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伤科冷痛贴治疗寒湿痹阻型膝骨关节炎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张立 丁亮 +9 位作者 黄正泉 梅伟 邢润麟 殷松江 吴鹏 李晓辰 马振源 张农山 茆军 王培民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93-398,共6页
目的探讨伤科冷痛贴治疗寒湿痹阻型膝骨关节炎有效性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024年11—12月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骨伤科门诊符合寒湿痹阻型膝骨关节炎纳入标准的70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5例,治疗期间试验组脱落1例,对... 目的探讨伤科冷痛贴治疗寒湿痹阻型膝骨关节炎有效性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024年11—12月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骨伤科门诊符合寒湿痹阻型膝骨关节炎纳入标准的70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5例,治疗期间试验组脱落1例,对照组脱落3例、中止1例。试验组采用伤科冷痛贴外敷治疗,对照组采用复方南星止痛膏外用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WOMAC评分、中医证候积分以综合评价临床疗效,ELISA法检测2组血清中CGRP、P物质、HMGB1、IL-1β、CXCL12、CXCR4表达水平变化情况。结果治疗3、7、14 d后,2组患者WOMAC评分及中医证候积分均明显降低(P<0.05,P<0.01),试验组在治疗7 d时得寒加重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14 d后,2组血清中CGRP、P物质、HMGB1、IL-1β、CXCL12、CXCR4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2组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伤科冷痛贴能明显缓解寒湿痹阻型膝骨关节炎患者的疼痛症状,改善患者关节功能,可能通过抑制HMGB1/CXCL12/CXCR4通路改善滑膜炎症从而发挥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骨关节炎 寒湿痹阻型 中医外治法 疼痛 伤科冷痛贴 临床研究 滑膜炎症 HMGB1/CXCL12/CXCR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骨藤追风活络胶囊联合结筋病灶点温针灸对寒湿痹阻型膝骨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
2
作者 但晶 丁华 +3 位作者 王刚 王家豪 巨少华 路怀民 《中成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514-1519,共6页
目的 探讨黑骨藤追风活络胶囊联合结筋病灶点温针灸对寒湿痹阻型膝骨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1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80例,2组均采用塞来昔布胶囊,同时对照组给予结筋病灶点温针灸,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黑骨藤追... 目的 探讨黑骨藤追风活络胶囊联合结筋病灶点温针灸对寒湿痹阻型膝骨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1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80例,2组均采用塞来昔布胶囊,同时对照组给予结筋病灶点温针灸,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黑骨藤追风活络胶囊,疗程4周。检测临床疗效、中医证候评分、WOMAC评分、Lequesne指数、疼痛介质(PGE2、β-EP)、生长因子(TGF-β1、IGF-1)、骨代谢指标(OPG、RANKL)、TLR4/NF-κB信号通路、安全性指标变化。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评分、WOMAC评分、Lequesne指数、PGE2、RANKLE、TLR4、NF-κB降低(P<0.05),β-EP、生长因子、OPG升高(P<0.05),以观察组更明显(P<0.05)。2组未发现严重不良事件或反应。结论 黑骨藤追风活络胶囊联合结筋病灶点温针灸可安全有效地减轻寒湿痹阻型膝骨关节炎患者临床症状,改善膝关节疼痛,提高关节功能,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TLR4/NF-κB信号通路表达,调节血清TGF-β1、IGF-1、OPG、RANKL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骨藤追风活络胶囊 温针灸 结筋病灶点 塞来昔布胶囊 膝骨关节炎 寒湿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蝎止痛胶囊联合董氏奇穴对寒湿痹阻型膝骨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9
3
作者 李莉 詹红生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21-825,共5页
目的 探讨参蝎止痛胶囊联合董氏奇穴对寒湿痹阻型膝骨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8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董氏奇穴,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参蝎止痛胶囊,疗程1个月。检测临床疗效、中医证候评分、LKSS... 目的 探讨参蝎止痛胶囊联合董氏奇穴对寒湿痹阻型膝骨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8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董氏奇穴,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参蝎止痛胶囊,疗程1个月。检测临床疗效、中医证候评分、LKSS评分、WOMAC评分、NRS评分、AIMS2-SF评分、sIL-4R、TNF-α、HMGBl、TLR-4、BALP、BGP、β-CTX变化。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评分、WOMAC评分、NRS评分、sIL-4R、TNF-α、HMGBl、TLR-4、β-CTX降低(P<0.05),LKSS评分、AIMS2-SF评分、BALP、BGP升高(P<0.05),以观察组更明显(P<0.05)。结论 参蝎止痛胶囊联合董氏奇穴可抑制寒湿痹阻型膝骨关节炎患者机体炎症反应,改善骨代谢,缓解膝关节疼痛及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蝎止痛胶囊 董氏奇穴 膝骨关节炎 寒湿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针联合康复训练方案在寒湿痹阻证膝骨关节炎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2
4
作者 周靓贇 徐国会 +4 位作者 张杰 徐浩 杭明辉 刘苗苗 王拥军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2813-2817,2824,共6页
目的:探究电针联合康复训练对寒湿痹阻证膝骨关节炎(KOA)患者膝关节功能、三维步态及炎症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5月于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KOA患者16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简单随机化法分为电针组和对照组,每组81例。对... 目的:探究电针联合康复训练对寒湿痹阻证膝骨关节炎(KOA)患者膝关节功能、三维步态及炎症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5月于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KOA患者16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简单随机化法分为电针组和对照组,每组8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治疗,电针组在此基础上采用电针治疗,均治疗4周,比较2组患者疗效、证候评分、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OMAC)、Lysholm膝关节评分(LKS)、三维步态参数变化及炎症指标水平。结果:治疗后,电针组总有效率为92.59%,高于对照组77.78%(P<0.05);电针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电针组WOMAC评分低于对照组,LK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电针组步频、步速、步长、初始着地屈伸角度、摆动相最大屈伸角度、支撑相屈伸角度均高于对照组,矢状面最大外展力矩低于对照组;电针组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低于对照组,而转化生长因子-β1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电针联合康复训练治疗KOA患者,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提升膝关节活动度和步行能力、改善膝关节功能评分、降低关节炎症水平,有助于膝关节的快速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骨关节炎 寒湿痹阻证 电针 康复训练 膝关节功能评分 步态 炎症 临床疗效 步行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氏温经强腰方结合中药熏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寒湿痹阻型)临床效果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赵旭涛 俞仲翔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8-131,共4页
目的观察石氏温经强腰方结合中药熏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寒湿痹阻型)临床效果。方法将该院近1年收治的81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寒湿痹阻型)患者纳入研究,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其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0例)与中医组(41例),对照组患者采... 目的观察石氏温经强腰方结合中药熏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寒湿痹阻型)临床效果。方法将该院近1年收治的81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寒湿痹阻型)患者纳入研究,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其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0例)与中医组(41例),对照组患者采取西医常规疗法治疗,中医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治疗基础上结合石氏温经强腰方以及中药熏蒸治疗。比较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腰腿冷痛着重、痛连臀腿、肢体发凉、舌质淡胖等)变化、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以及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等炎症因子水平变化、疼痛量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变化、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scores,JOA评分)变化、不良反应。结果中医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5.12%,39/41)比对照组患者(80.00%,32/40)更高(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腰腿冷痛着重、痛连臀腿、肢体发凉、舌质淡胖等)、CRP及TNF-α水平、VAS评分以及JOA评分等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腰腿冷痛着重、痛连臀腿、肢体发凉、舌质淡胖等)、CRP及TNF-α水平、VAS评分均显著下降,中医组低于对照组,JOA评分均上升,中医组高于对照组(均P<0.05);对照组患者出现1例恶心,1例呕吐,中医组未见不良反应(P>0.05)。结论石氏温经强腰方结合中药熏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寒湿痹阻型)临床效果显著,患者症状好转,疼痛减轻,腰椎功能恢复好,且未见不良反应,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寒湿痹阻型 石氏温经强腰方 中药熏蒸 JOA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熨疗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寒湿痹阻证)多中心随机平行对照临床研究 被引量:15
6
作者 姚啸生 杨鸫祥 +8 位作者 张哲 孙广江 戚晓楠 王禹 张杰 孙竹清 杨英昕 马福彦 吕晓东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2600-2603,共4页
目的:观察中药止痛散熨疗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双盲、区组随机、平行对照的试验设计,在5个平行中心进行观察。将320例LDH患者(寒湿痹阻证)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采用止痛散+TDP治疗,对照组采用安慰剂+... 目的:观察中药止痛散熨疗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双盲、区组随机、平行对照的试验设计,在5个平行中心进行观察。将320例LDH患者(寒湿痹阻证)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采用止痛散+TDP治疗,对照组采用安慰剂+TDP治疗,治疗14 d。比较两组患者筛选期、治疗第(7±1)天、治疗结束后第(14±2)天、治疗结束后第(90±10)天的VAS、ODI、中医证候疗效评分、改善率和复发率。结果:纳入统计314例,VAS评分,试验组改善率99.36%,对照组92.36%(P<0.05);ODI评分,试验组改善率89.17%,对照组56.69%,(P<0.05);中医证候评分,试验组改善率85.35%,对照组82.80%,(P>0.05)。两组均未出现严重药物不良反应。结论:中药止痛散熨疗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寒湿痹阻证),在镇痛、改善腰椎功能等方面有良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熨疗 腰椎间盘突出症 寒湿痹阻证 临床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湿热敷结合中医辨证施护对寒湿痹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47
7
作者 沈灿 俞红 马茜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919-1922,共4页
[目的]观察中药湿热敷结合中医辨证施护对寒湿痹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收治的90例寒湿痹阻型LDH病人随机分为中药湿热敷组、中医辨证施护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病人给予LDH常规护理;中... [目的]观察中药湿热敷结合中医辨证施护对寒湿痹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收治的90例寒湿痹阻型LDH病人随机分为中药湿热敷组、中医辨证施护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病人给予LDH常规护理;中医辨证施护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中医辨证施护;中药湿热敷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中药湿热敷及中医辨证施护。干预前及干预3周后根据国家LDH诊疗标准进行疗效评定,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评价疼痛程度及腰椎功能、行走、活动能力,并记录6个月内病人再入院情况。[结果]干预3周后,中药湿热敷组VAS评分、JOA评分优于其余两组(P<0.05或P<0.01);中药湿热敷组、中医辨证施护组病人6个月内再次入院率均低于对照组,中药湿热敷组JOA改善优良率、总有效率高于其他两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医辨证施护结合中药湿热敷能够缓解LDH病人的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寒湿痹阻型 辨证施护 中药 湿热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蒸气浴联合药物口服治疗寒湿痹阻型强直性脊柱炎疗效观察 被引量:12
8
作者 王晶 姜兆荣 +1 位作者 侯俊杰 闻锐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2124-2128,共5页
目的:通过治疗寒湿痹阻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探究中药蒸气浴联合中西医结合药物治疗的临床疗效与机制,并检测观察血清中程序性死亡受体l(PD-1)、人类白细胞抗原B27(HLA-B27)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方法收集2015年3月... 目的:通过治疗寒湿痹阻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探究中药蒸气浴联合中西医结合药物治疗的临床疗效与机制,并检测观察血清中程序性死亡受体l(PD-1)、人类白细胞抗原B27(HLA-B27)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方法收集2015年3月—2018年3月期间于医院风湿科诊治的寒湿痹阻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随机分成对照、观察两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中西医结合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中药蒸气浴进行治疗,治疗两个月后进行临床疗效评估,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基础实验室指标、中医症状积分、总体疼痛VAS评分、BASDAI、BASFI、BASMI、BAS—G指数改善情况,并检测患者外周血清中HLA-B27、PD-1的水平并比较检测结果的差异情况与病情及疗效的关系。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86.7%)显著高于对照组(63.3%)(P〈0.05),提示中药蒸气浴联合中西医结合药物治疗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与治疗前组内及治疗后组间比较,观察组晨僵时间、Schober试验、指地距、疼痛、ESR、CRP等临床基础实验室指标均有显著改善且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医症状积分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组内及治疗后组间比较,观察组总体疼痛VAS评分、BAS-G、BASMI、BASFI、BASDAI指数等指标均有显著改善且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中PD-1、HLA-B27水平均明显下降,组内及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中药蒸气浴联合中西医结合药物治疗寒湿痹阻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可明显提高临床疗效,有效促进中医症状改善及促进临床基础实验室指标、总体疼痛VAS评分、BAS-G、BASMI、BASFI、BASDAI指数的改善,并且临床工作中可以通过血清中HLA-B27、PD-1水平联合检测值的异常变化来预测寒湿痹阻型强直性脊柱炎的病情严重程度与治疗效果,应在临床诊疗中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蒸气浴 寒湿痹阻型 强直性脊柱炎 PD-1 HLA-B2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多元外治法治疗膝骨关节炎(寒湿痹阻型)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9
9
作者 张秦 王玉明 +5 位作者 谢幼红 王北 陈爱萍 邵培培 孟娟 马从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2417-2419,共3页
目的:观察内服药物与中医多元外治法联合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平行、治疗前后对照方法,将确诊为膝骨关节炎且中医证型为寒湿痹阻型患者65例分为治疗组33例,采取多元治疗(中西药内服+多元外治),对照组32例... 目的:观察内服药物与中医多元外治法联合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平行、治疗前后对照方法,将确诊为膝骨关节炎且中医证型为寒湿痹阻型患者65例分为治疗组33例,采取多元治疗(中西药内服+多元外治),对照组32例,采取中西药内服,14天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7%,对照组总有效率87.5%,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取多途径给药,几种外治法配合使用的多元外治法是治疗膝OA的优化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多元外治法 膝骨关节炎 寒湿痹阻型 对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麻黄附子细辛汤蜡疗治疗寒湿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疗效观察 被引量:13
10
作者 李娜 袁佺 张杰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2年第2期90-93,共4页
目的探讨麻黄附子细辛汤蜡疗治疗寒湿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该院寒湿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甲氨蝶呤+洛索洛芬钠片,治疗组在对照组药物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加麻黄附子细辛汤蜡... 目的探讨麻黄附子细辛汤蜡疗治疗寒湿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该院寒湿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甲氨蝶呤+洛索洛芬钠片,治疗组在对照组药物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加麻黄附子细辛汤蜡疗,30 d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临床有效率,临床症状,血清RF、CRP、ESR及抗CCP抗体,以及DAS28评分、HAQ指数。结果与对照组总有效率77.5%(31/40)相比,治疗组总有效率90.0%(36/40)较高(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关节疼痛个数、关节肿胀个数、晨僵时间均减少(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关节疼痛个数、关节肿胀个数、晨僵时间较少(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RF、CRP、ESR、抗CCP抗体水平均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RF、CRP、ESR、抗CCP抗体水平较低(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后DAS28评分、HAQ指数均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DAS28评分、HAQ指数较低(P<0.05)。结论麻黄附子细辛汤蜡疗治疗寒湿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临床疗效较好,能显著改善患者症状,降低患者的炎性指标及抗CCP抗体,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黄附子细辛汤 蜡疗 寒湿痹 类风湿关节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衡火罐联合中药泥灸在寒湿痹阻型腰痛病人护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30
11
作者 邹生燕 李春红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51-354,共4页
[目的]观察平衡火罐联合中药泥灸在改善寒湿痹阻所致腰痛病人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符合入组标准的96例寒湿痹阻型腰痛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两组病人均参照2013年北京市中医管理局下发的腰痛病病人中医护理方案进行护... [目的]观察平衡火罐联合中药泥灸在改善寒湿痹阻所致腰痛病人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符合入组标准的96例寒湿痹阻型腰痛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两组病人均参照2013年北京市中医管理局下发的腰痛病病人中医护理方案进行护理;对照组病人给予单纯的平衡火罐疗法进行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结合中药泥灸进行干预,分别于干预前,干预后1周,干预后2周为节点,依据腰痛病中医疗效评定标准及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病人压痛及腰部疼痛情况进行评定。[结果]观察组病人总有效率为95.83%,对照组为70.8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周后观察组病人压痛及腰部疼痛等症状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及干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平衡火罐联合中药泥灸能够有效缓解寒湿痹阻所致腰痛病人的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衡火罐 中药泥灸 寒湿痹 腰痛 中医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寒湿痹片抗炎镇痛作用及对关节滑膜病理改变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季春 辛增辉 +1 位作者 吴启富 佟丽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2497-2500,2503,共5页
目的观察中药复方寒湿痹片的抗炎镇痛作用及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关节滑膜病理改变的影响。方法以小鼠扭体实验观察寒湿痹片的镇痛作用;采用醋酸刺激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及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模型检测寒湿痹片对急性炎症的影响;采用... 目的观察中药复方寒湿痹片的抗炎镇痛作用及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关节滑膜病理改变的影响。方法以小鼠扭体实验观察寒湿痹片的镇痛作用;采用醋酸刺激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及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模型检测寒湿痹片对急性炎症的影响;采用热杀死结核分枝杆菌(Mtb)诱导SD大鼠类风湿性关节炎模型,观察寒湿痹片对大鼠关节炎症及病情进展的抑制作用,同时检测外周血白细胞、血小板及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总数的变化。以HE染色法检测大鼠踝关节组织的病理改变,以流式细胞仪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结果寒湿痹片可减少醋酸刺激所致的小鼠扭体反应次数并延长扭体潜伏期;抑制醋酸所致的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及耳廓肿胀程度,降低炎症期大鼠外周血白细胞及血小板总数,同时上调CD8+水平。病理研究表明寒湿痹片有效抑制类风湿关节炎大鼠关节滑膜损伤程度。结论寒湿痹片对小鼠急性炎症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同时减轻Mtb诱导SD大鼠关节炎症及踝关节滑膜的病理改变程度,调节体内CD4+/CD8+免疫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湿痹 镇痛抗炎 类风湿关节炎 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痛宁胶囊联合沙利度胺片对寒湿痹阻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4
13
作者 张静 汪福东 +2 位作者 孙雪梅 樊志忠 王志文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2424-2426,共3页
目的 考察腰痛宁胶囊联合沙利度胺片对寒湿痹阻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8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沙利度胺片联合塞来昔布胶囊,观察组给予腰痛宁胶囊联合沙利度胺片,疗程4周。检测临床疗效、症... 目的 考察腰痛宁胶囊联合沙利度胺片对寒湿痹阻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8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沙利度胺片联合塞来昔布胶囊,观察组给予腰痛宁胶囊联合沙利度胺片,疗程4周。检测临床疗效、症状评分、体征指标(枕墙距、标记距离)、实验室指标(CRP、ESR、IL-1β、IL-17)。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症状评分、枕墙距、实验室指标降低(P<0.05),标记距离升高(P<0.05)。结论 腰痛宁胶囊联合沙利度胺片对寒湿痹阻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痛宁胶囊 沙利度胺片 强直性脊柱炎 寒湿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味第一竹沥汤联合打压支撑植骨术对早中期股骨头坏死寒湿痹阻证患者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2
14
作者 闫灿 吴建军 +2 位作者 鲁晓娟 王晶晶 兴华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2913-2918,共6页
目的考察加味第一竹沥汤联合打压支撑植骨术对早中期股骨头坏死寒湿痹阻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8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给予打压支撑植骨术,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加味第一竹沥汤。检测临床疗效、Harris评... 目的考察加味第一竹沥汤联合打压支撑植骨术对早中期股骨头坏死寒湿痹阻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8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给予打压支撑植骨术,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加味第一竹沥汤。检测临床疗效、Harris评分、髋关节影像学评分、中医证候评分、骨代谢指标(BALP、BMP2、BGP)、血脂指标(ApoA、ApoB、TG)、并发症发生率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6、12、24周,观察组Harris评分、髋关节影像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中医证候评分更低(P<0.05);术后24周,观察组骨代谢指标高于对照组(P<0.05),血脂指标更低(P<0.05)。2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第一竹沥汤联合打压支撑植骨术可改善早中期股骨头坏死寒湿痹阻证患者临床症状,促进骨基质钙化,提高骨痂质量,加速成骨细胞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味第一竹沥汤 打压支撑植骨术 早中期股骨头坏死 寒湿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杵棒点穴联合督脉灸在寒湿痹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21
15
作者 汪红莲 夏艳丽 +2 位作者 鲁艳 邓艳华 李琳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3期66-67,74,共3页
目的探讨杵棒点穴联合督脉灸,治疗寒湿痹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将86例寒湿痹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遵医嘱予温经散痹方口服及传统督脉灸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温经散痹方口服... 目的探讨杵棒点穴联合督脉灸,治疗寒湿痹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将86例寒湿痹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遵医嘱予温经散痹方口服及传统督脉灸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温经散痹方口服,并在进行传统督脉灸治疗前,先用杵棒依次按摩刺激督脉上的穴位(大椎至腰阳关等腧穴)及肾俞、气海俞,每日1次,每次30~40min,7d为1个疗程,连续2个疗程。比较两组寒湿痹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改善效果。结果通过2个疗程的治疗,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疼痛(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杵棒点穴联合督脉灸治疗寒湿痹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较好,能有效缓解疼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寒湿痹阻型 疼痛 杵棒点穴 督脉灸 中医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督理筋针法联合独活寄生汤治疗寒湿痹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及对血清PGE_(2)、IL-6和TNF-α水平影响 被引量:55
16
作者 贾松涛 郑丽娅 +4 位作者 武佐元 乔兆辉 牟成林 沈向楠 朱学亮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67-171,共5页
目的探讨调督理筋针法联合独活寄生汤用于治疗寒湿痹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及对血清PGE_(2)、IL-6和TNF-α水平影响。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寒湿痹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独活寄生... 目的探讨调督理筋针法联合独活寄生汤用于治疗寒湿痹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及对血清PGE_(2)、IL-6和TNF-α水平影响。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寒湿痹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独活寄生汤,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调督理筋针法,对比治疗后的临床疗效、VAS评分和CSS评分、MBI评分和JOA评分、SF-36量表评分、前腰椎活动度及血清PGE_(2)、IL-6和TNF-α水平。结果经过治疗后,两组治疗前VAS评分、C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VAS评分和CSS评分明显降低(P<0.05);并且治疗组降低较多(P<0.05);两组治疗前MBI评分和JO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MBI评分明显升高,JOA评分明显降低(P<0.05);并且治疗组改善较明显(P<0.05);治疗前两组血清PGE_(2)、IL-6和TNF-α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PGE_(2)、IL-6和TNF-α水平明显降低(P<0.05);并且实验组降低较多(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腰椎活动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前驱和后伸活动度明显升高(P<0.05);且治疗组升高较明显(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SF-36量表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SF-36量表各条目评分显著升高(P<0.05);并且实验组升高较多明显(P<0.05)。结论采用调督理筋针法联合独活寄生汤用于治疗寒湿痹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能够降低血清PGE_(2)、IL-6和TNF-α水平,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督理筋针法 独活寄生汤 寒湿痹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 临床疗效 血清PGE IL-6 TNF-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壮腰合剂治疗寒湿痹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观察 被引量:8
17
作者 王冬玲 凌春燕 +3 位作者 李贵 蒙映彤 邓豪 陈广辉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07-110,共4页
目的观察壮腰合剂改善寒湿痹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疼痛情况和腰腿部活动能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21年7月—2022年7月医院康复医学科门诊诊断治疗的120例寒湿痹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中药组和西药组,每组60例... 目的观察壮腰合剂改善寒湿痹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疼痛情况和腰腿部活动能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21年7月—2022年7月医院康复医学科门诊诊断治疗的120例寒湿痹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中药组和西药组,每组60例。西药组给予塞来昔布胶囊治疗,100 mg/次,2次/d口服;中药组给予中药经验方壮腰合剂治疗,50 mL/次,2次/d口服。5 d为1个疗程,两组疗程均为10 d,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scores,JOA)、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评分(ODI)、焦虑自评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中药组有效率为93.33%(56/60)高于西药组的78.33%(47/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中药组中医证候积分、ODI、SAS、VAS均较西药组降低(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中药组JOA评分高于西医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壮腰合剂能明显改善寒湿痹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疼痛及腰腿部活动能力,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壮腰合剂 寒湿痹阻型 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味独活寄生合剂治疗风寒湿痹、肝肾亏虚型膝骨关节炎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45
18
作者 谭开云 卢敏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425-427,共3页
目的:评价加味独活寄生合剂对风寒湿痹型膝骨关节炎临床疗效。方法:2014年1—7月前来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门诊就诊,且符合膝骨关节炎患者60例。按就诊号,随机分为实验组(30例)和对照组各(30例),实验组口服加味独活寄生合剂,对照... 目的:评价加味独活寄生合剂对风寒湿痹型膝骨关节炎临床疗效。方法:2014年1—7月前来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门诊就诊,且符合膝骨关节炎患者60例。按就诊号,随机分为实验组(30例)和对照组各(30例),实验组口服加味独活寄生合剂,对照组口服独活寄生合剂,连续4周。分别监测两组患者实验前后膝关节液中IL-1β、TNF-α的含量、记录VAS评分、WOMAC评分、中医症状和体征分级量化得分。结果:治疗4周后,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IL-1β、TNF-α的含量、VAS评分、WOMAC评分、中医症状和体征分级量化得分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IL-1β、TNF-α的含量、VAS评分、WOMAC评分、中医症状和体征分级量化评分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独活寄生合剂治疗风寒湿痹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可缓解局部疼痛症状,有效改善膝关节功能,疗效优于独活寄生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骨关节炎 寒湿痹阻证 加味独活寄生合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经蠲痹汤对寒湿痹阻证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24
19
作者 孙建 陶丽红 +3 位作者 杭煜宇 朱科达 陈双双 马佳星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036-1039,共4页
目的探讨温经蠲痹汤对寒湿痹阻证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84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温经蠲痹汤,疗程12周。检测临床疗效,中医证候评分,关节症状评分(关节疼痛、... 目的探讨温经蠲痹汤对寒湿痹阻证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84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温经蠲痹汤,疗程12周。检测临床疗效,中医证候评分,关节症状评分(关节疼痛、DAS28),关节晨僵时间,EORTC QLQ-C30量表评分,M1、M2型细胞比例及M1/M2,Th17、Treg细胞比例及Th17/Treg,不良反应发生率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评分、关节症状评分、M1型细胞比例、M1/M2、Th17细胞比例、Th17/Treg降低(P<0.05),关节晨僵时间缩短(P<0.05),EORTC QLQ-C3量表评分、M2型细胞比例、Treg细胞比例升高(P<0.05),以观察组更明显(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经蠲痹汤可安全有效地缓解寒湿痹阻证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临床症状,降低中医证候评分,改善生活质量,其机制可能与调节巨噬细胞极化与Th17/Treg细胞动态平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经蠲 常规治疗 类风湿性关节炎 寒湿痹阻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和艾灸治疗寒湿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及对免疫学的影响 被引量:35
20
作者 唐希文 杨莉 侯昱 《世界中医药》 CAS 2019年第2期481-485,共5页
目的:探讨温和艾灸寒湿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RA)的疗效和对免疫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2月至2016年11月成都市新都区人民医院收治的寒湿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17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入组先后顺序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88例,对... 目的:探讨温和艾灸寒湿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RA)的疗效和对免疫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2月至2016年11月成都市新都区人民医院收治的寒湿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17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入组先后顺序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88例,对照组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温和艾灸治疗,观察不同方法治疗3个月后的疗效、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免疫球蛋白G(Ig G)、免疫球蛋白G(Ig A)、免疫球蛋白M(Ig M)、补体C3、补体C4水平等免疫学指标和中医症状积分、不良反应。结果:对照组临床痊愈率15. 91%、总有效率78. 41%,观察组临床痊愈率23. 86%、总有效率89. 77%,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 <0. 05);治疗前2组ESR、CRP、RF、Ig A、Ig G、Ig M、C3、C4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3个月后较治疗前以上指标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以上指标优于对照组(P <0. 05);治疗前2组休息痛、晨僵持续时间、关节肿胀指数、HAQ指数、DAS28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3个月后较治疗前以上评分2组均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以上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对照组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畏寒乏力、过敏性皮疹、脱发、口腔溃疡发生率分别为17. 05%、23. 86%、9. 09%、25%、5. 68%、12. 5%,观察组分别为10. 23%、13. 64%、6. 82%、11. 36%、3. 41%、3. 41%,观察组在腹痛腹泻、恶心呕吐、过敏性皮疹、口腔溃疡发生率上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温和艾灸能提高寒湿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免疫功能,改善症状,提高疗效,且不良反应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和艾灸 寒湿痹阻型 类风湿关节炎 疗效 炎性反应递质 免疫功能 不良反应 症状积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