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四川盆地晚震旦世—早寒武世德阳—安岳裂陷槽南段地质特征 被引量:9
1
作者 黎荣 王永骁 +4 位作者 汪泽成 谢武仁 李文正 谷明峰 梁子锐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85-296,共12页
基于最新钻井、地震和野外露头资料,对四川盆地德阳—安岳裂陷槽南段的地层发育与沉积充填演化等地质特征进行深入研究。结果表明:(1)四川盆地晚震旦世—早寒武世裂陷南段地层发育较全,灯一+灯二段厚度较稳定,为400~550 m;灯三+灯四段... 基于最新钻井、地震和野外露头资料,对四川盆地德阳—安岳裂陷槽南段的地层发育与沉积充填演化等地质特征进行深入研究。结果表明:(1)四川盆地晚震旦世—早寒武世裂陷南段地层发育较全,灯一+灯二段厚度较稳定,为400~550 m;灯三+灯四段槽缘与槽内厚度差异较大,厚度差最大可达250 m;川南寒武系麦地坪组和筇竹寺组厚度相对较薄,且地层厚度变化较大,厚薄变化频繁。(2)灯四段沉积期德阳—安岳裂陷槽向南延伸,影响至川南地区。与裂陷槽中段和北段相比,南段总体具有宽、缓、浅的特征,且存在多个台阶,隆凹相间,呈指状展布。(3)川南地区灯一—灯二段沉积期以碳酸盐台地为主,沉积分异不明显;而灯四段沉积期存在较明显沉积分异,由槽内向槽缘发育盆地—斜坡—次级斜坡—斜坡—次级斜坡—台地边缘—局限台地。(4)川南地区裂陷槽的演化经历了灯一—灯二段沉积稳定期、灯三—灯四段开启期、麦地坪组—筇竹寺组充填期以及沧浪铺组消亡期等4个关键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阳—安岳裂陷槽 地质特征 次级斜坡 发育演化 寒武系麦地坪组 武系筇竹寺 震旦系灯影 四川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