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江上游新型人工鱼礁的浮游生物富集效果
1
作者 李文杰 彭志豪 +3 位作者 万宇 杜洪波 杨威 张帅帅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613-1623,共11页
一种加载生态棒的新形式人工鱼礁已在长江上游重庆段航道整治工程中被广泛应用,该研究将人工鱼礁原型进行等比例缩小后置于人工湖中,通过对不同时间人工鱼礁生态棒浮游生物多样性及群落结构的变化过程进行分析,探明其对浮游生物的富集... 一种加载生态棒的新形式人工鱼礁已在长江上游重庆段航道整治工程中被广泛应用,该研究将人工鱼礁原型进行等比例缩小后置于人工湖中,通过对不同时间人工鱼礁生态棒浮游生物多样性及群落结构的变化过程进行分析,探明其对浮游生物的富集效果。研究结果表明,人工湖与生态棒中的浮游生物群落结构差异显著,赋存介质引起的浮游生物群落结构的差异性大于富集时间,且生态棒中浮游生物群落在富集5~15 d期间发生显著变化。高通量测序结果显示,生态棒中真核生物多样性指数低于湖水,且随时间逐渐降低,而原核生物多样性指数的变化趋势与真核生物相反。人工湖中主要的真核生物为绿藻门(46.6%~53.2%)和隐藻门(19.7%~26.6%),生态棒中主要的真核生物绿藻门(42.3%~89.4%)的相对丰度随时间逐渐增加,隐藻门在生态棒中几乎无检出。人工湖中主要的原核生物为γ-变形菌纲(27.2%~28.4%)、放线菌纲(19.3%~21.5%)、拟杆菌纲(15.9%~17.6%);生态棒中主要的原核生物α-变形菌纲(14.6%~24.0%)和γ-变形菌纲(13.5%~28.0%)的相对丰度随时间逐渐降低,而主要的原核生物蓝藻菌纲(14.0%~34.2%)的相对丰度随时间逐渐升高。溶解氧浓度随时间逐渐降低,总氮和叶绿素a浓度均在富集的第10天达到最高,以上3个水质指标为浮游生物群落结构的主要影响因子。生态棒中聚氨酯海绵材料的孔隙率为95%,比表面积为27.41 m^(2)·g^(-1),这种高孔隙率和大比表面积的特性更有助于浮游生物的附着。研究结果可为长江上游人工鱼礁的建设以及鱼类生境营造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游生物 富集效果 高通量测序 人工鱼礁生态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丝草对Pb的富集效果及其体内Pb的存在形态 被引量:4
2
作者 侯晓龙 刘爱琴 +3 位作者 蔡丽平 吴鹏飞 邹显花 马祥庆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54-659,共6页
以Pb超富集植物——金丝草为材料,采用室内模拟胁迫土培试验,设计6种Pb胁迫浓度(150、250、500、1000、1500和2500 mg·kg-1),同时设置未加Pb的对照,定量测定不同浓度Pb胁迫下金丝草根系和地上部分的生物量、Pb含量及存在形态,研究... 以Pb超富集植物——金丝草为材料,采用室内模拟胁迫土培试验,设计6种Pb胁迫浓度(150、250、500、1000、1500和2500 mg·kg-1),同时设置未加Pb的对照,定量测定不同浓度Pb胁迫下金丝草根系和地上部分的生物量、Pb含量及存在形态,研究金丝草对Pb的富集效果及其体内Pb的存在形态和分布特征.结果表明:Pb胁迫对金丝草的生物量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在高浓度Pb的胁迫下,金丝草仍保持较大的生物量;金丝草对Pb有较强的耐性和富集能力,可将大量土壤中的Pb转移至地上部分,在Pb浓度为2500 mg·kg-1时,达到Pb超富集植物的标准;金丝草根系和地上部分的Pb主要以有机酸盐、蛋白质结合态等化合态为主,迁移能力降低,从而减小Pb胁迫对自身的伤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丝草 PB污染 富集效果 Pb的存在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根草对铜富集效果的研究
3
作者 曹红梅 林曼芬 《现代农业科技》 2014年第5期239-240,共2页
研究了清远市石角镇种植香根草对铜的富集情况和土壤中铜含量变化,探讨人工种植香根草对恢复铜尾矿废弃地基质系统的修复作用。结果表明,香根草种植时间越长,香根草中富集的铜不断增多,土壤中铜的含量不断减小,在一定时间内达到饱和。... 研究了清远市石角镇种植香根草对铜的富集情况和土壤中铜含量变化,探讨人工种植香根草对恢复铜尾矿废弃地基质系统的修复作用。结果表明,香根草种植时间越长,香根草中富集的铜不断增多,土壤中铜的含量不断减小,在一定时间内达到饱和。生长在尾矿废弃地上的香根草不仅可以显著地改善铜尾矿废弃地的铜含量,而且有利于基质微生物量和酶活性的增加,因而是一种良好的矿业废弃地生态修复物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根草 富集效果 铜矿废弃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集钙乳酸菌的筛选及培养条件对富集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石月 王金厢 +5 位作者 李学鹏 励建荣 李婷婷 郭晓华 黄建联 丁浩宸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25-132,共8页
为筛选具有较强钙转化富集能力的乳酸菌(后续用于鱼骨泥发酵),本文研究了七种乳酸菌(植物乳杆菌CY1-1、植物乳杆菌Z7、戊糖片球菌DBY2-5-1、干酪乳杆菌D400、米酒乳杆菌DL10、嗜酸乳杆菌DL12、清酒乳杆菌YP4-5)及其复合菌株的生长能力... 为筛选具有较强钙转化富集能力的乳酸菌(后续用于鱼骨泥发酵),本文研究了七种乳酸菌(植物乳杆菌CY1-1、植物乳杆菌Z7、戊糖片球菌DBY2-5-1、干酪乳杆菌D400、米酒乳杆菌DL10、嗜酸乳杆菌DL12、清酒乳杆菌YP4-5)及其复合菌株的生长能力、产酸能力和钙富集能力,研究了钙离子浓度、生长时间、pH、温度对初筛菌株钙富集能力的影响,并通过原子力显微镜观察菌体富集前后的表面结构差异,研究乳酸菌的形态变化及钙离子吸附机制。结果表明,单一菌株中钙富集量最高的是植物乳杆菌CY1-1,其次为植物乳杆菌Z7。钙富集能力较强的复合菌株为CY1-1+DL12、Z7+YP4-5,富集量分别较单一菌株提高了6.76和21.69 mg/g。试验菌株在稳定期时的钙富集能力优于对数期,最适富集的钙离子浓度为1.2 mg/mL,Z7菌株的最适pH为6,Z7+YP4-5、CY1-1、CY1-1+DL12菌株的最适pH为7.2,Z7+YP4-5复合菌株的最适温度为37℃,其余各组菌株的最适温度为40℃。原子力显微镜观察到乳酸菌与钙离子结合后表面结构凸起尖锐,与未结合菌株形态差异明显。上述结果表明,钙富集能力最强的单菌株是植物乳杆菌CY1-1,复合菌株是Z7+YP4-5;乳酸菌能有效吸附钙离子在菌体表面进行富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菌 培养条件 富集效果 复合菌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硒元素在成体仿刺参组织中的富集
5
作者 张敏 鲁晓倩 +5 位作者 王祖峰 杨申 党子乔 桑田成 刘剑波 周玮 《水产学杂志》 CAS 2015年第5期18-22,共5页
在水温13℃、p H8.1和盐度27条件下,将平均初始体质量为(45.21±1.21)g的仿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成参放养在室内水泥池的网箱中,投喂添加蛋氨酸硒的饲料,饲料中硒含量分别为0mg/kg、0.2mg/kg、0.4mg/kg、0.6mg/kg、0.8mg/kg和... 在水温13℃、p H8.1和盐度27条件下,将平均初始体质量为(45.21±1.21)g的仿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成参放养在室内水泥池的网箱中,投喂添加蛋氨酸硒的饲料,饲料中硒含量分别为0mg/kg、0.2mg/kg、0.4mg/kg、0.6mg/kg、0.8mg/kg和1.0mg/kg。饲养60d时测定仿刺参的特定生长率(SGR),体壁、肠道和呼吸树干物质中硒的含量。结果表明:成参的特定生长率与饲料中蛋氨酸硒的浓度呈正相关,当硒添加量为1.0mg/kg时达最大值;成参体壁、肠道和呼吸树干物质硒含量均随饲料中硒浓度的增加逐渐升高,当硒添加量为1.0mg/kg时最高;硒元素在成参组织中的富集能力为:肠道>呼吸树>体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刺参 蛋氨酸硒 富集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