言式语言结构 ,呈现出读者在场的“精英独白” ,让读者在“审美的沉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启蒙文化语境 小说语言 寓言式小说语言结构 人文理性 "审美的沉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