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荆防颗粒改善大鼠寒湿型变应性鼻炎的实验研究
1
作者 杨盈欣 闫莹 +6 位作者 牟艳芳 牛德军 潘丽红 赵云 程国良 孔慧 赵琰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705-1712,共8页
目的:制备寒湿型变应性鼻炎(AR)大鼠模型,观察荆防颗粒对寒湿型AR大鼠的改善情况,并探讨荆防颗粒对寒湿型AR大鼠的改善机制。方法:将斯泼累格·多雷(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氯雷他定组,荆防颗粒低、中、高剂量组。采用低温... 目的:制备寒湿型变应性鼻炎(AR)大鼠模型,观察荆防颗粒对寒湿型AR大鼠的改善情况,并探讨荆防颗粒对寒湿型AR大鼠的改善机制。方法:将斯泼累格·多雷(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氯雷他定组,荆防颗粒低、中、高剂量组。采用低温高湿环境饲养联合卵清蛋白(OVA)致敏的方法建立寒湿型AR病证结合模型。最后一次滴鼻后记录各组大鼠鼻炎症状并评分,测定脾指数,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大鼠血清中卵清蛋白特异性免疫球蛋白E(OVA-sIgE)、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5(IL-5)、白细胞介素-13(IL-13),苏木素-伊红(HE)染色法观察大鼠鼻腔黏膜损伤状态,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检测磷酸酶及张力蛋白同源物诱导的激酶1(PINK1)、E3泛素连接酶(Parkin)、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LC3)、螯合体(p62)以及线粒体外膜转运酶20(TOM20)的mRNA表达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均出现明显鼻炎症状,脾指数明显升高,鼻黏膜损伤明显,OVA-sIgE、IL-4、IL-5、IL-13升高。与模型组比较,荆防颗粒给药组大鼠鼻炎症状积分显著降低,HE染色镜下结果显示鼻黏膜上皮细胞周围炎症细胞浸润减少,大鼠血清炎症介质水平改善,鼻黏膜组织PINK1、Parkin、LC3 mRNA水平升高,p62、TOM20 mRNA水平降低。结论:荆防颗粒可改善寒湿型AR,其机制可能与调节PINK1/Parkin信号通路表达,增强线粒体自噬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荆防颗粒 过敏性鼻炎 寒湿型变应性鼻炎 鼻鼽 磷酸酶及张力蛋白同源物诱导的激酶1 E3泛素连接酶 线粒体自噬 自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