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高寒区混凝土多场耦合损伤劣化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
- 1
-
-
作者
张维东
汪愿
宋鹏飞
王亚坤
刘倩倩
王旭昊
-
机构
甘肃路桥第三公路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长安大学公路学院
海南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出处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317-2334,共18页
-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1YFB260100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2178185)
+1 种基金
交通运输行业重点科技项目(2022-MS1-080)
规上企业研发机构能力建设专项(22CX8JA092)。
-
文摘
高寒区混凝土结构在实际服役过程中不仅受到车辆荷载的作用,同时还受到盐蚀和冻融等环境因素的作用。在荷载、盐蚀及冻融等多场耦合的作用下,高寒区混凝土的劣化涉及到化学、物理和力学等多种作用的交互影响。氯盐与混凝土之间发生复杂的化学反应生成膨胀性复盐,导致混凝土内部体积膨胀,产生化学损伤。与此同时,冻融循环和动态荷载会造成混凝土物理损伤,在化学损伤和物理损伤的耦合作用下混凝土会迅速劣化。本文综述了盐蚀、冻融循环和动态荷载多场耦合对混凝土性能影响的研究现状,并总结了本领域最先进的材料无损表征技术和建模手段,从宏、细、微观多尺度建立兼具物理、化学损伤特性参数的预测模型,形成混凝土在多场耦合下的损伤劣化机制和劣化行为预测模型,最后提出了目前研究的不足之处。
-
关键词
高寒区混凝土路面
劣化机制
耦合作用
预测模型
耐久性
力学性能
-
Keywords
concrete pavement in alpine region
deterioration mechanism
coupling effect
prediction model
durability
mechanical property
-
分类号
U416.216
[交通运输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
-
-
题名基于正交试验的寒区混凝土导热系数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
- 2
-
-
作者
曹国举
宫经伟
陈瑞
慈军
李双喜
姜春萌
王亮
-
机构
新疆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
-
出处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5-39,共5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51641906)
新疆农业大学2017年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
-
文摘
为研究寒区混凝土的导热系数,利用正交试验方法,选用水胶比、骨料体积分数、饱和度、粉煤灰掺量、矿渣掺量作为影响因素,每个因素取四个水平,采用QTM-500导热仪测试上述混凝土在不同温度条件下(-30、-20、-10、0、10、20℃)的导热系数,考察不同温度下混凝土导热系数的变化规律,并对试验结果进行极差、方差分析,确定各因素对混凝土导热系数影响程度、显著性。研究结果表明:混凝土的导热系数与温度呈负相关性,水胶比、饱和度较大的混凝土导热系数随着温度的降低在温度敏感区(-10~0)℃范围内骤增;在(0~20)℃范围内,各影响因素对混凝土导热系数影响的大小顺序为:骨料体积分数>饱和度>水胶比>矿渣掺量>粉煤灰掺量,(-10~-30)℃时,顺序稍有改变,饱和度对混凝土导热系数的影响最大;在(-30~20)℃范围内,骨料体积分数、饱和度对混凝土导热系数的影响特别显著。研究结果为寒区混凝土导热特性提供更为重要的理论依据。
-
关键词
寒区混凝土
正交试验
影响因素
导热系数
温度敏感区
-
Keywords
cold region concrete
orthogonal test
influencing factor
thermal conductivity
temperature sensitive area
-
分类号
TU528.01
[建筑科学—建筑技术科学]
-
-
题名超疏水涂层的制备及在寒区混凝土中的应用研究综述
被引量:5
- 3
-
-
作者
张飞凡
裴万胜
张熙胤
王冲
-
机构
兰州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冻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大学
-
出处
《材料导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2期188-199,共12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2071098)
甘肃省杰出青年基金项目(20JR10RA036)
甘肃省科技重大专项(22ZD6FA004)。
-
文摘
混凝土在寒区工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受冻融、离子腐蚀、冰冻等因素影响,寒区混凝土病害严重,直接影响工程长期服役性能。近年来随着仿生学的发展,人们模拟自然界超润湿性生物表面制备出人工超疏水表面,通过多种方式制备的超疏水涂层也趋向于多功能化。采用超疏水涂层对寒区混凝土构筑物防护,涂层表面的低表面能与微纳米复合结构使其具有斥水特性,赋予混凝土疏水防冰性能,从而显著提升混凝土构筑物抗冰冻害、耐盐腐、抗干湿循环的能力。本文主要综述寒区混凝土的病害、润湿性理论模型、超疏水涂层的制备、应用于混凝土/寒区混凝土时的性能研究、超疏水涂层的分子动力模拟研究,从理论模型、性能实验、分子动力模拟多角度总结现有研究进展。最后展望超疏水涂层应用于寒区混凝土时应充分发挥其多功能防护特点,依据不同工程病害制备相应的防护涂层。
-
关键词
润湿模型
寒区混凝土
超疏水涂层制备
多功能防护涂层
-
Keywords
wetting model
cold⁃region concrete
superhydrophobic coating preparation
multi⁃functional protective coating
-
分类号
TU528
[建筑科学—建筑技术科学]
TB306
[一般工业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