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艾附暖宫丸通过调控MAPK/ERK信号通路对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大鼠的影响 |
李玉兰
赵娜
王彦娇
刘素军
聂晓博
|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2
|
|
2
|
隔药灸联合经痛汤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临床观察 |
周航
陈莹
孙晶
|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3
|
温经汤对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疗效及部分机制探讨 |
满运军
李利荣
|
《世界中医药》
CAS
|
2019 |
38
|
|
4
|
针刺不同单穴对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止痛效应的研究 |
杨桂芬
汪亚群
王新华
汪慧敏
|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
2015 |
10
|
|
5
|
浮针联合少腹逐瘀汤对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患者的临床疗效 |
卢洁
林萍
张荣
高以娟
|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2 |
27
|
|
6
|
针刺不同单穴对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即刻止痛作用规律的观察 |
杨桂芬
王新华
汪慧敏
|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
2014 |
5
|
|
7
|
加味温经汤联合温针灸对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患者疼痛介质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
李丹丹
孙瞾
吴珠
沈巍
|
《世界中医药》
CAS
|
2022 |
43
|
|
8
|
少腹逐瘀颗粒辅助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疗效观察 |
沈雪华
蔡艳悦
|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
2015 |
10
|
|
9
|
香桂胶囊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观察 |
韦艳萍
李远珺
潘晓菊
董必珍
赵苏萍
|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
2011 |
9
|
|
10
|
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气虚血瘀型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临床疗效 |
孙浩
孙长勇
周玉才
岳涛
|
《辽宁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1
|
兰香草对寒凝血瘀证原发性痛经大鼠的防治作用及机制研究 |
陈美安
黄凤
梁晓庆
蓝小琪
崔祥祥
曾雪琪
|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3
|
|
12
|
原发性痛经寒凝血瘀证药效评价模型的建立 |
卢阿娜
蔡妍阳
宋梦
张文通
赵欣
徐雪雁
蔡大勇
|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12
|
|
13
|
温经化瘀止痛法对寒凝血瘀证原发性痛经大鼠血清E_2、P、PGE_2、PGF_(2α)、TXB_2及6-Keto-PGF_(1α)的影响 |
马青
师伟
刘少玲
李霞
赖楠楠
王东梅
|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
2017 |
34
|
|
14
|
电针结合推拿对气滞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患者血清PGF2α及β-EP含量的影响 |
周琨
李新建
|
《辽宁中医杂志》
CAS
|
2014 |
4
|
|
15
|
针灸治疗气滞血瘀型原发性痛经临床观察 |
涂安燕
刘国云
|
《辽宁中医杂志》
CAS
|
2014 |
14
|
|
16
|
640例寒凝血瘀证原发性痛经患者生存质量及相关因素分析 |
刘颖华
王昕
|
《辽宁中医杂志》
CAS
|
2018 |
8
|
|
17
|
基于方剂功效物质组学的四物汤类方用于妇科血瘀证原发性痛经的方-证-病关联规律分析 |
段金廒
刘培
宿树兰
范欣生
尚尔鑫
钱大玮
郭建明
朱敏
刘立
唐于平
华永庆
马宏跃
洪敏
刘春美
谈勇
王佩娟
|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
2013 |
20
|
|
18
|
荣筋片治疗肾虚血瘀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
李远栋
王平
王为民
古恩鹏
杨光
刘爱峰
张超
|
《世界中医药》
CAS
|
2013 |
11
|
|
19
|
精制桂枝茯苓胶囊治疗原发性痛经(血瘀证)的随机双盲对照临床试验 |
王昕
陈莹
王喆
宋殿荣
陈立怀
林寒梅
孟炜
蒋学禄
刘瑞芬
|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
2007 |
4
|
|
20
|
筋骨止痛膏联合化瘀通络灸治疗气滞血瘀型膝原发性骨关节炎的临床观察 |
吴灵芝
姜天鑫
李飞
翟静静
张闻东
|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
2023 |
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