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兴安岭寒温带森林演替过程中土壤碳氮磷含量及生态化学计量特征 被引量:3
1
作者 梁雨欣 夏炎 +1 位作者 满秀玲 蔡体久 《林业勘查设计》 2024年第2期76-83,共8页
通过研究森林演替过程中土壤碳氮磷含量的变化特征及其化学计量比,分析在0~200 cm土层中,不同演替阶段土壤有机碳氮磷含量的变化情况。选择黑龙江漠河森林生态系统国家级定位观测研究站森林演替过程中3个典型阶段的代表群落,即兴安落叶... 通过研究森林演替过程中土壤碳氮磷含量的变化特征及其化学计量比,分析在0~200 cm土层中,不同演替阶段土壤有机碳氮磷含量的变化情况。选择黑龙江漠河森林生态系统国家级定位观测研究站森林演替过程中3个典型阶段的代表群落,即兴安落叶松林、落叶松-白桦混交林和白桦林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其碳氮磷含量分析。结果表明,在演替前期(白桦林)的土壤中,C含量范围为5.78~28.29 g/kg,N含量为0.243~1.232 g/kg,P含量为0.243~1.232 g/kg。演替中期(落叶松-白桦混交林)C含量为6.39~29.41g/kg,N含量为0.077~1.472 g/kg,P含量为0.41~1.374 g/kg。而在演替后期(兴安落叶松林)的土壤中,C含量范围为6.36~34.61g/kg,N含量范围为0.353~1.463 g/kg,P含量范围为0.353~1.463 g/kg。不同林型的土壤C、N、P化学计量比也存在差异。在0~90 cm土层中,前期的C∶N范围为4.15~11.13,后期为5.92~21.85,中期为5.58~23.24。在90~200 cm土层中,前期的C∶N范围为7.46~19.8,后期为4.56~13.09,中期为5.88~18.07。在50~200 cm土层中,前期的C∶P为4.02~9.11,后期为2.24~10.51,中期为3.32~10.76。在0~200 cm土层中,前期的N∶P范围为0.51~2.95,后期为0.28~1.61,中期为0.36~2.13。通过分析显示,森林演替过程中土壤碳氮磷含量及其化学计量比存在一定的变化规律,了解这些变化规律有助于更好地评估森林生态系统营养循环和土壤质量的变化,为森林管理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氮磷 土壤养分 化学计量比 寒温带森林地区 大兴安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寒温带低效林改造工程理论依据和目标的探讨 被引量:2
2
作者 樊冬温 李应珍 +2 位作者 杨雪峰 李湃 张吉利 《森林工程》 2015年第5期15-18,共4页
通过对低效林改造基本理论的分析,提出低效林改造的3种模式,并从林种及其功能、树种及其群落结构、森林生态系统健康和生态环境保护等4个方面着手,分析确定我国寒温带低效林改造的目标和各目标下的指标体系,从而为该地区低效林改造工程... 通过对低效林改造基本理论的分析,提出低效林改造的3种模式,并从林种及其功能、树种及其群落结构、森林生态系统健康和生态环境保护等4个方面着手,分析确定我国寒温带低效林改造的目标和各目标下的指标体系,从而为该地区低效林改造工程系统的构建、工程技术要求的确定、工程运行控制和成效监测等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温带森林 低效林 改造工程 目标 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寒温带针叶林优势树种倒木分解真菌群落多样性及功能差异
3
作者 潘虹 崔福星 +3 位作者 杨立宾 魏丹 付晓宇 朱道光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3期9856-9866,共11页
为了揭示寒温带针叶林不同树种倒木分解中真菌群落的分布格局,探讨影响倒木真菌群落分布的养分驱动因子。采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和R语言等分析方法对微生物多样性数据进行信息挖掘,解析白桦(Betula platyphylla Suk.)、兴安... 为了揭示寒温带针叶林不同树种倒木分解中真菌群落的分布格局,探讨影响倒木真菌群落分布的养分驱动因子。采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和R语言等分析方法对微生物多样性数据进行信息挖掘,解析白桦(Betula platyphylla Suk.)、兴安落叶松(Larix gmelinii(Rupr.)Kuzen)、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 var.mongolica Litv.)倒木分解初期真菌群落的多样性及功能差异。研究发现,寒温带针叶林中白桦、樟子松倒木优势菌群为Basidiomycota(担子菌门)、Trichaptum(附毛菌属),兴安落叶松倒木优势菌群为Ascomycota(子囊菌门)、Acidea菌属。多样性分析表明,不同树种倒木真菌群落的Alpha多样性由高到低依次为兴安落叶松、白桦、樟子松,树种的差异极显著的改变了操作分类单元(OTU)、属水平上倒木真菌群落的Beta多样性。菌群生态分析表明,腐生型是3种倒木上优势真菌的主要生态类型,木质腐生为白桦、樟子松倒木上真菌的主要生活方式,土壤腐生为兴安落叶松真菌类群的主要生活方式。养分关联分析表明,pH、全碳(TC)、全氮(TN)、碳氮比(C/N)、半纤维素、木质素等养分指标在3种倒木间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中含水率(MC)、TC、TN、纤维素、半纤维素是影响倒木优势真菌群落分布的主要养分因素。不同树种对倒木真菌群落的富集具有差异性,这种差异带来的微生物多样性及功能变化对寒温带森林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温带森林 倒木 分解 真菌群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兴安岭林区引种西伯利亚红松研究进展 被引量:7
4
作者 胡梦婷 罗旭 《生态科学》 CSCD 2022年第3期237-244,共8页
西伯利亚红松(Pinus sibirica)是寒温带森林主要成林树种,具有较强的区域适应性和应用价值,已成为大兴安岭林区的重要引种树种。文章基于植物引种程序,从西伯利亚红松引种准备、引种造林试验、引种应用等方面综述了国内外最新研究动态,... 西伯利亚红松(Pinus sibirica)是寒温带森林主要成林树种,具有较强的区域适应性和应用价值,已成为大兴安岭林区的重要引种树种。文章基于植物引种程序,从西伯利亚红松引种准备、引种造林试验、引种应用等方面综述了国内外最新研究动态,并分析当前该树种引种研究存在的不足,从不同尺度对西伯利亚红松未来可能研究方向进行展望,以期为西伯利亚红松在大兴安岭林区的推广种植和森林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伯利亚红松 引种 造林 适宜性 寒温带森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