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富马酸氯马斯汀干混悬剂的制备及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徐伟 陆军 《天津药学》 2004年第2期27-29,共3页
目的 :制备富马酸氯马斯汀干混悬剂。方法 :考察常用的羟丙基甲基纤维素 ( HPMC)、羧甲基纤维素钠( CMC- Na)、聚维酮 ( PVP K90 )、黄原胶、甲基纤维素 ( MC)等辅料对干混悬剂的影响。通过对其沉降体积比、再分散性指标的考察 ,筛选了 ... 目的 :制备富马酸氯马斯汀干混悬剂。方法 :考察常用的羟丙基甲基纤维素 ( HPMC)、羧甲基纤维素钠( CMC- Na)、聚维酮 ( PVP K90 )、黄原胶、甲基纤维素 ( MC)等辅料对干混悬剂的影响。通过对其沉降体积比、再分散性指标的考察 ,筛选了 2 % HPMC作为助悬剂 ,从流变学、混悬剂黏度及显微形态的观察对其稳定性进行研究。同时考察了药物在加速试验下粒子形态的稳定性。结果 :所制干混悬剂工艺简单、稳定性良好 ,形成混悬液 ,符合干混悬剂的各项质量标准。结论 :本品达到干混悬剂要求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马酸氯马斯汀 沉降体积比 助悬剂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马酸氯马斯汀对心肌细胞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3
2
作者 岳峰 袁晓晓 +5 位作者 孙美艳 延茹 曹钰璇 张蕊 隽兆东 张思彦 《解剖学杂志》 CAS 2019年第4期358-362,共5页
目的:研究富马酸氯马斯汀(CLE)对心肌细胞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培养的H9C2细胞通过缺氧4 h,复氧4 h,建立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实验随机分为3组:正常组、缺血再灌注组(MIRI组)、缺血再灌注加CLE后处理组(MIRI+CLE组).采用CCK-... 目的:研究富马酸氯马斯汀(CLE)对心肌细胞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培养的H9C2细胞通过缺氧4 h,复氧4 h,建立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实验随机分为3组:正常组、缺血再灌注组(MIRI组)、缺血再灌注加CLE后处理组(MIRI+CLE组).采用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CLE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细胞活性的影响;比色法检测各组乳酸脱氢酶(LDH)、丙二醛(MDA)含量;透射电镜观察心肌细胞的超微结构;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观察钙离子再分布状态.结果:CCK-8结果显示,培养基中CLE浓度为1.25×10^-3μg/μl时,H9C2细胞活力最强;比色法结果显示,MIRI组中LDH、MDA含量较正常组增高,MIRI+CLE组较MIRI组含量降低;透射电镜结果显示,与正常组相比,MIRI组细胞出现核膜模糊、线粒体空泡样变、髓样变,与MIRI组比较,MIRI+CLE组细胞的线粒体改变减轻;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到,MIRI组细胞内钙离子荧光强度较MIRI+CLE组明显增强.结论:CLE减轻了缺血再灌注引起的H9C2心肌细胞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细胞 缺血再灌注损伤 富马酸氯马斯汀 乳酸脱氢酶 丙二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用复方甘草酸苷、卡介菌多糖核酸与富马酸氯马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蔡建忠 《当代医药论丛》 2015年第13期212-213,共2页
目的:分析联用复方甘草酸苷、卡介菌多糖核酸与富马酸氯马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012年7月至2013年7月我院收治的96例慢性荨麻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48例),为对照组患者... 目的:分析联用复方甘草酸苷、卡介菌多糖核酸与富马酸氯马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012年7月至2013年7月我院收治的96例慢性荨麻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48例),为对照组患者联合应用富马酸氯马斯汀和复方甘草酸苷进行治疗,为观察组患者联用复方甘草酸苷、卡介菌多糖核酸与富马酸氯马斯汀进行治疗,并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联合应用复方甘草酸苷、卡介菌多糖核酸与富马酸氯马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的效果显著,此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甘草酸苷 卡介菌多糖核酸 富马酸氯马斯汀 慢性荨麻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马酸氯马斯汀口服溶液治疗儿童荨麻疹115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7
4
作者 孙蔚斌 印海鹏 鄂馨梅 《岭南皮肤性病科杂志》 2005年第2期149-149,151,共2页
关键词 富马酸氯马斯汀 荨麻疹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