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黔东前寒武纪-寒武纪转换时期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研究
被引量:
43
1
作者
杨兴莲
朱茂炎
+3 位作者
赵元龙
张俊明
郭庆军
李丙霞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391-1397,共7页
对黔东丹寨南皋剖面和三都渣拉沟剖面前寒武纪-寒武纪转换时期地层进行了系统的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丹寨南皋剖面的Ba、Pb、Ni、Cu、Zn、Li、V、U等过渡元素和亲硫元素在多金属矿层和牛蹄塘组下部的黑色页岩中明显富集;三都...
对黔东丹寨南皋剖面和三都渣拉沟剖面前寒武纪-寒武纪转换时期地层进行了系统的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丹寨南皋剖面的Ba、Pb、Ni、Cu、Zn、Li、V、U等过渡元素和亲硫元素在多金属矿层和牛蹄塘组下部的黑色页岩中明显富集;三都剖面在相同层位也明显富集Cu、Pb、Rb、Ti、Ni、V、Th、Li、Cr、Zr、Sc等微量元素。南皋剖面的δU值和V/(Ni+V)值表明老堡组硅质岩为正常海水的弱氧化环境下沉积物,而牛蹄塘组黑色页岩表现出缺氧环境的特征。三都渣拉沟剖面的δU值和V/(Ni+V)值表明该剖面的还原条件比丹寨南皋剖面强,暗示着水体也较它深,为缺氧环境,其间在老堡组硅质岩中有两个短暂的充氧阶段,进入渣拉沟组缺氧环境较稳定。除丹寨老堡组硅质岩和三都渣拉沟组中上部钙质泥岩U/Th值小于1,表现出水成沉积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外,本次研究的两条剖面的其他黑色岩系的U/Th值都大于1,表现出明显的热水沉积岩的地球化学特征。从我们的研究剖面也可看出下寒武统牛蹄塘组底部的Ni-Mo矿多金属的Ni、V等金属的含量是上地壳的9~10倍之高,U高达近百倍,可作地层对比标志层,即梅树村阶的顶界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色岩系
前
寒武纪
—
寒武纪转换时期
微量元素
黔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黔东震旦系-下寒武统黑色岩系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
99
2
作者
杨兴莲
朱茂炎
+3 位作者
赵元龙
张俊明
郭庆军
皮道会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3-15,共13页
通过对黔东丹寨南皋剖面和三都渣拉沟剖面的稀土元素分析发现:两条剖面的梅树村期与筇竹寺期分界处大量稀土元素明显富集,黑色页岩中存在明显的Ce负异常和Eu、Y正异常,表明为缺氧和热水沉积的产物。这套黑色岩系总体沉积于缺氧和具热水...
通过对黔东丹寨南皋剖面和三都渣拉沟剖面的稀土元素分析发现:两条剖面的梅树村期与筇竹寺期分界处大量稀土元素明显富集,黑色页岩中存在明显的Ce负异常和Eu、Y正异常,表明为缺氧和热水沉积的产物。这套黑色岩系总体沉积于缺氧和具热水注入的环境中,但发生缺氧和热水注入的时间和强度在不同地方会有不同的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色岩系
前
寒武纪
寒武纪转换时期
稀土元素
黔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黔东前寒武纪-寒武纪转换时期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研究
被引量:
43
1
作者
杨兴莲
朱茂炎
赵元龙
张俊明
郭庆军
李丙霞
机构
贵州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现代古生物学和地层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391-1397,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0162002)
黔科合J字[2007]2151号项目
+2 种基金
国家"973"项目(编号2006CB806401)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编号KZCX3-SW-141)
贵州大学博士启动基金项目资助成果
文摘
对黔东丹寨南皋剖面和三都渣拉沟剖面前寒武纪-寒武纪转换时期地层进行了系统的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丹寨南皋剖面的Ba、Pb、Ni、Cu、Zn、Li、V、U等过渡元素和亲硫元素在多金属矿层和牛蹄塘组下部的黑色页岩中明显富集;三都剖面在相同层位也明显富集Cu、Pb、Rb、Ti、Ni、V、Th、Li、Cr、Zr、Sc等微量元素。南皋剖面的δU值和V/(Ni+V)值表明老堡组硅质岩为正常海水的弱氧化环境下沉积物,而牛蹄塘组黑色页岩表现出缺氧环境的特征。三都渣拉沟剖面的δU值和V/(Ni+V)值表明该剖面的还原条件比丹寨南皋剖面强,暗示着水体也较它深,为缺氧环境,其间在老堡组硅质岩中有两个短暂的充氧阶段,进入渣拉沟组缺氧环境较稳定。除丹寨老堡组硅质岩和三都渣拉沟组中上部钙质泥岩U/Th值小于1,表现出水成沉积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外,本次研究的两条剖面的其他黑色岩系的U/Th值都大于1,表现出明显的热水沉积岩的地球化学特征。从我们的研究剖面也可看出下寒武统牛蹄塘组底部的Ni-Mo矿多金属的Ni、V等金属的含量是上地壳的9~10倍之高,U高达近百倍,可作地层对比标志层,即梅树村阶的顶界标志。
关键词
黑色岩系
前
寒武纪
—
寒武纪转换时期
微量元素
黔东
Keywords
black rock series
Ediacaran -Cambrian transition interval
trace element
eastern Guizhou, China
分类号
P595 [天文地球—地球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黔东震旦系-下寒武统黑色岩系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
99
2
作者
杨兴莲
朱茂炎
赵元龙
张俊明
郭庆军
皮道会
机构
贵州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现代古生物学和地层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3-15,共13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编号40162002)
黔科合J字[2007]2151号
+2 种基金
973项目(编号2006CB806401)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ZCX3-SW-141)
贵州大学博士启动基金项目的成果。
文摘
通过对黔东丹寨南皋剖面和三都渣拉沟剖面的稀土元素分析发现:两条剖面的梅树村期与筇竹寺期分界处大量稀土元素明显富集,黑色页岩中存在明显的Ce负异常和Eu、Y正异常,表明为缺氧和热水沉积的产物。这套黑色岩系总体沉积于缺氧和具热水注入的环境中,但发生缺氧和热水注入的时间和强度在不同地方会有不同的表现。
关键词
黑色岩系
前
寒武纪
寒武纪转换时期
稀土元素
黔东
Keywords
black rock series
Ediacaran-Cambrian transition interval
REEs
eastern Guizhou
分类号
P595 [天文地球—地球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黔东前寒武纪-寒武纪转换时期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研究
杨兴莲
朱茂炎
赵元龙
张俊明
郭庆军
李丙霞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
4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黔东震旦系-下寒武统黑色岩系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杨兴莲
朱茂炎
赵元龙
张俊明
郭庆军
皮道会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
9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