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富马酸替诺福韦酯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3年血清HBV DNA和HBsAg的动态变化 被引量:5
1
作者 鲁瑞 党双锁 +5 位作者 刘怡欣 王怡恺 刘晨瑞 李亚萍 吴凤萍 李梅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2224-2229,共6页
目的观察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使用富马酸替诺福韦酯(TDF)抗病毒治疗3年HBV DNA和HBsAg的动态变化。方法回顾性收集2015年1月—2020年8月就诊于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的单用TDF治疗≥3年157例的CHB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基线HBeAg水... 目的观察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使用富马酸替诺福韦酯(TDF)抗病毒治疗3年HBV DNA和HBsAg的动态变化。方法回顾性收集2015年1月—2020年8月就诊于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的单用TDF治疗≥3年157例的CHB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基线HBeAg水平分为HBeAg阳性组(n=73)和HBeAg阴性组(n=84)。收集患者在治疗基线、1年、2年、3年时的血清HBV DNA定量、HBsAg定量资料并分析其动态变化。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的重复测量资料先进行对数转换,组内或组间比较采用重复测量资料的方差分析;计数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结果TDF治疗第1年和2年时HBeAg阳性患者HBV DNA阴转率均显著低于HBeAg阴性患者(第1年:65.8%vs 81.0%,χ^(2)=4.676,P<0.05;第2年:87.7%vs98.8%,P<0.05),TDF治疗3年两组HBV DNA阴转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7.3%vs 100%,P>0.05)。HBeAg阳性和HBeAg阴性患者的基线HBsAg水平分别为10633.6(2084.8~24005.7)IU/mL和1402.8(311.0~2863.5)IU/mL,经过TDF治疗3年后HBsAg水平分别降至1534.9(912.7~5885.9)IU/mL和677.8(119.4~1974.8)IU/mL,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5.456,P<0.001)。HBeAg阳性患者第1年中位HBsAg下降值[1856.5(158.4~12103.1)IU/mL]显著高于第2年[879.8(130.5~2382.5)IU/mL]和第3年[479.9(95.0~1662.4)IU/mL](F=10.972,P<0.001),HBeAg阴性患者HBsAg下降速度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513,P>0.05)。此外,TDF治疗3年,59.2%的患者达到HBsAg<1500 IU/mL,HBsAg转阴率为1.3%。结论TDF治疗3年,HBeAg阴性CHB患者HBV DNA定量全部转阴,而HBeAg阳性患者中97.3%实现HBV DNA转阴,仍然有2.7%的患者病毒定量可测及。HBsAg水平随着治疗时间延长均不断下降,且HBeAg阳性患者HBsAg水平下降速度呈现“先快后慢”的趋势特点。单用TDF治疗3年,59.2%的患者达到HBsAg<1500 IU/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慢性 乙型肝炎病毒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富马酸替诺福韦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和恩替卡韦初治慢性HBV感染者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19
2
作者 张家伟 耿家宝 +1 位作者 卢锋 董宇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72-275,共4页
目的比较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TDF)、恩替卡韦(ETV组)治疗初治慢性HBV感染者的抗病毒疗效。方法收集2014年7月-2015年7月周口市中心医院和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八一医院接受TDF或ETV抗病毒治疗且定期随诊的420例初治慢性HBV感染或肝硬... 目的比较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TDF)、恩替卡韦(ETV组)治疗初治慢性HBV感染者的抗病毒疗效。方法收集2014年7月-2015年7月周口市中心医院和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八一医院接受TDF或ETV抗病毒治疗且定期随诊的420例初治慢性HBV感染或肝硬化患者,其中接受TDF治疗者184例(TDF组),接受ETV治疗者236例(ETV组)。监测患者的基线值以及治疗后4、8、12、24、48周的实验室指标:肝肾功能指标、血钙、血磷、肌酸激酶、HBV DNA水平、肝炎标志物(HBs Ag、HBeAg、抗-HBe等),以及药物的不良反应。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结果治疗48周时,TDF组与ETV组的HBeAg阳性患者、HBeAg阳性且HBV DNA>6 lg IU/ml患者的HBeAg阴转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TDF组与ETV组的HBeAg阴性患者、HBeAg阳性患者、HBeAg阳性且HBV DNA>6 lg IU/ml患者的ALT复常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给予抗病毒治疗后,2组患者HBV DNA水平逐渐下降。治疗48周时,TDF组与ETV组的HBeAg阳性患者中的HBV DNA水平低于检测值下限率分别为75.5%、6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57,P=0.016);TDF组与ETV组HBeAg阳性且HBV DNA>6 lg IU/ml患者中HBV DNA水平低于检测值下限率分别为75.7%、6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722,P=0.017)。96周时,不管是整体还是在亚组(HBeAg阳性、HBeAg阳性且HBV DNA>6 lg IU/ml)间比较,TDF组HBV DNA低于检测值下限率均高于ETV组(93.5%vs 86.9%,χ2=4.921,P=0.027;89.1%vs 76.2%,χ2=6.781,P=0.009;88.3%vs 73.7%,χ2=7.456,P=0.006)。结论在HBeAg阳性慢性HBV感染者中,TDF抑制HBV DNA的能力明显优于ETV,尤其对HBV DNA>6 lg IU/ml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乙型 慢性 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 恩替卡韦 治疗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的合成 被引量:3
3
作者 严楠 林春花 +2 位作者 熊云奎 夏剑辉 廖维林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983-987,共5页
该文对以R-碳酸丙烯酯为原料的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合成工艺进行了改进。改进的反应步骤是采用微波辅助盐酸加快磷酸酯水解,乙醇镁促进烷基化反应,和碘甲基碳酸异丙酯作为有效酯化试剂。改进后的合成工艺总收率从24%提高到33.5%。并... 该文对以R-碳酸丙烯酯为原料的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合成工艺进行了改进。改进的反应步骤是采用微波辅助盐酸加快磷酸酯水解,乙醇镁促进烷基化反应,和碘甲基碳酸异丙酯作为有效酯化试剂。改进后的合成工艺总收率从24%提高到33.5%。并且对环境污染较少和总成本较低,适合于工业化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碘甲基碳酸异丙 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 微波辅助 医药与日化原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关键中间体的合成工艺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黄小光 朱少璇 余柱明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12年第7期45-47,共3页
(R)-1-(6-氨基-9 H-嘌呤-9-基)丙基-2-醇是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合成中的关键手性中间体。以腺嘌呤和(R)-环氧丙烷为起始原料合成(R)-1-(6-氨基-9 H-嘌呤-9-基)丙基-2-醇,考察了(R)-环氧丙烷用量、反应温度、催化剂、腺嘌呤浓度、析... (R)-1-(6-氨基-9 H-嘌呤-9-基)丙基-2-醇是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合成中的关键手性中间体。以腺嘌呤和(R)-环氧丙烷为起始原料合成(R)-1-(6-氨基-9 H-嘌呤-9-基)丙基-2-醇,考察了(R)-环氧丙烷用量、反应温度、催化剂、腺嘌呤浓度、析晶溶媒和析晶温度对目标化合物产率和纯度的影响,确定最佳的反应条件如下:(R)-环氧丙烷与腺嘌呤的摩尔比为1.75∶1、反应温度为85℃、催化剂为NaOH、腺嘌呤浓度为1.38mol.L-1、析晶溶媒为异丙醇-DMF-甲醇(4∶2∶1)、析晶温度为-20℃,此条件下(R)-1-(6-氨基-9 H-嘌呤-9-基)丙基-2-醇的产率为69%、纯度为98.6%。该法操作简单,产率高,产品后处理容易,易于工业化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 关键中间体 腺嘌呤 (R)-环氧丙烷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片致范可尼综合征伴严重肌痛1例 被引量:1
5
作者 梁瑜 孟真 +2 位作者 仓怀芹 倪倍倍 纪洪艳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23-125,共3页
1病例介绍,患者,男,66岁。因“发现肝硬化8年余,四肢肌肉疼痛半年”于2020年8月3日入院。既往慢性乙型肝炎8年,口服拉米夫定片100 mg,qd;2年前因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就诊外院行套扎手术治疗,并于2018年9月开始换用富马酸替诺福... 1病例介绍,患者,男,66岁。因“发现肝硬化8年余,四肢肌肉疼痛半年”于2020年8月3日入院。既往慢性乙型肝炎8年,口服拉米夫定片100 mg,qd;2年前因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就诊外院行套扎手术治疗,并于2018年9月开始换用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片(齐鲁制药有限公司,批号:9K3012DF6)300 mg,po,qd。半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四肢肌肉疼痛,伴背痛、双侧肋部疼痛;3个月前于外院就诊考虑为纤维肌痛综合征,未予治疗。为求进一步诊治收住我院。否认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史,头孢菌素类药物过敏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诺福韦二吡呋 富马酸 药品不良反应 范可尼综合征 肌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性固定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拆分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对映异构体(英文) 被引量:2
6
作者 高琳雁 山广志 +1 位作者 刘宗英 李卓荣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44-49,共6页
目的建立了手性固定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拆分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对映异构体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Chiralcel OD-H(500mm×4.6mm,5μm,Daicel),以环己烷一无水乙醇(95:5)为流动相(含0.2%的二乙胺... 目的建立了手性固定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拆分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对映异构体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Chiralcel OD-H(500mm×4.6mm,5μm,Daicel),以环己烷一无水乙醇(95:5)为流动相(含0.2%的二乙胺),检测温度为20℃。该方法经过线性、重复性、检测限、定量限和方法抗干扰性的验证。结果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及异构体在此条件下能够很好地分离,分离度为1.78。异构体的检测限和定量限分别为0.005μg和0.015μg。S异构体在原料药中的回收率为98.68%~109.21%,样品溶液和流动相在72h内稳定。结论该方法能成功的用于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及异构体的分离,并且能够重现性好的准确定量原料药中的S异构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 高效液相色谱 对映异构体分离 手性固定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的合成 被引量:1
7
作者 朱卫兵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2期360-362,共3页
实验以(R)-(+)-9-(2-羟丙基)腺嘌呤为起始原料,经膦酸酯缩合反应、水解反应、取代反应、成盐反应及重结晶提纯5个步骤而得到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成品,总收率51.0%。目标产物结构经^(1)H NMR、^(13)C NMR、HI-MS表征。该工艺路线用到... 实验以(R)-(+)-9-(2-羟丙基)腺嘌呤为起始原料,经膦酸酯缩合反应、水解反应、取代反应、成盐反应及重结晶提纯5个步骤而得到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成品,总收率51.0%。目标产物结构经^(1)H NMR、^(13)C NMR、HI-MS表征。该工艺路线用到的试剂常见,各步反应条件温和,后处理操作简易,适合工业化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 (R)-(+)-9-(2-羟丙基)腺嘌呤 富马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45
8
作者 王素娜 连建奇 +1 位作者 贾战生 张颖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828-1833,共6页
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TAF)是一种新型的核苷酸逆转录酶抑制剂,用于治疗HIV 感染和慢性HBV感染。与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TDF)相比,TAF具有更好的血浆稳定性和更强的肝脏靶向性,并且极大的降低了肾功能损伤、骨密度降低等副作用。概述了... 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TAF)是一种新型的核苷酸逆转录酶抑制剂,用于治疗HIV 感染和慢性HBV感染。与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TDF)相比,TAF具有更好的血浆稳定性和更强的肝脏靶向性,并且极大的降低了肾功能损伤、骨密度降低等副作用。概述了TAF的药理学特点、代谢途径、药物相互作用、耐药性、肾脏安全性及其在慢性HBV感染者中的最新临床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慢性 替诺福韦 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 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 治疗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替诺福韦酯对小鼠成骨细胞MC3T3-E1增殖、凋亡及矿化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陈宗锋 赵汝岗 +4 位作者 张强 成军 朱春晓 王晶晶 刘琨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96-601,共6页
目的探讨富马酸替诺福韦酯(Tenofovir disoproxil fumarate,TDF)对体外培养小鼠胚胎前体成骨样细胞MC3T3-E1增殖、凋亡及矿化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MC3T3-E1细胞,分为正常细胞对照组、二甲基亚砜(dimethyl sulfoxide,DMSO)对照组、TDF处... 目的探讨富马酸替诺福韦酯(Tenofovir disoproxil fumarate,TDF)对体外培养小鼠胚胎前体成骨样细胞MC3T3-E1增殖、凋亡及矿化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MC3T3-E1细胞,分为正常细胞对照组、二甲基亚砜(dimethyl sulfoxide,DMSO)对照组、TDF处理组(50 nM、500 nM、5000 nM、50000 nM、250000 nM、500000 nM),干预24 h、48 h。cell counting kit-8(CCK8)试剂盒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ANNEXIN V/7AAD凋亡试剂盒检测细胞凋亡率,茜红素染色检测钙结节形成。结果TDF对MC3T3-E1成骨细胞的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受TDF浓度和干扰时间的影响,即低浓度对增殖和凋亡无影响,高浓度抑制增殖并促进凋亡,并随干扰时间增加,增殖抑制率和促凋亡率增大,并抑制MC3T3-E1成骨细胞钙结节形成;结论在血药浓度(约500 nM)时,TDF对MC3T3-E1成骨细胞增殖和凋亡无影响,但抑制钙结节形成,进而影响成骨,可能是导致TDF相关性骨量减少和骨质疏松的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马酸替诺福韦酯 成骨细胞 增殖 凋亡 矿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替诺福韦二吡呋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肾脏安全性 被引量:8
10
作者 闻颖 唐诗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9期2740-2743,共4页
慢性乙型肝炎以及乙肝肝硬化人群,推荐长期乃至于终生服用抗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的药物核苷(酸)类药物,因此需要特别关注短期以及长期用药的安全性问题。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tenofovir disoproxil fumarate,TDF)是... 慢性乙型肝炎以及乙肝肝硬化人群,推荐长期乃至于终生服用抗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的药物核苷(酸)类药物,因此需要特别关注短期以及长期用药的安全性问题。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tenofovir disoproxil fumarate,TDF)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核苷(酸)类药物的一线用药,其肾脏安全性一直备受关注。慢性乙型肝炎以及肝硬化人群本身就是肾脏损伤的易感人群。已发表的大规模注册的临床研究中,参与研究的均为符合入组标准与排除标准的经过筛选的人群,而真实世界中却无法按照各种标准选择患者。因此本文将对TDF在慢性乙型肝炎以及乙肝肝硬化人群的肾脏安全性进行综述,旨在指导临床医生在此类人群中更安全地选择抗HBV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乙肝肝硬化 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 肾脏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接受替诺福韦与恩替卡韦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肝细胞癌发病率的比较:一项系统评价和荟萃分析 被引量:18
11
作者 TSENG CH HSU YC +2 位作者 CHEN TH 李腊梅(报道) 牛俊奇(报道)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2739-2739,共1页
【据Lancet Gastroenterol Hepatol 2020年12月报道】题:接受替诺福韦与恩替卡韦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肝细胞癌发病率的比较:一项系统评价和荟萃分析(作者Tseng CH等)。目前尚不清楚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和恩替卡韦与慢性乙型肝... 【据Lancet Gastroenterol Hepatol 2020年12月报道】题:接受替诺福韦与恩替卡韦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肝细胞癌发病率的比较:一项系统评价和荟萃分析(作者Tseng CH等)。目前尚不清楚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和恩替卡韦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发生肝细胞癌风险的关系是否不同,既往开展的荟萃分析得出了与实质性的异质性相互矛盾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诺福韦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 荟萃分析 肝细胞癌 恩替卡韦治疗 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 LANCET 相互矛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替诺福韦艾拉酚胺抗乙型肝炎病毒治疗疗效的Meta分析及非劣效性评价 被引量:5
12
作者 王秋然 施佳建 +1 位作者 陈婉南 张璐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1年第11期840-844,854,共6页
目的:探讨替诺福韦艾拉酚胺(tenofovir alafenamide,TAF)相对于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tenofovir disoproxil fumarate,TDF)对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患者在抗病毒治疗疗效方面的影响。方法:在中国知网、万方、维普... 目的:探讨替诺福韦艾拉酚胺(tenofovir alafenamide,TAF)相对于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tenofovir disoproxil fumarate,TDF)对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患者在抗病毒治疗疗效方面的影响。方法:在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ClinicalKey、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以及美国临床试验数据库中检索与研究目标相关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设定时间为建库之日起至2020年6月。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进行文献筛选,入选RCT的有效性评价指标设定为用药治疗48周时达到病毒抑制终点的成功率和血清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恢复正常的成功率。采用意向性分析(ITT分析)并以分析结果作为最终结论,使用RevMan 5.3进行Meta分析。在此基础上,使用VassarStats工具进行TAF的非劣效性评价,计算各RCT实验组与对照组之间病毒抑制有效率率差及95%置信区间。结果:经文献检索,发现潜在文章477篇,根据标准最终纳入5个研究,包含2120例患者。ITT分析显示,TAF方案与TDF方案对患者的病毒抑制成功率相似(RR=0.97,95%CI:0.94~1.01,P=0.19)。TAF方案治疗组的ALT复常率高于TDF方案治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RR=1.35,95%CI:1.20~1.53,P<0.00001)。同时进行药物的非劣效性评价,取非劣效差界值为10%,发现国际多中心的3项RCT研究均显示出TAF在控制HBV病毒载量方面非劣效于TDF,而2项针对中国大陆的RCT研究经计算未达到非劣效性。结论:TAF在用药48周时,控制HBV病毒载量的疗效与TDF相似。但TAF在不同人群中控制HBV病毒载量的疗效可能存在差异,需要更多临床试验证据进一步验证。而基于AASLD慢性乙型肝炎指南标准,TAF治疗组在治疗48周时的ALT复常率高于TDF治疗组,显示出明显疗效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诺福韦艾拉酚胺 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 乙型肝炎病毒 META分析 非劣效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热利湿化浊方在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中作用及对肝功能和乙型肝炎病毒定量的影响 被引量:6
13
作者 戎蓉 连博 范兴刚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6-29,共4页
目的探讨清热利湿化浊方联合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片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病毒(乙肝)(Hepatitis B virus,HBV)肝硬化的疗效及对肝功能和乙肝病毒定量的影响。方法选择医院于2020年5月—2022年5月慢性乙肝肝硬化患者82例,运用随机表法分为... 目的探讨清热利湿化浊方联合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片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病毒(乙肝)(Hepatitis B virus,HBV)肝硬化的疗效及对肝功能和乙肝病毒定量的影响。方法选择医院于2020年5月—2022年5月慢性乙肝肝硬化患者82例,运用随机表法分为观察组41例与对照组41例。对照组给予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片治疗,观察组在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片基础上结合清热利湿化浊方治疗。两组治疗疗程24周。比较两组治疗24周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肝功能,肝纤维化,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epatitis B virus deoxyribonucleic acid,HBV DNA)载量,炎性因子,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4,TLR4)和c-Jun氨基末端激酶(c-Jun N-terminal kinase Messenger RNA,JNK)mRNA表达。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水平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后AST、TBIL和ALT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透明质酸(Hyaluronic acid,HA)、层黏连蛋白(Laminin,LN)、Ⅲ型前胶原(Procollagen typeⅢ,PCⅢ)和Ⅳ型胶原(Collagen type IV,CⅣ)水平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后HA、LN、PCⅢ和CⅣ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HBV DNA载量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后HBV DNA载量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白介素(interleukin,IL)-6、IL-8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factor-α,TNF-α)水平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后IL-6、IL-8和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TLR4和JNK mRNA表达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后TLR4和JNK mRNA表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清热利湿化浊方联合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片治疗慢性乙肝肝硬化患者疗效显著,且可改善患者肝功能,降低乙肝病毒载量,减轻炎症反应,及下调TLR4/JNK信号传导通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热利湿方 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 慢性乙型肝炎 肝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